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朱砂:“棺材铺原先并没有后门。我赁下后,砸开库房的一面墙,如此便能白得一座荒宅当后院。”
原是如此,卢素婵不再多言。
头回大大方方穿行坊市,目之所及,她皆感新奇。
两人经待贤、永和、常安与和平四坊,至辰时中抵达永阳坊。
严客所说的乔怀古,住在永阳坊的西北隅。
宅子不大,门前未贴门神像,反倒贴着两张佛像。
一左一右,分别是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
朱砂带着卢素婵上前叩门,宅中有人高声应道:“等等,我马上来。”
未几,大门打开。
女子盯着面前两位女冠,疑惑道:“两位道长,请问你们找谁?”
朱砂亮出令牌:“我乃太一道玄机,旁边这位是师妹玄九,另有一位师弟严客正在赶来的路上。奉天师之命,我们来此找鸭子。”
话音刚落,女子当即掩面大哭。
卢素婵咬着手指:“师姐,是不是我们看起来太凶了……”
自打出门后,她便一直想说,哪有女子的脸上既有凶痣又有刀疤!
朱砂:“要不你把凶痣去了?”
卢素婵:“那你把刀疤去了?”
两人一来一回犹豫,谁也不肯先动手。
女子回神,抽抽噎噎道:“我并非因为你们哭。”
“那是为何?”
“家中没丢鸭子,阿翁是故意使计骗你们来此。”
“啊?”
女子便是乔怀古的孙女乔玉真:“阿翁时日无多,知我一心向佛,想为我寻一个好归宿。”
乔怀古口中的好归宿,不是嫁人。
而是得如莲花点化,成为比丘尼,再得道成仙。
可如莲花是仙人,出没无常。
乔怀古苦思冥想多日,总算想到一计:假称如莲花抱走了他的鸭子,让太一道弟子找出她。
之后,等太一道弟子找到如莲花的下落。
他会跪地谢罪,并祈求如莲花点化乔玉真。
无权无势的乔怀古凭什么笃定太一道会接下此案?
思及此,朱砂问道:“乔娘子,不知阿翁与太一道有何关系?”
乔玉真低声叹息:“姬老天师与阿翁是酒友,曾给过阿翁一张护身符。言他若有事相求,便持护身符上太一道求助。阿翁前几日在柜中翻出护身符,背着我跑去太一道找如今的姬天师。”
朱砂哑口无言,咬牙违心夸赞道:“他真是聪明啊。”
连累两人特意跑一趟,乔玉真于心有愧:“两位道长,实在对不住,你们快回去吧。至于阿翁,我会好好劝阻他。”
所谓的鸭子被盗案,原是个老翁异想天开的算计。
朱砂与卢素婵对视一眼,打算离开。
然一转身念头打转,此案归严客,她不好替他回绝。
无法,朱砂只好苦兮兮问道:“这案子师父盯着呢,我怎能推拒?乔娘子,你不妨与我们说说,这位如莲花有何特征?常出现在何处?我与师妹碰碰运气,或许真能找到她,正好圆了阿翁的心愿。”
乔玉真有些犯难:“岂非太过麻烦二位?”
朱砂莞尔一笑:“不麻烦!”
反正找人的是严客,她只负责带话。
她答应得爽快,乔玉真不好再扭扭捏捏:“我自十岁开始学佛,一心想要开悟。据我所查,受如莲花点化的女子并非传言的六人,而是七人,她们皆是修习佛法的女子。我问遍京中尼寺,想得知如莲花的只言片语。但她们受了点化,却秘而不宣。只有两人愿意见我,可这二人反复劝我不要找如莲花。”
于佛法之事上,她已潜心修行多年,万不肯轻言放弃。
她追问两人原因,她们面露恐惧与失望,再未与她说一句话。
卢素婵在旁插嘴:“你可知她们的姓名?我们可以帮你问问。”
乔玉真:“李束儿与文娥英。”
两个名字出口,卢素婵疑云满腹:“是住在升平坊东南隅文宅的文娥英吗?”
乔玉真:“是她,你也认识她吗?”
卢素婵皱眉不语,心事重重。
朱砂见状不对,赶忙向乔玉真告辞,走前一再承诺会帮忙找出如莲花。
两人疾步原路返回。
一回到朱记棺材铺,卢素婵惊慌开口:“文娥英有一个心上人,她不会去当比丘尼。”
为两人端来茶水的严客不知内情,脱口而出:“许是心上人负心离去,她一时想不通便遁入空门了吧。”
卢素婵的头摇得似拨浪鼓:“不会!我与她相识多年,常有书信往来。她是个性子刚烈的女子,与心上人定亲已久。今日听乔娘子提到她,我才惊觉,已多月未收到她的书信。她时常开导我,而我疏忽至此,甚至不知她做了比丘尼……”
朱砂在房中来来回回踱步,苦思卢素婵与乔玉真之言。
大梁尚佛,受如莲花点化入佛门,对于学佛女子来说,是喜事。
可乔玉真口中的七个女子不仅没有大肆宣扬报喜,反而极力隐瞒自己做了比丘尼一事。
她想得入迷,一旁的严客内心挣扎许久,还是决定问出口:“师姐,我能去查案了吗?”
“等等。”
喜事却不张扬,除非?
除非这事并非喜事,而是不能言说的坏事。
朱砂看向对面自责不已的卢素婵:“九娘,若你失贞,家中人会如何对你?”
卢素婵茫然失措:“我不知。但我有一位堂姐,与外男私奔后失贞,被抓回家中不到半年,便被送去尼寺修行,对外说是为家族祈福。”
尼寺?
失贞的女子?
听到卢素婵堂姐的遭遇,朱砂犹如醍醐灌顶,急忙招呼二人去尼寺找文娥英:“快走,这两件案子,没准是同一件!”
第82章 欲色鬼(五)
◎“师姐,我以为他真的爱你……”◎
昨夜赵老板登门向朱砂密告:这两日,棺材坊多了几个生面孔。
朱砂疑心此鬼躲在暗处窥伺。
为防打草惊蛇,她吩咐严客从前门离开,她与卢素婵则从后门溜走。
三人约定在西市的石桥碰面。
朱砂与卢素婵先到,严客沿着长安城绕了大半圈,直到反复确认身后无人跟踪,才气喘吁吁跑到约定的地方。
乔玉真口中的文娥英,在城外的梵音尼寺修行。
梵音尼寺戒律森严,一向不准男客入内。
无法,严客只得就近买了一身女装,戴上面纱,扮做女子随两人前去尼寺。
三人装作学佛的女子,借敬香礼佛为由,顺利混进寺中。
为三人引路的女尼自号静莲,也是如莲花的信徒。
前去正殿的路上,她但凡提到佛法,言必及之如莲花:“本寺住持菩然师父,便是得如莲花点化的第一人。”
朱砂倒知道这位菩然住持。
此人与师祖姬光侯同岁,如今已七十有余。
她出自琅琊王氏,是闻名长安的才女。
十六岁时,先帝不知从何处听到一句“王氏女,江山昌”的谶言,欲纳其入宫为妃。
册书降下之日,她前脚欢喜接过册书,后脚便口吐白沫晕厥在地。
她在床榻昏睡半月,醒来后却忘却前尘往事,以“菩然”自称。
自言是观世音菩萨座下弟子龙女,为护佑大梁百世千世甚至万世的太平,特意以凡胎入世。
这番真情实感又神乎其神的说辞,引得百姓们对她敬若神明。
更有甚者,不仅上疏先帝收回册书,还广募善财为其建寺。
她四处宣扬为大梁出家,先帝不敢再提纳妃一事,万般无奈下便另下敕书:一封她为菩然法师,二建梵音尼寺让其修行。
十年后,梵音尼寺建好,她正式出家。
不过,据朱砂从某人口中得知的小道消息:菩然自小崇佛,八岁便立下宏愿:三十岁出家为尼,随佛祖修行。然而先帝慕其绝色,故意以谶言逼其入宫,反被她一招“龙女入世,救度众生”化解,成功出家修行。
倒是不知,这位多年前自称龙女凡胎的菩然住持,又为何会在多年后与如莲花扯上关系?
朱砂的心中有太多疑问,急需从文娥英身上找到答案。
可前面带路的静莲却喋喋不休,越走越慢,她完全插不上话。
天色渐晚,朱砂只好给严客使眼色:“你引开她,我与九娘去找文娥英。”
严客略一思索,扭扭捏捏走向静莲,捏着嗓子道:“静莲比丘尼,请问寺中东圊在何处?”
静莲指了指东面的一处宅院:“居士,从此处直行百步,再往西行二十余步便是。”
严客:“我不识路,可否带我过去?”
寺中大道宽广,沿路的树上还有木牌指引。
静莲疑惑间,朱砂适时开口补充:“静莲比丘尼,小妹自幼路盲,劳烦你带她过去。我与二妹,便在此处等你们。”
原是如此,卢素婵不再多言。
头回大大方方穿行坊市,目之所及,她皆感新奇。
两人经待贤、永和、常安与和平四坊,至辰时中抵达永阳坊。
严客所说的乔怀古,住在永阳坊的西北隅。
宅子不大,门前未贴门神像,反倒贴着两张佛像。
一左一右,分别是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
朱砂带着卢素婵上前叩门,宅中有人高声应道:“等等,我马上来。”
未几,大门打开。
女子盯着面前两位女冠,疑惑道:“两位道长,请问你们找谁?”
朱砂亮出令牌:“我乃太一道玄机,旁边这位是师妹玄九,另有一位师弟严客正在赶来的路上。奉天师之命,我们来此找鸭子。”
话音刚落,女子当即掩面大哭。
卢素婵咬着手指:“师姐,是不是我们看起来太凶了……”
自打出门后,她便一直想说,哪有女子的脸上既有凶痣又有刀疤!
朱砂:“要不你把凶痣去了?”
卢素婵:“那你把刀疤去了?”
两人一来一回犹豫,谁也不肯先动手。
女子回神,抽抽噎噎道:“我并非因为你们哭。”
“那是为何?”
“家中没丢鸭子,阿翁是故意使计骗你们来此。”
“啊?”
女子便是乔怀古的孙女乔玉真:“阿翁时日无多,知我一心向佛,想为我寻一个好归宿。”
乔怀古口中的好归宿,不是嫁人。
而是得如莲花点化,成为比丘尼,再得道成仙。
可如莲花是仙人,出没无常。
乔怀古苦思冥想多日,总算想到一计:假称如莲花抱走了他的鸭子,让太一道弟子找出她。
之后,等太一道弟子找到如莲花的下落。
他会跪地谢罪,并祈求如莲花点化乔玉真。
无权无势的乔怀古凭什么笃定太一道会接下此案?
思及此,朱砂问道:“乔娘子,不知阿翁与太一道有何关系?”
乔玉真低声叹息:“姬老天师与阿翁是酒友,曾给过阿翁一张护身符。言他若有事相求,便持护身符上太一道求助。阿翁前几日在柜中翻出护身符,背着我跑去太一道找如今的姬天师。”
朱砂哑口无言,咬牙违心夸赞道:“他真是聪明啊。”
连累两人特意跑一趟,乔玉真于心有愧:“两位道长,实在对不住,你们快回去吧。至于阿翁,我会好好劝阻他。”
所谓的鸭子被盗案,原是个老翁异想天开的算计。
朱砂与卢素婵对视一眼,打算离开。
然一转身念头打转,此案归严客,她不好替他回绝。
无法,朱砂只好苦兮兮问道:“这案子师父盯着呢,我怎能推拒?乔娘子,你不妨与我们说说,这位如莲花有何特征?常出现在何处?我与师妹碰碰运气,或许真能找到她,正好圆了阿翁的心愿。”
乔玉真有些犯难:“岂非太过麻烦二位?”
朱砂莞尔一笑:“不麻烦!”
反正找人的是严客,她只负责带话。
她答应得爽快,乔玉真不好再扭扭捏捏:“我自十岁开始学佛,一心想要开悟。据我所查,受如莲花点化的女子并非传言的六人,而是七人,她们皆是修习佛法的女子。我问遍京中尼寺,想得知如莲花的只言片语。但她们受了点化,却秘而不宣。只有两人愿意见我,可这二人反复劝我不要找如莲花。”
于佛法之事上,她已潜心修行多年,万不肯轻言放弃。
她追问两人原因,她们面露恐惧与失望,再未与她说一句话。
卢素婵在旁插嘴:“你可知她们的姓名?我们可以帮你问问。”
乔玉真:“李束儿与文娥英。”
两个名字出口,卢素婵疑云满腹:“是住在升平坊东南隅文宅的文娥英吗?”
乔玉真:“是她,你也认识她吗?”
卢素婵皱眉不语,心事重重。
朱砂见状不对,赶忙向乔玉真告辞,走前一再承诺会帮忙找出如莲花。
两人疾步原路返回。
一回到朱记棺材铺,卢素婵惊慌开口:“文娥英有一个心上人,她不会去当比丘尼。”
为两人端来茶水的严客不知内情,脱口而出:“许是心上人负心离去,她一时想不通便遁入空门了吧。”
卢素婵的头摇得似拨浪鼓:“不会!我与她相识多年,常有书信往来。她是个性子刚烈的女子,与心上人定亲已久。今日听乔娘子提到她,我才惊觉,已多月未收到她的书信。她时常开导我,而我疏忽至此,甚至不知她做了比丘尼……”
朱砂在房中来来回回踱步,苦思卢素婵与乔玉真之言。
大梁尚佛,受如莲花点化入佛门,对于学佛女子来说,是喜事。
可乔玉真口中的七个女子不仅没有大肆宣扬报喜,反而极力隐瞒自己做了比丘尼一事。
她想得入迷,一旁的严客内心挣扎许久,还是决定问出口:“师姐,我能去查案了吗?”
“等等。”
喜事却不张扬,除非?
除非这事并非喜事,而是不能言说的坏事。
朱砂看向对面自责不已的卢素婵:“九娘,若你失贞,家中人会如何对你?”
卢素婵茫然失措:“我不知。但我有一位堂姐,与外男私奔后失贞,被抓回家中不到半年,便被送去尼寺修行,对外说是为家族祈福。”
尼寺?
失贞的女子?
听到卢素婵堂姐的遭遇,朱砂犹如醍醐灌顶,急忙招呼二人去尼寺找文娥英:“快走,这两件案子,没准是同一件!”
第82章 欲色鬼(五)
◎“师姐,我以为他真的爱你……”◎
昨夜赵老板登门向朱砂密告:这两日,棺材坊多了几个生面孔。
朱砂疑心此鬼躲在暗处窥伺。
为防打草惊蛇,她吩咐严客从前门离开,她与卢素婵则从后门溜走。
三人约定在西市的石桥碰面。
朱砂与卢素婵先到,严客沿着长安城绕了大半圈,直到反复确认身后无人跟踪,才气喘吁吁跑到约定的地方。
乔玉真口中的文娥英,在城外的梵音尼寺修行。
梵音尼寺戒律森严,一向不准男客入内。
无法,严客只得就近买了一身女装,戴上面纱,扮做女子随两人前去尼寺。
三人装作学佛的女子,借敬香礼佛为由,顺利混进寺中。
为三人引路的女尼自号静莲,也是如莲花的信徒。
前去正殿的路上,她但凡提到佛法,言必及之如莲花:“本寺住持菩然师父,便是得如莲花点化的第一人。”
朱砂倒知道这位菩然住持。
此人与师祖姬光侯同岁,如今已七十有余。
她出自琅琊王氏,是闻名长安的才女。
十六岁时,先帝不知从何处听到一句“王氏女,江山昌”的谶言,欲纳其入宫为妃。
册书降下之日,她前脚欢喜接过册书,后脚便口吐白沫晕厥在地。
她在床榻昏睡半月,醒来后却忘却前尘往事,以“菩然”自称。
自言是观世音菩萨座下弟子龙女,为护佑大梁百世千世甚至万世的太平,特意以凡胎入世。
这番真情实感又神乎其神的说辞,引得百姓们对她敬若神明。
更有甚者,不仅上疏先帝收回册书,还广募善财为其建寺。
她四处宣扬为大梁出家,先帝不敢再提纳妃一事,万般无奈下便另下敕书:一封她为菩然法师,二建梵音尼寺让其修行。
十年后,梵音尼寺建好,她正式出家。
不过,据朱砂从某人口中得知的小道消息:菩然自小崇佛,八岁便立下宏愿:三十岁出家为尼,随佛祖修行。然而先帝慕其绝色,故意以谶言逼其入宫,反被她一招“龙女入世,救度众生”化解,成功出家修行。
倒是不知,这位多年前自称龙女凡胎的菩然住持,又为何会在多年后与如莲花扯上关系?
朱砂的心中有太多疑问,急需从文娥英身上找到答案。
可前面带路的静莲却喋喋不休,越走越慢,她完全插不上话。
天色渐晚,朱砂只好给严客使眼色:“你引开她,我与九娘去找文娥英。”
严客略一思索,扭扭捏捏走向静莲,捏着嗓子道:“静莲比丘尼,请问寺中东圊在何处?”
静莲指了指东面的一处宅院:“居士,从此处直行百步,再往西行二十余步便是。”
严客:“我不识路,可否带我过去?”
寺中大道宽广,沿路的树上还有木牌指引。
静莲疑惑间,朱砂适时开口补充:“静莲比丘尼,小妹自幼路盲,劳烦你带她过去。我与二妹,便在此处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