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路沉默的朱砂问道:“周八郎坠河一事,与周七郎有关系吗?”
周五郎:“七郎自小贪玩,八郎坠河那日,他不知去了何处,夜里才回家。叔婶怪他没看好弟弟,还把他打了一顿。”
说话间,周家到了。
院外站着不少围观乡民,院内隐约传来一个老者急迫且愤慨的声音:“高堂尸骨未寒,你竟在灵前对胞弟拳打脚踢,此举实属不孝不悌、不仁不义!”
透过人缝,罗刹看见脸上布满抓痕的周七郎高声反驳:“先动手的是他!他污言秽语辱骂我辱骂耶娘,我为何不能还手?为何不能替耶娘打这个不孝子!”
周五郎圆滑,眼见周七郎惹怒里正,赶紧带着两人走进院中。
又是作揖向里正道歉,又是招呼周家人煮茶待客。
伸手不打笑脸人,里正看在周五郎的面子上,拂袖坐到檐下。
周七郎低头见罗刹与朱砂的脚上满是污泥,心觉愧疚:“二郎,连累你们跑这一趟了。娘娘庙在村东头,你与朱老板快去吧,别赶不及回城。”
罗刹:“周兄,到底出了何事?”
周七郎摆摆手:“家事。”
那边的里正拄着拐杖喘气,一听此言,又气得破口大骂:“家事?若非他们来得及时,八郎早被你打死了!老夫平日瞧你彬彬有礼,谁知背地里却是个歹毒之徒……”
里正老当益壮,喋喋不休越骂越起劲。
周七郎形孤影只杵在院中,一言不发。
嚣声乱耳,朱砂被吵得心烦意乱,指着里正大喝一声:“闭嘴!”
罗刹轻车熟路地从槃囊中掏出假令牌,还特地走到里正面前,得意地晃了又晃:“我们是太一道的弟子。”
里正一见令牌,立即听话闭嘴。
耳根子彻底清净下来,朱砂指着周七郎道:“你随我们进房。”
周七郎犹豫不决,被心急去娘娘庙拜神的罗刹一把拽走。
房中,朱砂扫过满屋的狼藉,猜测周家两兄弟昨夜先在房中吵架,后至灵前互殴。
果不其然,等周七郎入房,便如实道来:“昨夜我们在这里吵了几句,他抓伤了我的脸。之后我拉着他去二老灵前道歉,他死活不肯认错,还拿着拐杖砸棺材。我气愤之下,打了他几拳。”
他身强体壮又怒气冲天,一拳拳挥下去,打得弟弟奄奄一息。
待被几位堂兄拉开,他悔恨交加,不知如何是好。
双亲离世前,再三交代他与弟弟和睦相处。
新丧未久,他与弟弟已打得你死我活。双亲若泉下有知,不知该多伤心。
朱砂斟酌良久,问出关键:“你们因何事争吵?”
自觉家丑不可外扬,周七郎摇头不肯说。
罗刹在房中焦躁踱步,一抬头看到挂在檐下的几捆草药。
蓦然惊觉,今日周家兄弟争执之态,竟与数日前在观山楼听闻的柳家兄弟如出一辙。
同样感情深厚的两兄弟,同样在近日莫名其妙起争执。
只不过最先动手之人,从兄长变成了弟弟。
罗刹试探着问出口:“周兄,令弟近几日是否阴晴不定?还常说些莫名其妙之话,借故与你争吵?”
外间的窃窃私语声传进房中。
多是乡民们对周家兄弟不和的猜测,其中夹杂着几句对周七郎的辱骂。
骂他心狠手辣,将弟弟打得半死不活。
更有义愤者翻出旧账,信誓旦旦称当年导致周八郎坠河的真凶便是他。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高声谈论所谓的坠河真相。
周七郎眼睛酸胀,仰起头盯着房顶。
片晌,他慢慢有了动静:“不是我推的。”
他的弟弟自小爱读书,而他大字不识一个,只能日夜期盼弟弟成才。
听闻娘娘庙的泰山娘娘最是灵验,他偷偷跑去庙中跪拜,惟愿泰山娘娘保佑弟弟金榜题名。
为表诚心,他跪了半日,求了半日。
可等他兴高采烈回家,才知弟弟坠河一事。
弟弟被抬回家时昏迷不醒,他被阿耶阿娘打了一顿。
等不及背上的伤好,他再次跑去娘娘庙求泰山娘娘,求她保佑弟弟醒过来。
他跪了一夜,伤口开裂疼得龇牙咧嘴仍不言弃。
许是泰山娘娘看他心诚,弟弟在几日后醒了过来,却成了一个体弱的瘸子。
这些年,他对弟弟尽心尽力,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与嫌弃。
可惜,他的弟弟压根不领情。
天大的委屈压抑在心中多日,无人可诉,更无法释放。
在此刻,面对仅有几面之缘的两人,那些苦楚如泉涌般喷发。
周七郎眼眶泛红:“阿耶死后,他痛骂阿耶为了我这个小人,撒谎骗他。不瞒你们说,他已平白无故与我吵过多次,话里话外说我曾推他下河。”
他以为弟弟心绪不佳,才胡思乱想。
昨夜,他原想与弟弟坐下来,促膝谈心。
岂料,弟弟旧事重提,又说起自己当年坠河一事。
骂他惺惺作态,骂他卑鄙无耻,骂他故意推自己下河,只因他忌恨弟弟的优秀。
周七郎:“他说有人曾亲眼看到我将他推下河,还听到阿耶阿娘明知我是凶手,却商量着如何瞒过他。我竭力解释,他充耳不闻,反倒抓我的脸,骂我与阿耶阿娘。后来,他大闹灵堂,我才动手……”
朱砂听完周七郎所说,与罗刹对视一眼后,便异口同声道——“这故事,有点耳熟!”
周七郎不明缘由,以为两人在说他编故事骗人:“朱老板,二郎,我没说谎。”
朱砂:“如果你没说谎,你弟弟也没说谎。”
罗刹:“那说谎之人,是第三人。”
三人在房中交谈多时,重伤的周八郎被抬回房。
朱砂开门瞧了一眼,喊走罗刹:“走,二郎,我们去问问苦主周八郎。”
两人一路穿过指指点点的围观人群,径直走向房中的周八郎。
然而,在周八郎的口中,故事又变了一个样:“我并非因为抢夺家产恶意诬陷他,实在是他做的太过分了!他常与外人说我是个累赘,说当年就该晚些去叫人救我。有人为我鸣不平,愿意告诉我真相,让我知晓我敬重的兄长,原是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
朱砂:“哦,不知这位仗义的外人是何人?”
周八郎落寞地看向自己的瘸腿:“若非此人是他的好友,我断不会信。”
“哪位好友?”
“乐兄。”
第97章 无食鬼(六)
◎“愿朱砂长喜长乐,无虑无羁。”◎
周八郎口中的乐兄,指的是与周七郎情同手足的乐礼。
巧了,此人正是里正的孙子。
据周八郎说,上月周七郎陪双亲入城看病,只他一人在家。
乐礼某日路过院外,见他孤零零一人守在堂屋,便好心进来陪他看书写字。
周八郎:“乐兄夸我的字写得好,我顺嘴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谁知他一听这话,一脸欲言又止。我看出他有话想告诉我,便百般哀求。”
最终,在周八郎的哀求之下,乐礼告知他一个惊天真相:他并非意外坠河,而是有人故意将他推到河中。而凶手,便是他的兄长周七郎。
周八郎咬牙切齿捶打瘸腿,被罗刹拦下。
他不甘心,又捏起拳头捶床:“我原本不信。乐兄让我问问阿耶与阿娘,说他们知晓真相。”
朱砂眉心紧蹙:“这种鬼话,你也信?”
照周八郎所言,这个乐礼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
若他当年真的目击周七郎推弟弟入河,怎会隐瞒至今?
周八郎仰头与朱砂对峙:“如何不信?!阿耶阿娘临终前反复说对不起我,还让那个小人照顾我,这便是证据!至于乐兄?他当年只苦于没有证据,才未能帮我伸张正义。”
他满怀怨恨,听不进去一句劝。
朱砂喊走罗刹,再次找到周七郎:“周兄,你当年去娘娘庙为你弟弟祈福,可有人证?”
周七郎缓缓摇头:“没有人证,但娘娘庙门前金桂树下悬着的两条祈福带,可以证明我曾去过娘娘庙。”
两条祈福带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
不过,此事已入死胡同,兄弟俩各执一词各有道理。
朱砂无法分辨两人话中的真假,又害怕当面询问乐礼会打草惊蛇。
正犹豫之际,她一抬眸见罗刹眼睛放光,满脸跃跃欲试,心中快速有了决断:“我们去娘娘庙找找线索吧。”
临走前,周七郎深觉连累二人,特意翻出一条崭新的祈福带递上:“庙中的道士白日常外出化缘,祈福带被他锁在房中不好拿。这条,你们拿去。”
“多谢周兄!”
罗刹牵着朱砂,一路从周家问路问到娘娘庙。
两人的运气委实不错,守庙的老道士刚刚化缘归来:“泰山娘娘是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的正神。她不以香火多寡为念,但以诚敬为本,你们入庙后诚心跪拜便是。”
周五郎:“七郎自小贪玩,八郎坠河那日,他不知去了何处,夜里才回家。叔婶怪他没看好弟弟,还把他打了一顿。”
说话间,周家到了。
院外站着不少围观乡民,院内隐约传来一个老者急迫且愤慨的声音:“高堂尸骨未寒,你竟在灵前对胞弟拳打脚踢,此举实属不孝不悌、不仁不义!”
透过人缝,罗刹看见脸上布满抓痕的周七郎高声反驳:“先动手的是他!他污言秽语辱骂我辱骂耶娘,我为何不能还手?为何不能替耶娘打这个不孝子!”
周五郎圆滑,眼见周七郎惹怒里正,赶紧带着两人走进院中。
又是作揖向里正道歉,又是招呼周家人煮茶待客。
伸手不打笑脸人,里正看在周五郎的面子上,拂袖坐到檐下。
周七郎低头见罗刹与朱砂的脚上满是污泥,心觉愧疚:“二郎,连累你们跑这一趟了。娘娘庙在村东头,你与朱老板快去吧,别赶不及回城。”
罗刹:“周兄,到底出了何事?”
周七郎摆摆手:“家事。”
那边的里正拄着拐杖喘气,一听此言,又气得破口大骂:“家事?若非他们来得及时,八郎早被你打死了!老夫平日瞧你彬彬有礼,谁知背地里却是个歹毒之徒……”
里正老当益壮,喋喋不休越骂越起劲。
周七郎形孤影只杵在院中,一言不发。
嚣声乱耳,朱砂被吵得心烦意乱,指着里正大喝一声:“闭嘴!”
罗刹轻车熟路地从槃囊中掏出假令牌,还特地走到里正面前,得意地晃了又晃:“我们是太一道的弟子。”
里正一见令牌,立即听话闭嘴。
耳根子彻底清净下来,朱砂指着周七郎道:“你随我们进房。”
周七郎犹豫不决,被心急去娘娘庙拜神的罗刹一把拽走。
房中,朱砂扫过满屋的狼藉,猜测周家两兄弟昨夜先在房中吵架,后至灵前互殴。
果不其然,等周七郎入房,便如实道来:“昨夜我们在这里吵了几句,他抓伤了我的脸。之后我拉着他去二老灵前道歉,他死活不肯认错,还拿着拐杖砸棺材。我气愤之下,打了他几拳。”
他身强体壮又怒气冲天,一拳拳挥下去,打得弟弟奄奄一息。
待被几位堂兄拉开,他悔恨交加,不知如何是好。
双亲离世前,再三交代他与弟弟和睦相处。
新丧未久,他与弟弟已打得你死我活。双亲若泉下有知,不知该多伤心。
朱砂斟酌良久,问出关键:“你们因何事争吵?”
自觉家丑不可外扬,周七郎摇头不肯说。
罗刹在房中焦躁踱步,一抬头看到挂在檐下的几捆草药。
蓦然惊觉,今日周家兄弟争执之态,竟与数日前在观山楼听闻的柳家兄弟如出一辙。
同样感情深厚的两兄弟,同样在近日莫名其妙起争执。
只不过最先动手之人,从兄长变成了弟弟。
罗刹试探着问出口:“周兄,令弟近几日是否阴晴不定?还常说些莫名其妙之话,借故与你争吵?”
外间的窃窃私语声传进房中。
多是乡民们对周家兄弟不和的猜测,其中夹杂着几句对周七郎的辱骂。
骂他心狠手辣,将弟弟打得半死不活。
更有义愤者翻出旧账,信誓旦旦称当年导致周八郎坠河的真凶便是他。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高声谈论所谓的坠河真相。
周七郎眼睛酸胀,仰起头盯着房顶。
片晌,他慢慢有了动静:“不是我推的。”
他的弟弟自小爱读书,而他大字不识一个,只能日夜期盼弟弟成才。
听闻娘娘庙的泰山娘娘最是灵验,他偷偷跑去庙中跪拜,惟愿泰山娘娘保佑弟弟金榜题名。
为表诚心,他跪了半日,求了半日。
可等他兴高采烈回家,才知弟弟坠河一事。
弟弟被抬回家时昏迷不醒,他被阿耶阿娘打了一顿。
等不及背上的伤好,他再次跑去娘娘庙求泰山娘娘,求她保佑弟弟醒过来。
他跪了一夜,伤口开裂疼得龇牙咧嘴仍不言弃。
许是泰山娘娘看他心诚,弟弟在几日后醒了过来,却成了一个体弱的瘸子。
这些年,他对弟弟尽心尽力,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与嫌弃。
可惜,他的弟弟压根不领情。
天大的委屈压抑在心中多日,无人可诉,更无法释放。
在此刻,面对仅有几面之缘的两人,那些苦楚如泉涌般喷发。
周七郎眼眶泛红:“阿耶死后,他痛骂阿耶为了我这个小人,撒谎骗他。不瞒你们说,他已平白无故与我吵过多次,话里话外说我曾推他下河。”
他以为弟弟心绪不佳,才胡思乱想。
昨夜,他原想与弟弟坐下来,促膝谈心。
岂料,弟弟旧事重提,又说起自己当年坠河一事。
骂他惺惺作态,骂他卑鄙无耻,骂他故意推自己下河,只因他忌恨弟弟的优秀。
周七郎:“他说有人曾亲眼看到我将他推下河,还听到阿耶阿娘明知我是凶手,却商量着如何瞒过他。我竭力解释,他充耳不闻,反倒抓我的脸,骂我与阿耶阿娘。后来,他大闹灵堂,我才动手……”
朱砂听完周七郎所说,与罗刹对视一眼后,便异口同声道——“这故事,有点耳熟!”
周七郎不明缘由,以为两人在说他编故事骗人:“朱老板,二郎,我没说谎。”
朱砂:“如果你没说谎,你弟弟也没说谎。”
罗刹:“那说谎之人,是第三人。”
三人在房中交谈多时,重伤的周八郎被抬回房。
朱砂开门瞧了一眼,喊走罗刹:“走,二郎,我们去问问苦主周八郎。”
两人一路穿过指指点点的围观人群,径直走向房中的周八郎。
然而,在周八郎的口中,故事又变了一个样:“我并非因为抢夺家产恶意诬陷他,实在是他做的太过分了!他常与外人说我是个累赘,说当年就该晚些去叫人救我。有人为我鸣不平,愿意告诉我真相,让我知晓我敬重的兄长,原是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
朱砂:“哦,不知这位仗义的外人是何人?”
周八郎落寞地看向自己的瘸腿:“若非此人是他的好友,我断不会信。”
“哪位好友?”
“乐兄。”
第97章 无食鬼(六)
◎“愿朱砂长喜长乐,无虑无羁。”◎
周八郎口中的乐兄,指的是与周七郎情同手足的乐礼。
巧了,此人正是里正的孙子。
据周八郎说,上月周七郎陪双亲入城看病,只他一人在家。
乐礼某日路过院外,见他孤零零一人守在堂屋,便好心进来陪他看书写字。
周八郎:“乐兄夸我的字写得好,我顺嘴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谁知他一听这话,一脸欲言又止。我看出他有话想告诉我,便百般哀求。”
最终,在周八郎的哀求之下,乐礼告知他一个惊天真相:他并非意外坠河,而是有人故意将他推到河中。而凶手,便是他的兄长周七郎。
周八郎咬牙切齿捶打瘸腿,被罗刹拦下。
他不甘心,又捏起拳头捶床:“我原本不信。乐兄让我问问阿耶与阿娘,说他们知晓真相。”
朱砂眉心紧蹙:“这种鬼话,你也信?”
照周八郎所言,这个乐礼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
若他当年真的目击周七郎推弟弟入河,怎会隐瞒至今?
周八郎仰头与朱砂对峙:“如何不信?!阿耶阿娘临终前反复说对不起我,还让那个小人照顾我,这便是证据!至于乐兄?他当年只苦于没有证据,才未能帮我伸张正义。”
他满怀怨恨,听不进去一句劝。
朱砂喊走罗刹,再次找到周七郎:“周兄,你当年去娘娘庙为你弟弟祈福,可有人证?”
周七郎缓缓摇头:“没有人证,但娘娘庙门前金桂树下悬着的两条祈福带,可以证明我曾去过娘娘庙。”
两条祈福带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
不过,此事已入死胡同,兄弟俩各执一词各有道理。
朱砂无法分辨两人话中的真假,又害怕当面询问乐礼会打草惊蛇。
正犹豫之际,她一抬眸见罗刹眼睛放光,满脸跃跃欲试,心中快速有了决断:“我们去娘娘庙找找线索吧。”
临走前,周七郎深觉连累二人,特意翻出一条崭新的祈福带递上:“庙中的道士白日常外出化缘,祈福带被他锁在房中不好拿。这条,你们拿去。”
“多谢周兄!”
罗刹牵着朱砂,一路从周家问路问到娘娘庙。
两人的运气委实不错,守庙的老道士刚刚化缘归来:“泰山娘娘是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的正神。她不以香火多寡为念,但以诚敬为本,你们入庙后诚心跪拜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