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的,言哥。”
安阮听到毒蛇就有点紧张,他往背篓靠近了一点,好像真有毒蛇了背篓能为他遮挡一二似的。
周言放宽了心,快步走向不远处将近半人高的稗草丛,一手抓住草杆一手握着镰刀就唰唰唰的收割。
安阮顾及会有毒虫鼠蚁,就安安分分的站在原处动都没动一下。
除了收着背篓就没事做了,又不能走开,他便看着周言干活的背影出神了许久。
周言身材高大肌肉臌胀,收割着稗草双臂用力时,哪怕穿着一身宽松的麻衣,也隐约能看到肩胛骨和隆起的肌肉弧度。
春日的气候不算热,割稗草也不是什么体力活,一通劳力下来,周言脸上连一点细汗都没出。
安阮瞧着他单膝跪下,用麻绳将稗草捆了两圈又压实,最后放到背篓口子上压实绑紧。
他从头到尾都是极为专注的模样,莫名就让安阮联想到了他在榻上,肌肉覆着一层薄汗,明明情动至极却又极力克制的模样。
安阮瞬间羞红了脸,觉得自己越发的孟浪了,青天白日之下竟心思如此的龌.龊,实在是不应当。
“怎么脸这般红,觉得热?”
安阮脸皮薄,这脸一红就藏都藏不住,连脖颈都是染成了肉粉色,周言也没多想,只以为他是怕热的缘故。
安阮自然不敢将实话说出来,顺着周言给他的猜测就认了下来。
“这日头晒着毒辣,还是快些下山回去了吧。”
周言说着将弯刀往背篓里一扔,将背篓单手提起背到了背上,如来时一般牵着安阮的手下了山。
下山包的小路侧面有两棵野生的桑椹,此时正值开始成熟的时节。
野生的桑椹无人管理,个头不大,只有小半截尾指那个大,小小一串挂在枝头上甚是惹人喜爱。
成熟的桑葚是深紫色的,有还未彻底熟透的则是紫红色,生的就是青绿色的。
周言看了那桑椹好几眼,脚下方向一转,领着安阮就走到了树下。他极为熟练的拉下一条树杈,唰唰两下就摘了一捧递到安阮面前,朝他微微颔首示意:“来尝尝,成熟的桑葚应当会很甜。”
安阮是见过桑椹的,但实际上从未尝过,更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他小心翼翼的捻起一串送入口中,甜到发腻的味道瞬间就口腔和味蕾之中爆开,最后留下满腔的香味。
安阮很喜欢这个味道,当即双眼亮晶晶的惊呼:“好甜!”
周言笑而不语,突然就起了坏心思,他重新摘了一小串红色的桑葚,亲自喂到了安阮的嘴边。
安阮对他不设防,张嘴就一口咬了进去,然后下一秒被酸得拧巴起了小脸。
他吐着舌头伸手扇风:“好酸!”
酸得他控制不住口涎泛滥,好歹忍着才没失态流下口水。
周言原本是想逗一下他的,可当看到那节粉嫩的舌头后,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错觉。
他装作若无其事的转身,将两棵桑葚熟透的果子都摘了下来,用一张大叶子包了起来放着了。
摘完了桑椹,两人总算下了山包回到了家中。
安阮一回到了家就将泡过了水,装到麻袋里的水稻种苗都放到了阴凉处,最后才将稗草拖进去解开麻绳,平铺在麻袋上静置。
周言在山包上摘的桑葚回来后就被一家人给瓜分了,由于数量不多,一人也就吃到了几个,图个滋味。
周旭也被甜滋滋的桑葚俘获了内心,他眼眸滴溜溜的转了转,然后就开始旁敲侧击的问这桑椹哪儿摘的,就等着寻到了机会去摘了解馋。
周言一眼就看出他的那点花花肠子,无论他怎么央求都不告诉他。
经过两日的静置催芽后,水稻的种子总算开始抽了芽。
安阮捧着几颗种子跑到朱莲花面前,藏不住喜悦的问:“娘,你看这水稻催芽成功了吗?”
朱莲花只看了一眼就竖起拇指,而后笃定的说成功了,夸安阮学得快。
种子出了苗后就得撒种了,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准备明日就去撒上。
撒种子用不着多少人,最后去的还是安阮和周言,被压着背书的周旭也想跟着去放松放松,奈何被无情的拒绝了。
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大哥大嫂并肩出门,小眼神幽怨得似那深闺的怨妇。
第18章 十八章
撒下刚出芽的秧苗后,水稻种植这边就暂时无需管理了。
周家除了水田以外还有两亩的旱田,旱田不如水田好耕,一家人一起上阵翻了两天才将这两亩旱田耕完,之后便先后点上了大豆、绿豆和南瓜种子,又在田地的边缘处绕着圈种了一排的芋头。
等种完这些,小半个都过去了,水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已有一指高,每一株都郁郁葱葱的一看就很健康。
安阮不时就要跑去看一下,就盼着秋后能有个好收成。
从地里回家时,他顺道拔了些野菜回去喂鸡。
经过快两个月的喂养,那些拳头大小的小鸡崽长到了将近16两,一只只膘肥体壮的,活泼得很。
两只鸭苗运气不太好,被谷雨前后的场连下三天的大雨给冻得染了病,前日终于没抗住病死了,被安阮埋到田里去了。
水稻长势喜人,旱田里的作物也纷纷出了芽抽了枝,安阮和朱莲花挑着粪去淋了一次,之后长得就更快了。
距离插秧还早,周言和周爹这些天都在家里跟着忙春耕,这终于得了空闲后,父子俩一合计,拉着板车带着两天的干粮就又上了山。
春耕过后学堂再次开放,周旭便也就回去上课去了,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赶去,将近黄昏才到家。
如今家里只有朱莲花和安阮两人,除了要给旱田的作物淋水以外,也就给水田拔草了。
今日是周言和周爹上山的第三天,按着往常惯例,用不着多久他们就该回来了。
“阮哥儿,你来帮娘磨一下豆子吧。”
朱莲花将播种剩下的大豆拿了出来,让安阮用石磨磨成了浆,说是要点一盆嫩豆花,再压些豆腐来吃。
余氏也曾点过豆花,但那分量只够他们三人一人几口,安阮这个爹不疼后娘不爱的自然是豆花水都得不到一口尝。
他很是期待今日的豆花。
磨好的豆浆色泽乳白,混着豆渣液体浓稠,一小麻袋的豆子磨了一大桶豆浆出来。
他提着这桶豆浆回了厨房问朱莲花:“娘,这豆浆要现在就煮上吗?”
余氏点豆花的时候安阮要打下手,所以他是知道该怎么煮的。
朱莲花正在淘洗着刚挖回来的蕺菜,闻言抬头道:“煮豆花时间长,现在煮了说不定正好赶上周言和你爹回来。”
安阮听罢点了点头,转身撸起衣袖,用木刷子将铁锅刷洗了一遍,然后才用瓜瓢将豆浆一勺一勺的舀进去,直到桶里只剩了三分之一,他才提起木桶一口气全倒进了锅里,最后盖上锅盖。
柴火一根接一根往灶里烧,安阮一直守着灶台,朱莲花跟他说了一声,就提着竹篾就出门上山去了,说是看能不能捡到些菌子回来换换口味。
随着时间推移,锅里渐渐冒起了白蒙蒙的热气,大豆特有的香味和豆腥味也在厨房里缭绕不散。
直到听到咕嘟咕嘟的响声,安阮打开锅盖一看,豆浆果然已经煮开了。
他连忙推了灶里的柴火,转身出去找来了一个大木盆,还有过滤豆渣的木架和细麻布。
宽大的细麻布叠了两层,四个边角绑在木架上,再用铁钩勾住厨房房梁上吊下来的麻绳上,木盆放到麻布下方好接过滤好的豆浆。
这时候正好朱莲花回来了,今日她运气不怎么好,只捡到了几株鸡枞菌,还有几只胖嘟嘟的羊肚子,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够吃一顿了。
她一进门看见安阮在准备过滤豆浆,于是迅速把竹篾往地上一放,走过来就将瓜瓢塞进他手里,然后将他赶到一边说:“过滤这事儿娘来做就是,你只管舀豆浆就成。”
安阮很是听话:“好的娘。”
刚沸腾开的豆浆很烫,面上的水蒸气都烫人,但好在瓜瓢的手柄做得很长,安阮舀起豆浆时都不觉得烫。
一勺接一勺的豆浆淋到细麻布上,原本轻盈的麻布瞬间坠了下去,乳白色的豆浆从麻布细密的缝隙之中渗出,没多久就形成一股,流到了底下的木盆里。
安阮一直不停的往里加豆浆,朱莲花抓着木架上下左右摇晃,加快了豆浆流动的速度。木盆很快就满了三分之一,直到最后一勺豆浆舀完,木盆已经满了个八分。
最后一点豆浆是朱莲花将麻布转圈拧紧,然后用手硬挤的。
等到实在榨不出一滴多余的豆浆后,朱莲花才将豆渣倒进了米桶里,留着等会儿炸成豆渣饼吃。
锅里重新烧了火,过滤好的豆浆被倒入了铁锅里,再次沸腾后,朱莲花让安阮退了火,然后舀了几碗豆浆出来晾凉。
安阮听到毒蛇就有点紧张,他往背篓靠近了一点,好像真有毒蛇了背篓能为他遮挡一二似的。
周言放宽了心,快步走向不远处将近半人高的稗草丛,一手抓住草杆一手握着镰刀就唰唰唰的收割。
安阮顾及会有毒虫鼠蚁,就安安分分的站在原处动都没动一下。
除了收着背篓就没事做了,又不能走开,他便看着周言干活的背影出神了许久。
周言身材高大肌肉臌胀,收割着稗草双臂用力时,哪怕穿着一身宽松的麻衣,也隐约能看到肩胛骨和隆起的肌肉弧度。
春日的气候不算热,割稗草也不是什么体力活,一通劳力下来,周言脸上连一点细汗都没出。
安阮瞧着他单膝跪下,用麻绳将稗草捆了两圈又压实,最后放到背篓口子上压实绑紧。
他从头到尾都是极为专注的模样,莫名就让安阮联想到了他在榻上,肌肉覆着一层薄汗,明明情动至极却又极力克制的模样。
安阮瞬间羞红了脸,觉得自己越发的孟浪了,青天白日之下竟心思如此的龌.龊,实在是不应当。
“怎么脸这般红,觉得热?”
安阮脸皮薄,这脸一红就藏都藏不住,连脖颈都是染成了肉粉色,周言也没多想,只以为他是怕热的缘故。
安阮自然不敢将实话说出来,顺着周言给他的猜测就认了下来。
“这日头晒着毒辣,还是快些下山回去了吧。”
周言说着将弯刀往背篓里一扔,将背篓单手提起背到了背上,如来时一般牵着安阮的手下了山。
下山包的小路侧面有两棵野生的桑椹,此时正值开始成熟的时节。
野生的桑椹无人管理,个头不大,只有小半截尾指那个大,小小一串挂在枝头上甚是惹人喜爱。
成熟的桑葚是深紫色的,有还未彻底熟透的则是紫红色,生的就是青绿色的。
周言看了那桑椹好几眼,脚下方向一转,领着安阮就走到了树下。他极为熟练的拉下一条树杈,唰唰两下就摘了一捧递到安阮面前,朝他微微颔首示意:“来尝尝,成熟的桑葚应当会很甜。”
安阮是见过桑椹的,但实际上从未尝过,更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他小心翼翼的捻起一串送入口中,甜到发腻的味道瞬间就口腔和味蕾之中爆开,最后留下满腔的香味。
安阮很喜欢这个味道,当即双眼亮晶晶的惊呼:“好甜!”
周言笑而不语,突然就起了坏心思,他重新摘了一小串红色的桑葚,亲自喂到了安阮的嘴边。
安阮对他不设防,张嘴就一口咬了进去,然后下一秒被酸得拧巴起了小脸。
他吐着舌头伸手扇风:“好酸!”
酸得他控制不住口涎泛滥,好歹忍着才没失态流下口水。
周言原本是想逗一下他的,可当看到那节粉嫩的舌头后,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错觉。
他装作若无其事的转身,将两棵桑葚熟透的果子都摘了下来,用一张大叶子包了起来放着了。
摘完了桑椹,两人总算下了山包回到了家中。
安阮一回到了家就将泡过了水,装到麻袋里的水稻种苗都放到了阴凉处,最后才将稗草拖进去解开麻绳,平铺在麻袋上静置。
周言在山包上摘的桑葚回来后就被一家人给瓜分了,由于数量不多,一人也就吃到了几个,图个滋味。
周旭也被甜滋滋的桑葚俘获了内心,他眼眸滴溜溜的转了转,然后就开始旁敲侧击的问这桑椹哪儿摘的,就等着寻到了机会去摘了解馋。
周言一眼就看出他的那点花花肠子,无论他怎么央求都不告诉他。
经过两日的静置催芽后,水稻的种子总算开始抽了芽。
安阮捧着几颗种子跑到朱莲花面前,藏不住喜悦的问:“娘,你看这水稻催芽成功了吗?”
朱莲花只看了一眼就竖起拇指,而后笃定的说成功了,夸安阮学得快。
种子出了苗后就得撒种了,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准备明日就去撒上。
撒种子用不着多少人,最后去的还是安阮和周言,被压着背书的周旭也想跟着去放松放松,奈何被无情的拒绝了。
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大哥大嫂并肩出门,小眼神幽怨得似那深闺的怨妇。
第18章 十八章
撒下刚出芽的秧苗后,水稻种植这边就暂时无需管理了。
周家除了水田以外还有两亩的旱田,旱田不如水田好耕,一家人一起上阵翻了两天才将这两亩旱田耕完,之后便先后点上了大豆、绿豆和南瓜种子,又在田地的边缘处绕着圈种了一排的芋头。
等种完这些,小半个都过去了,水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已有一指高,每一株都郁郁葱葱的一看就很健康。
安阮不时就要跑去看一下,就盼着秋后能有个好收成。
从地里回家时,他顺道拔了些野菜回去喂鸡。
经过快两个月的喂养,那些拳头大小的小鸡崽长到了将近16两,一只只膘肥体壮的,活泼得很。
两只鸭苗运气不太好,被谷雨前后的场连下三天的大雨给冻得染了病,前日终于没抗住病死了,被安阮埋到田里去了。
水稻长势喜人,旱田里的作物也纷纷出了芽抽了枝,安阮和朱莲花挑着粪去淋了一次,之后长得就更快了。
距离插秧还早,周言和周爹这些天都在家里跟着忙春耕,这终于得了空闲后,父子俩一合计,拉着板车带着两天的干粮就又上了山。
春耕过后学堂再次开放,周旭便也就回去上课去了,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赶去,将近黄昏才到家。
如今家里只有朱莲花和安阮两人,除了要给旱田的作物淋水以外,也就给水田拔草了。
今日是周言和周爹上山的第三天,按着往常惯例,用不着多久他们就该回来了。
“阮哥儿,你来帮娘磨一下豆子吧。”
朱莲花将播种剩下的大豆拿了出来,让安阮用石磨磨成了浆,说是要点一盆嫩豆花,再压些豆腐来吃。
余氏也曾点过豆花,但那分量只够他们三人一人几口,安阮这个爹不疼后娘不爱的自然是豆花水都得不到一口尝。
他很是期待今日的豆花。
磨好的豆浆色泽乳白,混着豆渣液体浓稠,一小麻袋的豆子磨了一大桶豆浆出来。
他提着这桶豆浆回了厨房问朱莲花:“娘,这豆浆要现在就煮上吗?”
余氏点豆花的时候安阮要打下手,所以他是知道该怎么煮的。
朱莲花正在淘洗着刚挖回来的蕺菜,闻言抬头道:“煮豆花时间长,现在煮了说不定正好赶上周言和你爹回来。”
安阮听罢点了点头,转身撸起衣袖,用木刷子将铁锅刷洗了一遍,然后才用瓜瓢将豆浆一勺一勺的舀进去,直到桶里只剩了三分之一,他才提起木桶一口气全倒进了锅里,最后盖上锅盖。
柴火一根接一根往灶里烧,安阮一直守着灶台,朱莲花跟他说了一声,就提着竹篾就出门上山去了,说是看能不能捡到些菌子回来换换口味。
随着时间推移,锅里渐渐冒起了白蒙蒙的热气,大豆特有的香味和豆腥味也在厨房里缭绕不散。
直到听到咕嘟咕嘟的响声,安阮打开锅盖一看,豆浆果然已经煮开了。
他连忙推了灶里的柴火,转身出去找来了一个大木盆,还有过滤豆渣的木架和细麻布。
宽大的细麻布叠了两层,四个边角绑在木架上,再用铁钩勾住厨房房梁上吊下来的麻绳上,木盆放到麻布下方好接过滤好的豆浆。
这时候正好朱莲花回来了,今日她运气不怎么好,只捡到了几株鸡枞菌,还有几只胖嘟嘟的羊肚子,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够吃一顿了。
她一进门看见安阮在准备过滤豆浆,于是迅速把竹篾往地上一放,走过来就将瓜瓢塞进他手里,然后将他赶到一边说:“过滤这事儿娘来做就是,你只管舀豆浆就成。”
安阮很是听话:“好的娘。”
刚沸腾开的豆浆很烫,面上的水蒸气都烫人,但好在瓜瓢的手柄做得很长,安阮舀起豆浆时都不觉得烫。
一勺接一勺的豆浆淋到细麻布上,原本轻盈的麻布瞬间坠了下去,乳白色的豆浆从麻布细密的缝隙之中渗出,没多久就形成一股,流到了底下的木盆里。
安阮一直不停的往里加豆浆,朱莲花抓着木架上下左右摇晃,加快了豆浆流动的速度。木盆很快就满了三分之一,直到最后一勺豆浆舀完,木盆已经满了个八分。
最后一点豆浆是朱莲花将麻布转圈拧紧,然后用手硬挤的。
等到实在榨不出一滴多余的豆浆后,朱莲花才将豆渣倒进了米桶里,留着等会儿炸成豆渣饼吃。
锅里重新烧了火,过滤好的豆浆被倒入了铁锅里,再次沸腾后,朱莲花让安阮退了火,然后舀了几碗豆浆出来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