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两人全程都没说一句话,好像本就该如此一般。
里正有些受宠若惊,心里也扪清了,周言和安阮是看出了他饿着不好意思开口,特意给他留了面子和里子呢。
里正不由得对两人都高看了几分,觉得自己之前偏帮二人的决定是做对了。
直到三人都落了座,安阮开口询问起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提起余氏母子俩,周言的脸色就像吃了苍蝇似的,一脸不耐的将事情原原本本的给安阮说了一遍,吃着叶儿粑的里正时不时的附和几句。
当听到周言说打了安琥一顿,安阮心里忍不住偷偷暗爽,甚至还有些惋惜自己怀着身孕周言不给他亲自处理,不然就算周言动手的时候自己不敢明着打安琥,拉架的时候偷偷踹上几脚还是敢的。
“那安家应该不不敢再来了吧?”
安阮问的时候心里也没什么底,主要是余氏母子和安大木实在是太无耻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不管不顾继续胡搅蛮缠下去。
周言道:“放心吧,他们不敢来了。”
毕竟他狠话可都放下了,余氏母子一看就是贪生怕死的,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冒着被他打死的风险再来缠着安阮要银子。
只是这些话当然不好跟安阮说,主要是怕他听了害怕,以为自己是那种残暴得会打女人夫郎的人。
毕竟刚开始,安阮是真的听信了流言蜚语,对他十分的恐惧害怕,这好不容易让安阮信任依赖自己,他不会让任何一点可能破坏他们之间的夫夫感情。
他扭头看向里正:“经过这一次,安家肯定是不敢来了,您说是吗?”
里正吃人嘴短,连忙道:“对对对,他们要是还敢来闹事,我身为里正,是有权问他们的罪责的,保证让他们不敢有下一次。 ”
安阮一听顿时就安了心,里正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他说的话自然都是可靠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
安阮不由得笑了起来,笑得十分灿烂张扬。
这么多年了,他终于甩掉了安大木和余氏母子那几个伥鬼了。
安阮笑着笑着心里发酸,但却觉得无比的轻松,像是卸掉了压得他快喘不过气的包袱。
第59章 五十九
自那日之后安阮就再也没关注过安家如何, 只偶然从来帮工的徐氏口中听到了只言片语。
安家彻底没了银钱,唯一的老母鸡都因为安琥嘴馋给吃掉了,余氏是一点办法都没了, 日子总要过, 只能捏着鼻子又变卖了一块临近收成的田地, 勉强是缓过了气来。
安大木吊着一口气就是不死还创造不了一点价值,安家那些个亲戚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盯着,余氏就是想要悄悄弄死他都不成,只能捏着鼻子照顾他吃喝拉撒,邻里邻居的没少听到她对安大木的打骂声。
安琥也觉得安大木是拖累, 对他打打骂可一点都不比余氏少。
安大木这样活着可比一了百了的死了还遭罪,但他动又动不了话也说不成, 又是个极其怕死的,只能这般苟且偷生。
不仅是安大木日子不好过,余氏这对母子也渐渐生了嫌隙。
安琥从小被惯到大那是一点苦都没吃过,眼看着到了秋收自然而然的还是当着甩手掌柜,日日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做。
安家干的那些荒唐事早就传遍了周围好几个村子, 安家村更是觉得他们一家的行径败坏了整个安家村的名声,没人愿意到她家去帮忙收割成熟的粮食。
余氏一个人既要照顾安大木那个老不死的,伺候安琥的同时还要下地去干活,累得她见天的哭骂, 怨安琥不懂事。
可让她逼着安琥下地干活又舍不得,更舍不得打骂他一下,最后什么活儿都只能全压到了自己身上去, 短短一个月头发都累得花白了不少。
安阮听着心里没有任何一点感触,只觉得他们都活该。
安家的苦难没在安阮心里留下一点痕迹,听过之后便抛之脑后再不管了。
周家的田地多, 又因为天气不错,今年又是大丰收的一年,哪怕已经请了二十来个帮工,还是整整收了大半个月才收完了所有的稻子。
周旭前些时日去了梁城参加发解试,今年回不来帮忙,临行前回了一趟家里辞别,得知自己即将当叔叔后高兴得不行,一个劲儿得说等他从梁城回来,一定要给他未出世的小侄买个平安锁,让其他人都不要买。
他有这份心意其他人自然也不舍得让他失望,自然是满口答应。
秋收忙得所有人脚打后脑勺,连安阮这个孕夫也不能避免。
请了帮工不仅要付工钱,还得负责一日的三餐。刚开始的时候全由朱莲花一个人负责二十多口人的吃食,还得跟着下地去干活,没几天就累得直不起腰来。
安阮看着心疼,腹中的胎儿已经有六个月了,期间老大夫给他把过几次脉,说胎像如今已经十分稳固,做些不是很累的活并不会影响什么,否则别说是安阮自己,连周言和朱莲花也不敢让他这么操劳。
在安阮的坚持下,周家人都拗不过他,最后由他揽去了做饭的活计,连带着他那些鸡鸭的喂食也包揽了回去,独独喂野猪这事儿却是说什么也没让他去。
前两月家里的母猪产下了五只小猪崽,现在的小猪崽正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脾气也暴躁,就怕个万一冲出围栏伤到了安阮,那可就坏事了。
安阮只是想要帮家里人分担些事情,并不是非要将家里的事全包揽到身上来才肯罢休,几人不让做他便老老实实的不做,既是保护自己也是让家人安心。
有了安阮帮忙,朱莲花确实轻松了不少,只需到了点提前回家里来帮着打一下下手,再将吃食用饭盒装着带到地里去。
日子就这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天过去,收割起来又脱壳晒干的稻子只装了一小半就将周家原本的那个地窖堆满,还有一大半放在院子里没地方堆放,若是下了雨,这些露天放着的稻谷全都得废。
无法,周家只能暂时抽出几个人搭了一个专门存放粮食的粮仓。
粮仓是将原来的柴房拆了一面墙重新扩建的,比原来足足大了三倍有余,存放完了所有的稻谷以后尚且还有空余,最后干脆便将其他蔬果也暂时放了进去。
至于那些柴火,则在驴棚子旁边又搭了一个棚子堆放了进去。
地窖与粮仓都被粮食装得满满当当,丰收的喜悦总能让人忘却疲惫,但随之后却又添上了新愁。
“这么多粮食,到时候也不知道县里的米行能不能一次收完了去。”
朱莲花脸上既有喜悦,也有挥之不去的惆怅。
也不怪她这般多思多虑,今年的粮食收了将近三百石,除开那十分之一的赋税也还有将近两百七十石。
去岁周家都还只有两亩地,收的粮食交了赋税之后连自家吃都紧巴巴的,可从未收过这么多的粮食,更没一次性卖过这么多,自然也对米行的收购量心里也没个底。
她这么说完,连带着安阮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今年周家可指望着这些粮食能卖个好价钱呢
周言经常去县城做买卖,见过的世面要比朱莲花多得多,他倒是没朱莲花那么悲观,闻言顺口接话道:“明日我先去一趟县城打听一下,看看哪家米行能一次收了。”
“若是不成,左右不过是分着卖几家而已,正好也顺道去打探打探各家米行收粮的价格如何,省得被那奸商坑了去。”
他说的句句在理,朱莲花和周爹都觉得十分可行。
自家的粮食收完了以后还要出人去帮别家收割,周爹和朱莲花肯定是抽不出空闲来了,而安阮身子重不适合出远门,最后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决定明日一早就让周言自己一个人进城里去打听,若是价格合适了,便用驴车拉着进城去卖了。
家家户户都种着粮食,收得粮食多了,只怕价格会受影响跟着浮动,还是早些卖了早安心。
打定了主意后,一家人早早就熄了灯上床睡觉。
月光穿过薄薄的窗户纸洒进屋内,让昏暗的室内勉强能视物。
随着安阮的肚子月份越来越大,周言怕自己睡着的时候粗心大意不小心压到他,咬着牙非要分床睡,至今已经打了几天的地铺了。
没有周言的怀抱安阮一点都不习惯,忍了几天是已经到了极限。
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实在没办法坐了起来,眼神幽怨的盯着背对着自己已经睡着的周言看了很久。
他心想,既然周言不肯上床睡,那他下去不就好了?
安阮想到就做到,他轻手轻脚的掀开了薄被,双手撑着床板缓慢的移动到床边,期间没发出一点声音。
在下床之前他还停下动作朝周言那边看了一眼,见周言没有任何反应,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的一只脚踩到床下的踏板,还没来得及站起来,一道低沉微哑的嗓音突然打破了安静。
里正有些受宠若惊,心里也扪清了,周言和安阮是看出了他饿着不好意思开口,特意给他留了面子和里子呢。
里正不由得对两人都高看了几分,觉得自己之前偏帮二人的决定是做对了。
直到三人都落了座,安阮开口询问起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提起余氏母子俩,周言的脸色就像吃了苍蝇似的,一脸不耐的将事情原原本本的给安阮说了一遍,吃着叶儿粑的里正时不时的附和几句。
当听到周言说打了安琥一顿,安阮心里忍不住偷偷暗爽,甚至还有些惋惜自己怀着身孕周言不给他亲自处理,不然就算周言动手的时候自己不敢明着打安琥,拉架的时候偷偷踹上几脚还是敢的。
“那安家应该不不敢再来了吧?”
安阮问的时候心里也没什么底,主要是余氏母子和安大木实在是太无耻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不管不顾继续胡搅蛮缠下去。
周言道:“放心吧,他们不敢来了。”
毕竟他狠话可都放下了,余氏母子一看就是贪生怕死的,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冒着被他打死的风险再来缠着安阮要银子。
只是这些话当然不好跟安阮说,主要是怕他听了害怕,以为自己是那种残暴得会打女人夫郎的人。
毕竟刚开始,安阮是真的听信了流言蜚语,对他十分的恐惧害怕,这好不容易让安阮信任依赖自己,他不会让任何一点可能破坏他们之间的夫夫感情。
他扭头看向里正:“经过这一次,安家肯定是不敢来了,您说是吗?”
里正吃人嘴短,连忙道:“对对对,他们要是还敢来闹事,我身为里正,是有权问他们的罪责的,保证让他们不敢有下一次。 ”
安阮一听顿时就安了心,里正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他说的话自然都是可靠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
安阮不由得笑了起来,笑得十分灿烂张扬。
这么多年了,他终于甩掉了安大木和余氏母子那几个伥鬼了。
安阮笑着笑着心里发酸,但却觉得无比的轻松,像是卸掉了压得他快喘不过气的包袱。
第59章 五十九
自那日之后安阮就再也没关注过安家如何, 只偶然从来帮工的徐氏口中听到了只言片语。
安家彻底没了银钱,唯一的老母鸡都因为安琥嘴馋给吃掉了,余氏是一点办法都没了, 日子总要过, 只能捏着鼻子又变卖了一块临近收成的田地, 勉强是缓过了气来。
安大木吊着一口气就是不死还创造不了一点价值,安家那些个亲戚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盯着,余氏就是想要悄悄弄死他都不成,只能捏着鼻子照顾他吃喝拉撒,邻里邻居的没少听到她对安大木的打骂声。
安琥也觉得安大木是拖累, 对他打打骂可一点都不比余氏少。
安大木这样活着可比一了百了的死了还遭罪,但他动又动不了话也说不成, 又是个极其怕死的,只能这般苟且偷生。
不仅是安大木日子不好过,余氏这对母子也渐渐生了嫌隙。
安琥从小被惯到大那是一点苦都没吃过,眼看着到了秋收自然而然的还是当着甩手掌柜,日日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做。
安家干的那些荒唐事早就传遍了周围好几个村子, 安家村更是觉得他们一家的行径败坏了整个安家村的名声,没人愿意到她家去帮忙收割成熟的粮食。
余氏一个人既要照顾安大木那个老不死的,伺候安琥的同时还要下地去干活,累得她见天的哭骂, 怨安琥不懂事。
可让她逼着安琥下地干活又舍不得,更舍不得打骂他一下,最后什么活儿都只能全压到了自己身上去, 短短一个月头发都累得花白了不少。
安阮听着心里没有任何一点感触,只觉得他们都活该。
安家的苦难没在安阮心里留下一点痕迹,听过之后便抛之脑后再不管了。
周家的田地多, 又因为天气不错,今年又是大丰收的一年,哪怕已经请了二十来个帮工,还是整整收了大半个月才收完了所有的稻子。
周旭前些时日去了梁城参加发解试,今年回不来帮忙,临行前回了一趟家里辞别,得知自己即将当叔叔后高兴得不行,一个劲儿得说等他从梁城回来,一定要给他未出世的小侄买个平安锁,让其他人都不要买。
他有这份心意其他人自然也不舍得让他失望,自然是满口答应。
秋收忙得所有人脚打后脑勺,连安阮这个孕夫也不能避免。
请了帮工不仅要付工钱,还得负责一日的三餐。刚开始的时候全由朱莲花一个人负责二十多口人的吃食,还得跟着下地去干活,没几天就累得直不起腰来。
安阮看着心疼,腹中的胎儿已经有六个月了,期间老大夫给他把过几次脉,说胎像如今已经十分稳固,做些不是很累的活并不会影响什么,否则别说是安阮自己,连周言和朱莲花也不敢让他这么操劳。
在安阮的坚持下,周家人都拗不过他,最后由他揽去了做饭的活计,连带着他那些鸡鸭的喂食也包揽了回去,独独喂野猪这事儿却是说什么也没让他去。
前两月家里的母猪产下了五只小猪崽,现在的小猪崽正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脾气也暴躁,就怕个万一冲出围栏伤到了安阮,那可就坏事了。
安阮只是想要帮家里人分担些事情,并不是非要将家里的事全包揽到身上来才肯罢休,几人不让做他便老老实实的不做,既是保护自己也是让家人安心。
有了安阮帮忙,朱莲花确实轻松了不少,只需到了点提前回家里来帮着打一下下手,再将吃食用饭盒装着带到地里去。
日子就这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天过去,收割起来又脱壳晒干的稻子只装了一小半就将周家原本的那个地窖堆满,还有一大半放在院子里没地方堆放,若是下了雨,这些露天放着的稻谷全都得废。
无法,周家只能暂时抽出几个人搭了一个专门存放粮食的粮仓。
粮仓是将原来的柴房拆了一面墙重新扩建的,比原来足足大了三倍有余,存放完了所有的稻谷以后尚且还有空余,最后干脆便将其他蔬果也暂时放了进去。
至于那些柴火,则在驴棚子旁边又搭了一个棚子堆放了进去。
地窖与粮仓都被粮食装得满满当当,丰收的喜悦总能让人忘却疲惫,但随之后却又添上了新愁。
“这么多粮食,到时候也不知道县里的米行能不能一次收完了去。”
朱莲花脸上既有喜悦,也有挥之不去的惆怅。
也不怪她这般多思多虑,今年的粮食收了将近三百石,除开那十分之一的赋税也还有将近两百七十石。
去岁周家都还只有两亩地,收的粮食交了赋税之后连自家吃都紧巴巴的,可从未收过这么多的粮食,更没一次性卖过这么多,自然也对米行的收购量心里也没个底。
她这么说完,连带着安阮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今年周家可指望着这些粮食能卖个好价钱呢
周言经常去县城做买卖,见过的世面要比朱莲花多得多,他倒是没朱莲花那么悲观,闻言顺口接话道:“明日我先去一趟县城打听一下,看看哪家米行能一次收了。”
“若是不成,左右不过是分着卖几家而已,正好也顺道去打探打探各家米行收粮的价格如何,省得被那奸商坑了去。”
他说的句句在理,朱莲花和周爹都觉得十分可行。
自家的粮食收完了以后还要出人去帮别家收割,周爹和朱莲花肯定是抽不出空闲来了,而安阮身子重不适合出远门,最后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决定明日一早就让周言自己一个人进城里去打听,若是价格合适了,便用驴车拉着进城去卖了。
家家户户都种着粮食,收得粮食多了,只怕价格会受影响跟着浮动,还是早些卖了早安心。
打定了主意后,一家人早早就熄了灯上床睡觉。
月光穿过薄薄的窗户纸洒进屋内,让昏暗的室内勉强能视物。
随着安阮的肚子月份越来越大,周言怕自己睡着的时候粗心大意不小心压到他,咬着牙非要分床睡,至今已经打了几天的地铺了。
没有周言的怀抱安阮一点都不习惯,忍了几天是已经到了极限。
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实在没办法坐了起来,眼神幽怨的盯着背对着自己已经睡着的周言看了很久。
他心想,既然周言不肯上床睡,那他下去不就好了?
安阮想到就做到,他轻手轻脚的掀开了薄被,双手撑着床板缓慢的移动到床边,期间没发出一点声音。
在下床之前他还停下动作朝周言那边看了一眼,见周言没有任何反应,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的一只脚踩到床下的踏板,还没来得及站起来,一道低沉微哑的嗓音突然打破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