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话音落后,陆宁远却没有马上答话,而是沉默了一瞬,这片刻的停顿颇不寻常,引得刘钦向他看去一眼,就见陆宁远两颊凸了一凸,是暗暗咬住了牙。
歼灭了大半,但是让曾图本人跑了请陛下责罚!
说这话时,他不觉低下了头,没有再看刘钦,眼睛下有细纹和淡淡的青影,发丝间有砂砾和土灰。刘钦听见,他声音就像几天前分别时一样沙哑,好像一点不曾恢复。
我已经命人向东搜捕,一定追上他
在听着他脚步声的时候,刘钦其实就已经猜到,因此听他说完倒并不惊讶。
曾图没死,不能说不可惜,可是按陆宁远所说,对其一军光歼灭就歼灭大半,俘虏还不知有多少,抛去他和曾图的个人恩怨而言,这一战实在是大胜。
陆宁远不说大话,如此一来,便可知此一战后,曾图就算是废了,支援山东已不可能,留在河南也不成气候,往后要对付的就只有狄庆一支,熊文寿那边也不必担心被人夹击了。
陆宁远说完之后,就不再出声,好一会儿才重新抬起头,有些小心、又忧心忡忡地看他。他抬起头来,刘钦才看见他嘴唇发白,上面还干起了皮。
徐熙还在场,他只拿眼睛在那上面擦了一擦,在陆宁远饱含愧疚地再度开口之前,点点头道:歼灭大半,就是胜了,你那一军伤亡多少?
我来时还没清点完毕,陆宁远仍握着刘钦的手,一时忘了用臣,受伤的士兵不少,战死的约一到两成。
刘钦没有询问详细的作战经过,在翟广面前,曾图,尤其是已经没了部众的曾图,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了,根本无需追究他是怎样败的、也无需追究他到底怎么在陆宁远手底下逃出生天。但刘钦听着秦良弼的脚步响起,还是多说了一句,没事,不怕曾图逃走,且让他去逃。
他看向陆宁远,眼中是宽和的抚慰,但闪了一闪,又好像是某种不加掩饰的恶意,我自有法子让他死。
他话音残忍,又带着种居高临下的贵气,一旁的徐熙晃了晃神,随后连忙低头,不再看他。陆宁远却好像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又问:陛下哪里不适?抬手要摸刘钦仍发紫的嘴唇。
但随即,卫兵通报:都指挥使秦良弼求见。陆宁远于世俗礼法中还不算无药可救,将手落下了。
刘钦传秦良弼进来,在陆宁远手上轻轻捏捏,松开了他。陆宁远茫然了一瞬,然后在秦良弼的脚步踏入门内之前站直了身体,这时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他与秦良弼不和,所以不能在他面前和刘钦亲近。
秦良弼大咧咧进来,第一眼没瞧别人,就见陆宁远竟然站在御榻之侧,不由瞪大了眼,疑心自己居然出了错觉。但这傻大个有鼻子有眼,实在由不得他不信,秦良弼在他身上上下打量一下,马上哼了一声,挪开了眼,向刘钦行礼。
刘钦见人齐了,便将翟广攻破当涂全境的急报出示给他们,口中道:是战是走,议一议罢。
因刘钦第一个递给的是陆宁远,秦良弼第二个看,待看清纸上内容的第一刻,猛然溻出了一背的汗。他手上一重,把信纸捏皱了,幸好无人注意,秦良弼慢慢松开手,一抬眼带着惊色看向刘钦。
年轻的天子却神色如常,好像京师被围只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此刻在他脸上,只有一如往常的病容,秦良弼明知道他虚弱至极,就是想下床站在地上都做不到,但放眼看去,在他身上却看不出半点孱弱无助之感。
秦良弼简直不知道除了这个,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让他变色,见刘钦神情如此,也勉强收拾好心情,问:陛下,还有没有再详细点的消息,翟广到底有多少人?现在都占据了何处?
刘钦打个眼色,朱孝便将之前被刘钦暂且扣下的一封封详细军报出示给众人,又命人取来地图,方便对照。
秦良弼越看,呼吸就越是粗重,在心里连连道:奶奶的,真他奶奶的是得志的猫儿雄过虎,倒让他成了气候!偏在这个时候,偏在这个时候,不弄死他,他不知道个水高浪低!
可他毕竟知道这里是御前,把这话死死压住没说,赶在陆宁远开口之前先道:不能走!现在走了,就是把河南全让给夏人!况且这里一退,山东的老熊马上也支持不住!
他所说的正是刘钦接到消息的第一刻心中闪过的念头现在胜负还不分明,河南仍在争夺,不添把劲也就罢了,哪有反过来撤劲的道理?
开封已经捏在手里,曾图的伪军也已破了,形势之有利已经到了数年未有之境地,此时撤走,之前已经获得的一切,岂不全都白白拱手让人?他怎能甘心!况且夏人云集于此,岂是他们想撤就能撤的?
可是现在大军都在江北,江南各省驻军,又有谁是翟广对手?更何况他北上救援陆宁远时,还将京营兵带走了一部分,京师空虚已经不是秘密,翟广不可能不抓住这个机会。
在这一刻,刘钦心头闪过那半片红色披风,虚虚握了握拳头。
不行,没有用,就是各省驻军都像江北军一样能征善战,他们到最后也不会是翟广对手因为那是翟广,刘钦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更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他要胜过翟广,以战胜之是没有用的,打赢十次、百次也都一样,想要真正分个高下,非得以道胜之不可!能为他做到此事的只有一人,只有一支军队
陛下有令,臣愿即刻率军南下,枭此潢池之兵!
刘钦看向陆宁远,半晌才问:你以为应先攘内?江北这些先不管了?
事涉京师,不容差池。陆宁远果断回答。
他答得冷静,让刘钦的心也冷了些,再多不甘,在京师安危之前也只能放在后边。那里非但有他母后,更是朝廷、是人心,被翟广攻破的代价,他实在承受不起。
要是让你收复河南,最快能用多久?刘钦忽然问。
陆宁远思索片刻,要看战事是否顺利。如果顺利的话,当在三月上下。
三个月如果翟广那里同样顺利,也足够他把京师的地也犁过一遍了。毕竟里应外合、偷开城门的事,就是小心百倍,也难保万全。
要调秦良弼南下么?不,不行,他杀不灭翟广。留秦良弼在这里,让陆宁远南下?狄庆知道他国中有变,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要千方百计地反扑!守不住开封,前面的一切全都白费!血战数月,所为何来?前功尽弃!前功尽弃!
刘钦冷冷沉下脸去。又一次,他站在一个路口上,不知哪条路前是登天之道,哪条路下是万丈深渊。
不、不能不能暂时把翟广拖住?哪怕不战胜他,只是拦住他的脚步、阻止他进军
陛下,徐熙忽然开口,臣请荐一人,带兵征讨翟广,即便不能一举破贼,支吾三月总不在话下。
刘钦心中一震,隐隐猜到了,仍是道:谁?
周章周茂澜!
第283章
果不其然,刘钦从徐熙口中听到的是周章这个名字。时至今日,这名字于他已经没有任何不同了,他听见之后,只是凝神细思。
周章一介文人,如何知兵?第一反应,听见的人都会这样想。但周章毕竟不同。
当初刘骥叛乱,周章逃脱翟广的抓捕,单人独骑去到长沙,居然就这么让当地官员俯首帖耳,听他调遣,与陆宁远合击翟广时,也没出半点岔子。
如果说要纠集各省驻军合剿翟广,既要防群龙无首,也要防遗下割据之患,那必须从京师派一个人去,这人除了需得知兵之外,还需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在众将面前也要立得起来,让朝廷通过他指挥军队如臂使指,不能一派出去就让人给高高架起,从此成个摆设。
朝中众人,知兵的不少,性情威重的也有,但没人像周章这样,既年少成名,又从南渡时起就有了知兵的名声,在文人与将领间都有威望,又亲身带过兵,同湖南一省的将领都有交情,秦良弼、陆宁远也都曾评价过他,说他能唬住人。这样看徐熙说得不错,他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更何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周章曾被翟广搭救,朝中亲见过翟广、同他相处有日的人里,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就只有周章了。对翟广到底是何等样人,他身上到底有何种力量,别人不知,但周章或许明白。
不,他明白么?
刘钦这才发觉,从他把周章召回京城之后,两人日日得见,却竟然不曾再交心过一日。他不知周章被翟广救下、又被放出的具体经历,也全然不知他见了翟广后心里都想了什么。
歼灭了大半,但是让曾图本人跑了请陛下责罚!
说这话时,他不觉低下了头,没有再看刘钦,眼睛下有细纹和淡淡的青影,发丝间有砂砾和土灰。刘钦听见,他声音就像几天前分别时一样沙哑,好像一点不曾恢复。
我已经命人向东搜捕,一定追上他
在听着他脚步声的时候,刘钦其实就已经猜到,因此听他说完倒并不惊讶。
曾图没死,不能说不可惜,可是按陆宁远所说,对其一军光歼灭就歼灭大半,俘虏还不知有多少,抛去他和曾图的个人恩怨而言,这一战实在是大胜。
陆宁远不说大话,如此一来,便可知此一战后,曾图就算是废了,支援山东已不可能,留在河南也不成气候,往后要对付的就只有狄庆一支,熊文寿那边也不必担心被人夹击了。
陆宁远说完之后,就不再出声,好一会儿才重新抬起头,有些小心、又忧心忡忡地看他。他抬起头来,刘钦才看见他嘴唇发白,上面还干起了皮。
徐熙还在场,他只拿眼睛在那上面擦了一擦,在陆宁远饱含愧疚地再度开口之前,点点头道:歼灭大半,就是胜了,你那一军伤亡多少?
我来时还没清点完毕,陆宁远仍握着刘钦的手,一时忘了用臣,受伤的士兵不少,战死的约一到两成。
刘钦没有询问详细的作战经过,在翟广面前,曾图,尤其是已经没了部众的曾图,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了,根本无需追究他是怎样败的、也无需追究他到底怎么在陆宁远手底下逃出生天。但刘钦听着秦良弼的脚步响起,还是多说了一句,没事,不怕曾图逃走,且让他去逃。
他看向陆宁远,眼中是宽和的抚慰,但闪了一闪,又好像是某种不加掩饰的恶意,我自有法子让他死。
他话音残忍,又带着种居高临下的贵气,一旁的徐熙晃了晃神,随后连忙低头,不再看他。陆宁远却好像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又问:陛下哪里不适?抬手要摸刘钦仍发紫的嘴唇。
但随即,卫兵通报:都指挥使秦良弼求见。陆宁远于世俗礼法中还不算无药可救,将手落下了。
刘钦传秦良弼进来,在陆宁远手上轻轻捏捏,松开了他。陆宁远茫然了一瞬,然后在秦良弼的脚步踏入门内之前站直了身体,这时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他与秦良弼不和,所以不能在他面前和刘钦亲近。
秦良弼大咧咧进来,第一眼没瞧别人,就见陆宁远竟然站在御榻之侧,不由瞪大了眼,疑心自己居然出了错觉。但这傻大个有鼻子有眼,实在由不得他不信,秦良弼在他身上上下打量一下,马上哼了一声,挪开了眼,向刘钦行礼。
刘钦见人齐了,便将翟广攻破当涂全境的急报出示给他们,口中道:是战是走,议一议罢。
因刘钦第一个递给的是陆宁远,秦良弼第二个看,待看清纸上内容的第一刻,猛然溻出了一背的汗。他手上一重,把信纸捏皱了,幸好无人注意,秦良弼慢慢松开手,一抬眼带着惊色看向刘钦。
年轻的天子却神色如常,好像京师被围只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此刻在他脸上,只有一如往常的病容,秦良弼明知道他虚弱至极,就是想下床站在地上都做不到,但放眼看去,在他身上却看不出半点孱弱无助之感。
秦良弼简直不知道除了这个,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让他变色,见刘钦神情如此,也勉强收拾好心情,问:陛下,还有没有再详细点的消息,翟广到底有多少人?现在都占据了何处?
刘钦打个眼色,朱孝便将之前被刘钦暂且扣下的一封封详细军报出示给众人,又命人取来地图,方便对照。
秦良弼越看,呼吸就越是粗重,在心里连连道:奶奶的,真他奶奶的是得志的猫儿雄过虎,倒让他成了气候!偏在这个时候,偏在这个时候,不弄死他,他不知道个水高浪低!
可他毕竟知道这里是御前,把这话死死压住没说,赶在陆宁远开口之前先道:不能走!现在走了,就是把河南全让给夏人!况且这里一退,山东的老熊马上也支持不住!
他所说的正是刘钦接到消息的第一刻心中闪过的念头现在胜负还不分明,河南仍在争夺,不添把劲也就罢了,哪有反过来撤劲的道理?
开封已经捏在手里,曾图的伪军也已破了,形势之有利已经到了数年未有之境地,此时撤走,之前已经获得的一切,岂不全都白白拱手让人?他怎能甘心!况且夏人云集于此,岂是他们想撤就能撤的?
可是现在大军都在江北,江南各省驻军,又有谁是翟广对手?更何况他北上救援陆宁远时,还将京营兵带走了一部分,京师空虚已经不是秘密,翟广不可能不抓住这个机会。
在这一刻,刘钦心头闪过那半片红色披风,虚虚握了握拳头。
不行,没有用,就是各省驻军都像江北军一样能征善战,他们到最后也不会是翟广对手因为那是翟广,刘钦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更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他要胜过翟广,以战胜之是没有用的,打赢十次、百次也都一样,想要真正分个高下,非得以道胜之不可!能为他做到此事的只有一人,只有一支军队
陛下有令,臣愿即刻率军南下,枭此潢池之兵!
刘钦看向陆宁远,半晌才问:你以为应先攘内?江北这些先不管了?
事涉京师,不容差池。陆宁远果断回答。
他答得冷静,让刘钦的心也冷了些,再多不甘,在京师安危之前也只能放在后边。那里非但有他母后,更是朝廷、是人心,被翟广攻破的代价,他实在承受不起。
要是让你收复河南,最快能用多久?刘钦忽然问。
陆宁远思索片刻,要看战事是否顺利。如果顺利的话,当在三月上下。
三个月如果翟广那里同样顺利,也足够他把京师的地也犁过一遍了。毕竟里应外合、偷开城门的事,就是小心百倍,也难保万全。
要调秦良弼南下么?不,不行,他杀不灭翟广。留秦良弼在这里,让陆宁远南下?狄庆知道他国中有变,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要千方百计地反扑!守不住开封,前面的一切全都白费!血战数月,所为何来?前功尽弃!前功尽弃!
刘钦冷冷沉下脸去。又一次,他站在一个路口上,不知哪条路前是登天之道,哪条路下是万丈深渊。
不、不能不能暂时把翟广拖住?哪怕不战胜他,只是拦住他的脚步、阻止他进军
陛下,徐熙忽然开口,臣请荐一人,带兵征讨翟广,即便不能一举破贼,支吾三月总不在话下。
刘钦心中一震,隐隐猜到了,仍是道:谁?
周章周茂澜!
第283章
果不其然,刘钦从徐熙口中听到的是周章这个名字。时至今日,这名字于他已经没有任何不同了,他听见之后,只是凝神细思。
周章一介文人,如何知兵?第一反应,听见的人都会这样想。但周章毕竟不同。
当初刘骥叛乱,周章逃脱翟广的抓捕,单人独骑去到长沙,居然就这么让当地官员俯首帖耳,听他调遣,与陆宁远合击翟广时,也没出半点岔子。
如果说要纠集各省驻军合剿翟广,既要防群龙无首,也要防遗下割据之患,那必须从京师派一个人去,这人除了需得知兵之外,还需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在众将面前也要立得起来,让朝廷通过他指挥军队如臂使指,不能一派出去就让人给高高架起,从此成个摆设。
朝中众人,知兵的不少,性情威重的也有,但没人像周章这样,既年少成名,又从南渡时起就有了知兵的名声,在文人与将领间都有威望,又亲身带过兵,同湖南一省的将领都有交情,秦良弼、陆宁远也都曾评价过他,说他能唬住人。这样看徐熙说得不错,他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更何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周章曾被翟广搭救,朝中亲见过翟广、同他相处有日的人里,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就只有周章了。对翟广到底是何等样人,他身上到底有何种力量,别人不知,但周章或许明白。
不,他明白么?
刘钦这才发觉,从他把周章召回京城之后,两人日日得见,却竟然不曾再交心过一日。他不知周章被翟广救下、又被放出的具体经历,也全然不知他见了翟广后心里都想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