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牛小妞跟王小磊都有工资,可都住宿舍,结婚住哪就成了问题。
要是王小磊明年能升连长,就能分到两居室结婚住。
“能不能升连长,还要等上面的决定,我可不能保证!”
王小磊作为他在海岛最近的人,资历跟军龄都到了,他给上级提交了申请,能不能批下来,顾北城现在也不知道。
“妈,孩子们也饿了。”
宋苒苒见王小磊跟牛小妞才第一次见面,林梦云就担心他们结婚要在哪里生活了,有些啼笑皆非。
两人能不能结成夫妻还不确定,林梦云的想的有点远。
宋苒苒将剩下的两个奶瓶,递给林梦云跟顾北城一人一个。
“媳妇,我今天接到你爸爸的电话了,这次过年,他跟爹会一起来海岛。”
刚结束战斗,顾北城才想起白天接到的电话。
“马上就要过年了,车票跟船票好买吗?”
宋苒苒想起去年那情形,抖了抖身子问道。
冬天车厢里是不热,可不开窗,各种体味臭脚丫味,宋苒苒实在是无法形容。
“回燕京的票难买,来海岛的票很容易的。”
顾北城抚摸着宋苒苒的头发,安抚道。
媳妇跟着他受了不少苦,家里没有冰箱,没有空调,也没有资料上看到的各种高科技。
不过很多现在西方国家最顶尖的高科技图纸,宋苒苒给的资料里都有,顾北城已经都通秘密聚道,传给值得他信任的人手里了。
他相信,这一次他们华国的明天会更好。
“什么时候能到,我提前将妈隔壁的房间收拾出来。”
宋苒苒将头在顾北城的手心里蹭了蹭,十分享受的问道。
“收拾房间的事不用你操心,明天等我下班后再收拾。”
“媳妇,孩子们还没有醒,我们继续!”
顾北城低头吻在了宋苒苒的脖颈处,开始行动起来。
“讨厌,不是才刚刚才有过嘛!”
宋苒苒感受到体内的变化,翻了一个白眼后就说不出话来了。
自从孩子满月后,顾北城比以前更喜欢折腾她了。
就跟饿久了的人,吃多少都感觉不到饱一样。
“媳妇,闭上眼,别说话!”
顾北城堵住了宋苒苒那吐气如兰的香甜红唇,带着她一起进入了奇妙又多彩的世界.......................
第174章 穿书一百七十四
“妈,你倒那么多面粉出来干嘛?”
平时林梦云对粮食都是算着来,每餐的菜跟馒头都刚刚好。
“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我做一些椒盐馓子,给孩子们吃。”
以前还没有搞限购的时候,林梦云每年过年前都会做一些椒盐馓子跟猫耳朵,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
在海岛,吃的菜比饭多,家里也有多余的面粉,可以用来做着面点。
林梦云就想做一道,以前每年都会做的吃食。
“妈,我不会做,我来给你打下手。”
宋苒苒还没有吃过叫馓子的零食,学着林梦云开始搓面条。
还好她以前学过长寿面,几年的时间,她搓面条的技术越来越好了。
“奶奶,宋妈妈,你们又在做什么好吃的?”
顾爱民刚从外面疯玩回家,脸上还有一道泥巴,衣服上也脏兮兮的。
“奶奶再给你做椒盐馓子,妈,留一点面粉,做一些甜口的馓子!”
宋苒苒从储物柜里拿出半包白糖,打算学着做。
以后宝宝们长大了,也能给他们做来吃。
“可以试试!”
林梦云也只做过传统的椒盐馓子,不过时代在进步,吃食也能改良。
在海岛这几个月,林梦云吃到了很多她以前都没有吃过的菜肴。
“爱民,过来烧火,奶奶要开始炸馓子了。”
面条都搓好,也醒发好了,就等着起锅烧油炸馓子。
“奶奶,我来了。”
顾爱民对做好吃的,都是随叫随到。
“妈,剩下的我来炸,您在旁边指点我。”
宋苒苒看着林梦云炸了几次,她接过那双长长的木筷子,学着林梦云之前的动作开始炸馓子。
有林梦云亲自指导,不到半个小时,所有的馓子都炸完了。
林梦云见顾爱民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她将甜口馓子跟椒盐馓子,都分了一份给他。
“奶奶,馓子真好吃!我拿去跟哥哥一起吃。”
顾爱民拿着馓子跑向客厅,见顾爱国正在看课外书,才松了一口气。
“哥哥,奶奶炸的馓子好好吃,可惜弟弟妹妹还没有长牙,只能喝牛奶。”
“妈,这馓子酥脆起泡不油腻,椒盐的干香酥脆,甜口的香甜可口,都很好吃。”
馓子可以长期放置不变质,海岛的夏季也可以放上半个月。
要是在燕京,这个时候炸馓子,可以放上三个月。
可以干吃,也可以做菜,是华国历史悠久的美食之一。
“啊,宋妈妈,我的牙又掉了!”
顾爱民吃的正香,突然就吐出来一颗乳牙。
“这次是上牙还是下牙?要是下牙你就丢屋顶上,要是下牙你就丢床底下。”
一般孩子六到八岁换牙,以前兄弟俩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的骨头都得不到充足的钙质补充,更别说牙齿了。
他们是到海岛一个月之后,才开始掉牙的。
宋苒苒倒了一杯凉开白给顾爱民漱口。
“这次是上牙,等我吃完了再丢床下。”
顾爱民是个小吃货,他漱完口后也不急着去丢脱落的牙齿,继续吃的香甜可口的馓子。
这一年的时间,两兄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掉一次牙,宋苒苒已经习惯顾爱民一惊一乍的了。
宋苒苒见顾爱民没当回事,就回厨房帮忙给林梦云打下手炸萝卜丸子去了。
腊月二十六,杀年猪。
今天宋苒苒他们不用回燕京,黑脸大叔跟去年一样,上午杀年猪,下午就推着车送了一头半猪肉进入院子。
“你家的猪养的可真好,这油熬完都能吃上几个月了。”
“三个后腿都做成火腿,前腿跟五花做成腊肉,剩下的猪肉,做成香肠跟猪肉脯,排骨跟猪头................。”
黑脸大叔还没有将猪肉搬下来,林梦云已经计划好所有猪肉的归途了。
“大叔,这次一共是多少斤猪肉?”
家里的男人都是肉食动物,现在的猪都是纯天然,没有吃过猪饲料,一只半猪的猪肉加起来也才一百多斤。
腊肉香肠跟猪肉脯,都能放很久。
黑脸大叔报了个数,宋苒苒上楼取出现金给了他。
腊月二十七,林梦云带着宋苒苒跟双胞胎,熏腊肉香肠、熬猪肉、炸肉丸、炖排骨、卤猪头。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一发。
腊月二十九,宋苒苒的在燕京的爸爸宋东阳跟顾父一起到达了海岛。
顾北城开车载着宋苒苒一起去接人。
“爸,爸爸,我们在这里!”
轮船上的人,陆陆续续的从下甲板上走下来。
顾父跟宋东阳个头都高,宋苒苒一眼就看到了。
她站在车旁边高高的举着一个手写的牌子,能让他们一眼就看到。
两人都穿着军绿色的衣服,龙行虎步的,不一会就走到了他们面前。
“爹,岳父!”
“爸,爸爸,这一路辛苦啦,我们赶紧回家吧。”
三个大男人都是话少的类型,就只能宋苒苒来调节气氛。
“不辛苦,去年还是当爸爸的人,今年我不止当了爷爷,还当了外公。”
宋东阳见宋苒苒面色红润有光泽,皮肤比做姑娘时还要嫩,那双灵动的眼睛像会说话一样,眉眼间都是幸福的笑容,一看就是被女婿娇养的极好。
“嗯!”
对于穿过来相处极少的宋东阳,宋苒苒不知道怎么相处。
人跟人之间,本来就是靠长时间的相处跟交流来维系感情。
宋苒苒上辈子已经得到过专一的父爱跟母爱,对于这一辈子拥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宋苒苒都本着随缘的心态。
几人上车后,宋苒苒坐在副驾驶,宋东阳跟顾父坐在后座。
“海岛跟燕京的天气真的是天差地别,难怪我家那位乐不思蜀,说以后都要跟着儿子媳妇生活。”
林梦云刚来海岛时,顾父还是有些高兴的。
媳妇是医生,平时管的多,烟不让抽,久坐也不行,就连夫妻生活也有规定,每个星期不能超过规定的次数。
可时间久了,他一个在家里,话没有人说,饭也没有人做,天天吃食堂,看着别人热热闹闹的,就想她早点回燕京。
现在谁家没有三四个孩子,孩子都满月了,还不想回燕京,还让他来海岛过年。
“爸,这里四面环水气温高,蔬菜跟水果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不但鱼虾海鲜便宜,只要有钱,天天吃猪肉也能吃够。”
要是王小磊明年能升连长,就能分到两居室结婚住。
“能不能升连长,还要等上面的决定,我可不能保证!”
王小磊作为他在海岛最近的人,资历跟军龄都到了,他给上级提交了申请,能不能批下来,顾北城现在也不知道。
“妈,孩子们也饿了。”
宋苒苒见王小磊跟牛小妞才第一次见面,林梦云就担心他们结婚要在哪里生活了,有些啼笑皆非。
两人能不能结成夫妻还不确定,林梦云的想的有点远。
宋苒苒将剩下的两个奶瓶,递给林梦云跟顾北城一人一个。
“媳妇,我今天接到你爸爸的电话了,这次过年,他跟爹会一起来海岛。”
刚结束战斗,顾北城才想起白天接到的电话。
“马上就要过年了,车票跟船票好买吗?”
宋苒苒想起去年那情形,抖了抖身子问道。
冬天车厢里是不热,可不开窗,各种体味臭脚丫味,宋苒苒实在是无法形容。
“回燕京的票难买,来海岛的票很容易的。”
顾北城抚摸着宋苒苒的头发,安抚道。
媳妇跟着他受了不少苦,家里没有冰箱,没有空调,也没有资料上看到的各种高科技。
不过很多现在西方国家最顶尖的高科技图纸,宋苒苒给的资料里都有,顾北城已经都通秘密聚道,传给值得他信任的人手里了。
他相信,这一次他们华国的明天会更好。
“什么时候能到,我提前将妈隔壁的房间收拾出来。”
宋苒苒将头在顾北城的手心里蹭了蹭,十分享受的问道。
“收拾房间的事不用你操心,明天等我下班后再收拾。”
“媳妇,孩子们还没有醒,我们继续!”
顾北城低头吻在了宋苒苒的脖颈处,开始行动起来。
“讨厌,不是才刚刚才有过嘛!”
宋苒苒感受到体内的变化,翻了一个白眼后就说不出话来了。
自从孩子满月后,顾北城比以前更喜欢折腾她了。
就跟饿久了的人,吃多少都感觉不到饱一样。
“媳妇,闭上眼,别说话!”
顾北城堵住了宋苒苒那吐气如兰的香甜红唇,带着她一起进入了奇妙又多彩的世界.......................
第174章 穿书一百七十四
“妈,你倒那么多面粉出来干嘛?”
平时林梦云对粮食都是算着来,每餐的菜跟馒头都刚刚好。
“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我做一些椒盐馓子,给孩子们吃。”
以前还没有搞限购的时候,林梦云每年过年前都会做一些椒盐馓子跟猫耳朵,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
在海岛,吃的菜比饭多,家里也有多余的面粉,可以用来做着面点。
林梦云就想做一道,以前每年都会做的吃食。
“妈,我不会做,我来给你打下手。”
宋苒苒还没有吃过叫馓子的零食,学着林梦云开始搓面条。
还好她以前学过长寿面,几年的时间,她搓面条的技术越来越好了。
“奶奶,宋妈妈,你们又在做什么好吃的?”
顾爱民刚从外面疯玩回家,脸上还有一道泥巴,衣服上也脏兮兮的。
“奶奶再给你做椒盐馓子,妈,留一点面粉,做一些甜口的馓子!”
宋苒苒从储物柜里拿出半包白糖,打算学着做。
以后宝宝们长大了,也能给他们做来吃。
“可以试试!”
林梦云也只做过传统的椒盐馓子,不过时代在进步,吃食也能改良。
在海岛这几个月,林梦云吃到了很多她以前都没有吃过的菜肴。
“爱民,过来烧火,奶奶要开始炸馓子了。”
面条都搓好,也醒发好了,就等着起锅烧油炸馓子。
“奶奶,我来了。”
顾爱民对做好吃的,都是随叫随到。
“妈,剩下的我来炸,您在旁边指点我。”
宋苒苒看着林梦云炸了几次,她接过那双长长的木筷子,学着林梦云之前的动作开始炸馓子。
有林梦云亲自指导,不到半个小时,所有的馓子都炸完了。
林梦云见顾爱民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她将甜口馓子跟椒盐馓子,都分了一份给他。
“奶奶,馓子真好吃!我拿去跟哥哥一起吃。”
顾爱民拿着馓子跑向客厅,见顾爱国正在看课外书,才松了一口气。
“哥哥,奶奶炸的馓子好好吃,可惜弟弟妹妹还没有长牙,只能喝牛奶。”
“妈,这馓子酥脆起泡不油腻,椒盐的干香酥脆,甜口的香甜可口,都很好吃。”
馓子可以长期放置不变质,海岛的夏季也可以放上半个月。
要是在燕京,这个时候炸馓子,可以放上三个月。
可以干吃,也可以做菜,是华国历史悠久的美食之一。
“啊,宋妈妈,我的牙又掉了!”
顾爱民吃的正香,突然就吐出来一颗乳牙。
“这次是上牙还是下牙?要是下牙你就丢屋顶上,要是下牙你就丢床底下。”
一般孩子六到八岁换牙,以前兄弟俩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的骨头都得不到充足的钙质补充,更别说牙齿了。
他们是到海岛一个月之后,才开始掉牙的。
宋苒苒倒了一杯凉开白给顾爱民漱口。
“这次是上牙,等我吃完了再丢床下。”
顾爱民是个小吃货,他漱完口后也不急着去丢脱落的牙齿,继续吃的香甜可口的馓子。
这一年的时间,两兄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掉一次牙,宋苒苒已经习惯顾爱民一惊一乍的了。
宋苒苒见顾爱民没当回事,就回厨房帮忙给林梦云打下手炸萝卜丸子去了。
腊月二十六,杀年猪。
今天宋苒苒他们不用回燕京,黑脸大叔跟去年一样,上午杀年猪,下午就推着车送了一头半猪肉进入院子。
“你家的猪养的可真好,这油熬完都能吃上几个月了。”
“三个后腿都做成火腿,前腿跟五花做成腊肉,剩下的猪肉,做成香肠跟猪肉脯,排骨跟猪头................。”
黑脸大叔还没有将猪肉搬下来,林梦云已经计划好所有猪肉的归途了。
“大叔,这次一共是多少斤猪肉?”
家里的男人都是肉食动物,现在的猪都是纯天然,没有吃过猪饲料,一只半猪的猪肉加起来也才一百多斤。
腊肉香肠跟猪肉脯,都能放很久。
黑脸大叔报了个数,宋苒苒上楼取出现金给了他。
腊月二十七,林梦云带着宋苒苒跟双胞胎,熏腊肉香肠、熬猪肉、炸肉丸、炖排骨、卤猪头。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一发。
腊月二十九,宋苒苒的在燕京的爸爸宋东阳跟顾父一起到达了海岛。
顾北城开车载着宋苒苒一起去接人。
“爸,爸爸,我们在这里!”
轮船上的人,陆陆续续的从下甲板上走下来。
顾父跟宋东阳个头都高,宋苒苒一眼就看到了。
她站在车旁边高高的举着一个手写的牌子,能让他们一眼就看到。
两人都穿着军绿色的衣服,龙行虎步的,不一会就走到了他们面前。
“爹,岳父!”
“爸,爸爸,这一路辛苦啦,我们赶紧回家吧。”
三个大男人都是话少的类型,就只能宋苒苒来调节气氛。
“不辛苦,去年还是当爸爸的人,今年我不止当了爷爷,还当了外公。”
宋东阳见宋苒苒面色红润有光泽,皮肤比做姑娘时还要嫩,那双灵动的眼睛像会说话一样,眉眼间都是幸福的笑容,一看就是被女婿娇养的极好。
“嗯!”
对于穿过来相处极少的宋东阳,宋苒苒不知道怎么相处。
人跟人之间,本来就是靠长时间的相处跟交流来维系感情。
宋苒苒上辈子已经得到过专一的父爱跟母爱,对于这一辈子拥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宋苒苒都本着随缘的心态。
几人上车后,宋苒苒坐在副驾驶,宋东阳跟顾父坐在后座。
“海岛跟燕京的天气真的是天差地别,难怪我家那位乐不思蜀,说以后都要跟着儿子媳妇生活。”
林梦云刚来海岛时,顾父还是有些高兴的。
媳妇是医生,平时管的多,烟不让抽,久坐也不行,就连夫妻生活也有规定,每个星期不能超过规定的次数。
可时间久了,他一个在家里,话没有人说,饭也没有人做,天天吃食堂,看着别人热热闹闹的,就想她早点回燕京。
现在谁家没有三四个孩子,孩子都满月了,还不想回燕京,还让他来海岛过年。
“爸,这里四面环水气温高,蔬菜跟水果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不但鱼虾海鲜便宜,只要有钱,天天吃猪肉也能吃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