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那远处跑来的应该是他的管家或者下人之类的。
顾屿深想着,然后下一秒,那“下人”跑了过来,毫不留情对着那公子哥儿的脑袋就是一巴掌,边打着边骂,“有没有礼貌,教养呢?!会点儿功夫飞天上去了是吧!”
这下子,刚才没有惊飞的鸟雀叽叽喳喳叫了起来,竹林中传来了振翅的声音。
顾屿深“……”
两人都是二十来岁的身量,长得颇高。一番打闹之后,那公子哥儿缩到一旁,剩下另一个麻布衣裳的人含着歉意说,“吃杯茶?我们来聊聊房契的事情。我这兄弟是个惹人讨厌的性子,您,啊,还没问,贵姓?”
“免贵,”顾屿深接过了那盏茶,“姓顾,顾屿深。”
“名字好听,人也好看。”那人笑道,“敝姓姚,单名一个近。那边是我弟弟,叫姚远。”
顾屿深笑着说好,心里腹诽道,“姚远姚近,一听就不是真名,起的还有点儿敷衍。早知道就报范令允那个余敛了,到时候房租算他账上。”
真是一个没有契约精神的时代。
姚近领着人往屋中走的档口,范令允正正好好回到了客栈。牙人说一句谈妥了,范令允明白了意思,带着人往那院子中搬行李。
姚远不掺和这些生意场上的事情,他仔细看过身周,找了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位置,纵身上了房梁,遥望远方的风景。
巧儿关,鸣月河,雁栖山。
他心里默默的想着,另一面,是青尧府方向,归鸿关和灵峄关关隘之外,是西南驻地最重要的青阳粮仓。
再往北,就是西北北斗军。
北斗。
长平关。
眼前忽然闪过四年前满城缟素,白衣静行的军队踏入朔枝城。荣归故里的只有几匹识途的老马。
有新妇哭倒在路边。
朔枝的平平楼中,他处的将军们齐齐举杯,倾酒于地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呼啦啦啦——”白羽翻飞,远归的鸽子从落日中赶来,盘旋在空中。
青年的眼神暗了暗,收拢了自己浑身懒洋洋的做派。
“灵犀。”他喊,“灵犀——”
白鸽听到了声音,缓缓落在他的肩头。姚远偏头看向它的脚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木匣子,匣子上插着一根黑色的尾羽。
“东南的消息?东南能有什么消息。”他喃喃说着,解开匣子,正要看看纸条,余光中扫到了隔壁院子中忙忙碌碌搬家的几人。
这里看不清楚,只能隐约看到一角,角落中扫过一个白衣身影,青年陡然愣了愣,但是很快就自嘲的笑了笑,摇摇头。
“眼上的暗伤还是没好透,改天还得请小宋看一看。”他心中想,随手拔了根树叶,叼在嘴里。
与此同时,朔枝城内,凤栖阁中。
沈云想随手拿着一旁范元游剥好的荔枝放在嘴里,另一只手翻着话本。她怕冷,下人们知道,凤栖阁过了谷雨依然生着熏炉。她随意翻过一页,还没来得及看。从房檐上跳下一个黑衣的男子,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道,“小姐。”
沈云想眼皮都没抬,“说。”
“西南有消息。”
--------------------
小剧场:
多年以后,顾屿深跟范令允提起这“顾姥姥进大观园”的一天。
“那可真是雅俗共赏。”顾屿深至今难以忘记那第一眼的惊艳,啧啧赞个不停。
“你喜欢那样的?”范令允批文书的手停了停,然后翻了翻户部尚书的奏折,若有所思,“倒也不是……”
顾屿深及时察觉那危险的想法,“别搞,看一眼还好,看多了觉得装的慌。大兴土木,范令允,我还不想被参。”
“不大兴。”范令允有些遗憾的放下了户部尚书的奏折,转而轻轻吹了几声口哨,呼唤来一只白鸽。
陛下温柔笑了笑,在顾屿深茫然的眼神中,轻轻说道,“咱们’借‘来看看。”
第28章 朝暮·立足
南斗军中的文官一种随军,做一些情报类的工作,而像顾屿深这样的,基本就是写写信,写写普通通知那一类的。
和顾屿深上辈子干过的事情很像,说着是文官,实际上什么都干一点儿,哪里需要哪里搬,每天累的苦哈哈的披着月色回去,工钱还少的可怜。范令允毕竟算的上是个小官,工钱好看一些。
“这不行。”顾屿深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想,“房租交完还有日常开支,刘郊还要读书……”
想了一会儿,觉得头疼,翻了个身,然后没注意,头磕到了一旁的柜子上,“嗷”一声痛呼,顾屿深又狼狈的翻了回来,捂住自己的额角。
想想就发愁,还是早点儿睡吧。明天一早还得去济仁堂。
如之前那个牙人所说,末柳城不缺医馆,不缺酒馆,药铺都是随处可见的。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医馆直接挂牌表明从早到晚都有人坐堂,可赊账但有限额,也算是给军营那边行了方便。
末柳城内名声最好规模最大的医馆,就是济仁堂。末柳城不比其他城镇,夜间有戒严,只有济仁堂得了首肯可以十二时辰开张。
要不说顾屿深幸运呢。
程娣当年北上科考,与济仁堂原本的掌柜成了忘年交,那掌柜年轻时混过江湖,对孤身一人的程娣有点同情,摘了腰间的玉牌送了过去。程娣也确确实实是个知恩图报的,老掌柜重病之后,济仁堂就继承问题闹过好一阵,乱的不行,口碑声名差点儿都给毁掉,后面程娣得了消息,千里快马来见故人,主持了大局。
“济仁堂欠你一个人情。”老掌柜临终前说,“日后若有所求,持玉牌而来。你是我济仁堂永远的座上宾。”
这是一份大礼,顾屿深听闻的时候不肯接过。程娣硬塞了过去。
“我去济仁堂做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程娣疏朗一笑,“给你才是大有所为。”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老掌柜已经是黄土下的人。这块儿玉牌把顾屿深送进了这个久负盛名的医馆,但作用也仅限于此。
顾屿深并未就学于名师,并未有过多么傲人的成绩,也没有天下皆知的名声,他拿着玉牌过去,实际上还是顾姥姥——打秋风的。那些正经医师看不起他,基本上不给他在前院坐堂的机会,只是在后面跑跑腿煮煮药,看管那些留候的病患,顶天了让他进行一些包扎的工作。
可以理解,顾屿深想,从某些方面而言,济仁堂不让他这样不清不楚的人随意坐堂,是对患者的尊重。他几天观察下来,那些正经的医师的的确确是有几把刷子的。
“给工资就行,挨点儿冷眼算什么。”顾大当家心思豁达,对着稍微有些不满的顾兰说,“我都没急,你陈润哥哥也没急,你倒是急起来了。”
“你是明光城疫病的功臣啊!”吃糕都堵不住顾兰的嘴,嚷嚷道。
“我那是临危受命。”顾屿深笑着,把一味药材递给一旁安静的陈润,让他闻一闻,“说来也奇怪,我在现代可没有这么精通中药这方面的内容,穿书了倒是信手拈来。”
陈润低眉嗅了嗅,“清新略有辛辣,是紫苏。”
“对喽。”顾屿深继续问,“功效呢?”
“治疗风寒感冒,尤其适用于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的患者。止咳平喘,解表散寒。”陈润背诵道,“这是宣许和小花从雁栖山脚捡回来的?”
“嗯。”顾屿深把紫苏洗净切碎,放到一边,又挑拣了薄荷等等,撂在了一堆儿中。“我想试试能不能放进糕点里卖。反正宣许和小花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跑了几趟。”
说完看向顾兰,“味道咋样?”
“少放点儿薄荷,太冲了。”顾兰咂吧咂吧,指点说。
顾屿深的医馆打秋风生活并没有进行多久,他的机会来的很快。
济仁堂不受宵禁制约,也就意味着它日日需要人值夜班。这是个苦活,别人不愿意干,就推给了后院那些跑腿煎药的小医师们,往往只有一个坐堂的挂名压压镇。
仲夏的一夜,轮到了顾屿深。
末柳城的夜很安静,它不像燕来镇那样平和安逸,不像冬日的明光城那般彻夜都有细碎的絮语。宵禁的号角声响起后,城门紧闭,行人们匆匆回到家中,夕阳落下,冷月如钩,是真真正正的一片死寂。透过窗去,灯火都少的可怜,流萤在明星下飞舞着,是黑夜最亮的色彩。
顾屿深倚窗静静的看了片刻,随后按部就班的点亮了厅中的油灯。陈润坐在一角的书桌后,还在摸着那本未尽的棋谱。听到顾屿深的脚步声,才收了下去。
陈润去过明光城的流民营,来到末柳城的第一日,他就对顾屿深说他要学医。没有找正经师父的条件,他就跟在顾屿深的身边,在济仁堂中耳濡目染。顾屿深闲下来的时候会给他念念医书,让他通过摸和闻来辨别一些常见的草药。
顾屿深想着,然后下一秒,那“下人”跑了过来,毫不留情对着那公子哥儿的脑袋就是一巴掌,边打着边骂,“有没有礼貌,教养呢?!会点儿功夫飞天上去了是吧!”
这下子,刚才没有惊飞的鸟雀叽叽喳喳叫了起来,竹林中传来了振翅的声音。
顾屿深“……”
两人都是二十来岁的身量,长得颇高。一番打闹之后,那公子哥儿缩到一旁,剩下另一个麻布衣裳的人含着歉意说,“吃杯茶?我们来聊聊房契的事情。我这兄弟是个惹人讨厌的性子,您,啊,还没问,贵姓?”
“免贵,”顾屿深接过了那盏茶,“姓顾,顾屿深。”
“名字好听,人也好看。”那人笑道,“敝姓姚,单名一个近。那边是我弟弟,叫姚远。”
顾屿深笑着说好,心里腹诽道,“姚远姚近,一听就不是真名,起的还有点儿敷衍。早知道就报范令允那个余敛了,到时候房租算他账上。”
真是一个没有契约精神的时代。
姚近领着人往屋中走的档口,范令允正正好好回到了客栈。牙人说一句谈妥了,范令允明白了意思,带着人往那院子中搬行李。
姚远不掺和这些生意场上的事情,他仔细看过身周,找了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位置,纵身上了房梁,遥望远方的风景。
巧儿关,鸣月河,雁栖山。
他心里默默的想着,另一面,是青尧府方向,归鸿关和灵峄关关隘之外,是西南驻地最重要的青阳粮仓。
再往北,就是西北北斗军。
北斗。
长平关。
眼前忽然闪过四年前满城缟素,白衣静行的军队踏入朔枝城。荣归故里的只有几匹识途的老马。
有新妇哭倒在路边。
朔枝的平平楼中,他处的将军们齐齐举杯,倾酒于地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呼啦啦啦——”白羽翻飞,远归的鸽子从落日中赶来,盘旋在空中。
青年的眼神暗了暗,收拢了自己浑身懒洋洋的做派。
“灵犀。”他喊,“灵犀——”
白鸽听到了声音,缓缓落在他的肩头。姚远偏头看向它的脚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木匣子,匣子上插着一根黑色的尾羽。
“东南的消息?东南能有什么消息。”他喃喃说着,解开匣子,正要看看纸条,余光中扫到了隔壁院子中忙忙碌碌搬家的几人。
这里看不清楚,只能隐约看到一角,角落中扫过一个白衣身影,青年陡然愣了愣,但是很快就自嘲的笑了笑,摇摇头。
“眼上的暗伤还是没好透,改天还得请小宋看一看。”他心中想,随手拔了根树叶,叼在嘴里。
与此同时,朔枝城内,凤栖阁中。
沈云想随手拿着一旁范元游剥好的荔枝放在嘴里,另一只手翻着话本。她怕冷,下人们知道,凤栖阁过了谷雨依然生着熏炉。她随意翻过一页,还没来得及看。从房檐上跳下一个黑衣的男子,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道,“小姐。”
沈云想眼皮都没抬,“说。”
“西南有消息。”
--------------------
小剧场:
多年以后,顾屿深跟范令允提起这“顾姥姥进大观园”的一天。
“那可真是雅俗共赏。”顾屿深至今难以忘记那第一眼的惊艳,啧啧赞个不停。
“你喜欢那样的?”范令允批文书的手停了停,然后翻了翻户部尚书的奏折,若有所思,“倒也不是……”
顾屿深及时察觉那危险的想法,“别搞,看一眼还好,看多了觉得装的慌。大兴土木,范令允,我还不想被参。”
“不大兴。”范令允有些遗憾的放下了户部尚书的奏折,转而轻轻吹了几声口哨,呼唤来一只白鸽。
陛下温柔笑了笑,在顾屿深茫然的眼神中,轻轻说道,“咱们’借‘来看看。”
第28章 朝暮·立足
南斗军中的文官一种随军,做一些情报类的工作,而像顾屿深这样的,基本就是写写信,写写普通通知那一类的。
和顾屿深上辈子干过的事情很像,说着是文官,实际上什么都干一点儿,哪里需要哪里搬,每天累的苦哈哈的披着月色回去,工钱还少的可怜。范令允毕竟算的上是个小官,工钱好看一些。
“这不行。”顾屿深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想,“房租交完还有日常开支,刘郊还要读书……”
想了一会儿,觉得头疼,翻了个身,然后没注意,头磕到了一旁的柜子上,“嗷”一声痛呼,顾屿深又狼狈的翻了回来,捂住自己的额角。
想想就发愁,还是早点儿睡吧。明天一早还得去济仁堂。
如之前那个牙人所说,末柳城不缺医馆,不缺酒馆,药铺都是随处可见的。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医馆直接挂牌表明从早到晚都有人坐堂,可赊账但有限额,也算是给军营那边行了方便。
末柳城内名声最好规模最大的医馆,就是济仁堂。末柳城不比其他城镇,夜间有戒严,只有济仁堂得了首肯可以十二时辰开张。
要不说顾屿深幸运呢。
程娣当年北上科考,与济仁堂原本的掌柜成了忘年交,那掌柜年轻时混过江湖,对孤身一人的程娣有点同情,摘了腰间的玉牌送了过去。程娣也确确实实是个知恩图报的,老掌柜重病之后,济仁堂就继承问题闹过好一阵,乱的不行,口碑声名差点儿都给毁掉,后面程娣得了消息,千里快马来见故人,主持了大局。
“济仁堂欠你一个人情。”老掌柜临终前说,“日后若有所求,持玉牌而来。你是我济仁堂永远的座上宾。”
这是一份大礼,顾屿深听闻的时候不肯接过。程娣硬塞了过去。
“我去济仁堂做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程娣疏朗一笑,“给你才是大有所为。”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老掌柜已经是黄土下的人。这块儿玉牌把顾屿深送进了这个久负盛名的医馆,但作用也仅限于此。
顾屿深并未就学于名师,并未有过多么傲人的成绩,也没有天下皆知的名声,他拿着玉牌过去,实际上还是顾姥姥——打秋风的。那些正经医师看不起他,基本上不给他在前院坐堂的机会,只是在后面跑跑腿煮煮药,看管那些留候的病患,顶天了让他进行一些包扎的工作。
可以理解,顾屿深想,从某些方面而言,济仁堂不让他这样不清不楚的人随意坐堂,是对患者的尊重。他几天观察下来,那些正经的医师的的确确是有几把刷子的。
“给工资就行,挨点儿冷眼算什么。”顾大当家心思豁达,对着稍微有些不满的顾兰说,“我都没急,你陈润哥哥也没急,你倒是急起来了。”
“你是明光城疫病的功臣啊!”吃糕都堵不住顾兰的嘴,嚷嚷道。
“我那是临危受命。”顾屿深笑着,把一味药材递给一旁安静的陈润,让他闻一闻,“说来也奇怪,我在现代可没有这么精通中药这方面的内容,穿书了倒是信手拈来。”
陈润低眉嗅了嗅,“清新略有辛辣,是紫苏。”
“对喽。”顾屿深继续问,“功效呢?”
“治疗风寒感冒,尤其适用于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的患者。止咳平喘,解表散寒。”陈润背诵道,“这是宣许和小花从雁栖山脚捡回来的?”
“嗯。”顾屿深把紫苏洗净切碎,放到一边,又挑拣了薄荷等等,撂在了一堆儿中。“我想试试能不能放进糕点里卖。反正宣许和小花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跑了几趟。”
说完看向顾兰,“味道咋样?”
“少放点儿薄荷,太冲了。”顾兰咂吧咂吧,指点说。
顾屿深的医馆打秋风生活并没有进行多久,他的机会来的很快。
济仁堂不受宵禁制约,也就意味着它日日需要人值夜班。这是个苦活,别人不愿意干,就推给了后院那些跑腿煎药的小医师们,往往只有一个坐堂的挂名压压镇。
仲夏的一夜,轮到了顾屿深。
末柳城的夜很安静,它不像燕来镇那样平和安逸,不像冬日的明光城那般彻夜都有细碎的絮语。宵禁的号角声响起后,城门紧闭,行人们匆匆回到家中,夕阳落下,冷月如钩,是真真正正的一片死寂。透过窗去,灯火都少的可怜,流萤在明星下飞舞着,是黑夜最亮的色彩。
顾屿深倚窗静静的看了片刻,随后按部就班的点亮了厅中的油灯。陈润坐在一角的书桌后,还在摸着那本未尽的棋谱。听到顾屿深的脚步声,才收了下去。
陈润去过明光城的流民营,来到末柳城的第一日,他就对顾屿深说他要学医。没有找正经师父的条件,他就跟在顾屿深的身边,在济仁堂中耳濡目染。顾屿深闲下来的时候会给他念念医书,让他通过摸和闻来辨别一些常见的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