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消息传到开封府,周维岳还没反应,翟广先跳了起来,心中道:定是这几个知县做了什么事,不然谁肯反他?
单看朝廷政令,倒没什么毛病,出这档事,定有缘故!
事情出了,朝廷能如何处置?定是又要率军镇压了。
一霎之间,念头已转过几圈,但他心思深沉,这些话只在心里想想,无一出口。
周维岳只道:详细报来!
路途太远,传过来的消息半真半假,并不分明。好像是百姓吵嚷着说朝廷要收回他们田地,说南边早已经开始了,等春种过去,农闲时候,就要轮到他们了。现在官员上各家清点户口,核查人数,就是为了追捕逃人,好从他们肚子里面刳油。
周维岳是性情严肃的人,听过之后只嗯了一声,翟广沉声道:定是有人故意这样传的。
周维岳不由向他看去一眼。
泌阳、唐县、新野都在南阳以南,三地相距不远,接连起事,不用说便知道定有人从中串联。百姓之中有如此传言,显然也是有人授意,其用意也无非是阻挠新政。
可是他能想到此处,是因为类似的事情,早在江阴时他就都经历过了,翟广竟然能在一瞬之间就想通此节,实在不能不让他意外。
于是他试探性地问:那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翟广思索片刻,自然是带兵过去好好查个清楚。
其实按他一向所为,有百姓纠集起来攻打县衙的地方,足见虐民之深,让他碰上,肯定把一众县官全都砍了。
但这件事不同,听起来的确另有隐情,倒不能再用老办法。
具体怎么查?
翟广张了张口。
是啊,怎么查呢?要真有人煽动,一定躲在背后,问那些老实本分的乡野百姓,他们能说出甚么?顶多推出来几个中间人,真正的始作俑者,恐怕未必牵连得出。
那怎么做,难道就直接派兵弹压不成?
你说该怎么办?他反问周维岳。
周维岳取来纸笔,已经闹起来的各县,需要派兵进驻,防止再有人煽动闹事,也防止事态再变严重。
附近各县,也都要早做预备,派兵到附近,一有情况,也好及时反应。
弹压之后,向百姓宣谕朝廷政令,除去张贴布告之外,各个县衙的公人都要当面讲解。我在江阴时编的几首歌谣,多抄几份给他们分发下去。
他一面说,一面写,说完一句就写完一份政令发出。翟广听来,却只觉着手段平平无奇,似乎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最后一点,要这三个县的县令和主要佐贰官都过来见我。
开封靠北,这三个县却在几乎最南边,同开封的距离算是本省之内最远的几个,几个县的县令,包括已经受伤的新野知县罗修贤,也快马加鞭,陆续赶来。
这三个人,泌阳、新野的知县都是由建康新近任命的,前不久刚同周维岳一道过江北上,唯独唐县县令,一个叫卢元德的,是夏人破关南下之前,就已经在这里为官的,难得活到现在,朝廷也就没有动他。
翟广冷眼瞧着,心想要论私下里煽动百姓、阻挠新政,只有这人有点嫌疑。
可谁知周维岳把人叫来,分开一一问话之后,竟然最先把那个卢元德给放走了。
周维岳问话时没有避着他,翟广听见他谈话间对卢元德透露,说要趁着百姓骚动的功夫,抓紧时间完成初步的丈田。
等人走后,翟广问:马上就要开始丈田?之前没听你说过。
周维岳却并不解释,只说再等两日,观望一二,又将几个文吏派去唐县,准备协助此事。
几天后,派去各县的士兵陆续赶到,百姓反对的声浪好像小了一点,周维岳又将罗修贤放回,只是临走前和他说,要趁着百姓骚动的功夫,抓紧时间把人口厘清,然后就要开始严惩隐匿人口不报的大户,同样也派了几个文吏同他一道过去。
翟广这会儿品出点味道来了,没再多问,只和周维岳一起等着。
果然,罗修贤一回本县,不出两日,新的流言又起,这次传得更加有鼻子有眼,说朝廷马上就要开始抓捕壮丁去服劳役,丁壮者还要选去从军。
许多一早卖身于大户为奴的百姓听说之后,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抓走自己,要往战场上填。
原本已经平息的民变汹汹又起,只是这次因为有军队进驻的缘故,罗修贤勉强逃出县衙,倒是没再添新伤。
确定好了方位,周维岳马上带人去了新野,翟广带兵随同,人还没到,其中缘由就已经基本查清。
原来罗修贤是一力支持新政不假,可是他科举得中以来,从来未历乡县,也不知该如何为官,便向着一众县吏虚心求教,不多时就在本县结识一名好友。
此人是个落地秀才,没有考取过什么功名,可是智谋过人,为罗修贤出了许多主意,替他排忧解难,不多时就被他引为知己、奉为股肱。
朝廷每有政令,他便习惯拿去同这位朋友商议,让他帮忙匡正,免得自己举止有误。
谁知他这朋友并非凡人,也不止他一个朋友。
新野有一户大族,那户的族长在永平朝时一度累官至太子太师,风光致仕,在乡中名望极高。那秀才屡试不第,干脆就去他家里做了清客,以讨生计,同罗修贤结交,乃是奉命所为。
那户族长毕竟已经致仕,没有岑士瑜的权势,也不敢步岑士瑜的后尘,不敢跳出来反对周维岳的新政,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想要至少在新野搅黄此事,又怕只在新野一地出乱子太过明显,干脆鼓动附近数县一起闹将起来。
这次周维岳通过罗修贤新透露的消息,手腕强硬,大有彻底撕破脸的架势,他们便想趁着民变未平,激烈反对,逼得周维岳不得不暂时搁置。
但也正因如此,让周维岳一举抓住破绽,顺着罗修贤一路顺藤摸瓜,竟然没费多少功夫就查到了他们头上。
岑士瑜实权宰相,到今天尸骨已寒,这户人家乡望再高,如何敢在一省布政使面前强项?民变一平,他们便马上递书修好,周维岳也不多为难,沿着台阶下去,将朝廷政令重申一次,就算了结了此事。
这次之后,翟广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周维岳的手段。
别看他身形单薄,好像风一吹就倒似的,临事却有这般常人没有的权变和定力,翟广自认走南闯北,这方面却远不及他,也无怪当初他能守住江阴,无怪江阴百姓待他那样不同。
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明白刘钦将他和周维岳放在一起的用意,更是不得不为之一叹
这近十年来,多少次苦战恶战打磨了他,将他放在铁砧上千锤百炼,锻打出他这一副铜皮铁骨,水里火里都闯了过来。
前次起兵,他一度攻城拔寨,锐不可当,雄震一方,虎视天下,最得意时,难免以为世上全无难事,有志必成,有义必伸。可周维岳、周章、陆宁远这些人轮番上场,他才知自己有如井蛙窥天,到今日不得不承认,天下英雄真如过江之鲫,是他自视甚高,也将别人觑得太小了!
回开封前夜,周维岳又将罗修贤唤来。
罗修贤捅了这样大的一个娄子,纵然也是为国负伤,却也自然要遭贬,一时颇有些垂头丧气,后悔不迭,以为周维岳传自己是要追究他泄露朝廷机密的事,谁知周维岳见了他却是问:这些天听县吏们说,你为了推行新法,行事多有操切之处,不顾百姓抗拒,命衙役强闯进乡里清点人头,但有儿童年过十岁,一律按十四岁成丁记录,有老翁年过五十,不足六十的,均按五十岁壮丁记录,可有此事?
罗修贤一愣,下意识抬手在脖子上挠了两下,想到自己左右已经丢官,干脆坦然道:确有此事。藩台容禀,属下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你有什么不得以?
乡野百姓,多奸滑之人。国家颠连,数年间尽是战事,当初的黄册早已佚失,无可稽考。许多人家,孩子明明已经快和成人一边高了,种起地来也能抵个成人来用,县吏一去,便说只有十岁、甚至还有说七八岁的,这种情形不在少数。还有齿发坚固者,当着县吏的面,张口便说自己已年过七十,这种也大有人在。
属下大致算来,要是都像这般,不是老就是少,本县成丁要少足足两成,定下这般规矩,也是免得这些小民偷奸耍滑,愚弄朝廷,故意逃脱赋役。藩台将时间定得太紧,让我们春种结束之前,就要给出个大致人数,属下也没有功夫详加核查,只能宁缺毋滥了。
当初因新野核实的人丁数同国难前朝廷留下的人数比相差最小,朝廷还曾下旨嘉奖于你。
是。属下惭愧这事已经惊动了朝廷,属下也不能再往下减人头了,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单看朝廷政令,倒没什么毛病,出这档事,定有缘故!
事情出了,朝廷能如何处置?定是又要率军镇压了。
一霎之间,念头已转过几圈,但他心思深沉,这些话只在心里想想,无一出口。
周维岳只道:详细报来!
路途太远,传过来的消息半真半假,并不分明。好像是百姓吵嚷着说朝廷要收回他们田地,说南边早已经开始了,等春种过去,农闲时候,就要轮到他们了。现在官员上各家清点户口,核查人数,就是为了追捕逃人,好从他们肚子里面刳油。
周维岳是性情严肃的人,听过之后只嗯了一声,翟广沉声道:定是有人故意这样传的。
周维岳不由向他看去一眼。
泌阳、唐县、新野都在南阳以南,三地相距不远,接连起事,不用说便知道定有人从中串联。百姓之中有如此传言,显然也是有人授意,其用意也无非是阻挠新政。
可是他能想到此处,是因为类似的事情,早在江阴时他就都经历过了,翟广竟然能在一瞬之间就想通此节,实在不能不让他意外。
于是他试探性地问:那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翟广思索片刻,自然是带兵过去好好查个清楚。
其实按他一向所为,有百姓纠集起来攻打县衙的地方,足见虐民之深,让他碰上,肯定把一众县官全都砍了。
但这件事不同,听起来的确另有隐情,倒不能再用老办法。
具体怎么查?
翟广张了张口。
是啊,怎么查呢?要真有人煽动,一定躲在背后,问那些老实本分的乡野百姓,他们能说出甚么?顶多推出来几个中间人,真正的始作俑者,恐怕未必牵连得出。
那怎么做,难道就直接派兵弹压不成?
你说该怎么办?他反问周维岳。
周维岳取来纸笔,已经闹起来的各县,需要派兵进驻,防止再有人煽动闹事,也防止事态再变严重。
附近各县,也都要早做预备,派兵到附近,一有情况,也好及时反应。
弹压之后,向百姓宣谕朝廷政令,除去张贴布告之外,各个县衙的公人都要当面讲解。我在江阴时编的几首歌谣,多抄几份给他们分发下去。
他一面说,一面写,说完一句就写完一份政令发出。翟广听来,却只觉着手段平平无奇,似乎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最后一点,要这三个县的县令和主要佐贰官都过来见我。
开封靠北,这三个县却在几乎最南边,同开封的距离算是本省之内最远的几个,几个县的县令,包括已经受伤的新野知县罗修贤,也快马加鞭,陆续赶来。
这三个人,泌阳、新野的知县都是由建康新近任命的,前不久刚同周维岳一道过江北上,唯独唐县县令,一个叫卢元德的,是夏人破关南下之前,就已经在这里为官的,难得活到现在,朝廷也就没有动他。
翟广冷眼瞧着,心想要论私下里煽动百姓、阻挠新政,只有这人有点嫌疑。
可谁知周维岳把人叫来,分开一一问话之后,竟然最先把那个卢元德给放走了。
周维岳问话时没有避着他,翟广听见他谈话间对卢元德透露,说要趁着百姓骚动的功夫,抓紧时间完成初步的丈田。
等人走后,翟广问:马上就要开始丈田?之前没听你说过。
周维岳却并不解释,只说再等两日,观望一二,又将几个文吏派去唐县,准备协助此事。
几天后,派去各县的士兵陆续赶到,百姓反对的声浪好像小了一点,周维岳又将罗修贤放回,只是临走前和他说,要趁着百姓骚动的功夫,抓紧时间把人口厘清,然后就要开始严惩隐匿人口不报的大户,同样也派了几个文吏同他一道过去。
翟广这会儿品出点味道来了,没再多问,只和周维岳一起等着。
果然,罗修贤一回本县,不出两日,新的流言又起,这次传得更加有鼻子有眼,说朝廷马上就要开始抓捕壮丁去服劳役,丁壮者还要选去从军。
许多一早卖身于大户为奴的百姓听说之后,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抓走自己,要往战场上填。
原本已经平息的民变汹汹又起,只是这次因为有军队进驻的缘故,罗修贤勉强逃出县衙,倒是没再添新伤。
确定好了方位,周维岳马上带人去了新野,翟广带兵随同,人还没到,其中缘由就已经基本查清。
原来罗修贤是一力支持新政不假,可是他科举得中以来,从来未历乡县,也不知该如何为官,便向着一众县吏虚心求教,不多时就在本县结识一名好友。
此人是个落地秀才,没有考取过什么功名,可是智谋过人,为罗修贤出了许多主意,替他排忧解难,不多时就被他引为知己、奉为股肱。
朝廷每有政令,他便习惯拿去同这位朋友商议,让他帮忙匡正,免得自己举止有误。
谁知他这朋友并非凡人,也不止他一个朋友。
新野有一户大族,那户的族长在永平朝时一度累官至太子太师,风光致仕,在乡中名望极高。那秀才屡试不第,干脆就去他家里做了清客,以讨生计,同罗修贤结交,乃是奉命所为。
那户族长毕竟已经致仕,没有岑士瑜的权势,也不敢步岑士瑜的后尘,不敢跳出来反对周维岳的新政,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想要至少在新野搅黄此事,又怕只在新野一地出乱子太过明显,干脆鼓动附近数县一起闹将起来。
这次周维岳通过罗修贤新透露的消息,手腕强硬,大有彻底撕破脸的架势,他们便想趁着民变未平,激烈反对,逼得周维岳不得不暂时搁置。
但也正因如此,让周维岳一举抓住破绽,顺着罗修贤一路顺藤摸瓜,竟然没费多少功夫就查到了他们头上。
岑士瑜实权宰相,到今天尸骨已寒,这户人家乡望再高,如何敢在一省布政使面前强项?民变一平,他们便马上递书修好,周维岳也不多为难,沿着台阶下去,将朝廷政令重申一次,就算了结了此事。
这次之后,翟广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周维岳的手段。
别看他身形单薄,好像风一吹就倒似的,临事却有这般常人没有的权变和定力,翟广自认走南闯北,这方面却远不及他,也无怪当初他能守住江阴,无怪江阴百姓待他那样不同。
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明白刘钦将他和周维岳放在一起的用意,更是不得不为之一叹
这近十年来,多少次苦战恶战打磨了他,将他放在铁砧上千锤百炼,锻打出他这一副铜皮铁骨,水里火里都闯了过来。
前次起兵,他一度攻城拔寨,锐不可当,雄震一方,虎视天下,最得意时,难免以为世上全无难事,有志必成,有义必伸。可周维岳、周章、陆宁远这些人轮番上场,他才知自己有如井蛙窥天,到今日不得不承认,天下英雄真如过江之鲫,是他自视甚高,也将别人觑得太小了!
回开封前夜,周维岳又将罗修贤唤来。
罗修贤捅了这样大的一个娄子,纵然也是为国负伤,却也自然要遭贬,一时颇有些垂头丧气,后悔不迭,以为周维岳传自己是要追究他泄露朝廷机密的事,谁知周维岳见了他却是问:这些天听县吏们说,你为了推行新法,行事多有操切之处,不顾百姓抗拒,命衙役强闯进乡里清点人头,但有儿童年过十岁,一律按十四岁成丁记录,有老翁年过五十,不足六十的,均按五十岁壮丁记录,可有此事?
罗修贤一愣,下意识抬手在脖子上挠了两下,想到自己左右已经丢官,干脆坦然道:确有此事。藩台容禀,属下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你有什么不得以?
乡野百姓,多奸滑之人。国家颠连,数年间尽是战事,当初的黄册早已佚失,无可稽考。许多人家,孩子明明已经快和成人一边高了,种起地来也能抵个成人来用,县吏一去,便说只有十岁、甚至还有说七八岁的,这种情形不在少数。还有齿发坚固者,当着县吏的面,张口便说自己已年过七十,这种也大有人在。
属下大致算来,要是都像这般,不是老就是少,本县成丁要少足足两成,定下这般规矩,也是免得这些小民偷奸耍滑,愚弄朝廷,故意逃脱赋役。藩台将时间定得太紧,让我们春种结束之前,就要给出个大致人数,属下也没有功夫详加核查,只能宁缺毋滥了。
当初因新野核实的人丁数同国难前朝廷留下的人数比相差最小,朝廷还曾下旨嘉奖于你。
是。属下惭愧这事已经惊动了朝廷,属下也不能再往下减人头了,只能硬着头皮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