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他与熊文寿俱是一惊,心里同时涌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若是有人趁乱打开城门
熊文寿蹭地一下站起,臣去看看!刘钦也系好佩剑,我也去!
他俩带人赶到府衙,民变已被弹压下去,军士们抓了几十人,押在原地等候处置,更多百姓被拦在外围,没人再敢发难,却也不肯退去,只把被抓的人连同军士团团围在中间。
熊文寿令甲士开道,才终于带刘钦挤进去,大声问:你们想干什么?啊?想干什么?
他久居高位,又久历戎马,对着刘钦时虽然常是一副陪着小心的谄媚之态,但如今摆出一副大老爷的架势,当真威势骇人,原本嘈嘈不安的百姓霎时噤声。
若非是马上就要饿死,他们哪里敢来这里,平时被催粮的小吏一瞪就腿肚子发软,现在见了一身甲胄、面容威严的熊文寿,更是张口结舌,原本满腹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有低头唯唯而已。
好半天,才有人哭道:老爷,我们好多天没有饭吃,实在没办法了啊!
有人开口之后,周围人胆子就也大了点,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来,再没有一口吃的,就要饿死了!
已经饿死好多人了
俺爹俺娘都饿死了,俺娃也要不成了
熊文寿缓和了面色,开始苦口婆心地道:夏人围城,粮食运不进来,别说你们,就是守城的军士,一天也只有一顿饭,还是半稀的
刘钦拨开旁人走出去,不再听了,费劲挤到人堆外面,仰天叹一口气。
要是放在一个月前,他也不怕多费些口舌,稍加煽动,再拿夏人的凶残恐吓一番,最后十之八九能鼓动着那些闹事的百姓一块上城头参与守城。
就是半个月前,他也要留下好言劝慰一番,再打开官仓,多少挤出些粮食,分给他们。
可他知道,眼下这座睢州城实已到了罗掘俱穷的地步。熊文寿所说不假,现在就是守城的将士也难得一饱。前天开始,为了维持士气,甚至已经杀掉战马充饥,连退路都给断了,怎么可能再有一粒粮食给他们?拿不出办法来,说得再多,也无非是威逼欺瞒而已,何济于事!
真就没有办法再守了不成?
他心事重重地抬脚正欲离开,余光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是先前那个误扯了他盔甲带子的妇女。
这会儿她正远远站在人堆外面,脸上神情呆愣愣的,没有旁人那种焦急愤怒或是无助之色,反而十分平静,仔细看时,两边嘴角更是似笑非笑,十分不寻常。
刘钦朝她走过去,见她面黄肌瘦,比上次看时更显伶仃,问:也断粮了罢?心里已打定主意,过后从自己的口粮里分她一点,满城百姓中毕竟只有她不同,他救不了别人,保她一个总还可以做到。
女人怔怔瞧过来,见了他,这次不像之前一般惶恐,只呆呆地点了点头。
刘钦见她举止大异平时,又看她怀里没有抱着从前从不撒手的婴儿,心头忽地漫起一阵沉重,却不愿相信,迟疑着又问:你女儿呢,怎么没带在身边?
女人像是忽然从什么当中惊醒,眼中混沌退去,低头看向自己的脚,轻声道:没啦,让咱换着吃了。
刘钦一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等反应过来,只觉当胸让什么一撞,脸上猛地一白,当时站立不住,不由后退两步,刚刚站稳,便听她跟着又道:换的那家孩子养了一年半,肉还更多,算来是让咱占便宜了。说完,扯扯衣角,好像腼腆地冲他笑了一下。
刘钦但觉一阵天旋地转,原地怔了一阵,忽地推开搀扶过来的旁人,大踏步逃也似的走了。
他快步登上城楼,见着城下乌泱泱如蚁附而上的夏人,心中第一次现出一个念头:我是为什么守这座城?
为了从夏人手中保护这些百姓么?可夏人并非是真的虎狼,若能与他们谈成条件,他们也未必屠城,只是难免洗掠一番,所杀之人未必有如今饿死的多。
不,不是的。他清楚知道,他守这座城,只是因为这是雍国的城池,且控扼江淮,位置十分重要,不能落在夏人手里。若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他初出茅庐,新历此战,不甘心就此败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那么,这些百姓就要为了这座城池仍在雍国手中,为了他自己不愿认输而饿死么?那是因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雍人,世食君禄?不他们哪里食过什么君禄,他们世世代代只是给朝廷纳粮而已。那是因为什么?
一瞬间的功夫,纷纷杂杂无数念头从他脑中闪过,在这一刻将他整个人填塞满,那样陌生,那样奇怪,甚至那样恐怖。
但马上,他神情一厉,腰背一下绷得笔直。不管如何,他是雍国太子,如今夏人当前,就不能不任其责!
轰隆隆又是一阵炮石飞迸,他忽觉手腕被什么扯住,转头一看,熊文寿不知何时也已经回来,这会儿正跪在他脚边上,以手指着城下,不顾其他守城的将士在侧,痛声道:殿下!你往下看看,夏人随时都要破城了,现在不走,往后就是想走,如何可得!
刘钦顺着他的手指向下看去,喃喃道:我不走。
熊文寿原本以为他在做戏,以为戏到现在怎么也该唱完了才是,但见他神情,才明白他是当真不走,并非作伪,吃了一惊,神情忽地真正焦急起来,痛切道:殿下千金之躯,难道真要为这样一座小城陪葬么?这句说来,已是不加修饰,直出肺腑了。
左右亲兵忙也跪倒,纷纷道:殿下!
刘钦浑身一震,如梦初醒,看了他们一圈,在城头大声道:陆宁远二十日前就已出城,无论是成是败,定然马上就有消息传来,他也必定回军,来解我等之围。到时候城内一齐杀出,前后夹击,必然大败夏人!一旦撤走,让夏人进来,他若回军,岂不是白白送死!
熊文寿在地上重重磕了一头,再抬起时已是双泪纵横,殿下,他哪里还会回来!
殿下,快走吧!
刘钦忽地把兜鍪扯下,掷到城外,怒骂道: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人人都只为自家谋,所以才会丢了这里,丢了那里,到最后半壁江山都落进敌手,哪里也剩不下来!
若是天不亡我刘钦,今日必能破敌!若是天要亡我,那就压我在城砖底下,我今天死也要死在这里!我大雍已南渡了一次,今日岂有苟且偷生的逃跑太子!
熊文寿心中一震,止住眼泪,愕然扬起了脸,一个永远不会说出口的大不敬的念头像一杆箭猛地扎在心头,让他猛然间觉出一阵疼痛、一阵快意、又一阵神魂摇动他那老子连长安城都能说不要就不要,没想到生个小子,竟有这般胆魄!
刘钦立在城头,任飞溅的碎石划破头脸,一步也不肯退,猛地拔剑在手,高高举起,城上的人都听好!夏人一连多日强攻不下,死了那么多人,一旦破城,全城都必然遭殃,你们的父母妻儿岂能保全?就是无牵无挂,想要突围,自己逃命,夏人肯轻易放你出去不成?还不眨眼就把你追上!死活都在这城里了,再有敢说弃城的,立斩无赦!
如今城防吃紧,城头上除了军士,还有拣选来帮忙守城的流民和城中百姓,在他话音落后,默然一阵,眼中忽然喷出灼热的火焰,齐声大喊起来。
刘钦举着剑和他们一同呐喊,清秀的额头上青筋暴起,擦破的伤口血流满颊,他擦也不擦,不住挥动长剑,鼓舞士气,直到剑身忽然打到什么东西,铮地一声弹开。
一个身着黑甲的夏人从他脚下的城墙下边一跃而上,扒上城头,铁塔般的身躯忽地突入刘钦眼帘,在他丝毫不及反应之时,手腕上绑着的短匕露出一角锋芒,向着他重甲之下唯一裸露着的脖颈划出一道弧线。
在这样一个瞬间,天地之间空无一物,只剩下这一抹青蒙蒙的刀光。
忽然,那人手腕一扭,向旁边打去,当地一声,在刘钦肩上敲出火星。与此同时,刘钦脖颈一凉,洇出细细一道血线。他顺势紧紧抱住那人,反手将剑压在他脖颈后面猛地一旋,割下了他的脑袋扔在地上,惊魂未定地向城下看去。
但见城下一面雍字大旗插在夏人军阵当中,大旗下面,陆宁远在马上踩镫站起,手里还握着张弓,受伤未愈的右手松开弓弦,弦上一道鲜红的血滴滴答答落在马蹄旁的白雪地上,落地就洇红了一团。
刘钦看着他,忽觉一阵脱力,但片刻之后勇气百倍,将脸上的血一抹,大声道:擂鼓出城!
第21章
陆宁远此去收拢了数座被夏人越过城池的残兵,还从后面截断了狄吾的粮道,但这是刘钦同他会合之后才会得知的了,这会儿他只知道,陆宁远没有负他,果然还是来了!而他也没负陆宁远,在他回军之前,总算把这座睢州城给守了下来。
熊文寿蹭地一下站起,臣去看看!刘钦也系好佩剑,我也去!
他俩带人赶到府衙,民变已被弹压下去,军士们抓了几十人,押在原地等候处置,更多百姓被拦在外围,没人再敢发难,却也不肯退去,只把被抓的人连同军士团团围在中间。
熊文寿令甲士开道,才终于带刘钦挤进去,大声问:你们想干什么?啊?想干什么?
他久居高位,又久历戎马,对着刘钦时虽然常是一副陪着小心的谄媚之态,但如今摆出一副大老爷的架势,当真威势骇人,原本嘈嘈不安的百姓霎时噤声。
若非是马上就要饿死,他们哪里敢来这里,平时被催粮的小吏一瞪就腿肚子发软,现在见了一身甲胄、面容威严的熊文寿,更是张口结舌,原本满腹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有低头唯唯而已。
好半天,才有人哭道:老爷,我们好多天没有饭吃,实在没办法了啊!
有人开口之后,周围人胆子就也大了点,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来,再没有一口吃的,就要饿死了!
已经饿死好多人了
俺爹俺娘都饿死了,俺娃也要不成了
熊文寿缓和了面色,开始苦口婆心地道:夏人围城,粮食运不进来,别说你们,就是守城的军士,一天也只有一顿饭,还是半稀的
刘钦拨开旁人走出去,不再听了,费劲挤到人堆外面,仰天叹一口气。
要是放在一个月前,他也不怕多费些口舌,稍加煽动,再拿夏人的凶残恐吓一番,最后十之八九能鼓动着那些闹事的百姓一块上城头参与守城。
就是半个月前,他也要留下好言劝慰一番,再打开官仓,多少挤出些粮食,分给他们。
可他知道,眼下这座睢州城实已到了罗掘俱穷的地步。熊文寿所说不假,现在就是守城的将士也难得一饱。前天开始,为了维持士气,甚至已经杀掉战马充饥,连退路都给断了,怎么可能再有一粒粮食给他们?拿不出办法来,说得再多,也无非是威逼欺瞒而已,何济于事!
真就没有办法再守了不成?
他心事重重地抬脚正欲离开,余光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是先前那个误扯了他盔甲带子的妇女。
这会儿她正远远站在人堆外面,脸上神情呆愣愣的,没有旁人那种焦急愤怒或是无助之色,反而十分平静,仔细看时,两边嘴角更是似笑非笑,十分不寻常。
刘钦朝她走过去,见她面黄肌瘦,比上次看时更显伶仃,问:也断粮了罢?心里已打定主意,过后从自己的口粮里分她一点,满城百姓中毕竟只有她不同,他救不了别人,保她一个总还可以做到。
女人怔怔瞧过来,见了他,这次不像之前一般惶恐,只呆呆地点了点头。
刘钦见她举止大异平时,又看她怀里没有抱着从前从不撒手的婴儿,心头忽地漫起一阵沉重,却不愿相信,迟疑着又问:你女儿呢,怎么没带在身边?
女人像是忽然从什么当中惊醒,眼中混沌退去,低头看向自己的脚,轻声道:没啦,让咱换着吃了。
刘钦一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等反应过来,只觉当胸让什么一撞,脸上猛地一白,当时站立不住,不由后退两步,刚刚站稳,便听她跟着又道:换的那家孩子养了一年半,肉还更多,算来是让咱占便宜了。说完,扯扯衣角,好像腼腆地冲他笑了一下。
刘钦但觉一阵天旋地转,原地怔了一阵,忽地推开搀扶过来的旁人,大踏步逃也似的走了。
他快步登上城楼,见着城下乌泱泱如蚁附而上的夏人,心中第一次现出一个念头:我是为什么守这座城?
为了从夏人手中保护这些百姓么?可夏人并非是真的虎狼,若能与他们谈成条件,他们也未必屠城,只是难免洗掠一番,所杀之人未必有如今饿死的多。
不,不是的。他清楚知道,他守这座城,只是因为这是雍国的城池,且控扼江淮,位置十分重要,不能落在夏人手里。若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他初出茅庐,新历此战,不甘心就此败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那么,这些百姓就要为了这座城池仍在雍国手中,为了他自己不愿认输而饿死么?那是因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雍人,世食君禄?不他们哪里食过什么君禄,他们世世代代只是给朝廷纳粮而已。那是因为什么?
一瞬间的功夫,纷纷杂杂无数念头从他脑中闪过,在这一刻将他整个人填塞满,那样陌生,那样奇怪,甚至那样恐怖。
但马上,他神情一厉,腰背一下绷得笔直。不管如何,他是雍国太子,如今夏人当前,就不能不任其责!
轰隆隆又是一阵炮石飞迸,他忽觉手腕被什么扯住,转头一看,熊文寿不知何时也已经回来,这会儿正跪在他脚边上,以手指着城下,不顾其他守城的将士在侧,痛声道:殿下!你往下看看,夏人随时都要破城了,现在不走,往后就是想走,如何可得!
刘钦顺着他的手指向下看去,喃喃道:我不走。
熊文寿原本以为他在做戏,以为戏到现在怎么也该唱完了才是,但见他神情,才明白他是当真不走,并非作伪,吃了一惊,神情忽地真正焦急起来,痛切道:殿下千金之躯,难道真要为这样一座小城陪葬么?这句说来,已是不加修饰,直出肺腑了。
左右亲兵忙也跪倒,纷纷道:殿下!
刘钦浑身一震,如梦初醒,看了他们一圈,在城头大声道:陆宁远二十日前就已出城,无论是成是败,定然马上就有消息传来,他也必定回军,来解我等之围。到时候城内一齐杀出,前后夹击,必然大败夏人!一旦撤走,让夏人进来,他若回军,岂不是白白送死!
熊文寿在地上重重磕了一头,再抬起时已是双泪纵横,殿下,他哪里还会回来!
殿下,快走吧!
刘钦忽地把兜鍪扯下,掷到城外,怒骂道: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人人都只为自家谋,所以才会丢了这里,丢了那里,到最后半壁江山都落进敌手,哪里也剩不下来!
若是天不亡我刘钦,今日必能破敌!若是天要亡我,那就压我在城砖底下,我今天死也要死在这里!我大雍已南渡了一次,今日岂有苟且偷生的逃跑太子!
熊文寿心中一震,止住眼泪,愕然扬起了脸,一个永远不会说出口的大不敬的念头像一杆箭猛地扎在心头,让他猛然间觉出一阵疼痛、一阵快意、又一阵神魂摇动他那老子连长安城都能说不要就不要,没想到生个小子,竟有这般胆魄!
刘钦立在城头,任飞溅的碎石划破头脸,一步也不肯退,猛地拔剑在手,高高举起,城上的人都听好!夏人一连多日强攻不下,死了那么多人,一旦破城,全城都必然遭殃,你们的父母妻儿岂能保全?就是无牵无挂,想要突围,自己逃命,夏人肯轻易放你出去不成?还不眨眼就把你追上!死活都在这城里了,再有敢说弃城的,立斩无赦!
如今城防吃紧,城头上除了军士,还有拣选来帮忙守城的流民和城中百姓,在他话音落后,默然一阵,眼中忽然喷出灼热的火焰,齐声大喊起来。
刘钦举着剑和他们一同呐喊,清秀的额头上青筋暴起,擦破的伤口血流满颊,他擦也不擦,不住挥动长剑,鼓舞士气,直到剑身忽然打到什么东西,铮地一声弹开。
一个身着黑甲的夏人从他脚下的城墙下边一跃而上,扒上城头,铁塔般的身躯忽地突入刘钦眼帘,在他丝毫不及反应之时,手腕上绑着的短匕露出一角锋芒,向着他重甲之下唯一裸露着的脖颈划出一道弧线。
在这样一个瞬间,天地之间空无一物,只剩下这一抹青蒙蒙的刀光。
忽然,那人手腕一扭,向旁边打去,当地一声,在刘钦肩上敲出火星。与此同时,刘钦脖颈一凉,洇出细细一道血线。他顺势紧紧抱住那人,反手将剑压在他脖颈后面猛地一旋,割下了他的脑袋扔在地上,惊魂未定地向城下看去。
但见城下一面雍字大旗插在夏人军阵当中,大旗下面,陆宁远在马上踩镫站起,手里还握着张弓,受伤未愈的右手松开弓弦,弦上一道鲜红的血滴滴答答落在马蹄旁的白雪地上,落地就洇红了一团。
刘钦看着他,忽觉一阵脱力,但片刻之后勇气百倍,将脸上的血一抹,大声道:擂鼓出城!
第21章
陆宁远此去收拢了数座被夏人越过城池的残兵,还从后面截断了狄吾的粮道,但这是刘钦同他会合之后才会得知的了,这会儿他只知道,陆宁远没有负他,果然还是来了!而他也没负陆宁远,在他回军之前,总算把这座睢州城给守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