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先生,你找我?”孙平平打帘而入。
“你今日下午,随我去一趟雁栖山脚,”顾屿深说,“背上弓箭,我们要找一只白色的信鸽。”
——————
此时的巧儿关,已经战火飞扬。
乔河找了个随他而来的亲卫,叫朝歌,托付了守关大任,实则是作为了范令允的话事人。
范令允不能出面,他只能稳坐中军帐,处理四面八方而来的军报,及时做出调整和部署。战场之上,朝歌是乔贯手下的老将,经验丰富,一马当先,范令允远远瞧过一场仗,没有了担忧。
战火稍停的档口,朝歌下马入帏,就看到范令允盯着面前的布防图和桌上沙盘,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殿下,此战应该不会有差池。”朝歌没有卸甲,带着战场的冷肃和血腥气,范令允浑不在意,只安静听他言说,“眼下局势大好,巧儿关外,柘融退避二十里。短时间内不敢再次发动总攻。”
“昨日古拉尔畔那边的军报,乔河埋伏许久,果然在海上看到了东柘融的水军。”范令允把军报递给面前人,“如我们所料,东西柘融联手,柘融内部暂时休战,一致对外。”
分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南斗军准备充足,但是范令允不曾舒展眉头,他心中有疑虑。
朝歌喝了壶酒,暖了暖身子,开口问道,“殿下是觉得哪里不妥?”
范令允手指拂过布防图上的巧儿关,“你觉得此战,需要几日?”
“至多只需七日。柘融那弹丸之地,敢对着巧儿关和古拉尔畔两处动兵,打的就是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七日之后,军备废弛,他们自会撤退。”
“没错。”范令允说,“如果没有援军,他们很快就会撤兵。这场仗不过就是边关的小打小闹。”
朝歌在这句话中意识到了不对。
小打小闹,值得把东西柘融联手这么一件事情暴露的一览无余?!
披着铠甲的将军陡然走到了布防图前,低声相问,“殿下不妨直言。”
“不是不愿说,只是乱的很。”范令允也低声回,“南方屠戮的那场仗,柘融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把和西北有勾连的情报透露给了我们。这场仗,柘融打的是为王子苏伊尔报仇的名义,但是你我心中都清楚,这纯纯是扯淡。”
“鹰王不缺儿子,甚至不缺孙子。偌大的柘融,总归会有第二个有脑子的小鹰替代苏伊尔的位置。苏伊尔出身不好,后来靠着自己的手段上位,鹰王不曾栽培,也谈不上多么在意。”朝歌沉声,“不过借口罢了。”
军帐中灯火通明,二人身下打出一片黑影,烛火随着轻风跳跃,影子也随之摆动。
“借口遮掩的是什么?乔河认为是试探南斗军情,有西北在后,柘融不过是狼群的先锋军。这场仗,是柘融递给西北的投名状。”
帐外的秋风突然肃肃而起,快要入冬了,气温不比之前,而今带着刺骨的寒,刮得人脸上生疼。
“殿下不这样认为?”朝歌问道。
“不,乔河说的很对。柘融不惜泄露东西联手这个最大的情报也要发动这场不明不白的仗,西北的逼迫占了八成以上。”范令允穿的单薄,呼了口气,白雾氤氲在空中,他搓了搓有些发冷的手,“我只是奇怪,即使实力相差悬殊,这场仗打的也太过顺利了。”
“柘融现在是狼群前的疯狗,该是拼死也要咬下一块儿肉来的。即使古拉尔畔的突袭被人预料,只要柘融的将领不是蠢货,该有第二手准备。”
范令允皱了皱眉,“这手准备是什么?”
——————
“嗖”一声弓响,箭划破了空气,发出破空之声。
紧接着,白鸽在空中发出嘶厉的悲鸣,羽毛在空中凌乱,坠落在地。
顾屿深用手搭凉棚,看着一箭中,由衷赞叹,“这真是天资斐然,孙兄果真在世养由基。”
孙平平跑去把那只白鸽捡起,看着它脚上的信件,愣了一下,“这是哪里的信鸽?”
“北边。”顾屿深随口瞎咧咧道,看着上面的红标,这是姚近发出的信鸽,“大帅特地嘱咐要拦下,我也不知缘由。”
孙平平立马就收回了心中那点顾虑,摸了摸鼻子,把长弓背在身后,嘿嘿一笑,“原是大帅所为,那必然有他的道理。”
顾屿深随手取下信件,也没看,把已经死去的信鸽好生安葬,然后拍了拍手,“你见过乔大帅?如此信任。”
“大梁哪里有不信任大帅的?”孙平平揣着手乐呵呵道,“南斗北斗两处帅,几年前我曾遥遥见过北斗军的指挥。”
顾屿深低眸没有打岔,几年前的北斗军,大帅是范令允。
“就是先太子殿下,他在战场上,旁边的士兵对他耳语,只是淡淡应了一声,然后抬手说了句,‘取孤的破军侯来’。”
孙平平显然对这一幕念念不忘,眼下说起旧事,眸中都在发亮。
“殿下握着长弓,看着城墙下纷乱战火,拉满弓弦,一弓三箭,直取那攻城军将领的性命!”
顾屿深问,“中了?”
孙平平激动的不能自已,“中了!”
“自那以后,我勤练弓兵,誓要有如此魄力肝胆,于乱军中一箭定乾坤!”
大梁军中白月光不是瞎叫的。顾屿深抱臂老神在在的想,三箭定战,这事儿传到朔枝,估计能让国土内一堆有志青年热血沸腾。
夕阳西下,二人并肩往军营中走,孙平平少年心性,开了话头就停不住,一路上还在手舞足蹈的讲述着当年供职北斗军时的趣事。
顾屿深认真听着。他两辈子,哪一辈子都未曾参与范令允的少年时光。导致他到现在才意识到,范令允九岁从先帝入军营,十岁入主东宫,十五岁时立下赫赫战功,接任北斗总帅一职,同时入朝,协理政务。
督军监国,他是年少成名。虽然这其中不乏朝廷作势,但是范令允的确才华卓越,是天下百年难得一见的少年天才。
忽而又想到燕来镇的初见。
顾屿深没有说错,他在河边发愣的时候,听不到顾兰在耳边催促。可是却能看见夕阳下平静躺在一旁的范令允。他长得好看的很,跳崖的顾屿深混沌之中只有一个念头。
看来此世功德圆满,上天派了佛祖神仙来渡他,而不是牛头马面。
月色当空的时候,二人才回到了军营。
可是还没有等顾屿深喝上一口茶水,守城副将就匆匆而来。顾屿深对那张脸有印象,几日前他要人去雁栖山中搜寻,他是其中之一。
“怎么了?”顾屿深皱眉问道,“雁栖山中有异状?”
副将点头,连忙掏出纸条递过去,“斥候来报。”
顾屿深看着上面的字迹,虽是意料之中,但还是茫然了一瞬。
“山中有新生的火堆遗迹,这几日雁栖戒严,非是百姓所为。”
雁栖山。几个字眼在顾屿深眼前反复掠过,又逡巡在心中——
雁栖山!
--------------------
还不是刀,不过作话还是写点荤糖段子。
顾屿深平常查案哪里都去,这次查到了一个书生。那书生平常靠着写画当今帝王和官员的禁忌之恋赚了不小一笔,眼下见了正主,惊慌失措。顾屿深早已见怪不怪,例行问询,最后搜出来了几张画——不是香艳的那种,正正经经的画着一个少年将军,正是十五岁的范令允。大理寺卿以权谋私,把这幅画带走了,压在公案最底下,想着可以借此一观陛下的“大梁军中白月光”时期。
可惜他还没看几眼,范令允先找到了。陛下正人君子的思忖着,然后着内侍去寻他画中的那件绯色衣衫。当夜就穿给了人看。
“好看么?”他问。
奈何顾屿深被泪水模糊着视线,连不成字句答不出话。
“白月光”?——分明是个混蛋!
第47章 擂鼓·踊跃
顾屿深有点儿后悔把那只信鸽直接射死,他应该留下来的,然后转头给姚近送信,让他借兵符调兵至灵峄关和归鸿关。
灵峄、归鸿是两府连接处,平常走的都是辎重,由于夹在两府之间较为安全,所以军事力量不比末柳城和青尧府内。
顾屿深看着灵峄关的仨瓜俩枣和孙平平清澈的眼神,一时有些头疼。
他深呼一口气,在守备军的瞩目中下了命令。
“二营三营,各调三队,在南北两面守住雁栖山。有一丝风吹草动就让斥候来报,不可有半分延误。”他说,“一营和四营,今日在城中发布告示,让百姓戒严,同时整理军备。”
“军中有没有文员?”顾屿深冷目扫过众人,问道。
下面鸦雀无声。
“……”
“……孙平平、尚兴随我入帐。”顾屿深无奈的说。
两位守将看了一眼,眼中都有些疑惑。不过南斗军看重顾屿深手中乔河的腰牌,从而没有二话,打帘入帏。
“你今日下午,随我去一趟雁栖山脚,”顾屿深说,“背上弓箭,我们要找一只白色的信鸽。”
——————
此时的巧儿关,已经战火飞扬。
乔河找了个随他而来的亲卫,叫朝歌,托付了守关大任,实则是作为了范令允的话事人。
范令允不能出面,他只能稳坐中军帐,处理四面八方而来的军报,及时做出调整和部署。战场之上,朝歌是乔贯手下的老将,经验丰富,一马当先,范令允远远瞧过一场仗,没有了担忧。
战火稍停的档口,朝歌下马入帏,就看到范令允盯着面前的布防图和桌上沙盘,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殿下,此战应该不会有差池。”朝歌没有卸甲,带着战场的冷肃和血腥气,范令允浑不在意,只安静听他言说,“眼下局势大好,巧儿关外,柘融退避二十里。短时间内不敢再次发动总攻。”
“昨日古拉尔畔那边的军报,乔河埋伏许久,果然在海上看到了东柘融的水军。”范令允把军报递给面前人,“如我们所料,东西柘融联手,柘融内部暂时休战,一致对外。”
分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南斗军准备充足,但是范令允不曾舒展眉头,他心中有疑虑。
朝歌喝了壶酒,暖了暖身子,开口问道,“殿下是觉得哪里不妥?”
范令允手指拂过布防图上的巧儿关,“你觉得此战,需要几日?”
“至多只需七日。柘融那弹丸之地,敢对着巧儿关和古拉尔畔两处动兵,打的就是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七日之后,军备废弛,他们自会撤退。”
“没错。”范令允说,“如果没有援军,他们很快就会撤兵。这场仗不过就是边关的小打小闹。”
朝歌在这句话中意识到了不对。
小打小闹,值得把东西柘融联手这么一件事情暴露的一览无余?!
披着铠甲的将军陡然走到了布防图前,低声相问,“殿下不妨直言。”
“不是不愿说,只是乱的很。”范令允也低声回,“南方屠戮的那场仗,柘融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把和西北有勾连的情报透露给了我们。这场仗,柘融打的是为王子苏伊尔报仇的名义,但是你我心中都清楚,这纯纯是扯淡。”
“鹰王不缺儿子,甚至不缺孙子。偌大的柘融,总归会有第二个有脑子的小鹰替代苏伊尔的位置。苏伊尔出身不好,后来靠着自己的手段上位,鹰王不曾栽培,也谈不上多么在意。”朝歌沉声,“不过借口罢了。”
军帐中灯火通明,二人身下打出一片黑影,烛火随着轻风跳跃,影子也随之摆动。
“借口遮掩的是什么?乔河认为是试探南斗军情,有西北在后,柘融不过是狼群的先锋军。这场仗,是柘融递给西北的投名状。”
帐外的秋风突然肃肃而起,快要入冬了,气温不比之前,而今带着刺骨的寒,刮得人脸上生疼。
“殿下不这样认为?”朝歌问道。
“不,乔河说的很对。柘融不惜泄露东西联手这个最大的情报也要发动这场不明不白的仗,西北的逼迫占了八成以上。”范令允穿的单薄,呼了口气,白雾氤氲在空中,他搓了搓有些发冷的手,“我只是奇怪,即使实力相差悬殊,这场仗打的也太过顺利了。”
“柘融现在是狼群前的疯狗,该是拼死也要咬下一块儿肉来的。即使古拉尔畔的突袭被人预料,只要柘融的将领不是蠢货,该有第二手准备。”
范令允皱了皱眉,“这手准备是什么?”
——————
“嗖”一声弓响,箭划破了空气,发出破空之声。
紧接着,白鸽在空中发出嘶厉的悲鸣,羽毛在空中凌乱,坠落在地。
顾屿深用手搭凉棚,看着一箭中,由衷赞叹,“这真是天资斐然,孙兄果真在世养由基。”
孙平平跑去把那只白鸽捡起,看着它脚上的信件,愣了一下,“这是哪里的信鸽?”
“北边。”顾屿深随口瞎咧咧道,看着上面的红标,这是姚近发出的信鸽,“大帅特地嘱咐要拦下,我也不知缘由。”
孙平平立马就收回了心中那点顾虑,摸了摸鼻子,把长弓背在身后,嘿嘿一笑,“原是大帅所为,那必然有他的道理。”
顾屿深随手取下信件,也没看,把已经死去的信鸽好生安葬,然后拍了拍手,“你见过乔大帅?如此信任。”
“大梁哪里有不信任大帅的?”孙平平揣着手乐呵呵道,“南斗北斗两处帅,几年前我曾遥遥见过北斗军的指挥。”
顾屿深低眸没有打岔,几年前的北斗军,大帅是范令允。
“就是先太子殿下,他在战场上,旁边的士兵对他耳语,只是淡淡应了一声,然后抬手说了句,‘取孤的破军侯来’。”
孙平平显然对这一幕念念不忘,眼下说起旧事,眸中都在发亮。
“殿下握着长弓,看着城墙下纷乱战火,拉满弓弦,一弓三箭,直取那攻城军将领的性命!”
顾屿深问,“中了?”
孙平平激动的不能自已,“中了!”
“自那以后,我勤练弓兵,誓要有如此魄力肝胆,于乱军中一箭定乾坤!”
大梁军中白月光不是瞎叫的。顾屿深抱臂老神在在的想,三箭定战,这事儿传到朔枝,估计能让国土内一堆有志青年热血沸腾。
夕阳西下,二人并肩往军营中走,孙平平少年心性,开了话头就停不住,一路上还在手舞足蹈的讲述着当年供职北斗军时的趣事。
顾屿深认真听着。他两辈子,哪一辈子都未曾参与范令允的少年时光。导致他到现在才意识到,范令允九岁从先帝入军营,十岁入主东宫,十五岁时立下赫赫战功,接任北斗总帅一职,同时入朝,协理政务。
督军监国,他是年少成名。虽然这其中不乏朝廷作势,但是范令允的确才华卓越,是天下百年难得一见的少年天才。
忽而又想到燕来镇的初见。
顾屿深没有说错,他在河边发愣的时候,听不到顾兰在耳边催促。可是却能看见夕阳下平静躺在一旁的范令允。他长得好看的很,跳崖的顾屿深混沌之中只有一个念头。
看来此世功德圆满,上天派了佛祖神仙来渡他,而不是牛头马面。
月色当空的时候,二人才回到了军营。
可是还没有等顾屿深喝上一口茶水,守城副将就匆匆而来。顾屿深对那张脸有印象,几日前他要人去雁栖山中搜寻,他是其中之一。
“怎么了?”顾屿深皱眉问道,“雁栖山中有异状?”
副将点头,连忙掏出纸条递过去,“斥候来报。”
顾屿深看着上面的字迹,虽是意料之中,但还是茫然了一瞬。
“山中有新生的火堆遗迹,这几日雁栖戒严,非是百姓所为。”
雁栖山。几个字眼在顾屿深眼前反复掠过,又逡巡在心中——
雁栖山!
--------------------
还不是刀,不过作话还是写点荤糖段子。
顾屿深平常查案哪里都去,这次查到了一个书生。那书生平常靠着写画当今帝王和官员的禁忌之恋赚了不小一笔,眼下见了正主,惊慌失措。顾屿深早已见怪不怪,例行问询,最后搜出来了几张画——不是香艳的那种,正正经经的画着一个少年将军,正是十五岁的范令允。大理寺卿以权谋私,把这幅画带走了,压在公案最底下,想着可以借此一观陛下的“大梁军中白月光”时期。
可惜他还没看几眼,范令允先找到了。陛下正人君子的思忖着,然后着内侍去寻他画中的那件绯色衣衫。当夜就穿给了人看。
“好看么?”他问。
奈何顾屿深被泪水模糊着视线,连不成字句答不出话。
“白月光”?——分明是个混蛋!
第47章 擂鼓·踊跃
顾屿深有点儿后悔把那只信鸽直接射死,他应该留下来的,然后转头给姚近送信,让他借兵符调兵至灵峄关和归鸿关。
灵峄、归鸿是两府连接处,平常走的都是辎重,由于夹在两府之间较为安全,所以军事力量不比末柳城和青尧府内。
顾屿深看着灵峄关的仨瓜俩枣和孙平平清澈的眼神,一时有些头疼。
他深呼一口气,在守备军的瞩目中下了命令。
“二营三营,各调三队,在南北两面守住雁栖山。有一丝风吹草动就让斥候来报,不可有半分延误。”他说,“一营和四营,今日在城中发布告示,让百姓戒严,同时整理军备。”
“军中有没有文员?”顾屿深冷目扫过众人,问道。
下面鸦雀无声。
“……”
“……孙平平、尚兴随我入帐。”顾屿深无奈的说。
两位守将看了一眼,眼中都有些疑惑。不过南斗军看重顾屿深手中乔河的腰牌,从而没有二话,打帘入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