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按照谢焱的说法,潜入他院子的歹人有十来个,其中大部分都伏诛了, 只留有两个活口。
“那两人都是生面孔,儿臣本欲连夜派人禀告父王,将其交于刑部审讯,又怕消息走漏牵扯太大。而且这两人中了毒,儿臣怕线索中断,所以斗胆做主先封锁了消息,亲自安排了人连夜问话。”谢焱说到这先告了罪。
皇帝点点头,赞许道:“你做的对。”
如果只是普通皇子遇刺还好,但谢焱是已经钦定的太子,这就牵涉了国本。未查清楚前,最好不要泄露出去引得朝堂不稳、人心惶惶。
谢焱见皇帝不怪罪,松了口气,才又一副气愤模样道:“但这两贼顾左右而言他,一时攀扯五弟、一时攀扯宗王叔叔,还、还攀扯上了皇兄……”
说到这,皇帝眼皮微抬看向了谢清。他这大儿子心思深沉、性格乖张,不忿其太子之位被老三所夺,是肯定的。
谢清明显是看出来皇帝的怀疑,苍白着一张脸,抬头苦笑道:“父皇,儿臣如今这模样,身边早已无人可用,即便真有心害三弟,又哪里来的人手能够悄无声息潜入戒备森严的皇子府?”
皇帝一顿,道:“朕没有怀疑你,莫要多心。”
“儿臣也从未觉得是大哥!”谢焱等两人话落,才急急补充:“后来,府里的侍卫统领周方认出来那些人使用的武器,是出自地方军统一锻造的劣刀,他们才脸色大变气尽而亡。而且,儿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尚在脑中过着近年来有哪些州府不老实,见谢焱这吞吞吐吐的样子,不耐烦道:“说!”
“那刀的材质儿臣不懂,但式样却见过……”说到这,谢焱谨慎道:“就在十三岭的时候,那些盗匪常用的就是这样的刀,而且也听说那应灼的手下中便有文氏从河东带去的亲卫,曾也任职军中……”
谢焱这是把矛头直指应灼,和刚刚尘埃落定的河东一案。
但皇帝也不傻:“如果他想杀你,为何不在十三岭动手,而要拖到京城?什么兵器用不得,非要用在你面前用过的兵器?”
最重要的是十三岭的盗匪大部分还在路上,跟随应灼来京的也都被安置在城外有专人看着,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当然,也可能应灼暗中安排了人手跟来,但应灼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本说不通。
谢焱也露出困惑神色:“这正是儿臣想不通的地方,或许是有人想杀儿臣,也想陷害应灼,才想出如此一箭双雕的计策。可这河东案犯已经尽数伏诛,应灼又是第一天来京,谁会想要同时除掉儿臣和应灼呢?”
谢焱这一问,皇帝忽然想起,昨晚夜宴前谢清曾与应灼发生口角。谢清固然说的有理,他确实是没什么势力了,但当真无人可用吗?如果无人可用,那昨晚是如何脱困的?
想到这,皇帝便问谢清道:“老大,你昨晚又是什么情况?”
“这事说来有些诡异……”谢清缓缓道:“儿臣昨夜并未察觉到什么不妥,早上,丫鬟们来伺候洗漱,才发现了院子里一地的尸体。”
谢焱猛地抬头,皇帝也深深蹙起眉:“你府中的侍卫呢?”
谢清府里留用的侍卫不多,很多还是解除禁足后,按例让甲辰司给重新安排的。但就算不是谢清亲信,也不至于懈怠至此毫无察觉吧。
谢清:“侍卫们都中药昏迷了,那些死人儿臣看过,也让府中侍卫辨认过,都是生面孔。可巧的是,他们用的刀也是地方军队用的劣刀。”
谢焱没料到谢清会这么说,一时也分不清他说的是真是假,难道他误会了?谢清和应灼其实没关系?那又是谁做掉了他派去刺杀的人呢?那人救谢清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昨晚知道刺杀失败后,听从了系统建议,迅速安排了死士伪装刺杀自己。原本是想先发制人,让皇帝对谢清起疑,让谢清急着自证好探明谢清的底细,可眼下谢清这说法完全无法下手。
“说起来,这些证据都指向那个胆大妄为的匪首呢。”谢清不紧不慢道,唇角还带着点明显的恶意:“儿臣想,他不会是对天家怀恨在心,所以特地待入了京,才伺机而动好一网打尽吧?”
“你昨晚当真没听到动静?”皇帝因他这对应灼明晃晃的恶意,反而更加怀疑他:“你睡眠向来浅……”
谢清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皇帝曾经也是真心关心疼爱过的,自然知道他从小便睡眠不好,容易惊梦。
谢清满脸的阴郁,深吸了几口气,才撇开脸道:“父皇,儿臣的腿伤未愈,本就时常痛的昏厥。这一月来本就常常处于半昏半醒的状态,即便是清醒又能看见什么?我这腿又能去做什么?!”
皇帝沉默了一瞬,到底是没再追问。谢清反而似乎被勾起了往事,抬头用黑沉沉的眼死盯着皇帝,缓缓道:“不知河东儿臣双腿被废的个中缘由,父王可有调查清楚?”
“说来也怪,儿臣虽然自小有惊梦的毛病,却也控制的不错。可自从当了太子,年纪愈长,便似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盯上了似的。先是梦魇变本加厉,以致儿臣常常神思不属。后母族接二连三的出事,到最后啊,这双腿也没了、脸也毁了,也不知是挡了哪路鬼神的路……”
谢清的声音格外幽冷,直说的皇帝都毛骨悚然起来,呵斥道:“放肆!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身为皇子怎可作此胡言乱语!”
话是这么说,但到底听入了心,也勾起了他这么多年潜藏的疑惑。
是 ,这些年他是乐见谢清的母族失势,也放任了一些事。可细想来,虽然几乎每个王家人的死都有迹可循,但确实也太巧了点。而且他并未想过废黜谢清,所以到了后面也是试图阻止过的。可事情还是一样发展,王氏如此庞大显贵的世家,居然短短十来年便到了灭族的地步。便是有人设计也太过顺利,细思起来着实毛骨悚然。
谢清被训斥了也未露出畏惧之色,而是转而道:“儿臣只是觉得三弟方才说的有理,三弟是怀疑孤吧?只有孤与应灼发生过冲突,也只有孤这个废太子才会见不得新太子上位。”
谢清忽然大笑起来,笑得眼角泛红:“父皇,您看啊,即便孤落到残废毁容,注定无缘帝位。也还是不能让那背后的鬼神放心呢,这是非要儿臣步王家后尘呢!”
皇帝一愣,都顾不上训斥谢清殿前失仪,心中悚然一惊,眼神如利剑般直看向谢焱。他也是经历过皇子斗争上位的,岂不知背后获利最大者,才最可能是幕后黑手的道理。以前,谢焱从未参与过皇子斗争,别的皇子或多或少暗中都给太子、王家使过绊子,只有他从未参与过这些,只喜欢流连市井赏风弄月,从不出头。
他看重的便是谢焱心地仁厚,从不弄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家的事,他到底对太子有愧。也希望未来的继任者,能容谢清一世富贵,也算是补偿了。
可谢焱自从被封为太子后,在对付十三岭时大胆请缨。出事后,没有请示他,便主动留在匪寨邀买名声。甚至虽然明面上和应灼无甚交情,此次还疑似故意牵扯应灼,但或许只是为打消他的怀疑,其实留在匪寨这段时间已经暗中拉拢了应灼也未可知。
而如今,就刚刚的那些话,又将刺杀的矛头直指谢清,不可谓心机不重,也不可谓不心狠。确实,谢清是有理由对付谢焱和应灼的,但难道谢焱就没有理由对付谢清吗?
昨天夜宴前谢清也和谢焱发生了口角,甚至当众点明了他藐视君父,急着上位的野心。如果谢焱是为打消他的怀疑,也为斩草除根消除隐患要杀谢清,也能说得通。
想到谢清的那句“也不知挡了哪路鬼神的路”,皇帝简直毛骨悚然了。谢清是太子时,挡了想上位的鬼神的路,那等鬼神当上太子,那挡路的岂非是他?
王氏这一族和谢清的溃败,如此迅速而不留痕迹,那他即便坐拥天下,又能否挡住那“鬼神”的手段呢?
思及多年前那个众星捧月意气风发的小太子,再看谢清如今残疾毁容的凄惨模样,皇帝的心彻底凉了下来。
谢焱察觉到了皇帝的不对劲,谢清的短短一段话,竟然让皇帝又转而将矛头对准了他,急忙上前申辩:“儿臣没有怀疑皇兄的意思!”
第52章
“是啊, 三弟仁厚当然不会疑我,一切都不过就事论事巧合罢了!”
谢清打断了谢焱的话,却并不否认他的辩解,只深深闭上眼, 一副心灰意冷的颓丧模样:“昨夜之事实在蹊跷, 说来确实疑点很多, 儿臣无话可说, 任凭父皇处置。”
“都是猜测罢了,无凭无据, 处置什么。”
皇帝沉声道,思绪被打断,他的目光停留在谢清身上,只觉头又有些隐隐作痛起来。多年来对谢清的提防,让他本能思考谢清是否在以退为进。
可看得越发仔细,才发现这个儿子早就已经不是对他有威胁的那个日渐长成的太子,而只是一个双腿残疾、面目被毁, 病重虚弱的失势王爷。谢清已经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相反, 生死荣辱如今都在他的完全掌控之中。
“那两人都是生面孔,儿臣本欲连夜派人禀告父王,将其交于刑部审讯,又怕消息走漏牵扯太大。而且这两人中了毒,儿臣怕线索中断,所以斗胆做主先封锁了消息,亲自安排了人连夜问话。”谢焱说到这先告了罪。
皇帝点点头,赞许道:“你做的对。”
如果只是普通皇子遇刺还好,但谢焱是已经钦定的太子,这就牵涉了国本。未查清楚前,最好不要泄露出去引得朝堂不稳、人心惶惶。
谢焱见皇帝不怪罪,松了口气,才又一副气愤模样道:“但这两贼顾左右而言他,一时攀扯五弟、一时攀扯宗王叔叔,还、还攀扯上了皇兄……”
说到这,皇帝眼皮微抬看向了谢清。他这大儿子心思深沉、性格乖张,不忿其太子之位被老三所夺,是肯定的。
谢清明显是看出来皇帝的怀疑,苍白着一张脸,抬头苦笑道:“父皇,儿臣如今这模样,身边早已无人可用,即便真有心害三弟,又哪里来的人手能够悄无声息潜入戒备森严的皇子府?”
皇帝一顿,道:“朕没有怀疑你,莫要多心。”
“儿臣也从未觉得是大哥!”谢焱等两人话落,才急急补充:“后来,府里的侍卫统领周方认出来那些人使用的武器,是出自地方军统一锻造的劣刀,他们才脸色大变气尽而亡。而且,儿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尚在脑中过着近年来有哪些州府不老实,见谢焱这吞吞吐吐的样子,不耐烦道:“说!”
“那刀的材质儿臣不懂,但式样却见过……”说到这,谢焱谨慎道:“就在十三岭的时候,那些盗匪常用的就是这样的刀,而且也听说那应灼的手下中便有文氏从河东带去的亲卫,曾也任职军中……”
谢焱这是把矛头直指应灼,和刚刚尘埃落定的河东一案。
但皇帝也不傻:“如果他想杀你,为何不在十三岭动手,而要拖到京城?什么兵器用不得,非要用在你面前用过的兵器?”
最重要的是十三岭的盗匪大部分还在路上,跟随应灼来京的也都被安置在城外有专人看着,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当然,也可能应灼暗中安排了人手跟来,但应灼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本说不通。
谢焱也露出困惑神色:“这正是儿臣想不通的地方,或许是有人想杀儿臣,也想陷害应灼,才想出如此一箭双雕的计策。可这河东案犯已经尽数伏诛,应灼又是第一天来京,谁会想要同时除掉儿臣和应灼呢?”
谢焱这一问,皇帝忽然想起,昨晚夜宴前谢清曾与应灼发生口角。谢清固然说的有理,他确实是没什么势力了,但当真无人可用吗?如果无人可用,那昨晚是如何脱困的?
想到这,皇帝便问谢清道:“老大,你昨晚又是什么情况?”
“这事说来有些诡异……”谢清缓缓道:“儿臣昨夜并未察觉到什么不妥,早上,丫鬟们来伺候洗漱,才发现了院子里一地的尸体。”
谢焱猛地抬头,皇帝也深深蹙起眉:“你府中的侍卫呢?”
谢清府里留用的侍卫不多,很多还是解除禁足后,按例让甲辰司给重新安排的。但就算不是谢清亲信,也不至于懈怠至此毫无察觉吧。
谢清:“侍卫们都中药昏迷了,那些死人儿臣看过,也让府中侍卫辨认过,都是生面孔。可巧的是,他们用的刀也是地方军队用的劣刀。”
谢焱没料到谢清会这么说,一时也分不清他说的是真是假,难道他误会了?谢清和应灼其实没关系?那又是谁做掉了他派去刺杀的人呢?那人救谢清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昨晚知道刺杀失败后,听从了系统建议,迅速安排了死士伪装刺杀自己。原本是想先发制人,让皇帝对谢清起疑,让谢清急着自证好探明谢清的底细,可眼下谢清这说法完全无法下手。
“说起来,这些证据都指向那个胆大妄为的匪首呢。”谢清不紧不慢道,唇角还带着点明显的恶意:“儿臣想,他不会是对天家怀恨在心,所以特地待入了京,才伺机而动好一网打尽吧?”
“你昨晚当真没听到动静?”皇帝因他这对应灼明晃晃的恶意,反而更加怀疑他:“你睡眠向来浅……”
谢清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皇帝曾经也是真心关心疼爱过的,自然知道他从小便睡眠不好,容易惊梦。
谢清满脸的阴郁,深吸了几口气,才撇开脸道:“父皇,儿臣的腿伤未愈,本就时常痛的昏厥。这一月来本就常常处于半昏半醒的状态,即便是清醒又能看见什么?我这腿又能去做什么?!”
皇帝沉默了一瞬,到底是没再追问。谢清反而似乎被勾起了往事,抬头用黑沉沉的眼死盯着皇帝,缓缓道:“不知河东儿臣双腿被废的个中缘由,父王可有调查清楚?”
“说来也怪,儿臣虽然自小有惊梦的毛病,却也控制的不错。可自从当了太子,年纪愈长,便似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盯上了似的。先是梦魇变本加厉,以致儿臣常常神思不属。后母族接二连三的出事,到最后啊,这双腿也没了、脸也毁了,也不知是挡了哪路鬼神的路……”
谢清的声音格外幽冷,直说的皇帝都毛骨悚然起来,呵斥道:“放肆!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身为皇子怎可作此胡言乱语!”
话是这么说,但到底听入了心,也勾起了他这么多年潜藏的疑惑。
是 ,这些年他是乐见谢清的母族失势,也放任了一些事。可细想来,虽然几乎每个王家人的死都有迹可循,但确实也太巧了点。而且他并未想过废黜谢清,所以到了后面也是试图阻止过的。可事情还是一样发展,王氏如此庞大显贵的世家,居然短短十来年便到了灭族的地步。便是有人设计也太过顺利,细思起来着实毛骨悚然。
谢清被训斥了也未露出畏惧之色,而是转而道:“儿臣只是觉得三弟方才说的有理,三弟是怀疑孤吧?只有孤与应灼发生过冲突,也只有孤这个废太子才会见不得新太子上位。”
谢清忽然大笑起来,笑得眼角泛红:“父皇,您看啊,即便孤落到残废毁容,注定无缘帝位。也还是不能让那背后的鬼神放心呢,这是非要儿臣步王家后尘呢!”
皇帝一愣,都顾不上训斥谢清殿前失仪,心中悚然一惊,眼神如利剑般直看向谢焱。他也是经历过皇子斗争上位的,岂不知背后获利最大者,才最可能是幕后黑手的道理。以前,谢焱从未参与过皇子斗争,别的皇子或多或少暗中都给太子、王家使过绊子,只有他从未参与过这些,只喜欢流连市井赏风弄月,从不出头。
他看重的便是谢焱心地仁厚,从不弄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家的事,他到底对太子有愧。也希望未来的继任者,能容谢清一世富贵,也算是补偿了。
可谢焱自从被封为太子后,在对付十三岭时大胆请缨。出事后,没有请示他,便主动留在匪寨邀买名声。甚至虽然明面上和应灼无甚交情,此次还疑似故意牵扯应灼,但或许只是为打消他的怀疑,其实留在匪寨这段时间已经暗中拉拢了应灼也未可知。
而如今,就刚刚的那些话,又将刺杀的矛头直指谢清,不可谓心机不重,也不可谓不心狠。确实,谢清是有理由对付谢焱和应灼的,但难道谢焱就没有理由对付谢清吗?
昨天夜宴前谢清也和谢焱发生了口角,甚至当众点明了他藐视君父,急着上位的野心。如果谢焱是为打消他的怀疑,也为斩草除根消除隐患要杀谢清,也能说得通。
想到谢清的那句“也不知挡了哪路鬼神的路”,皇帝简直毛骨悚然了。谢清是太子时,挡了想上位的鬼神的路,那等鬼神当上太子,那挡路的岂非是他?
王氏这一族和谢清的溃败,如此迅速而不留痕迹,那他即便坐拥天下,又能否挡住那“鬼神”的手段呢?
思及多年前那个众星捧月意气风发的小太子,再看谢清如今残疾毁容的凄惨模样,皇帝的心彻底凉了下来。
谢焱察觉到了皇帝的不对劲,谢清的短短一段话,竟然让皇帝又转而将矛头对准了他,急忙上前申辩:“儿臣没有怀疑皇兄的意思!”
第52章
“是啊, 三弟仁厚当然不会疑我,一切都不过就事论事巧合罢了!”
谢清打断了谢焱的话,却并不否认他的辩解,只深深闭上眼, 一副心灰意冷的颓丧模样:“昨夜之事实在蹊跷, 说来确实疑点很多, 儿臣无话可说, 任凭父皇处置。”
“都是猜测罢了,无凭无据, 处置什么。”
皇帝沉声道,思绪被打断,他的目光停留在谢清身上,只觉头又有些隐隐作痛起来。多年来对谢清的提防,让他本能思考谢清是否在以退为进。
可看得越发仔细,才发现这个儿子早就已经不是对他有威胁的那个日渐长成的太子,而只是一个双腿残疾、面目被毁, 病重虚弱的失势王爷。谢清已经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相反, 生死荣辱如今都在他的完全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