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宋青书朝着前面鞠了一躬,才转身出去洗漱。
  贺峰在厨房里忙活着今天的早饭,早上有买豆腐的路过,他要了三块,准备中午用来煮鱼汤。
  以宋青书的身体,贺峰不会让他空腹出去陪自己捞渔网,准备煎一块豆腐,顺便煎两个鸡蛋。
  然后盛出来,给锅里兑上水,煮沸,蒸馒头,也给煎豆腐保温。
  本来白面馒头他也想煎来着,一切两半,到锅里用铁铲按两下,焦脆热腾的,就是太干。
  这两天吃的太油,宋青书可能会不舒服,他就选择了蒸。
  宋青书洗漱完过来时,贺峰刚盖上锅盖。
  “哥,还吃饭吗?”
  贺峰点头,小黑钻出来,用漆黑的鼻头拱着鸡蛋壳,不停伸着舌头舔舐鸡蛋液。
  结果贺峰低手把鸡蛋壳拿起来,丢进了鸡圈里,那些养得肥硕的土鸡咯咯地叫着,低头啄蛋壳。
  另一边的鸭子这两天吃得也很好,剖好的鱼肚子里的内脏全都丢给了鸭子,以至于它们一看见贺峰就嘎嘎叫。
  院子里的生活气息很浓。
  宋青书想蹲下来,身边就递过来一个矮矮的小凳,“你不能久蹲,以后再想在这里陪哥,就好好坐着。”
  那双纯洁的眸子闪过亮光,贺峰立刻补充,“但是,只能好好坐着。”
  宋青书努努嘴巴,低头看地上砖缝里爬的蚂蚁,他叹了口气,“知道了,我的身体不好,不能干活。”
  “崽崽,不要这么说。”
  “哥只希望你好,不管是家里的活,还是地里的活,哥一个人就能干完。”
  “相信哥吗?”他凑过来。
  宋青书对上他漆黑的眼睛,怔愣着点头,“那,我总要有点事情做吧?”
  “那先让哥想想,咱先吃饭吧。”
  第11章 别睡这儿了
  吃完饭,让宋青书多穿了件衣服,两人才撑着一把黑伞离开家。
  贺峰说家里没有别的伞,只能打这一把,一会儿分开了他穿雨衣,宋青书就在桥上站着看就好。
  雨总是让人难以捉摸,两人走到桥边,雨水就停了。
  大河沿位于何家村南边,大桥连接两市,桥下的水流看似和缓,实际流速急而深。
  现在已经不是早上云雾缭绕的情况,因为不下雨,天也亮堂起来,宋青书站在桥上也紧紧盯着贺峰的去向。
  伞被他收起来,一只手拎着伞把手抵在地上。
  眼睛都没从贺峰穿着军绿雨衣的背影上移开过,活像个望夫石。
  贺峰得了宋青书一路上的叮嘱,心里开心,也真的谨慎很多,每一步都提前找好落点。
  脚下的青草被人用脚踩,旁边的枝叶就打在贺峰腿上,留下一道道湿痕。
  虽然没有雨,他还是在宋青书的注视下套上雨衣,这样一会儿河水和鱼溅在身上,他也不会沾染上腥味。
  浮萍被雨打的飘散,河面上飘起来的渔网绳一眼就被贺峰找到,他弯下腰,腿上快扎起马步。
  毕竟崽崽梦里自己是因为脚滑摔的,他不能真因为这个摔了,不然能把人吓死。
  收网的动作一气呵成,拎来的水桶提前在水里打了小半桶水,他先朝着宋青书站得地方挥挥手,让他放心。
  继而蹲下,把粘在网上的小鱼挑拣着,很小的就丢进河里,差不多的就留下。
  他不想让宋青书等太久,动作麻利地把鱼都拿掉,收好网,拎着水桶朝着林子出口走。
  宋青书看着他一脚深一脚浅地,就守在出口,在贺峰走出来时伸出手接着他,贺峰拒绝了。
  他身上还有雨水和河水,“崽崽,先看鱼,哥身上脏。”
  水桶里不止有小鱼,还有两只黑色的鱼,宋青书认不出是什么品种,只知道比小鱼大上许多。
  因为水桶里放着河水,鱼还活蹦乱跳的,宋青书刚蹲下,就溅到了脸上。
  好在嘴巴闭的快,不然就喝到鱼泡澡水了。
  贺峰把雨衣换掉,和渔网一起挂在臂弯,一只手拎着那桶鱼。
  身边的宋青书就拿着一把伞,他没忍住说:“哥,我帮你拿雨衣和渔网吧。”
  “脏。”贺峰吐出一个字,天气眼看越发阴沉,“崽崽,咱要走快点,一会儿又要落雨了。”
  两人走的快,路上贺峰就算是遇到熟人也就点头适宜,没敢多停留。
  但在快到家时还是下雨了,宋青书撑着伞,努力朝贺峰凑近,伞也朝着贺峰倾斜。
  贺峰臂弯的渔网离宋青书有些近,眼看他干净的衣服就要蹭到渔网,贺峰立刻出声,“伞打直,多给自己打点。”
  宋青书确实打直了伞,但没给自己多打,都是人,身体再好也不能霍霍。
  好在离家没几步路,看着像是针的细雨下的紧密,没想到这几步就把膝盖下的裤腿打湿。
  “快去把衣裳换了,我去煮姜糖茶。”
  宋青书拉住他的臂弯,掌心下的衣裳也是潮湿的,“哥也换换吧。”
  换完衣服屋外的雨水下的更大,哗哗的声音伴着呼啸的风,今天比昨天还要冷。
  贺峰皱起眉头,要是这样连着下,大河肯定又要发水了。
  天冷宋青书坐在灶火旁边贺峰是不会拒绝的,他往锅里放水,几片老姜,煮沸后在一个碗里放了勺红糖,搅和匀了递给宋青书。
  “啊嚏。”宋青书揉着鼻子,接过有些烫手的碗。
  “吹吹,然后趁热喝。”贺峰说完,吹了吹自己的姜茶,在宋青书小口小口地喝时一饮而尽。
  以前吃饭都是越快越好,以至于他很耐烫。
  屋檐下的水桶里还能听见扑通扑通的声音,贺峰走过去,拿出一个大铁盆,把鱼都倒出来。
  他拿了一把刀和一把剪刀,刚蹲下,就听见门口传来动静。
  是撑着一把黑伞的村长,他脸上带着笑,“去大河沿抓鱼去了?”
  贺峰嗯声,“刚回来,一会儿你带回去点吧。”
  “好,先说正事儿。”
  宋青书从厨房里端着贺峰给自己钉好的小板凳,让他坐,自己回了堂屋东间。
  毕竟,贺峰给他借来的小说还没看呢。
  他并没有看多久,就被轰隆的雷声吓到,他走出门,闪电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暗沉的像是夜晚,可现在是中午。
  墙上的老式钟表咚咚咚响了十二下。
  厨房的烟囱冒起烟,水桶里还剩下两条大鱼,宋青书站在厨房门口,“村长没要鱼吗?”
  “村长会做糟鱼,让他带回去做了。”
  正好有些鱼鳞他已经刮掉,到时候村长送回来可以给宋青书尝尝。
  要是再想吃炸鱼就再去捞一网。
  宋青书像是想起什么,回房间拿了那本书又跑过来。
  贺峰把他的小木凳拿到厨房,就放在灶火后面,身后是堆满的柴火,闪电再次落下,雷声迟了一步。
  这道雷打的近,房间里的钨丝灯泡突然断了电。
  贺峰走到堂屋里看了眼闸,并没有跳,证明是电箱的问题,需要等电工来修。
  现在下着雨,屋外又开始刮妖风,不知道以为是什么仙人道长渡劫呢。
  柿子和石榴砸在地上发出咚声,宋青书站在厨房门口,皱眉看着,觉得有些可惜。
  “没事,这里的掉了,村里还有一家石榴结的好,还套了网呢。”
  “咱可以买他的。”
  宋青书没有缓解,只希望这场雨快些结束,记忆里去年夏天贺家村就因为南边的大河发过水,不过水还算少,家家户户也就淹了个桌腿。
  但田里的庄稼禁不起淹,他还是叹了口气。
  “那也不是自己家的。”
  他这样说,反而让贺峰心底开心,他走过来拍拍宋青书的肩膀,“咱就是靠天吃饭的,都是天做主。”
  说得也是实话。
  “希望明天这场雨就能停下。”他小声说。
  光线暗,不用贺峰说他也放下了书,“哎,哥,咱村子里有小学吗?”
  “街上有,离得倒是不远。”
  “借书就是借的老教师的,本来还有中学,前两年荒废了。”
  “哥小时候嫌弃上学没出路,也不爱学,被我爹打了好几顿。”
  宋青书睁大眼睛,“真的吗?”
  贺峰也没有不好意思,“真的,初中就不上了,就认识几个字,满村子跑。”
  “因为经常跟同龄人打架,后来大了点,就参军去了。”
  宋青书点点头,按照贺峰的条件,不参军都亏了。
  “没事,我识字。”好歹是新时代大学生,可能很多知识不太记得,但是认字还是可以的。
  “崽崽问这个干啥?”
  “在家哥啥也不让干,我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宋青书拿着烧火棍在砖地面上划拉着,写下一个教字。
  声音里有一点埋怨,贺峰听出来了。
  他倒是不生气,“可以啊,等过两天我去问问村长和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