手捧瓜子我在四合院吃瓜【七零】 第442节
  林素娟视线在门外徘徊,喝了几口温水,躺着缓缓。
  “我不饿,嗯你自个儿吃点吧,别到时候我没瘦,你瘦了。”
  瞧见林妈妈现在还有心思和她开玩笑,她面上也轻松了些许。
  这样总比心情忧郁要好。
  医生说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对于后期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都到中午了,我都饿了,我去打点菜回来,买点清淡,你陪我少吃点,好不好?”
  她现在说话都不自觉带上了哄人的语气。
  等到林素娟微微点头之后,她轻轻把门带上,转身下楼了。
  找了一家门脸干净的店,点了三份菜,有荤有素。
  萍姐早上肯定没吃,她想了想又多点份肉,起码吃饱了才有力气做接下来的事。
  越到这个时候就越要把事情给扛起来。
  不能病人还没照顾好,先把自己给饿倒了。
  拎着打包好的饭菜,出门后扫了一辆共享单车,一路骑回了医院。
  等她拎着饭菜回病房时,林萍坐在床前,拉着林素娟的手,两人正在说话。
  瞧见她进来了,林萍上前接过一兜子饭菜,掀开盖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好香啊,林妈妈我们一起吃点吧。”
  林素娟闻着饭香,感受到了饥饿的滋味,拿着热毛巾擦擦手,林萍将被子捋好。
  林筱彤点的都是些清淡的菜,油荤不重。
  “你看,都是你们爱吃的,这家的米饭蒸的也很好。”
  因为身边围着都是她的孩子,心情不错,林素娟中午还吃了一碟子菜加小半碗米饭。
  吃个半饱就不吃了,吃多了她胃里难受。
  林萍闷头吃着米饭,她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碳水,保证大脑清醒,有精力应付棘手的事。
  林素娟消化后在床上躺着躺着眯着眼睛睡着了。
  两人轻轻带好房门,往前面走几步,坐在长椅上。
  林萍拿着手机不停地翻看消息,实时关注在中华骨髓库里的动态,不能错过一丝希望。
  林筱彤也在低头看消息,她最近的消息都没停过,都是自家人发过来的。
  隔段时间就要回复,打字的手都快舞出残影了,到后来直接语音了。
  “豪哥下飞机了,正在往这边赶。”
  “小鱼没请到假,干脆把老板炒鱿鱼了,估计晚上也会到。”
  “姗姗姐刚生完孩子,刀口还没养好,她没办法赶来,姗姐夫明早过来。”
  “家明哥在部队请不来假,给我们介绍了一个这方面的医生,让我们可以拿着病历本线上问诊。”
  还有很多人都陆陆续续赶过来,到时候做骨髓配型,成功的概率会大一点。
  单位里有些知道内情的同事,发消息也会安慰她几句。
  谢羿也说明天过来做骨髓移植,全当是出一份心力。
  林妈妈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在意,只要有一丝希望,势必要从死神手上把人抢回来。
  “咱妈是个好人,一定会没事的。”
  林萍搂着她,喃喃自语。
  这话是说给她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林素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又睡不着了,用手贴着脑袋,忍住想要呕吐的冲动。
  眼角的泪流进了耳蜗里,冰冰凉凉的。
  她走了也就算了,到头来还要折腾孩子们,真是罪过啊。
  等她走了,以后接手福利院的人会对小娃娃们好吗?
  小武子明年夏天也要到上学的年纪了,整天和皮猴子似的,也不知道上学会不会和同学打架?
  筱彤还说九月份休年假带她去大草原上瞧瞧蒙古包。
  小萍之前打电话说她处对象了,也不知道男生父母好不好相处?
  姗姗生的孩子她瞅了照片,小闺女胖嘟嘟的,也没来得及给外孙女包个大红包。
  家明这孩子之前喜欢小萍,死活憋着不肯说,现在小萍都处上对象了……
  她心里还挂念着这么多孩子们。
  她想好好活。
  她要好好活啊。
  第460章 平行时空(十五)
  “怎么样?医生,有成功配上的吗?”
  赶来医院的兄弟姊妹都抽血送检了,焦急的等了两周,结果才出来。
  俞医生揉揉眉心,面色凝重,摇了摇头。
  听到这个坏消息,林筱彤就像是泄气的气球,一身的劲都散了。
  阿豪握紧拳头,给了自己一拳。
  林萍脸色也是不好,等了这么久还是没能等到转机,心里充满了挫败感和无力感。
  在走廊焦急等待的其他人也是满脸失望,靠在墙上,谁也不敢进病房。
  小鱼一人在病房里陪着林素娟。
  俞医生等下还有一台手术,戴好口罩匆匆就赶去手术室了。
  林萍几人在走廊上站着。
  林萍闻着消毒水味道,心情低落。
  “我要真的是林妈妈的孩子就好了。”
  亲属配型成功的概率会大一点,治疗拖得越久,林素娟人就更痛苦。
  头发一把把的掉,现在人已经吃不下去饭了,吃完就立马吐了。
  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给她擦身体都能摸到骨头。
  在床上躺久了,四肢无力,体温长时间降不下去,人活活遭罪。
  “没事,咱们人都还没来齐呢,还有几个人也快从国外赶回来了。
  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反正不到最后一刻咱们都不能放弃。”
  林筱彤调整好心态,开始给大伙儿加油鼓气。
  家明揉揉她的脑袋,借着接热水的功夫去楼下给林素娟账户上又预留了一部分钱。
  他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这笔做手术的钱也一定会派上用场。
  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停地配对、等待、失望后又继续开始新的配对。
  拿着病历本问了好几个医生,林素娟的手上因为吊水太多次,两只手背已经变得乌青。
  没办法进食,只好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
  护士过来打针,一摸两只手都是针眼,找到合适的筋脉打针是个难题。
  林筱彤借口说天气冷,给她戴了顶毛线帽子,遮住头发都快掉光了的脑袋。
  在国外读书的几人也匆匆赶了回来,撸起袖子抽了血样,送去配对。
  “欧阳还没回来吗?”
  林萍数了数化验名单,现在只剩下她没到了,
  “还没呢?一个人跑去西藏玩,爬到一半碰上高反了。
  你看,她刚给我发一张抱着氧气瓶吸氧的照片,说是今晚坐高铁回来。”
  林筱彤作为大家的联络员,掌握了每个人的近期动向。
  之前没联系上欧阳是因为这人跑去的地方压根没有信号,下山了才看到手机上一连串信息轰炸。
  “能赶回来就好。”
  经历过这么多次失败,林萍现在心态已经放平缓了,期待值压到最低。
  她最近在等待骨髓库里的消息,期望能够等到一个配型成功的志愿者。
  简单的初配之后如果得到志愿者一方的同意,才会进行一次高配。
  所谓高配就是一次高精度全身检测,最大程度保证捐赠者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
  高配成功之后,会再次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坚持走到最后的志愿者自己也要承担一定的身体反应,他们是无私的、勇敢的、伟大的。
  最后患者在进仓等待移植,造血干细胞植活之后才可以出仓进行后续的治疗。
  在进仓这个重要的关键点,如果志愿者毁捐,仓中的患者只能慢慢等死。
  并且在骨髓库中移植成功,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患者是不知道捐赠者的个人信息的。
  阿豪艰难地扯了扯嘴角:“欧阳这么不靠谱,一准也和咱们一样不行。”
  小鱼扬了扬拳头,单手叉腰:“那可不一定。”
  扭头回了病房,马尾辫一甩一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