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逝川更是心不在焉,压根不知道他在没在听。
眼看着谈话有些进行不下去,当归道:“时间不早了,公子这两日辛苦,又受了伤,早些歇息吧。”
兰绬神魂不稳,今日又回忆了许多往事,精神疲惫得很,闻言便起了身:“既然如此,本将军也歇息去了。”
“还有一事,”遥岚跟着站了起来,“我们明日便去皇陵,将军可要同行?”
兰绬略略想了想,答道:“去。”
上次无法带兰绬同往,是因为她戾气太重。而如今,属于残尼的那一魂已经归位,有了佛光护体,她便不会再如寻常鬼魂一样受到戾气的影响了。
几人约好了时间,当归便和兰绬一同回了房间。
房门被掩上,屋子里重新陷入了安静。
遥岚回过头来,走近鲜少如此沉默的逝川:“逝川兄,在想什么?”
逝川叹了口气:“在想凉骨。”
“他临走的时候发誓,若公子少了一根头发,他便提头来见。可现在公子被他的法器灼伤,我倒一时算不清,他该提几颗头来了。”
遥岚坐了下来,替任悠辩白道:“是我不知道岭主法器的威力,不慎弄伤了自己,与他无关。况且,岭主确实在我反应不及的时候替我挡下了冥女的袭击,我还未正式地谢过他。”
“既如此,”逝川遗憾地说道,“那我应当赏罚分明,来年在他的坟头多上几炷香便是。”
能开玩笑,心情应该是好了不少,遥岚这才放心了下来:“逝川兄便看在岭主也身受重伤,又一无所获的份上可怜他这一次吧。”
逝川闻言一哂。
遥岚重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逝川,方才兰将军说的那些你可听见?”
“当然,”逝川看向他,“兰绬辞官,看起来像是与子桑筠赌气做出的莽撞之举,实际上却是必然。”
遥岚眼中浮起一抹欣赏之色,对着他微微颔首。
第80章 金兰篇(二十二)偶然,必然
首先,是兰绬自身的原因。
兰绬生性简单直率,喜恶都十分鲜明,目前看来,她心里最重要的是两件事。
第一是男女平等,第二就是子桑筠,这也是她已知的两个魂魄所分别代表的执念。
兰绬和同样身为将军的凌羽有本质上的不同,凌羽心中装着的是真正的万里河山,而在兰绬想要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只不过是能和子桑筠并肩齐驱,共赴风雨。
彼时,二人一为将,一为相,她的心愿已然达成。可子桑筠成为国母之后,她梦想破灭,将军一职,也就对她不再重要了。正因如此,她才会萌生出带子桑筠远离东丘,一同纵情山水、逍遥江湖的念头。
其次,是子桑筠的态度。
兰绬对冥女十分重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她不必把兰绬养在醉笙林里,也不必煞费苦心托遥岚来帮她解开心结。
但这都是后话。
从兰绬的角度来看,子桑筠对她实在算不上温情。
幼时二人一起长大,相依为命,子桑筠却从不曾偏袒兰绬分毫。后来二人入京,兰绬得知子桑筠出身京城高门,乃天子伴读,地位上的云泥之别,更令兰绬自惭形秽。
最糟糕的,就是这次关于封后的争执。
子桑筠先是出尔反尔嫁给皇帝,而后又默不作声地改了姓氏,似是要与兰绬彻底划清界限。面对兰绬的质问,她不肯解释一句,甚至情急之下,抬手打了兰绬一耳光。
至此,兰绬对她,已是失望至极。
她不知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姐妹情谊,在子桑筠的心里究竟有什么意义,她又惊觉自己对子桑筠从始至终都一无所知。
她不知自己的一片真心是否付诸东流,也无法确定子桑筠究竟是否值得自己毫无保留地倾心相待。
她实在累了,打算放过自己。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兰绬回京那晚遇到的那个小太监。
那太监说自己是子桑筠的人,但傻子都能看出,他是德昭帝派来的,他在提醒兰绬,子桑筠愿意舍弃相位,嫁给德昭帝,是为了兰绬。
他这么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难道是期望兰绬能够理解子桑筠的良苦用心,从而避免与她产生隔阂吗?
没有人会这样认为。
他是在旁敲侧击地告诉兰绬,子桑筠之所以放弃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全她,如果没有她,子桑筠还在安安稳稳地继续做她的丞相,从事她未竟的事业。
都是她的错。
她和子桑筠之间,只能有一人得以保全。
而兰绬明白,这样的保全也不过是权宜之策。
古往今来,皇后凭借身份之便而擅权专政的情况屡见不鲜。子桑筠丞相出身,向来雷厉风行,手段高明,在朝中追随者众多,在民间也颇有威望。
正如那太监说的。
德昭帝不会就这样放过她们的。
他是在逼兰绬主动离开。
这就是为什么在兰绬当着众人的面辞官时,德昭帝没有训斥,也没有挽留,而是顺水推舟得放她离开了。
“兰绬说德昭帝懦弱,因为在她眼里,是德昭帝自知无能,镇不住她们姐妹二人,才用此手段削弱她的势力。”逝川缓缓说道,“但我并不这么觉得。”
“这与德昭帝是否无能无关。即使他英武盖世,是一代明君,也不会放任将相联合的局面长久。”遥岚接过了他的话头。
“借子桑筠之力治理东丘,待她站稳脚跟,再将她亲手摧毁,他并不是懦弱。”遥岚顿了顿,“而是阴毒。”
这是帝王之术。
兰绬并不懂得。
但是遥岚再清楚不过。
遥岚眸光微垂,在分析政局时,举止之间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了上位者气概。
逝川失神片刻,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样的场景,他曾见过无数次。
在竹影摇曳的幽篁山上,在三殿下府邸的暖炉旁,甚至在长辰帝的桌案边,他们这样对坐长谈过太多次。
遥岚的眉眼轮廓一如往昔,可与那位年轻的帝王相比,添了更多沉稳与内敛,周身的气场宛如深海之渊。
逝川未曾见过后来的陈景。
但在这一刻,他却透过眼前之人,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些许长辰帝当年纵横天下、威临四海时的神韵与气度。
他微微低头,喉结轻滚:“所以,按照公子的意思,冥女口中的穷凶极恶之人便是德昭帝无疑了。”
“正是。”遥岚轻轻颔首,继而话锋一转,“只不过……”
见他欲言又止,逝川追问道:“怎么了?”
遥岚沉默片刻,缓缓地摇了摇头,似是在斟酌言辞,良久才道:“或许是我多心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冥女身上有一些微妙的违和感。”
“违和感?”逝川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略加思索后,神色凝重地说道,“经公子提点,我似乎也略有同感。”
在兰绬的视角里,子桑筠高洁,智慧,美丽,宛如高踞云端之上的神祇,冰冷而不近人情。她有着极深的城府和太多的秘密,对于自己的事,她向来是讳莫如深。
可这样的人,怎么会那么痛快地把兰绬交到他们手上,让他们来插手姐妹二人的私事?
还有冥女那时不时外露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变化。
莫非是过了太多年,子桑筠的性情也有所变化了吗?
“不论如何,”遥岚道,“我们都必须对她保持警惕。”
“只要兰绬还在我们这里,”逝川微微眯起双眼,“她就不会轻举妄动。”
天色渐晚,遥岚这几日接连奔波,终于后知后觉地生出了疲惫之感,他站起身来,打算去榻上休息片刻。
逝川叫住了他:“公子,你不再吃些什么了?”
遥岚摇了摇头:“多谢,但我现在没什么胃口。”
他在床的里侧躺下,逝川跟了过来,有些担心地问道:“公子可是身体不适?”
遥岚闭上眼,摇了摇头:“只是有些累。”
“恐怕还是受到了凉骨诅咒的影响,”逝川皱了皱眉,“等这边事情结束,我便立即带公子去兰幽岭。”
“好。”遥岚应下。
逝川一挥手,将屋里的烛火尽数灭了。
“时间还早,”遥岚有些奇怪,“逝川,你也要休息吗?”
“明天去皇陵,还不知道会经历什么,养精蓄锐总没有坏处。”逝川在遥岚身边卧下,“这几日被兰绬吵得头痛。”
“兰将军的性格着实难得。”遥岚缓缓说道,语气里带着入睡前的倦意,竟少见地有些慵懒。
逝川却没有赞同他的话:“哪里难得,凉骨不是一样?整日里吵吵嚷嚷,喧闹不休,着实烦人。”
说完,逝川话音一转,轻声问道:“公子喜欢他们这样的性格吗?”
“喜欢,”遥岚道,“像他们那般毫无顾忌、热烈率真地生活,应该会轻松不少吧。”
眼看着谈话有些进行不下去,当归道:“时间不早了,公子这两日辛苦,又受了伤,早些歇息吧。”
兰绬神魂不稳,今日又回忆了许多往事,精神疲惫得很,闻言便起了身:“既然如此,本将军也歇息去了。”
“还有一事,”遥岚跟着站了起来,“我们明日便去皇陵,将军可要同行?”
兰绬略略想了想,答道:“去。”
上次无法带兰绬同往,是因为她戾气太重。而如今,属于残尼的那一魂已经归位,有了佛光护体,她便不会再如寻常鬼魂一样受到戾气的影响了。
几人约好了时间,当归便和兰绬一同回了房间。
房门被掩上,屋子里重新陷入了安静。
遥岚回过头来,走近鲜少如此沉默的逝川:“逝川兄,在想什么?”
逝川叹了口气:“在想凉骨。”
“他临走的时候发誓,若公子少了一根头发,他便提头来见。可现在公子被他的法器灼伤,我倒一时算不清,他该提几颗头来了。”
遥岚坐了下来,替任悠辩白道:“是我不知道岭主法器的威力,不慎弄伤了自己,与他无关。况且,岭主确实在我反应不及的时候替我挡下了冥女的袭击,我还未正式地谢过他。”
“既如此,”逝川遗憾地说道,“那我应当赏罚分明,来年在他的坟头多上几炷香便是。”
能开玩笑,心情应该是好了不少,遥岚这才放心了下来:“逝川兄便看在岭主也身受重伤,又一无所获的份上可怜他这一次吧。”
逝川闻言一哂。
遥岚重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逝川,方才兰将军说的那些你可听见?”
“当然,”逝川看向他,“兰绬辞官,看起来像是与子桑筠赌气做出的莽撞之举,实际上却是必然。”
遥岚眼中浮起一抹欣赏之色,对着他微微颔首。
第80章 金兰篇(二十二)偶然,必然
首先,是兰绬自身的原因。
兰绬生性简单直率,喜恶都十分鲜明,目前看来,她心里最重要的是两件事。
第一是男女平等,第二就是子桑筠,这也是她已知的两个魂魄所分别代表的执念。
兰绬和同样身为将军的凌羽有本质上的不同,凌羽心中装着的是真正的万里河山,而在兰绬想要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只不过是能和子桑筠并肩齐驱,共赴风雨。
彼时,二人一为将,一为相,她的心愿已然达成。可子桑筠成为国母之后,她梦想破灭,将军一职,也就对她不再重要了。正因如此,她才会萌生出带子桑筠远离东丘,一同纵情山水、逍遥江湖的念头。
其次,是子桑筠的态度。
兰绬对冥女十分重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她不必把兰绬养在醉笙林里,也不必煞费苦心托遥岚来帮她解开心结。
但这都是后话。
从兰绬的角度来看,子桑筠对她实在算不上温情。
幼时二人一起长大,相依为命,子桑筠却从不曾偏袒兰绬分毫。后来二人入京,兰绬得知子桑筠出身京城高门,乃天子伴读,地位上的云泥之别,更令兰绬自惭形秽。
最糟糕的,就是这次关于封后的争执。
子桑筠先是出尔反尔嫁给皇帝,而后又默不作声地改了姓氏,似是要与兰绬彻底划清界限。面对兰绬的质问,她不肯解释一句,甚至情急之下,抬手打了兰绬一耳光。
至此,兰绬对她,已是失望至极。
她不知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姐妹情谊,在子桑筠的心里究竟有什么意义,她又惊觉自己对子桑筠从始至终都一无所知。
她不知自己的一片真心是否付诸东流,也无法确定子桑筠究竟是否值得自己毫无保留地倾心相待。
她实在累了,打算放过自己。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兰绬回京那晚遇到的那个小太监。
那太监说自己是子桑筠的人,但傻子都能看出,他是德昭帝派来的,他在提醒兰绬,子桑筠愿意舍弃相位,嫁给德昭帝,是为了兰绬。
他这么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难道是期望兰绬能够理解子桑筠的良苦用心,从而避免与她产生隔阂吗?
没有人会这样认为。
他是在旁敲侧击地告诉兰绬,子桑筠之所以放弃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全她,如果没有她,子桑筠还在安安稳稳地继续做她的丞相,从事她未竟的事业。
都是她的错。
她和子桑筠之间,只能有一人得以保全。
而兰绬明白,这样的保全也不过是权宜之策。
古往今来,皇后凭借身份之便而擅权专政的情况屡见不鲜。子桑筠丞相出身,向来雷厉风行,手段高明,在朝中追随者众多,在民间也颇有威望。
正如那太监说的。
德昭帝不会就这样放过她们的。
他是在逼兰绬主动离开。
这就是为什么在兰绬当着众人的面辞官时,德昭帝没有训斥,也没有挽留,而是顺水推舟得放她离开了。
“兰绬说德昭帝懦弱,因为在她眼里,是德昭帝自知无能,镇不住她们姐妹二人,才用此手段削弱她的势力。”逝川缓缓说道,“但我并不这么觉得。”
“这与德昭帝是否无能无关。即使他英武盖世,是一代明君,也不会放任将相联合的局面长久。”遥岚接过了他的话头。
“借子桑筠之力治理东丘,待她站稳脚跟,再将她亲手摧毁,他并不是懦弱。”遥岚顿了顿,“而是阴毒。”
这是帝王之术。
兰绬并不懂得。
但是遥岚再清楚不过。
遥岚眸光微垂,在分析政局时,举止之间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了上位者气概。
逝川失神片刻,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样的场景,他曾见过无数次。
在竹影摇曳的幽篁山上,在三殿下府邸的暖炉旁,甚至在长辰帝的桌案边,他们这样对坐长谈过太多次。
遥岚的眉眼轮廓一如往昔,可与那位年轻的帝王相比,添了更多沉稳与内敛,周身的气场宛如深海之渊。
逝川未曾见过后来的陈景。
但在这一刻,他却透过眼前之人,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些许长辰帝当年纵横天下、威临四海时的神韵与气度。
他微微低头,喉结轻滚:“所以,按照公子的意思,冥女口中的穷凶极恶之人便是德昭帝无疑了。”
“正是。”遥岚轻轻颔首,继而话锋一转,“只不过……”
见他欲言又止,逝川追问道:“怎么了?”
遥岚沉默片刻,缓缓地摇了摇头,似是在斟酌言辞,良久才道:“或许是我多心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冥女身上有一些微妙的违和感。”
“违和感?”逝川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略加思索后,神色凝重地说道,“经公子提点,我似乎也略有同感。”
在兰绬的视角里,子桑筠高洁,智慧,美丽,宛如高踞云端之上的神祇,冰冷而不近人情。她有着极深的城府和太多的秘密,对于自己的事,她向来是讳莫如深。
可这样的人,怎么会那么痛快地把兰绬交到他们手上,让他们来插手姐妹二人的私事?
还有冥女那时不时外露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变化。
莫非是过了太多年,子桑筠的性情也有所变化了吗?
“不论如何,”遥岚道,“我们都必须对她保持警惕。”
“只要兰绬还在我们这里,”逝川微微眯起双眼,“她就不会轻举妄动。”
天色渐晚,遥岚这几日接连奔波,终于后知后觉地生出了疲惫之感,他站起身来,打算去榻上休息片刻。
逝川叫住了他:“公子,你不再吃些什么了?”
遥岚摇了摇头:“多谢,但我现在没什么胃口。”
他在床的里侧躺下,逝川跟了过来,有些担心地问道:“公子可是身体不适?”
遥岚闭上眼,摇了摇头:“只是有些累。”
“恐怕还是受到了凉骨诅咒的影响,”逝川皱了皱眉,“等这边事情结束,我便立即带公子去兰幽岭。”
“好。”遥岚应下。
逝川一挥手,将屋里的烛火尽数灭了。
“时间还早,”遥岚有些奇怪,“逝川,你也要休息吗?”
“明天去皇陵,还不知道会经历什么,养精蓄锐总没有坏处。”逝川在遥岚身边卧下,“这几日被兰绬吵得头痛。”
“兰将军的性格着实难得。”遥岚缓缓说道,语气里带着入睡前的倦意,竟少见地有些慵懒。
逝川却没有赞同他的话:“哪里难得,凉骨不是一样?整日里吵吵嚷嚷,喧闹不休,着实烦人。”
说完,逝川话音一转,轻声问道:“公子喜欢他们这样的性格吗?”
“喜欢,”遥岚道,“像他们那般毫无顾忌、热烈率真地生活,应该会轻松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