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可若是死了,禁制消失。肉身此时身处家乡,便会出现腐败。
尽快远离家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朱砂:“若真相如你所猜,这女鬼倒是有些门道。”
罗刹:“我知晓一族,擅禁制术。”
“何族?”
“敖桂英。”
“敖桂英?”朱砂从未听过此族之名,正欲让罗刹细说,前方传来方絮的询问,“师妹,你们在干什么?”
朱砂置若罔闻,捧着罗刹凑过来的脸,猛亲了一大口。
亲完犹嫌不过瘾,又衔住他的下唇轻轻厮磨。
“我色心大发,停下来亲自个的鬼奴一口,不行吗?”
“……”
方絮怒道:“快走!”
朱砂牵着罗刹,紧赶慢赶追上她:“师姐,此乃阴阳调和之术。”
“……”
三人赶到王家,果然见到一群百姓堵在王家院门外。
人群深处,是严客无奈的声音:“诸位,太一道自会查清此事,你们先回去吧……”
有人举着锄头厉声道:“恶鬼占了英雄们的身子回乡,定是想害人!”
另有一人痛心疾首道:“三位英雄战死沙场,死后肉身更被恶鬼夺去!若放任三人留在乌兰县,日后恶鬼作恶,岂非有损英雄英名?万望道长尽快查明真相,将无耻霸占三位英雄肉身的恶鬼送去长安受刑!”
此话一出,群情激愤。
严客苦不堪言,正发愁之际,余光透过人缝瞥到方絮,他赶忙向四人招手:“诸位,你们且放宽心!本门二师姐在此,恶鬼绝无作恶的可能,你们快回家吧。”
面前的百姓听他此言,渐渐散开。
严客松了一口气,后背抵着院门不停喘气。
他今日来来回回绕着乌兰县跑了整整三圈,委实心力交瘁。
方絮:“王舆与虞庆没事吧?”
严客神秘兮兮:“他们倒没事。不过师姐,我总觉得那个傅将军有猫腻……”
“此话何意?”
“他老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和我特别像!”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70章 煞鬼(七)
◎“劈棺材的是我,烧棺材的不是我!”◎
王家门口,北风刮面。
方絮吸进一口凉气,无奈道:“严师弟,太一道查案捉鬼,一向讲究证据。万不能仅凭臆想与面相,便妄断他人好坏。”
严客自觉说错话,低头侧身让开一条道。
朱砂:“师姐,你这话不对。常言道:‘相由心生’。”
罗刹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夏翊的心腹,能是什么好人。”
闻言,方絮回头,半是催促半是教导:“他是否是好人,该由我们找出的证据来定,不该由我们的只言片语来定。”
朱砂一脚踢飞脚边的石子:“师姐教训得是。”
王家堂屋,同样的位置同样的人数。
不过短短半日,少了一个萧律,多了一个虞庆。
只是,王舆和虞庆神色哀伤,怔怔盯着盆中烧得通红的炭火:“我们是鬼吗?”
朱砂抢先回他:“你们并非鬼,而是曾被一个鬼复活。”
王舆的眼中渐渐展露欣喜:“复活?”
虞庆小孩子心性,当即欢呼起来:“阿兄,我就说我们定不是鬼。”
朱砂点点头,顺势坐到火盆旁烤火:“此话,你们暂且莫要外传。等我们查清真相,自会告知全县百姓,还你们清白。”
王舆拉着虞庆起身,拱手道谢:“多谢几位道长。”
一旁的徐雁声不明内情,数次欲言又止,被身旁的方絮拦下。
至于女鬼的其他线索?
王舆吹着冷风,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半时辰,才想起一句话:“我陷入昏睡前,恩人似乎说过一句话。”
“何话?”
“总算又为青崖寻到几个弟子。”
王舆:“不过,我听得不真切。既不知青崖是何人,亦不知‘青崖’二字,具体是哪二字。”[1]
几人各怀心思,或站或坐在屋中四角,细细琢磨他的话。
沉默许久,徐雁声先道:“若你没听错,岂非在你们之前,还有人被女鬼所救?你们再仔细想想,你们陷入昏睡与醒来之前,可否看见其他人,或听见旁人的声音?”
王舆与虞庆面面相视,从对方的眼中,皆看出一丝迷茫。
转瞬,两人摇头:“我们醒来时,各自身处不同的山洞。既没有见到其他人,也没有听到过人声。”
醒来之日,虞庆一睁眼,只觉脖子酸痛。
恍惚间,他猛然想起,入睡前程不识曾让他不要乱跑。
他四下环顾,才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山洞。
唯恐被军使责骂,他忙不迭跑出去,一路沿着山道下山。
走至半道,他与程不识遇见。
虞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瞒你们说,看到阿兄,我才放心。”
起初,虞庆胆战心惊,以为自己夜里犯了离魂症,到处乱跑。
直到遇见程不识,他只当是与程不识结伴外出。
两人边说边走,越走越觉得奇怪:“那条山道上,明明有清晰的脚印,却不见一个人。”
程不识疑心他们误打误撞进了突厥人的地盘,与虞庆小心追寻脚印而去。
谁知,走出百余步,王舆突然从半山腰的一处山洞走出。
三人相聚一合计,都觉莫名其妙。
之后便是三人下山,遇到一位常在岩山打猎的猎户。
最终,依照猎户的指引,三人找到如今的凉州军营处。
因凉州都督夏翊在华州猝死,凉州军营暂由新上任不足半月的凉州长史甄守代管。他得知三人的遭遇后,虽觉离奇,但仍派出四位官兵,一路护送三人回家。
罗刹:“照你们二人所言,岂非你们所处的山洞位置亦有高低之分?”
虞庆眨眨眼,应声点头:“对,我的洞穴地势最高,位于峰顶,其次是程阿兄。王阿兄的山洞,已在山腰处。我与两位兄长推测,没准这洞穴排布,是照我们的年岁排的。”
罗刹沉思片刻,猜测道:“或许,她是按照伤重程度,将你们安置于对应洞穴。”
若他猜得没错,三人所处的山洞,应有疗伤之效。
山洞由高及低,伤势由重及轻。
眼见再问不出女鬼的线索,方絮话锋一转,问起两人今日的行踪:“你们今日去了何处?”
王舆答:“原本打算与傅将军去酒肆吃酒,大郎念着程贤弟,半路提出去程家。结果我们走到程家,才知程贤弟死而复生一事。严道长眼尖,先于百姓之前看到我们,便让我们先回家。”
朱砂:“傅将军呢?”
王舆:“说是有事在身,在城外与我们分别后,便急匆匆走了。”
朱砂与罗刹对视一眼,心中皆浮起一个可怕的猜测。
天色已晚,方絮嘱咐徐雁声与严客留下:“此案一时半会查不清,两位师弟今日留在此处保护。”
一行人走前,方絮借口有事尚需叮嘱,踱步去了伙房找徐雁声。
朱砂与罗刹并肩站在院门外,望着伙房影影绰绰的灯火,轻声交谈:“玄风信不过我们。明日冥婚一结束,你带上他们三人连夜去乌兰关。我后日出发,等我与你们汇合后,再去凉州。”
罗刹:“你想去凉州找那个女鬼?”
朱砂:“死而复生。若我学会此法,何惧死何愁发财。”
王舆口中的女鬼,行踪隐秘,修为高深莫测。
罗刹有些担心:“万一她不在凉州呢?再者,她的修为远在我之上,我怕……”
朱砂:“打不过,我们便跑。”
“行吧。”
隔着一个小小的院子,方絮站在破窗后,瞥了一眼外间有说有笑的两人:“我怀疑程不识三人确为煞鬼。”
徐雁声握着桃木剑,坐在灶台前。
火膛中熊熊燃烧的火光,映出他此刻显露在脸上的犹豫与矛盾。
枯枝爆开,火光闪烁。
他低声问道:“师姐的意思是,师妹与罗君合谋,意欲放走三鬼?”
方絮:“今日罗刹用过法术,师妹说是辨鬼术,我不信。我猜程不识身上有古怪,但一时找不到问题所在。你这几日,需盯紧王舆与虞庆,不准师妹、罗刹与程不识接近他们。”
徐雁声往火膛中丢进一截干桃枝:“好。”
方絮再出来时,朱砂抱着胳膊不住抱怨:“师姐,什么要事,连我也不能听啊。”
“你不感兴趣的事。”
“师姐,我除了对你不感兴趣,倒是对任何事都有些兴致。”
“……”
回城路上,朱砂将心中猜测道出:“这傅元平,怕是心里有鬼。”
当街伤人的恶徒,与今日未曾饮下的那壶酒。
也许早在掘尸那日,傅元平便杀了他们一次,如今打算再杀一次。
尽快远离家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朱砂:“若真相如你所猜,这女鬼倒是有些门道。”
罗刹:“我知晓一族,擅禁制术。”
“何族?”
“敖桂英。”
“敖桂英?”朱砂从未听过此族之名,正欲让罗刹细说,前方传来方絮的询问,“师妹,你们在干什么?”
朱砂置若罔闻,捧着罗刹凑过来的脸,猛亲了一大口。
亲完犹嫌不过瘾,又衔住他的下唇轻轻厮磨。
“我色心大发,停下来亲自个的鬼奴一口,不行吗?”
“……”
方絮怒道:“快走!”
朱砂牵着罗刹,紧赶慢赶追上她:“师姐,此乃阴阳调和之术。”
“……”
三人赶到王家,果然见到一群百姓堵在王家院门外。
人群深处,是严客无奈的声音:“诸位,太一道自会查清此事,你们先回去吧……”
有人举着锄头厉声道:“恶鬼占了英雄们的身子回乡,定是想害人!”
另有一人痛心疾首道:“三位英雄战死沙场,死后肉身更被恶鬼夺去!若放任三人留在乌兰县,日后恶鬼作恶,岂非有损英雄英名?万望道长尽快查明真相,将无耻霸占三位英雄肉身的恶鬼送去长安受刑!”
此话一出,群情激愤。
严客苦不堪言,正发愁之际,余光透过人缝瞥到方絮,他赶忙向四人招手:“诸位,你们且放宽心!本门二师姐在此,恶鬼绝无作恶的可能,你们快回家吧。”
面前的百姓听他此言,渐渐散开。
严客松了一口气,后背抵着院门不停喘气。
他今日来来回回绕着乌兰县跑了整整三圈,委实心力交瘁。
方絮:“王舆与虞庆没事吧?”
严客神秘兮兮:“他们倒没事。不过师姐,我总觉得那个傅将军有猫腻……”
“此话何意?”
“他老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和我特别像!”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70章 煞鬼(七)
◎“劈棺材的是我,烧棺材的不是我!”◎
王家门口,北风刮面。
方絮吸进一口凉气,无奈道:“严师弟,太一道查案捉鬼,一向讲究证据。万不能仅凭臆想与面相,便妄断他人好坏。”
严客自觉说错话,低头侧身让开一条道。
朱砂:“师姐,你这话不对。常言道:‘相由心生’。”
罗刹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夏翊的心腹,能是什么好人。”
闻言,方絮回头,半是催促半是教导:“他是否是好人,该由我们找出的证据来定,不该由我们的只言片语来定。”
朱砂一脚踢飞脚边的石子:“师姐教训得是。”
王家堂屋,同样的位置同样的人数。
不过短短半日,少了一个萧律,多了一个虞庆。
只是,王舆和虞庆神色哀伤,怔怔盯着盆中烧得通红的炭火:“我们是鬼吗?”
朱砂抢先回他:“你们并非鬼,而是曾被一个鬼复活。”
王舆的眼中渐渐展露欣喜:“复活?”
虞庆小孩子心性,当即欢呼起来:“阿兄,我就说我们定不是鬼。”
朱砂点点头,顺势坐到火盆旁烤火:“此话,你们暂且莫要外传。等我们查清真相,自会告知全县百姓,还你们清白。”
王舆拉着虞庆起身,拱手道谢:“多谢几位道长。”
一旁的徐雁声不明内情,数次欲言又止,被身旁的方絮拦下。
至于女鬼的其他线索?
王舆吹着冷风,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半时辰,才想起一句话:“我陷入昏睡前,恩人似乎说过一句话。”
“何话?”
“总算又为青崖寻到几个弟子。”
王舆:“不过,我听得不真切。既不知青崖是何人,亦不知‘青崖’二字,具体是哪二字。”[1]
几人各怀心思,或站或坐在屋中四角,细细琢磨他的话。
沉默许久,徐雁声先道:“若你没听错,岂非在你们之前,还有人被女鬼所救?你们再仔细想想,你们陷入昏睡与醒来之前,可否看见其他人,或听见旁人的声音?”
王舆与虞庆面面相视,从对方的眼中,皆看出一丝迷茫。
转瞬,两人摇头:“我们醒来时,各自身处不同的山洞。既没有见到其他人,也没有听到过人声。”
醒来之日,虞庆一睁眼,只觉脖子酸痛。
恍惚间,他猛然想起,入睡前程不识曾让他不要乱跑。
他四下环顾,才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山洞。
唯恐被军使责骂,他忙不迭跑出去,一路沿着山道下山。
走至半道,他与程不识遇见。
虞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瞒你们说,看到阿兄,我才放心。”
起初,虞庆胆战心惊,以为自己夜里犯了离魂症,到处乱跑。
直到遇见程不识,他只当是与程不识结伴外出。
两人边说边走,越走越觉得奇怪:“那条山道上,明明有清晰的脚印,却不见一个人。”
程不识疑心他们误打误撞进了突厥人的地盘,与虞庆小心追寻脚印而去。
谁知,走出百余步,王舆突然从半山腰的一处山洞走出。
三人相聚一合计,都觉莫名其妙。
之后便是三人下山,遇到一位常在岩山打猎的猎户。
最终,依照猎户的指引,三人找到如今的凉州军营处。
因凉州都督夏翊在华州猝死,凉州军营暂由新上任不足半月的凉州长史甄守代管。他得知三人的遭遇后,虽觉离奇,但仍派出四位官兵,一路护送三人回家。
罗刹:“照你们二人所言,岂非你们所处的山洞位置亦有高低之分?”
虞庆眨眨眼,应声点头:“对,我的洞穴地势最高,位于峰顶,其次是程阿兄。王阿兄的山洞,已在山腰处。我与两位兄长推测,没准这洞穴排布,是照我们的年岁排的。”
罗刹沉思片刻,猜测道:“或许,她是按照伤重程度,将你们安置于对应洞穴。”
若他猜得没错,三人所处的山洞,应有疗伤之效。
山洞由高及低,伤势由重及轻。
眼见再问不出女鬼的线索,方絮话锋一转,问起两人今日的行踪:“你们今日去了何处?”
王舆答:“原本打算与傅将军去酒肆吃酒,大郎念着程贤弟,半路提出去程家。结果我们走到程家,才知程贤弟死而复生一事。严道长眼尖,先于百姓之前看到我们,便让我们先回家。”
朱砂:“傅将军呢?”
王舆:“说是有事在身,在城外与我们分别后,便急匆匆走了。”
朱砂与罗刹对视一眼,心中皆浮起一个可怕的猜测。
天色已晚,方絮嘱咐徐雁声与严客留下:“此案一时半会查不清,两位师弟今日留在此处保护。”
一行人走前,方絮借口有事尚需叮嘱,踱步去了伙房找徐雁声。
朱砂与罗刹并肩站在院门外,望着伙房影影绰绰的灯火,轻声交谈:“玄风信不过我们。明日冥婚一结束,你带上他们三人连夜去乌兰关。我后日出发,等我与你们汇合后,再去凉州。”
罗刹:“你想去凉州找那个女鬼?”
朱砂:“死而复生。若我学会此法,何惧死何愁发财。”
王舆口中的女鬼,行踪隐秘,修为高深莫测。
罗刹有些担心:“万一她不在凉州呢?再者,她的修为远在我之上,我怕……”
朱砂:“打不过,我们便跑。”
“行吧。”
隔着一个小小的院子,方絮站在破窗后,瞥了一眼外间有说有笑的两人:“我怀疑程不识三人确为煞鬼。”
徐雁声握着桃木剑,坐在灶台前。
火膛中熊熊燃烧的火光,映出他此刻显露在脸上的犹豫与矛盾。
枯枝爆开,火光闪烁。
他低声问道:“师姐的意思是,师妹与罗君合谋,意欲放走三鬼?”
方絮:“今日罗刹用过法术,师妹说是辨鬼术,我不信。我猜程不识身上有古怪,但一时找不到问题所在。你这几日,需盯紧王舆与虞庆,不准师妹、罗刹与程不识接近他们。”
徐雁声往火膛中丢进一截干桃枝:“好。”
方絮再出来时,朱砂抱着胳膊不住抱怨:“师姐,什么要事,连我也不能听啊。”
“你不感兴趣的事。”
“师姐,我除了对你不感兴趣,倒是对任何事都有些兴致。”
“……”
回城路上,朱砂将心中猜测道出:“这傅元平,怕是心里有鬼。”
当街伤人的恶徒,与今日未曾饮下的那壶酒。
也许早在掘尸那日,傅元平便杀了他们一次,如今打算再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