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朱砂,看来你要守寡了。我只有一个要求,二十弟,等我死后一年再找,行不行?”
“滚!”
两人风风火火跑到石桥,将水樁之事,告知给另外三人。
方絮与徐雁声今日在石桥巡视半日,从几位百姓口中,得知一件事:“石桥边上,常有几个茶婆沿河卖茶汤。死去的十一人,可能曾在茶婆处买过茶汤。”
她们的茶汤,是不值钱的粗茶。
而买她们茶汤的人,也多是无钱的挑夫走贩。
一碗一个铜板,图累了解渴而已。
萧律今日连跑十家,也查到一个线索:“其中一个叫郭齐声的男子,死前半月曾对邻人说,‘朝玉阶为我唱了一夜的《占春芳》’。”
朝玉阶,字香令。
乃长安赫赫有名的歌伎。出入香车宝马,仆从上百。
要想请她高歌一曲,需上千贯。
萧律:“我疑心是郭齐声的臆想。可邻人说,郭齐声为人老实,从不扯谎骗人。郭齐声死前三日,再次告知邻人,朝玉阶又为他唱了一夜的《八声甘州》。”
罗刹抱着手,来回踱步。
方絮:“郭齐声到底是在做梦,还是确有其事。我们不如找朝玉阶问问?”
徐雁声点头同意,作势便要喊几人走。
朱砂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师姐师兄,你们不常在长安,不知朝玉阶的身价。请她入府唱一曲需千贯,见她一面,需百贯。你们有百贯吗?”
徐雁声掏出太一道的令牌:“令牌也不行?”
朱砂无语道:“师兄,长安大半百姓皆是她的拥趸。你那破令牌,除了能唬住没见过世面的官差和百姓,还能唬谁?也别提卖的事,我卖过,就值五十贯。”
方絮摸摸自己的槃囊,递上十个铜板:“师弟师妹,大家努力凑凑。”
朱砂拉着罗刹躲到一边,连连摆手:“师姐,我最穷,你别找我。”
另外三人凑了半晌,只凑到一贯钱。
徐雁声看着双手空空如也的萧律:“玄规师弟,你出门难道从不带钱?”
萧律尴尬地缩回手:“我若是想买何物想吃何物,府中下人会为我付钱,无需我操心。”
“世家公子的命,真是令人嫉妒啊……”
方絮与徐雁声,不同于其他弟子。
他们与朱砂一样,无权无势。入太一道,需打退百人,方可站到姬璟面前,得她赐名。
“不过。”萧律站到几人中间,扬起一张俊脸,“朝玉阶近来在阿娘府上鸣琴。天色已晚,不如你们随我入府,问话顺带用晚膳?”
“行!”
几人走前,方絮找到巡视的官差,再三叮嘱他们注意卖茶汤的茶婆。
乐昌公主府。
经两次扩建,成了如今的长安第一宅。
乐昌公主在房中弹琵琶,忽闻萧律带着几人入府:“贵主,小公子说有事相求。”
她疑惑地走出去:“翃儿。”
待看清院中几人的相貌,她忽然变了脸色。
萧律察觉不对,忙不迭上前:“阿娘,你怎么了?”
乐昌公主平复心情,扭头笑道:“无事,阿娘坐久了,有些头晕。对了,你有何事求我?”
萧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院子:“阿娘,我们想见朝玉阶。”
“原是为了这事。”乐昌公主招手唤来一个宦官,“你带小公子去见香令。若她不肯开门,你便说是我的命令。”
“喏。”
一行人跟在宦官身后前去找朝玉阶。
走在最后的萧律,冷不防被乐昌公主拉住:“他们是谁?”
萧律:“我的两位师姐与一位师兄。”
乐昌公主:“还有一人是谁?”
“师姐的伙计,叫罗刹。”
“罗刹?”
“他来自汴州。”
“好了,你快去吧。”
萧律的身影在拐角处消失,再一眨眼,乐昌公主瞧见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子朝她走来:“我叫尽禾。家中有两个逆子,一个叫罗荆,一个叫……罗刹。”
第54章 水莽鬼(五)
◎“我们可以走了吗?”◎
朝玉阶作为长安歌伎首席。
自有一身傲骨。
面对宦官的连番催促,她在房中岿然不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贵主执意逼我见客,那我今日便出府罢……”[1]
朱砂与罗刹面面相觑。
另外三人唉声叹气。
最后,急性子的方絮一脚踹开房门,冷声威胁道:“只问你两件事。若你不肯说,我立马上子午山,从地牢中揪出一个长鬼,再丢到你房中,让你日夜听他唱不成调的《懊恼歌》。”
朝玉阶含泪点点头,披帛往上一抛,作势便要高歌一曲。
朱砂眼疾手快,在她开口前,拿起桌上的茶点,一把塞进她的口中,好歹让她安静片刻。
面前五人,左一句长鬼,右一句痴鬼。
朝玉阶吓得泣下沾襟,声音凄婉:“你们要问我何事?”
萧律上前:“半月前与五日前,你夜里可曾去过青龙坊为他人唱歌?”
朝玉阶一口咬定说没有:“前日,贵主盛情邀我入府。再者,姬太常又从温柔郎变成了冷面郎。我这才从太*乐署到了公主府。”
朱砂:“你认识郭齐声吗?”
头摇似拨浪鼓,朝玉阶眨眨眼睛:“没有,我甚少见外男。平日在平康坊的楼阁高歌,四周皆有遮挡的竹帘。”
两件事问完,五人互看一眼,打算离开。
临走前,罗刹问出一个问题:“你何时唱过《占春芳》与《八声甘州》?”
朝玉阶:“我高歌的曲目,只会唱一次。三个月前的十五月圆夜,唱的是《占春芳》。上月初五,唱的是《八声甘州》。”
罗刹再问:“你今年在平康坊的楼阁,唱过几次?”
朝玉阶伸出手指,认真算了算:“应是有六次,最后一次是本月初三。”
五人依次走出房间。
朱砂用手肘撞了撞罗刹:“怎么了?”
事关多条人命,罗刹不敢胡乱揣测:“只是我的猜测之言,你们不必当真。我猜,那些人不是一次中毒,而是多次中毒。”
“你是何意?”走下台阶的徐雁声,回头问出口,“照你们所说,水莽草食之必死。难道他们所中之毒,不是水莽草?”
罗刹:“我敢确定,他们死于水莽草。但他们生前,应是服用过多次水莽草,才中毒而死。譬如郭齐声,死前做的两场美梦,全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他的梦,有顺序。最后一首歌听完,幻象完结,他便死了……”
他越说越迷糊,几人自然更是越听越迷糊。
朱砂倒有些明白罗刹的意思:“二郎的意思是:那些人在死前,可能一直在服用水莽草,毒素累积,最后导致毒发?”
所谓的死亡之日,其实是毒发之日。
在毒发前,这些人和正常人一样,能跑能动。仅从外表与言行上看,他们无一点怪异之处。
罗刹微微颔首:“他们吃下的水莽草,是水莽草,又不是水莽草。”
出现在石桥的水莽草,毒性不强。
通过一次次身临其境的美梦,诱使那些人反复吃下水莽草。
远处的闭门鼓擂响第一下,朱砂茅塞顿开:“我想到了!水樁曾受师父一剑。天尊剑入心,修为几欲尽失。水莽草的毒性变弱,会不会与此有关?”
罗刹:“我记得阿……”
“娘”字未出口,他便被朱砂狠狠拧了一下。
一抬头,面前的三个太一道弟子,正直勾勾盯着他看。
罗刹赶忙改口:“我记得啊。一本书中,曾提到‘水莽,毒草也。此草以修为养成,修为愈深,其毒愈烈’。水樁成为鬼魂后,修为大减,一时半会肯定养不出食之立死的水莽草。”
迷雾中掩藏的真相,渐渐露出端倪。
离真相迈出大步,方絮却心道不好:“若罗君所言为真,岂不此刻长安城中,有大把人已经中毒而不自知?”
脊背发凉,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忘了,他们对夺身后的水樁一无所知。
十年间,无人知晓她何时到达长安?何时开始下毒?
还有,到底有多少无辜百姓中毒?
两个侍女从前厅走来,请五人去厅中用膳。
眼下人命关天,哪还顾得上用膳。
方絮先一步跑出公主府,其余四人紧随其后。
朱砂跑到一半:“二郎,你饿吗?”
罗刹摸摸咕咕叫唤的肚子,委屈巴巴道:“饿!今早只吃了半个胡饼,还吐没了。”
“走,揣点吃的再走。”
两人调转方向,直奔前厅。
顾不上乐昌公主在场,朱砂端走一笼笼饼便走。
罗刹左手抱一坛缠花云梦肉,右手拿一盘红虬脯,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独留乐昌公主呆坐椅上,震惊地看着桌上的空缺。
“滚!”
两人风风火火跑到石桥,将水樁之事,告知给另外三人。
方絮与徐雁声今日在石桥巡视半日,从几位百姓口中,得知一件事:“石桥边上,常有几个茶婆沿河卖茶汤。死去的十一人,可能曾在茶婆处买过茶汤。”
她们的茶汤,是不值钱的粗茶。
而买她们茶汤的人,也多是无钱的挑夫走贩。
一碗一个铜板,图累了解渴而已。
萧律今日连跑十家,也查到一个线索:“其中一个叫郭齐声的男子,死前半月曾对邻人说,‘朝玉阶为我唱了一夜的《占春芳》’。”
朝玉阶,字香令。
乃长安赫赫有名的歌伎。出入香车宝马,仆从上百。
要想请她高歌一曲,需上千贯。
萧律:“我疑心是郭齐声的臆想。可邻人说,郭齐声为人老实,从不扯谎骗人。郭齐声死前三日,再次告知邻人,朝玉阶又为他唱了一夜的《八声甘州》。”
罗刹抱着手,来回踱步。
方絮:“郭齐声到底是在做梦,还是确有其事。我们不如找朝玉阶问问?”
徐雁声点头同意,作势便要喊几人走。
朱砂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师姐师兄,你们不常在长安,不知朝玉阶的身价。请她入府唱一曲需千贯,见她一面,需百贯。你们有百贯吗?”
徐雁声掏出太一道的令牌:“令牌也不行?”
朱砂无语道:“师兄,长安大半百姓皆是她的拥趸。你那破令牌,除了能唬住没见过世面的官差和百姓,还能唬谁?也别提卖的事,我卖过,就值五十贯。”
方絮摸摸自己的槃囊,递上十个铜板:“师弟师妹,大家努力凑凑。”
朱砂拉着罗刹躲到一边,连连摆手:“师姐,我最穷,你别找我。”
另外三人凑了半晌,只凑到一贯钱。
徐雁声看着双手空空如也的萧律:“玄规师弟,你出门难道从不带钱?”
萧律尴尬地缩回手:“我若是想买何物想吃何物,府中下人会为我付钱,无需我操心。”
“世家公子的命,真是令人嫉妒啊……”
方絮与徐雁声,不同于其他弟子。
他们与朱砂一样,无权无势。入太一道,需打退百人,方可站到姬璟面前,得她赐名。
“不过。”萧律站到几人中间,扬起一张俊脸,“朝玉阶近来在阿娘府上鸣琴。天色已晚,不如你们随我入府,问话顺带用晚膳?”
“行!”
几人走前,方絮找到巡视的官差,再三叮嘱他们注意卖茶汤的茶婆。
乐昌公主府。
经两次扩建,成了如今的长安第一宅。
乐昌公主在房中弹琵琶,忽闻萧律带着几人入府:“贵主,小公子说有事相求。”
她疑惑地走出去:“翃儿。”
待看清院中几人的相貌,她忽然变了脸色。
萧律察觉不对,忙不迭上前:“阿娘,你怎么了?”
乐昌公主平复心情,扭头笑道:“无事,阿娘坐久了,有些头晕。对了,你有何事求我?”
萧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院子:“阿娘,我们想见朝玉阶。”
“原是为了这事。”乐昌公主招手唤来一个宦官,“你带小公子去见香令。若她不肯开门,你便说是我的命令。”
“喏。”
一行人跟在宦官身后前去找朝玉阶。
走在最后的萧律,冷不防被乐昌公主拉住:“他们是谁?”
萧律:“我的两位师姐与一位师兄。”
乐昌公主:“还有一人是谁?”
“师姐的伙计,叫罗刹。”
“罗刹?”
“他来自汴州。”
“好了,你快去吧。”
萧律的身影在拐角处消失,再一眨眼,乐昌公主瞧见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子朝她走来:“我叫尽禾。家中有两个逆子,一个叫罗荆,一个叫……罗刹。”
第54章 水莽鬼(五)
◎“我们可以走了吗?”◎
朝玉阶作为长安歌伎首席。
自有一身傲骨。
面对宦官的连番催促,她在房中岿然不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贵主执意逼我见客,那我今日便出府罢……”[1]
朱砂与罗刹面面相觑。
另外三人唉声叹气。
最后,急性子的方絮一脚踹开房门,冷声威胁道:“只问你两件事。若你不肯说,我立马上子午山,从地牢中揪出一个长鬼,再丢到你房中,让你日夜听他唱不成调的《懊恼歌》。”
朝玉阶含泪点点头,披帛往上一抛,作势便要高歌一曲。
朱砂眼疾手快,在她开口前,拿起桌上的茶点,一把塞进她的口中,好歹让她安静片刻。
面前五人,左一句长鬼,右一句痴鬼。
朝玉阶吓得泣下沾襟,声音凄婉:“你们要问我何事?”
萧律上前:“半月前与五日前,你夜里可曾去过青龙坊为他人唱歌?”
朝玉阶一口咬定说没有:“前日,贵主盛情邀我入府。再者,姬太常又从温柔郎变成了冷面郎。我这才从太*乐署到了公主府。”
朱砂:“你认识郭齐声吗?”
头摇似拨浪鼓,朝玉阶眨眨眼睛:“没有,我甚少见外男。平日在平康坊的楼阁高歌,四周皆有遮挡的竹帘。”
两件事问完,五人互看一眼,打算离开。
临走前,罗刹问出一个问题:“你何时唱过《占春芳》与《八声甘州》?”
朝玉阶:“我高歌的曲目,只会唱一次。三个月前的十五月圆夜,唱的是《占春芳》。上月初五,唱的是《八声甘州》。”
罗刹再问:“你今年在平康坊的楼阁,唱过几次?”
朝玉阶伸出手指,认真算了算:“应是有六次,最后一次是本月初三。”
五人依次走出房间。
朱砂用手肘撞了撞罗刹:“怎么了?”
事关多条人命,罗刹不敢胡乱揣测:“只是我的猜测之言,你们不必当真。我猜,那些人不是一次中毒,而是多次中毒。”
“你是何意?”走下台阶的徐雁声,回头问出口,“照你们所说,水莽草食之必死。难道他们所中之毒,不是水莽草?”
罗刹:“我敢确定,他们死于水莽草。但他们生前,应是服用过多次水莽草,才中毒而死。譬如郭齐声,死前做的两场美梦,全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他的梦,有顺序。最后一首歌听完,幻象完结,他便死了……”
他越说越迷糊,几人自然更是越听越迷糊。
朱砂倒有些明白罗刹的意思:“二郎的意思是:那些人在死前,可能一直在服用水莽草,毒素累积,最后导致毒发?”
所谓的死亡之日,其实是毒发之日。
在毒发前,这些人和正常人一样,能跑能动。仅从外表与言行上看,他们无一点怪异之处。
罗刹微微颔首:“他们吃下的水莽草,是水莽草,又不是水莽草。”
出现在石桥的水莽草,毒性不强。
通过一次次身临其境的美梦,诱使那些人反复吃下水莽草。
远处的闭门鼓擂响第一下,朱砂茅塞顿开:“我想到了!水樁曾受师父一剑。天尊剑入心,修为几欲尽失。水莽草的毒性变弱,会不会与此有关?”
罗刹:“我记得阿……”
“娘”字未出口,他便被朱砂狠狠拧了一下。
一抬头,面前的三个太一道弟子,正直勾勾盯着他看。
罗刹赶忙改口:“我记得啊。一本书中,曾提到‘水莽,毒草也。此草以修为养成,修为愈深,其毒愈烈’。水樁成为鬼魂后,修为大减,一时半会肯定养不出食之立死的水莽草。”
迷雾中掩藏的真相,渐渐露出端倪。
离真相迈出大步,方絮却心道不好:“若罗君所言为真,岂不此刻长安城中,有大把人已经中毒而不自知?”
脊背发凉,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忘了,他们对夺身后的水樁一无所知。
十年间,无人知晓她何时到达长安?何时开始下毒?
还有,到底有多少无辜百姓中毒?
两个侍女从前厅走来,请五人去厅中用膳。
眼下人命关天,哪还顾得上用膳。
方絮先一步跑出公主府,其余四人紧随其后。
朱砂跑到一半:“二郎,你饿吗?”
罗刹摸摸咕咕叫唤的肚子,委屈巴巴道:“饿!今早只吃了半个胡饼,还吐没了。”
“走,揣点吃的再走。”
两人调转方向,直奔前厅。
顾不上乐昌公主在场,朱砂端走一笼笼饼便走。
罗刹左手抱一坛缠花云梦肉,右手拿一盘红虬脯,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独留乐昌公主呆坐椅上,震惊地看着桌上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