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池无心见她高兴,唇边也泛起浅浅笑容,“我记得地理图,前面应当有一座咸水镇。”
“地理图?”叶回生有点纳闷,“你是从哪儿看到的?”
“有一次晚饭前,赵皇子几人拿盖山国地理图出来,我扫到一眼,就记下了。”池无心如实回答。
“小乖宝贝,你可真是我的小福星!”叶回生大声夸道,“做得好!”
她弯下身,挑起对方的下巴,亲了一下她的额头,噙着笑说道:“这是奖励。”
四下无人,但池无心还是红了耳尖。
…………
咸水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盐井,镇上有一整个处理晾晒的产业链,镇民们靠盐井生存,因为暴利,每个人都富得流油,小镇也十分繁华。
咸水镇最有名的吃食,是盐水鸡和腌菜。
两人来到镇上,先找地方卖掉了三匹红马,赚了三百两银子。
叶回生向商人打听客栈在哪儿,对方却摇头道:“您也是来参加咸水娘娘祭的?怎么来得这么晚,客栈基本上都住满了。”
话虽如此,他还是指了方向。
叶回生同他道谢,边走边说道:“怪不得这么热闹,张灯结彩的。”
过往的路人都喜气洋洋,手腕上都绑着一条红丝带,路上有许多卖面具的摊子,池无心面露好奇,时不时分出视线去瞧。
她是头一次遇到节庆祭典之类的活动。
叶回生时刻关注着她,自然不会错过她的目光。
她牵过这人的手,来到一个小摊前边,问道:“面具怎么卖的?”
摊主笑呵呵道:“一张面具只需要十个铜板,两张十八。客人是外地来的吧,今晚咸水娘娘祭,就在镇中心的大广场上,人人都得戴上面具,咸水娘娘会保佑所有人无病无灾的。”
叶回生晃了下她的手,“来,挑一个喜欢的。”
摊子是一张小桌,桌面上摆着十几个面具,从桌角两旁又伸出两根长长的杆子,上头扯了一条条线,每根线上面有挂了四五张面具。
这些面具样式各不相同,都是各种动物,有羊,有狐,有牛,有虎。
池无心挨排扫过,忽然见到一个眼熟的,一张有着尖尖耳朵的松鼠面具。
她伸出手,指了指它,“想要这个。”
“好。”叶回生说,“要一个松鼠的,再拿一个狐狸的。”
她数出十八枚铜板,放到摊主手里,后者取下两张面具递给她。
叶回生拿起松鼠的那个,放到池无心手里,笑道:“你头上的饰品太多了,不好戴,等到了客栈,我帮你重新梳一个简单点儿的发型,咱们在戴上面具出来玩,好不好?”
池无心自无不应,点了下头,“好。”
街上人流太多,摩肩接踵,她们也走不快,只能随着众人的速度,等来到客栈一问,真的没了空房,已经全爆满了。
许多男男女女的目光落到她们身上,叶回生视而不见,继续问老板,“一间也没有了吗?加钱也不行吗?”
老板是个微胖的汉子,为难地说:“有钱不赚是傻子,我会把生意推出去吗?姑娘,是真没空房了,早三天就被订光了。”
“实在不行,你去问问个人家里,看看有谁愿意收留你们一夜的。晚上的咸水娘娘祭,可是万万不能错过啊,每三年才只有一次!”
叶回生:“镇上没有别的客栈了吗?”
老板遗憾地说:“就我这一家,平时咱们镇子来的人不多。”
她总不能把现在住着的人赶出去,凡事总得讲个先来后到。
叶回生无奈,只好带着池无心出门,安抚道:“没事,就去问问有没有愿意让我们借宿一晚的。”
“还没带你正经借宿过一回,正好,就当尝试新事物了。”
上次说去找借宿,遇见的还是槐老爷,希望这次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池无心哪有异议,她只要跟着主人,荒郊野岭,幕天席地也很快活。
挑住宿的人家也有讲究,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房子太破的不要,要么是主人家贫,没有空房,要么是主人家懒惰,不修缮房屋,就算有空房也是脏的,住不了人。
最好选那种带小院的大户人家。
叶回生挑中一间有门房的,走上前客气问道:“这位小哥,打扰了,我与表妹二人路过这里,本想见识一下咸水娘娘祭,却不曾想来得晚了,客栈早就住满了人,所以斗胆来问上一问,府上可收借宿的人吗?”
门房早就注意到了她们两个绝世美人,此刻面红耳赤地说:“二位姑娘也要来参加咸水娘娘祭?好,好,我这就去回禀主人,你们等候片刻,千万别走!”
他的态度格外激动,一路跑着往院内冲,差点跑丢一只鞋。
叶回生不以为然,没什么稀奇的,她已经习惯了万人迷光环带来的各种反应。
没过多久,门房气喘吁吁地领着一个中年男子回来,后者穿着棕袍,神情格外和善道:“我是府上管家,老爷已经同意了,二位快随我来吧。”
她们跟着管家进院,外面时不时看过来的人才渐渐散开。
两匹马被门房牵走,叶回生把马背上的纸伞拿了下来,握在手里。
管家走在前方带路,闲聊般问道:“两位姑娘对咸水娘娘祭知道多少,可有所了解了?”
叶回生回道:“只是买面具的时候,听摊主说了一句,可以庇护人无病无灾。”
管家慈眉善目道:“是,确有此事。咸水娘娘祭是我们镇上特有的风俗,本是纪念一位女子的。她路过此地,当时正闹旱灾,天不降水,她于心不忍,便带来水源,镇民们为了纪念她的善举,才有了祭典。”
他说着,领两人来到客院,道:“我家主人乃是王员外,平日里喜好吟诗作对,以文会友,所以建有客院。”
“姑娘看此地是否格外风雅?”
院中有梅树假山,布置了庭园小景,的确颇为雅致。
叶回生附和道:“是挺漂亮的。”
管家笑道:“那是,老爷说了,吟诗作对时,得有相应的景色,才有意趣。他最喜红梅,冬日梅花落雪,艳红点点,才最动人。”
“咸水娘娘祭要到戌时才会开始,两位姑娘就先在此暂歇罢。”
叶回生再次道谢。
两人走入院中,推门进房,这镇上貌似都是凡人,叶回生没瞧见修士,但出于习惯,还是布上了一层禁制。
她拉着池无心坐到椅子上,将纸伞放到桌上,说:“来,坐好,我帮你把头发拆开。”
池无心就坐得板板正正,双手放到膝盖上。
叶回生拿掉钗环,解开发髻,将她的头发散开。
一头白发如水银般泻下,从她指缝间滑走。
她拿起象牙梳,从发根梳到发尾,将头发梳理整齐,简单在脑后松松束上,用带着铃铛的红绳绑好。
“衣服也换一件吧,换个简单的。”
叶回生说着,将她拉起来,褪掉外衫和中衣,选了一件方便的窄袖。
池无心乖乖将手摊开,任她将衣服穿好,双手搂过腰间系带,缠绕两圈,绑了个蝴蝶结。
“可爱。”叶回生说,在她脸上啾了一口。
“可以出去玩了,带上京柳,一会儿等没人的时候,把她也叫出来逛一逛。”
池无心点头,把纸伞拿上。
两人携手出了王员外府,在街上逛了好几圈,愣是没有一个地方是没人的,好像全镇的人都走出家门,要参加热闹的祭典。
叶回生没有办法,就找了一个人稍稍少些的巷子,使了个障眼法,把京柳叫出来。
只是她们进去时两个人,出来时三个,实在有些蹊跷。
京柳就笑道:“这有什么难的,主子忘了我现在是鬼吗?我只要隐去身形,他们看不见我不就好了。”
“不好不好,这样的话,小乖不也看不到你了。”叶回生否决道,“你就这样跟着吧,我一直用障眼法把咱们三个一起罩起来也就是了。”
商量好以后,她们走出巷子。
太阳西沉,渐渐隐去踪影,天色暗了下来,灯光连成长河,接替太阳,照亮街道。
要到祭典开始的时间了,所有人都朝着镇中心走去,叶回生几人也汇入人流。
只是旁边总有人碰到京柳,然后冷得一个哆嗦,不明所以地打上两个喷嚏,小声嘟囔着:“……哪儿来的一阵凉风。”
镇中心的广场极大,渐渐容纳了所有的镇民,叶回生拉着池无心的手,靠灵力作弊,神不知鬼不觉地挤开两旁的人,来到最前排的位置。
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男人站在中心的石台上,他的脸上同样也带着面具,是一个狼面具。
沙哑中透着异样激动的声音从面具后面传来,“祭典——开始!”
他话音落下,一阵激昂的鼓点响起,鼓动着人们的心脏,情绪。
“地理图?”叶回生有点纳闷,“你是从哪儿看到的?”
“有一次晚饭前,赵皇子几人拿盖山国地理图出来,我扫到一眼,就记下了。”池无心如实回答。
“小乖宝贝,你可真是我的小福星!”叶回生大声夸道,“做得好!”
她弯下身,挑起对方的下巴,亲了一下她的额头,噙着笑说道:“这是奖励。”
四下无人,但池无心还是红了耳尖。
…………
咸水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盐井,镇上有一整个处理晾晒的产业链,镇民们靠盐井生存,因为暴利,每个人都富得流油,小镇也十分繁华。
咸水镇最有名的吃食,是盐水鸡和腌菜。
两人来到镇上,先找地方卖掉了三匹红马,赚了三百两银子。
叶回生向商人打听客栈在哪儿,对方却摇头道:“您也是来参加咸水娘娘祭的?怎么来得这么晚,客栈基本上都住满了。”
话虽如此,他还是指了方向。
叶回生同他道谢,边走边说道:“怪不得这么热闹,张灯结彩的。”
过往的路人都喜气洋洋,手腕上都绑着一条红丝带,路上有许多卖面具的摊子,池无心面露好奇,时不时分出视线去瞧。
她是头一次遇到节庆祭典之类的活动。
叶回生时刻关注着她,自然不会错过她的目光。
她牵过这人的手,来到一个小摊前边,问道:“面具怎么卖的?”
摊主笑呵呵道:“一张面具只需要十个铜板,两张十八。客人是外地来的吧,今晚咸水娘娘祭,就在镇中心的大广场上,人人都得戴上面具,咸水娘娘会保佑所有人无病无灾的。”
叶回生晃了下她的手,“来,挑一个喜欢的。”
摊子是一张小桌,桌面上摆着十几个面具,从桌角两旁又伸出两根长长的杆子,上头扯了一条条线,每根线上面有挂了四五张面具。
这些面具样式各不相同,都是各种动物,有羊,有狐,有牛,有虎。
池无心挨排扫过,忽然见到一个眼熟的,一张有着尖尖耳朵的松鼠面具。
她伸出手,指了指它,“想要这个。”
“好。”叶回生说,“要一个松鼠的,再拿一个狐狸的。”
她数出十八枚铜板,放到摊主手里,后者取下两张面具递给她。
叶回生拿起松鼠的那个,放到池无心手里,笑道:“你头上的饰品太多了,不好戴,等到了客栈,我帮你重新梳一个简单点儿的发型,咱们在戴上面具出来玩,好不好?”
池无心自无不应,点了下头,“好。”
街上人流太多,摩肩接踵,她们也走不快,只能随着众人的速度,等来到客栈一问,真的没了空房,已经全爆满了。
许多男男女女的目光落到她们身上,叶回生视而不见,继续问老板,“一间也没有了吗?加钱也不行吗?”
老板是个微胖的汉子,为难地说:“有钱不赚是傻子,我会把生意推出去吗?姑娘,是真没空房了,早三天就被订光了。”
“实在不行,你去问问个人家里,看看有谁愿意收留你们一夜的。晚上的咸水娘娘祭,可是万万不能错过啊,每三年才只有一次!”
叶回生:“镇上没有别的客栈了吗?”
老板遗憾地说:“就我这一家,平时咱们镇子来的人不多。”
她总不能把现在住着的人赶出去,凡事总得讲个先来后到。
叶回生无奈,只好带着池无心出门,安抚道:“没事,就去问问有没有愿意让我们借宿一晚的。”
“还没带你正经借宿过一回,正好,就当尝试新事物了。”
上次说去找借宿,遇见的还是槐老爷,希望这次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池无心哪有异议,她只要跟着主人,荒郊野岭,幕天席地也很快活。
挑住宿的人家也有讲究,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房子太破的不要,要么是主人家贫,没有空房,要么是主人家懒惰,不修缮房屋,就算有空房也是脏的,住不了人。
最好选那种带小院的大户人家。
叶回生挑中一间有门房的,走上前客气问道:“这位小哥,打扰了,我与表妹二人路过这里,本想见识一下咸水娘娘祭,却不曾想来得晚了,客栈早就住满了人,所以斗胆来问上一问,府上可收借宿的人吗?”
门房早就注意到了她们两个绝世美人,此刻面红耳赤地说:“二位姑娘也要来参加咸水娘娘祭?好,好,我这就去回禀主人,你们等候片刻,千万别走!”
他的态度格外激动,一路跑着往院内冲,差点跑丢一只鞋。
叶回生不以为然,没什么稀奇的,她已经习惯了万人迷光环带来的各种反应。
没过多久,门房气喘吁吁地领着一个中年男子回来,后者穿着棕袍,神情格外和善道:“我是府上管家,老爷已经同意了,二位快随我来吧。”
她们跟着管家进院,外面时不时看过来的人才渐渐散开。
两匹马被门房牵走,叶回生把马背上的纸伞拿了下来,握在手里。
管家走在前方带路,闲聊般问道:“两位姑娘对咸水娘娘祭知道多少,可有所了解了?”
叶回生回道:“只是买面具的时候,听摊主说了一句,可以庇护人无病无灾。”
管家慈眉善目道:“是,确有此事。咸水娘娘祭是我们镇上特有的风俗,本是纪念一位女子的。她路过此地,当时正闹旱灾,天不降水,她于心不忍,便带来水源,镇民们为了纪念她的善举,才有了祭典。”
他说着,领两人来到客院,道:“我家主人乃是王员外,平日里喜好吟诗作对,以文会友,所以建有客院。”
“姑娘看此地是否格外风雅?”
院中有梅树假山,布置了庭园小景,的确颇为雅致。
叶回生附和道:“是挺漂亮的。”
管家笑道:“那是,老爷说了,吟诗作对时,得有相应的景色,才有意趣。他最喜红梅,冬日梅花落雪,艳红点点,才最动人。”
“咸水娘娘祭要到戌时才会开始,两位姑娘就先在此暂歇罢。”
叶回生再次道谢。
两人走入院中,推门进房,这镇上貌似都是凡人,叶回生没瞧见修士,但出于习惯,还是布上了一层禁制。
她拉着池无心坐到椅子上,将纸伞放到桌上,说:“来,坐好,我帮你把头发拆开。”
池无心就坐得板板正正,双手放到膝盖上。
叶回生拿掉钗环,解开发髻,将她的头发散开。
一头白发如水银般泻下,从她指缝间滑走。
她拿起象牙梳,从发根梳到发尾,将头发梳理整齐,简单在脑后松松束上,用带着铃铛的红绳绑好。
“衣服也换一件吧,换个简单的。”
叶回生说着,将她拉起来,褪掉外衫和中衣,选了一件方便的窄袖。
池无心乖乖将手摊开,任她将衣服穿好,双手搂过腰间系带,缠绕两圈,绑了个蝴蝶结。
“可爱。”叶回生说,在她脸上啾了一口。
“可以出去玩了,带上京柳,一会儿等没人的时候,把她也叫出来逛一逛。”
池无心点头,把纸伞拿上。
两人携手出了王员外府,在街上逛了好几圈,愣是没有一个地方是没人的,好像全镇的人都走出家门,要参加热闹的祭典。
叶回生没有办法,就找了一个人稍稍少些的巷子,使了个障眼法,把京柳叫出来。
只是她们进去时两个人,出来时三个,实在有些蹊跷。
京柳就笑道:“这有什么难的,主子忘了我现在是鬼吗?我只要隐去身形,他们看不见我不就好了。”
“不好不好,这样的话,小乖不也看不到你了。”叶回生否决道,“你就这样跟着吧,我一直用障眼法把咱们三个一起罩起来也就是了。”
商量好以后,她们走出巷子。
太阳西沉,渐渐隐去踪影,天色暗了下来,灯光连成长河,接替太阳,照亮街道。
要到祭典开始的时间了,所有人都朝着镇中心走去,叶回生几人也汇入人流。
只是旁边总有人碰到京柳,然后冷得一个哆嗦,不明所以地打上两个喷嚏,小声嘟囔着:“……哪儿来的一阵凉风。”
镇中心的广场极大,渐渐容纳了所有的镇民,叶回生拉着池无心的手,靠灵力作弊,神不知鬼不觉地挤开两旁的人,来到最前排的位置。
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男人站在中心的石台上,他的脸上同样也带着面具,是一个狼面具。
沙哑中透着异样激动的声音从面具后面传来,“祭典——开始!”
他话音落下,一阵激昂的鼓点响起,鼓动着人们的心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