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赵主任这会儿说:“她说要改良桃酥的配方,让桃酥不容易碎,这样就更有竞争力。”
  “反正她是一肚子想法。”钱同生说,“我们这些老同志也不能光跟着她嘴跑,她毕竟还小,一心往前走,还得我们这些老同志,给她刹刹车。”
  赵主任几个都点头,郭主任说:“桃酥的事,你们再商量,辣酱反正就在北崇卖,不影响谁,我们就先生产了。”
  “行,真好吃的话,给我们食堂先上点,让我们都尝尝。”郑连成笑着说。
  王英回到办公室,继续自己的工作。
  吃午饭的时候,林芳华带着一瓶辣酱过来找王英。
  “王组长,这个给你。”林芳华说。
  王英环视了食堂一圈,看见厂长和几个领导在一起吃饭。她说:“你去,把这个辣酱先给领导们尝尝。”
  “啊?我去啊,我不敢去,而且这个是给你的!”林芳华说,“郭主任已经同意试生产了,没必要给他们尝了吧。”
  徐莉莉几个好奇地看着王英和林芳华,王英啧了一下嘴,小林同志,太稚嫩了!王英说:“我带你去。”
  “真去啊?”林芳华犹豫。
  “你对你的辣酱没信心?”王英说。
  “有信心!”林芳华忙说,她就是有点怕领导……
  “那走吧,我们也让领导放放心啊!”王英说。
  “那等下我们偷偷给吧。”林芳华说。
  “那怎么行!就要大庭广众给啊,又不是搞腐败,背地里偷偷摸摸像什么样。”王英说着拉过林芳华,去找领导们。
  领导们一看王英手上的瓶子,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王英把辣酱交到林芳华手上,又推了推她,让她自己说。林芳华支支吾吾的,钱同生看不下去了,说:“这是辣酱的样品吧?”
  “是!”林芳华说。
  “我们尝尝吧,看比我们原来的大酱多了什么味。”钱同生说。
  林芳华这才把瓶子给他们,几位领导每人挑了一点在自己餐盘上,有好奇的职工看过来,王英又推了推林芳华,林芳华也请那些职工吃。
  “诶?真不错呢!”钱同生说。
  “可以可以!”
  “我觉得可以叫老郭多生产一些,真不错!”
  “这酱好吃啊,我们厂要生产吗?”
  七嘴八舌间,林芳华激动得都快哭了。王英拉了拉林芳华,两人离开,那瓶辣酱就留在领导他们那儿了,林芳书说:“回头我再给做一瓶新的。”
  “好,我刚才应该先挖一点的,呵呵。”王英笑着说。
  林芳华知道王英在说笑,她心里万分感激她,眼眶发热。把王英送回自己的座位后,她都不想走,想和王英再说说话。但她看到王英的组员们都看着自己,林芳华还是打声招呼离开了。
  林芳华一走远,徐莉莉就问:“组长,怎么回事?”
  “没怎么,酱园那边的同事,这次和我一起去南崇出差的。”王英说。
  “刚才她给你的酱呢,为什么拿给领导了。”周前进问。
  “那是样品。”王英没有多说,但组员们看刚才林芳华的神情就能看出来,组长不知道帮了她多大的忙呢!
  第87章 笔记副食品厂也就赵主任算个正派人。……
  罗文书尤其酸得厉害,说:“组长,我们才是你的嫡系,你的亲组员,我们也想进步的!”
  王英看他:“你想怎么个进步法?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这话把罗文书给问住了,他一时说不上来,就说:“组长帮了刚才那位女同志什么忙?”
  王英说:“她写了一份新产品的生产提案,用的我先前提案的框架,我帮她修改了一下,就这么简单。”
  “新产品是酱园那边的?刚才她要给你的那个酱?”周前进说。
  “没错,味道很好。”王英说,“我呢,确实帮了她一点小小的忙,但是我帮助她前提是,她手里有产品配方,她会制作,她还写好了提案。我的亲组员们,如果你们也有配方、有提案,我也会帮你们的。”
  几个组员们都沉默了,配方和提案,他们怎么会有!
  “她把题案交上去,领导就同意生产了吗?”周前进说。
  “厂长同意试生产了,只要卖得好,以后就会一直生产的。”王英说,“你们如果有什么副食品的配方也可以提出来看看,当然也不仅仅是副食品的配方,比如说生产包装的改进啊,工作流程的优化啊,产品原料的升级啊等等等等,只要是对生产有利的,对厂子好的,都可以提出来。”
  几个人认真听王英的话,像是在上课。
  王英又说:“如果暂时没有方向呢,就在工作中去发现,发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以后找机会。”
  徐莉莉坐在王英身边,这会儿她抱着王英的胳膊,脸在她胳膊上蹭蹭:“组长果然还是我们的亲组长,什么都教。”
  王英想得很远,将来企业改革,副食品厂拆分,她肯定想拿下零食点心这一份。到时候手底下肯定得有用得着的人,所以她要从现在开始培养、筛选。正如罗文书说的,他们是她的“嫡系”,如果能把他们都培养起来,对她来说是个助力。
  田玉兰和杨建设坐得离王英稍远,他俩心里都想,他们算不算组长的嫡系啊……但不管算不算,组长肯定也会帮他们的,可惜他们只是操作工,好像没什么可以发展。
  吃过午饭,几人回车间。王英回到小办公室,心里想着,等下次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找一找陆忠鸣,问问他桃酥的事。虽然厂长还没同意桃酥进南崇的提议,但改良桃酥还是要做的,等将来有机会了,她可以直接拿出质量更好的桃酥,提高打赢胜仗的机会。
  快要下班时,田玉兰来找王英。
  “有事吗?”王英问她,“坐下说吧。”
  田玉兰拿下口罩,坐在王英对面,看着王英,犹豫着开口:“组长,一个操作工的前途和未来是什么呢?成为更熟练的操作工吗?”
  这是自己午饭时说的话给她触动了,王英心说。
  “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也很了不起,但问题是你自己是否从心底认同这份了不起。”王英说。
  田玉兰摇头:“我不认可,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每天在操作台前用闸刀切糕点,切着切着,感觉自己好像融入了那把闸刀,成为了*它的一部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王英能明白田玉兰的苦闷,这是对未来的担忧,对人生感到迷茫。
  “组长,你说我该怎么办呢?”田玉兰幽幽地看着王英。
  王英想了想说:“我的人生经历有限,只能给你一些小建议,首先是立足当下,当好一个操作工,然后再去学习一些新东西,任何你想到的,或许能从中找到你喜欢的,找到新的目标和希望。”
  “学什么呢,手艺吗?”田玉兰说。
  “都行,最好是要动脑筋的。”王英说。
  田玉兰若有所思,过了足足有一分钟才说:“谢谢你组长。”
  “不客气,有什么想法了,还可以找我。”王英对田玉兰笑笑,她觉得田玉兰这是处在人生觉醒的关键期,不知道她将来会什么样呢。等以后改革开放,时代巨变,她更自由的时候,不知道她会有什么样的成长,王英心里好奇又期待。
  “好。”田玉兰点头应下,把口罩又戴回脸上,“我回去了。”
  转眼到元宵节。以前传统的灯会、庙会现在都没有,但元宵还是要吃的。
  这天正好是休息日,一早上,陈秀琴做了她拿手的糖炒元宵。
  “我还是头一次吃糖炒的元宵,我们家原先就水煮了蘸白糖吃。”王英说。
  “这是我的拿手绝活。”陈秀琴笑着说。
  “好吃。糖和油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不好吃的。”王英对陈秀琴的糖炒元宵很喜欢。
  “喜欢就多吃点。”陈秀琴说。
  赵云升忙说:“喜欢也不能多吃,元宵不好消化。”
  “啧,难得吃一回。”陈秀琴瞪赵云升。
  早饭过后,王英说要出门。
  陈秀琴问:“去哪儿,回家去吗?”
  “不回,出门办事,尽快回来。”王英说。
  赵主任正在看报纸,他放下报纸问王英:“英子是要去找陆忠鸣吗?”
  “对。”王英应了声。
  “一个人去吗?”赵主任又问。
  “不,我和同事一起,我们约了在厂门口碰面。”王英说。
  赵主任嗯了一声,没有再问,低头继续看报纸。
  王英带了自家厂里生产的和她从南崇买回来的桃酥,和家人说了一声,骑车出门去。
  王英到厂门口,徐莉莉已经到了。
  “嘿嘿,终于可以和组长一起出门办事了。”徐莉莉很激动。
  “说不定白跑一趟。”王英笑着说。
  “不怕不怕,走走,往东还是西?”徐莉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