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手上揉搓的愈发厉害。
  即使不情愿,沈长胤也很快被她带走了全部注意力,眼神中重新只剩下了头顶摇晃着的纱帐。
  过了不多时,谢煜的手心就盈满了一小摊的水,清亮的。
  她跪坐直,手心向上,颇为好奇地看着,发现自己在水里隐隐绰绰的倒影,挑了一下眉。
  她耽搁的有些久。
  沈长胤用胳膊撑起身来,拉过她的手:“有什么好看的?”
  她望着那一小摊清亮的水,又望着谢煜,在谢煜的目光注视下,翻转谢煜的掌心,让那些水顺着自己的心口滑落下去。
  谢煜的大腿瞬间绷直,伤疤因此更狰狞了一点,嗓子有些沙哑,却一句话不说,发出了两声气音,就重新伏了下去。
  夜晚漫长,香雪纱帐时不时被两只素白的手捏紧、抓到褶皱、拉到变形。
  在某个皮肉紧贴的时刻,谢煜肩膀上的伤口又开始渗出一点血,染红纱布。
  她却不管不顾,抵住沈长胤的额头,低哑要求。
  “山洪那天晚上,你对我说的话,再说一遍。”
  那日,沈长胤给去救人的谢煜告别,表白并要求一个答案。
  谢煜现在让她把那个问题再重复一遍。
  沈长胤眼神恍惚着,手紧紧地插在谢煜的乌发间,却不受诱导,眼白轻微上翻地等理智恢复,然后轻笑着说:
  “我不说。”
  “你想要回答那个问题,你得做那个发问的人。”
  谢煜不肯,腻腻歪歪地缠着她,细细密密地啃咬着她的耳廓,要她再说一遍。
  沈长胤到最后也没说。
  两人搞到太阳初升,才沉沉睡去,一觉睡到了午后。
  沈长胤醒得更早。
  谢煜醒来时,发现对方已经下过一次床,将昨夜那本古籍拿回来,已在她身边平静地阅读着。
  谢煜瞥了一眼,脑袋立刻痛起来,没有标点、写法古怪、诘屈聱牙,她一眼都看不下去。
  然后在收回目光的那一刹那,决定找个时间,将那四个字说出口。
  她望着头顶的粉白色纱帐,抿嘴微笑。
  又在沈长胤喊她的时候收起笑容,一本正经:“怎么了?”
  *
  昨夜过后,两人今日起来都神清气爽,在家里过了个没有人打扰的假期生活。
  但是到了傍晚,还是没有办法地忙碌了起来。
  明日江南水师就要到京城了,皇帝决定亲自率着文武百官到大运河码头旁迎接。
  作为如今朝堂上唯二的两个焦点,谢煜和沈长胤自然是逃不过提前准备的。
  明日江南水师上京,并不阻止百姓围观,所以将会是她们两个首次公开地出现在百姓面前。
  礼部的压力可想而知,张侍郎忙忙碌碌,试图让一切都不出错。
  谢煜和沈长胤听完了她介绍流程。
  谢煜又问道:“这江南水师,是什么样的一个风格?”
  张侍郎说了很多话,咕嘟咕嘟地喝完茶水,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才说:“桀骜不驯,盛气凌人。”
  谢煜眉心一跳,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形容。
  沈长胤反而没有什么反应。
  张侍郎说:“你也知道,我们陛下当初夺嫡失败,败走江南,从江南那里又龙兴回京,沈氏就是她的助力。”
  “后来,陛下微服私访到江南,看中了一名农妇,有了三殿下您,也是当即让您与沈氏的长房嫡女定了亲。”
  谢煜在桌下面悄悄搭上了沈长胤的手,捏了捏。
  “沈氏有从龙之功,深得陛下信任,江南水师也确实干练强力,所以即使是禁卫军,也是入不了她们法眼的。”
  她又补充道,“不过,虽然江南水师大部分将领的风格是这样的,但是主将沈大人却是个稳重的人,您明日不必太过担心。”
  送走张侍郎,第二天很快来到。
  谢煜和沈长胤都穿了官服,一身明黄搭配一身浓紫,都骑着从西北带回来的好马,跟在皇帝的马车后面。
  从出门开始,街边就围满了百姓,好奇地看着她们俩。
  今日的阳光正好,打在她们俩的眉眼上。
  百姓们的口风很快由‘哪个是太子殿下?’‘这马真高’变成了‘太子殿下和摄政王真般配’‘太子殿下真贵气’‘摄政王才更好看’。
  一路骑马来到了京郊的大运河码头,一眼望去,无数艘大船和她们身边依附着的小船将河面都铺平了。
  船上的风帆与旗帜都飘扬着,无数个‘沈’字在风中摇晃。
  皇帝下了马车,亲自到码头接见,一艘停靠在码头旁的大船开放了木质的阶梯,船上走下来一个眉眼英气、沉默稳妥、穿着盔甲的中年女人。
  一下船就向着皇帝行礼,皇帝连忙把她拉了起来,两人叙旧了一番。
  谢煜和沈长胤静静地站在皇帝身后看着,也不多言。
  中年女人又将视线转向谢煜,抱拳低头,“太子殿下,今日终于能与您相见。”
  她对谢煜的态度完全看不出来张侍郎口中的‘轻狂’,反而足够尊敬。
  中年女人抬起头来:“今日小女也来了,她日思夜想,终于得见您的容颜。”
  什么?
  谢煜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了船上传来更轻的脚步声,有人戴着帷帽,一身青白衣裙,娉娉婷婷地从船上走下来。
  风吹过,吹动帷帽白纱,只露出小半张肤白唇红的脸。
  那人如同云一般的走到谢煜面前,福身行礼,而后摘掉帷帽,盈盈地向谢煜一笑。
  “三殿下。”
  沈长胤忽然牵住了谢煜的手。
  【作者有话说】
  1
  第63章 从码头到夜宴
  ◎小沈六岁时◎
  这个曾经和谢煜定过亲的人叫做沈流枕,长得和沈长胤有些像,到了旁人第一眼会认为她们俩有血缘关系的程度。
  气质也有些相似,都偏向清冷;只是比起沈长胤那种原本容颜迤逦却被神态生生压下去的清冷,她的眼角更加圆润,没有那么锋利,更温和一些。
  她还穿着一身素白衣裳,很有沈长胤的即视感。
  而今日沈长胤自己反而穿了一身浓紫色的官服。
  沈流枕对谢煜行完礼,又对沈长胤点了点头,“沈大人。”
  沈长胤不做回应。
  谢煜问:“你们两个认识?”
  在心里偷偷祈祷,千万别是姐妹关系,她拒绝卷入豪门姐妹相争的狗血风波里。
  沈流枕微笑着说:“多年不见,沈大人也曾在我的老师名下学习。”
  谢煜偏头向沈长胤确认。
  沈长胤握着谢煜的手紧了紧,云淡风轻地说:“一面之缘。”
  不是姐妹就好,谢煜安下心来,放松笑着:“那你们俩真是很有缘分。”
  沈流枕轻笑了一下,从身后侍女怀里接过一个木匣子,声音温柔似水,面对着谢煜。
  “三殿下,流光似水,多年不见,这件礼物终于得见天光。”
  送我的?
  谢煜看着沈流枕打开木匣的盖子。
  一只做工精巧,虽无过多雕饰,但显然机关繁复、质量过硬的木质弓弩静静地躺在匣中干草上。
  做工精密的造物自然会给人一种精密整洁的美感。这只浅棕色的弓*弩便是如此,清漆已经干透,木头的纹理成为了最好的装饰。
  江南水师的沈将军在一旁介绍道:“流枕她自十二岁以来就向姑苏城中最好的木匠拜师,十八岁时手艺终于超越老师。其后三年至今,她都在设计改善这柄连弩,使其臻于完美。”
  “这三年来,每一道工序她都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连我这个母亲都没有资格上手碰一碰,只为了给三殿下送上这份礼物。”
  这心意过于真诚,谢煜尚且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沈流枕便有些嗔怪地低声:“母亲!”
  又望向谢煜:“还请三殿下不必有压力,我本就喜爱木工,为您做礼物本身也使得我感到心情愉悦。”
  将木匣向谢煜面前送了送:“久闻三殿下英勇过人,百步穿杨,还请三殿下试一试,只当为我测试这连弩的优劣。”
  浅棕色的弓弩落到谢煜眼前,没有半只小臂长,但匣中的箭头却凛然发光,锋利异常。
  在古代火枪出现以前,弩无异于是最能媲美现代枪支的武器,比起弓箭的射程更长,使得使用者可以更专注于瞄准与计算风力。
  谢煜当然心动,手动了动,却又垂下——
  忽然想起这件礼物来自她曾经的未婚妻,她的心里有一层浅浅的不安,犹豫起来。
  沈流枕看见了她的动作,神色却不变,依然捧着木匣,用期待的眼神望向谢煜。
  在一片安静中,沈长胤忽然轻笑一声,晃了晃谢煜的手:“知道你喜欢,那就收着吧。”
  她伸手拿过木匣,向沈流枕笑着说:“沈小姐一番苦心,我替我妻谢过了。”
  “只是小谢昨日恰巧伤了肩膀,这礼物便由我替她保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