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她不会调味。
  总是拿捏不好盐和糖该放多少,更别提醋与酱油了。
  因此总是要沈长胤在一旁帮忙。
  她们俩已经失踪有一段时日,京城中的各方由轩然大波到暗流涌动,有许多利益方觉得她们俩已经死了,正在磨刀霍霍。
  一些临时盟友也在摇摆,甚至直接跳反,打算啃掉沈长胤的势力。
  要怎么处理?
  要敲打还是要透露消息,敲打要敲多重,总不能够与所有人为敌,透露她还活着的消息的话,谁是可靠的,谁会立刻将消息泄露出去。
  刺杀她的人又到底是谁,混在哪一方的势力中?
  北郊的百姓也听说了三公主与摄政王失踪的消息,军垦也不如前段时间顺利了,该怎么安抚。
  皇帝是什么样的态度,那几个公主呢?
  问题好像层出不穷,千头万绪,无论从哪一个线头追查下去,都只会引向一团乱麻。
  某一天夜里,沈长胤坐在桌前,迟迟没有下决定,笔尖的墨滴已经干了,烛火已经昏黄,听见了厨房里有人在喊她:“沈长胤——!”
  她放下笔与京城中的无数暗流,起身来到那间小小的厨房。
  谢煜见她来了,自觉坐到灶膛后开始烧大火。
  今天去镇上,买得了细嫩的牛肉,两人一致决定要开大火爆炒。
  爆炒的时间就短,下调料的时间窗口也有限,干脆这道菜就直接由沈长胤来做了。
  恰好谢煜前两天刚买了一柄轻便的木勺,沈长胤也能轻松使用。
  京城里的一切都是复杂的,又是充满诱惑的,是权力与利益交织的,是有她不能够放弃的仇恨的。
  但这里的一切是简单的,只有眼前的三餐。
  沈长胤快速将牛肉炒好,又盛出米饭。
  她们最近又打了一张桌子,就放在院子中央。
  将饭菜端到桌子上,准备吃一顿露天的晚餐。
  沈长胤算了算时间,发现今天已是花月的最后一天了,这十几天里,谢煜又送了两回花,保证那个粗陶瓦罐里永远都会有鲜花在盛放。
  老金她们早已经按照她的要求埋伏在附近,只等着她的命令。
  谢煜吃完饭了,很满足,又拖过来一个凳子搁腿,望着天上的繁星说:“要是有两把摇椅就好了,肯定很舒服。”
  沈长胤问:“除了摇椅呢,你就不需要点别的吗?”
  谢煜想了想,摇摇头:“现在想不出来。”
  又笑着说:“你可能不信,但是如果当初我没有被你抓回去的话,我应该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不过村子可能要更大一些,或者干脆住在镇上,总之就是过很普通的、关心三餐的生活。”
  说完后才发现沈长胤在望着自己,不由得摸了摸脸:“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
  “没有。”沈长胤朝她笑。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其它含义、只有轻松的笑。
  信鸽‘咕咕’地落在屋顶。
  谢煜已经认得这只鸽子了,起身去厨房摸了一把小米出来,发现沈长胤已经回屋了,也没在意,将小米撒给信鸽吃。
  等她看着信鸽吃完了小米,一回头才发现沈长胤已经出来了,不知道望了她多久。
  见她看过来,沈长胤路过她,捧起地上的鸽子,将手中的纸条绑到了鸽子的腿上。
  她将鸽子放飞,走向院门口,停住,说:“今夜午时,老金她们会带人控制整个村子。”
  “你可以就在这里待着。如果想去别的地方的话,村口的第二条岔路上会有一辆马车在等你,车上有足够的银两,你可以去任何一个你喜欢的地方,重新建一个这样的小院子。”
  谢煜站在院子中央,愣住了。
  沈长胤已经推开了院门,顿了顿,却还是转头说:
  “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和你在另外一个院子里摆两张摇椅,你打猎、生火,我做饭、写对联。”
  她说得很慢:“如果有来生。”
  她转身,匆匆踏入夜幕中,一次也没有回头。
  【作者有话说】
  端午节快乐!
  爱你们耶!
  第31章 从回京到反悔
  ◎她后悔了◎
  沈长胤走了,谢煜还有些发愣,半晌后才反应过来。
  也不去追人,反而先趁着月色,去村口的第二条岔路上去查看那辆马车。
  月亮高高挂着,草叶上已经下露水了,走到了马车面前时,她的衣角已经被沾湿。
  她环顾了一圈,确认这辆马车就是她们两个人最常乘坐的那一辆。
  她第一、二、三、四次被沈长胤抓回来,还有每天上朝,都用的这驾马车。
  这辆马车看着其貌不扬,外面也没有镶嵌什么金银珠宝,但质量确实是非常好。
  马车内空间又大,柜子又用的是上好的花梨木,这才能获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沈长胤的青睐。
  居然舍得给她?
  她上车检查了一圈,确实发现了不少银子,还有一些干粮、换洗衣物、伪造的路引,甚至连地图都给她备了一份。
  沈长胤这个人,当她不站在你对立面的时候,是十分体贴的。
  她坐在马车的驾驶位,背靠着马车,望着天上的月亮,谨慎地思考了一会儿。
  沈长胤突然要放她走,为什么?
  她从所有的利益角度都思考了一遍,都没能理解。
  最后只能临时归咎于,乡村生活果然净化人类心灵,沈长胤都开始良心发现了。
  那她得趁着沈长胤回到京城、被京城重新熏陶成那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权臣、改变主意之前,赶紧跑路。
  她这一走,沈长胤在京城里的处境应该会难过一些,毕竟要独自一人面对波谲云诡,还丢了她这个三公主的借口。
  想到这里,她耸耸肩。
  没事,要相信这种大魔王的能力。
  没有任何心软,谢煜牵起马绳,大喊了一声"驾",头也不回地往远方驶去。
  夜路是越走越亮的,渐渐地,眼前开始了晨光熹微。
  沈长胤的新马车在皇城门口停下,她尚未下车,就听下属在外面说:
  "皇帝陛下领了文武百官和几位公主在这里,说是要为您接风洗尘。"
  "知道了。"沈长胤整了整衣襟。
  等她下车的时间略有些长,现场的官员们开始有些躁动。
  之前被沈长胤坑得很惨的郭家,如今只剩下几个六七品的年轻小官,但也能随侍自己的上官,出现在这种场合。
  她们领头,在官员中窃窃私语,表示摄政王遭逢大难,流落民间半个月,此时必定形容枯槁,憔悴不堪。
  又不知道何处传来,摄政王脸上被划了一道已经毁容了的流言。
  众人都相信沈长胤在这些日子里一定饱受折磨,现在的状态一定不好,毕竟她是尽人皆知的文弱。
  今天算是个重要场合,史官也是到场了,此时正拿着笔和便携的小本子,写下'摄政王沈氏于马车中迟迟不肯出,轻慢天颜'的句子。
  一只细长白皙的手就在此时,在嘈杂中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沈长胤款步从马车上走下来。
  银白色衣裙一尘不染,身形修长,仪态温和大方,全身无可见的伤口。
  那张人尽皆知清冷漂亮的脸上更是一丝伤口也无,反而因着沉着冷静的神态,更添几分光彩。
  煌煌中如白日见月。
  在场的人一时寂静。
  谁也没有想到此人在经历了这样一番磨难后,不仅没有形容枯槁,反而维持了一贯的温文尔雅,风姿翩翩。
  更因众人皆知她经历了生死劫难,在看她这般仪态时,就不自觉地将她与那些只是被富养出来的世家贵女区分了开来,更多一丝尊重。
  皇帝和几位公主是没有官员们这般心态的,都只是平和地看着。
  沈长胤走到她们面前,行了一个非常浅的礼:"圣上。"
  皇帝也表现出了基本的礼仪:"沈爱卿。"
  说罢她就朝沈长胤的身后看去。
  等半天也没有等到第二个人从马车里出来,这才变了脸色,问沈长胤:"老三呢?"
  几位公主也齐刷刷地向沈长胤看来。
  这句话更是提醒了在场的所有官员。
  是啊,摄政王与三公主一同出的事,怎么如今摄政王回来了,却不见三公主。
  "三殿下遭逢大难,身心受惊,腰腹处更是受了两处刀伤,不宜长途奔波,便没有与臣一同回来,而是留在承州休养。"
  沈长胤款款地解释。
  百官都接受了这个理由。
  只有谢家的这位皇帝和几位公主,都还在用意味不明的眼神看着她。
  过了许久,皇帝才朗声大笑,拍拍沈长胤的肩头,看起来仿佛接受了这个理由一般。
  实际却用只有周围一圈人才能听见的音量说:
  "沈长胤,你是个聪明人,当初你与我谈判说要找个公主联姻,自然有你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