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司吉安已在宅子门口望了多日。
这日午后,风雪霏霏。
司吉安用完午膳,照旧等在门口。
两个面生的男女路过此处,上前问他:“此处可是司参军家?”
司吉安频频点头,上下打量二人。
男子俊美,女子貌美。
横看竖看两人的打扮,都不像是道士。
朱砂看司吉安面露狐疑,迟迟不开口,赶忙掏出太一道的令牌:“我是太一道玄机,他是我的伙计罗刹。你是司参军?”
司吉安一见令牌,赶忙请他们入内:“两位想先去何处瞧瞧?”
“令室身死之地。”
贾寻芳死在后院的一间耳房。
狭小的房中,堆满了书。
地上散落着书与废纸,司吉安一面领着两人小心避开书往里走,一面侧身解释:“二弟是个书呆子,喜欢看书买书。久而久之,便堆了一屋子的书。娘子好清整,见不得他堆书在耳房,时不时会寻机与他吵几句。”
司吉安口中的二弟,即他的庶弟司万安。
司万安已过不惑之年,一无正当营生,二未娶妻生子。
日常吃喝拉撒,全依仗司吉安一家。
也是因此,贾寻芳自嫁进司家,对司万安多有怨言。
因囤书一事,她找司万安吵过几回。
无奈司万安是个逆来顺受的闷葫芦,对于她的责骂,一概低头不应。
贾寻芳死前,曾生气地向儿媳谭瑛透露:“我今日非丢光他的书。”
结果,满房书还在,贾寻芳却死了。
三人走到一滩血迹处,司吉安停下:“这里便是娘子被害的地方。她死后,家里人闹着要报官抓二弟。我不相信二弟是凶手,才坚持说是恶鬼杀人。”
朱砂恍然大悟:“所以你找太一道,是为了帮你二弟洗刷冤屈?”
司吉安盯着血迹,缓缓摇头:“是亦不是。我相信二弟不是凶手,但也害怕他是恶鬼。”
“此话何意?”
“他自三年前起,便喜欢捡地上的落发。”
第39章 食发鬼(四)
◎“二郎,看来这个鬼,瞧上了你。”◎
“司参军,请问令室的尸身在何处?”
“烧了。”
“烧了?”朱砂紧绷着脸,双眉紧锁:“太一道有令,‘若有人罹鬼族之祸,必俟验尸,由太一道焚其躯。违者,杖刑三十。’你作为司录参军,难道不知此令?”
司吉安满目哀伤,抬手用袖子抹泪:“我知道,但风言风语实在太多了。自娘子故去,家中孙儿整夜啼哭不止,道士说是横死的冤魂缠身之故,必须烧掉尸身,方解此祸。死去的人已死去,活着人还得活啊……”
自他上任华州司录参军一职,华州二十年未闻鬼事。
贾寻芳死前,他还曾与她沾沾自喜自己的官运。
没想到,第一个出事之人,却是自己相濡以沫二十余年的爱妻。
他不想烧尸身,但街坊四邻躲闪的眼神,与孙儿突如其来的怪病。逼得他不得不亲手放一把火,烧毁爱妻的一切。
眼下,他唯一能做之事。
只有找到残害她的凶手,为她报仇雪恨。
仅此而已。
罗刹适时开口:“你二弟在何处,我们有事想问问他。”
闻言,司吉安停下悲坳,率先往外面走:“他被锁在房中。二位,请随我来。”
因司万安平日便有收集头发的怪癖,故而贾寻芳惨死后,所有人皆猜他是凶手。
司吉安与贾寻芳之子司兰生,在看到母亲的尸身后,几欲疯掉,大闹着要捉司万安去官府受审。
无法,司吉安只能先劝住儿子,又将庶弟锁到房中。
三人到时,门窗上有锁有木条,实实在在的密不透风。
司吉安颤颤巍巍掏出钥匙,边开房门边说话:“二弟这半月的吃喝拉撒全在房中。味道大,请二位多多包涵。”
话音刚落,一股冲天的腥臭味钻出,呕得朱砂转身跑到院中树下。
罗刹见她小脸煞白,不忍催她,深吸一口气便走进房中。
房中不见天日。
唯一的光,打开一瞬又死死关上。
多日活在黑暗中,司万安形容枯槁,面色惨白。
此刻,他抱着双膝,把脸埋在膝盖中间,蜷缩在角落发抖。
对于朝他走来的罗刹,他除了往后躲,便是反复地喃喃自语:“我不是鬼……”
罗刹循声走到他身前蹲下,掏出火折子,照亮两人所在的那方小小天地。
微亮的火光晃动,罗刹先开口叮嘱:“你多日未见光,千万不要抬头。”
司万安迟疑地点点头。
等他平静下来,罗刹方问道:“你为何捡地上的落发?”
司万安沙哑的嗓音传来:“地上的头发会招鬼,烧了就不会。”
罗刹反问:“招鬼?”
光影晃动,司万安不自觉抬头。
半明半暗的光影中,那双空洞的眼神里,布满了惊惧:“我见过一个鬼,趴在地上吃头发。”
“吃头发?”
“对,吃头发的鬼。”
据司万安所说。
三年前,他外出买书,途径华阴县的一户富贵人家。
当日宅中正逢弥月之喜,四方云集往贺,热闹非凡。
司万安一个外乡人路过宅子门口,不仅被下人塞了不少喜果,还被拉着进去观礼。
满月的小儿圆润可爱,由一个全福之人抱在怀中,坐在行礼处。
吉时一到,剃头待诏剃刀翻飞,大半胎发落地。
落在地上的胎发,有下人捡走,准备用红绸布缝好。日后做成香囊,挂在小儿床头,护佑他平安长大。
礼毕人散,行礼处的后院渐渐没了人影。
司万安正想提步离开,余光却瞥见一个男子趴在地上,捡起一根胎发,贪婪地往嘴里塞。
一根吃完,男子犹嫌不过瘾,又趴在地上搜寻起来。
地上所剩无几的胎发,男子全部捡起来吃完。
甚至一些不好捡的碎发,也被男子一口一口舔舐干净。
面前的诡异景象,吓得司万安边跑边喊。
叫声引来下人,结果等他领着人再回去时,男子早已不在。
唯有空空如也,不留一点胎发痕迹的地上,能够佐证他并非疯子,并未妄言。
之后,司万安从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故事。
说有一种鬼喜用人发,最喜婴儿胎发。
若头发被此鬼吞下,会结不善鬼缘。
而避免被此鬼缠上的法子,便是以火焚化落发,免为鬼食。
司万安盯着烛光,看久了,眼睛又痛又红。
他忍着疼痛,继续道:“我在华阴县待了半月。临走前再次路过那户人家,听到他家下人说小儿整日嚎哭,头发无故掉落,满城郎中束手无策……那般可爱的小儿,说没便没了!”
自此,司万安陷入一种执念。
捡走地上的落发烧毁,竭力阻止吃头发的鬼害人。
罗刹用手轻轻盖住他泛红的眼睛:“别看了。烛光虽亮,远不及日光温暖。”
司万安用力闭上眼,颤抖着问出那句话:“你信我的话吗?”
罗刹:“我信你。”
余下的半个时辰,罗刹问起贾寻芳:“她死前,曾扬言要丢光你的书。当日,你见过她吗?”
司万安:“见过。阿嫂气冲冲来房中找我,让我去耳房收拾掉在地上的书。我原本打算夜里去,阿嫂嫌我磨叽,便自个去了。”
脸上露出一丝惨淡的笑,司万安呜咽道:“早知阿嫂会出事,我就该自己去。”
照司家其他人的说法,贾寻芳总是有意无意刁难司万安。
可罗刹听司万安说话的语气,丝毫不见对贾寻芳的埋怨与怨恨。
想到此处,罗刹小心问道:“她整日骂你,你不恨她吗?”
司万安缓缓摇头:“不恨。阿嫂刀子嘴豆腐心,她虽骂我,但从未少过我的吃穿用度。她每回嘴上恶狠狠闹着要扔书,实则只是催我去收拾罢了。”
罗刹:“她死的那日,你可曾听见异常的声响?”
司万安:“没有。当日的家中,仅我、阿嫂和水芝在家。”
水芝是贾寻芳的贴身丫鬟,也是发现尸身之人。
罗刹的问题问完,收起火折子起身出门。
临走前,他回头笑道:“你做得很对。食发鬼专食人发,但只要用火烧掉落发,便不会被此鬼缠上。”
“食……发鬼?”
“对,食发鬼。”
“你再坚持几日。我们会帮她找到凶手,也会帮你洗刷冤屈。”
“多谢。”
罗刹推门出去,朱砂抱着手等在门外:“如何?”
“他曾遇到食发鬼,此案可能为食发鬼的报复之举。”
“报复?”
寻了一处角落,罗刹将自己的猜测一一道来:“我怀疑司万安因烧毁落发,惹恼了食发鬼。为了报复他,食发鬼便杀了他的家人。当然,此案或系人为。毕竟贾寻芳明面上与司万安水火不容,食发鬼即使要报复,合该杀司吉安,而不是贾寻芳。”
这日午后,风雪霏霏。
司吉安用完午膳,照旧等在门口。
两个面生的男女路过此处,上前问他:“此处可是司参军家?”
司吉安频频点头,上下打量二人。
男子俊美,女子貌美。
横看竖看两人的打扮,都不像是道士。
朱砂看司吉安面露狐疑,迟迟不开口,赶忙掏出太一道的令牌:“我是太一道玄机,他是我的伙计罗刹。你是司参军?”
司吉安一见令牌,赶忙请他们入内:“两位想先去何处瞧瞧?”
“令室身死之地。”
贾寻芳死在后院的一间耳房。
狭小的房中,堆满了书。
地上散落着书与废纸,司吉安一面领着两人小心避开书往里走,一面侧身解释:“二弟是个书呆子,喜欢看书买书。久而久之,便堆了一屋子的书。娘子好清整,见不得他堆书在耳房,时不时会寻机与他吵几句。”
司吉安口中的二弟,即他的庶弟司万安。
司万安已过不惑之年,一无正当营生,二未娶妻生子。
日常吃喝拉撒,全依仗司吉安一家。
也是因此,贾寻芳自嫁进司家,对司万安多有怨言。
因囤书一事,她找司万安吵过几回。
无奈司万安是个逆来顺受的闷葫芦,对于她的责骂,一概低头不应。
贾寻芳死前,曾生气地向儿媳谭瑛透露:“我今日非丢光他的书。”
结果,满房书还在,贾寻芳却死了。
三人走到一滩血迹处,司吉安停下:“这里便是娘子被害的地方。她死后,家里人闹着要报官抓二弟。我不相信二弟是凶手,才坚持说是恶鬼杀人。”
朱砂恍然大悟:“所以你找太一道,是为了帮你二弟洗刷冤屈?”
司吉安盯着血迹,缓缓摇头:“是亦不是。我相信二弟不是凶手,但也害怕他是恶鬼。”
“此话何意?”
“他自三年前起,便喜欢捡地上的落发。”
第39章 食发鬼(四)
◎“二郎,看来这个鬼,瞧上了你。”◎
“司参军,请问令室的尸身在何处?”
“烧了。”
“烧了?”朱砂紧绷着脸,双眉紧锁:“太一道有令,‘若有人罹鬼族之祸,必俟验尸,由太一道焚其躯。违者,杖刑三十。’你作为司录参军,难道不知此令?”
司吉安满目哀伤,抬手用袖子抹泪:“我知道,但风言风语实在太多了。自娘子故去,家中孙儿整夜啼哭不止,道士说是横死的冤魂缠身之故,必须烧掉尸身,方解此祸。死去的人已死去,活着人还得活啊……”
自他上任华州司录参军一职,华州二十年未闻鬼事。
贾寻芳死前,他还曾与她沾沾自喜自己的官运。
没想到,第一个出事之人,却是自己相濡以沫二十余年的爱妻。
他不想烧尸身,但街坊四邻躲闪的眼神,与孙儿突如其来的怪病。逼得他不得不亲手放一把火,烧毁爱妻的一切。
眼下,他唯一能做之事。
只有找到残害她的凶手,为她报仇雪恨。
仅此而已。
罗刹适时开口:“你二弟在何处,我们有事想问问他。”
闻言,司吉安停下悲坳,率先往外面走:“他被锁在房中。二位,请随我来。”
因司万安平日便有收集头发的怪癖,故而贾寻芳惨死后,所有人皆猜他是凶手。
司吉安与贾寻芳之子司兰生,在看到母亲的尸身后,几欲疯掉,大闹着要捉司万安去官府受审。
无法,司吉安只能先劝住儿子,又将庶弟锁到房中。
三人到时,门窗上有锁有木条,实实在在的密不透风。
司吉安颤颤巍巍掏出钥匙,边开房门边说话:“二弟这半月的吃喝拉撒全在房中。味道大,请二位多多包涵。”
话音刚落,一股冲天的腥臭味钻出,呕得朱砂转身跑到院中树下。
罗刹见她小脸煞白,不忍催她,深吸一口气便走进房中。
房中不见天日。
唯一的光,打开一瞬又死死关上。
多日活在黑暗中,司万安形容枯槁,面色惨白。
此刻,他抱着双膝,把脸埋在膝盖中间,蜷缩在角落发抖。
对于朝他走来的罗刹,他除了往后躲,便是反复地喃喃自语:“我不是鬼……”
罗刹循声走到他身前蹲下,掏出火折子,照亮两人所在的那方小小天地。
微亮的火光晃动,罗刹先开口叮嘱:“你多日未见光,千万不要抬头。”
司万安迟疑地点点头。
等他平静下来,罗刹方问道:“你为何捡地上的落发?”
司万安沙哑的嗓音传来:“地上的头发会招鬼,烧了就不会。”
罗刹反问:“招鬼?”
光影晃动,司万安不自觉抬头。
半明半暗的光影中,那双空洞的眼神里,布满了惊惧:“我见过一个鬼,趴在地上吃头发。”
“吃头发?”
“对,吃头发的鬼。”
据司万安所说。
三年前,他外出买书,途径华阴县的一户富贵人家。
当日宅中正逢弥月之喜,四方云集往贺,热闹非凡。
司万安一个外乡人路过宅子门口,不仅被下人塞了不少喜果,还被拉着进去观礼。
满月的小儿圆润可爱,由一个全福之人抱在怀中,坐在行礼处。
吉时一到,剃头待诏剃刀翻飞,大半胎发落地。
落在地上的胎发,有下人捡走,准备用红绸布缝好。日后做成香囊,挂在小儿床头,护佑他平安长大。
礼毕人散,行礼处的后院渐渐没了人影。
司万安正想提步离开,余光却瞥见一个男子趴在地上,捡起一根胎发,贪婪地往嘴里塞。
一根吃完,男子犹嫌不过瘾,又趴在地上搜寻起来。
地上所剩无几的胎发,男子全部捡起来吃完。
甚至一些不好捡的碎发,也被男子一口一口舔舐干净。
面前的诡异景象,吓得司万安边跑边喊。
叫声引来下人,结果等他领着人再回去时,男子早已不在。
唯有空空如也,不留一点胎发痕迹的地上,能够佐证他并非疯子,并未妄言。
之后,司万安从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故事。
说有一种鬼喜用人发,最喜婴儿胎发。
若头发被此鬼吞下,会结不善鬼缘。
而避免被此鬼缠上的法子,便是以火焚化落发,免为鬼食。
司万安盯着烛光,看久了,眼睛又痛又红。
他忍着疼痛,继续道:“我在华阴县待了半月。临走前再次路过那户人家,听到他家下人说小儿整日嚎哭,头发无故掉落,满城郎中束手无策……那般可爱的小儿,说没便没了!”
自此,司万安陷入一种执念。
捡走地上的落发烧毁,竭力阻止吃头发的鬼害人。
罗刹用手轻轻盖住他泛红的眼睛:“别看了。烛光虽亮,远不及日光温暖。”
司万安用力闭上眼,颤抖着问出那句话:“你信我的话吗?”
罗刹:“我信你。”
余下的半个时辰,罗刹问起贾寻芳:“她死前,曾扬言要丢光你的书。当日,你见过她吗?”
司万安:“见过。阿嫂气冲冲来房中找我,让我去耳房收拾掉在地上的书。我原本打算夜里去,阿嫂嫌我磨叽,便自个去了。”
脸上露出一丝惨淡的笑,司万安呜咽道:“早知阿嫂会出事,我就该自己去。”
照司家其他人的说法,贾寻芳总是有意无意刁难司万安。
可罗刹听司万安说话的语气,丝毫不见对贾寻芳的埋怨与怨恨。
想到此处,罗刹小心问道:“她整日骂你,你不恨她吗?”
司万安缓缓摇头:“不恨。阿嫂刀子嘴豆腐心,她虽骂我,但从未少过我的吃穿用度。她每回嘴上恶狠狠闹着要扔书,实则只是催我去收拾罢了。”
罗刹:“她死的那日,你可曾听见异常的声响?”
司万安:“没有。当日的家中,仅我、阿嫂和水芝在家。”
水芝是贾寻芳的贴身丫鬟,也是发现尸身之人。
罗刹的问题问完,收起火折子起身出门。
临走前,他回头笑道:“你做得很对。食发鬼专食人发,但只要用火烧掉落发,便不会被此鬼缠上。”
“食……发鬼?”
“对,食发鬼。”
“你再坚持几日。我们会帮她找到凶手,也会帮你洗刷冤屈。”
“多谢。”
罗刹推门出去,朱砂抱着手等在门外:“如何?”
“他曾遇到食发鬼,此案可能为食发鬼的报复之举。”
“报复?”
寻了一处角落,罗刹将自己的猜测一一道来:“我怀疑司万安因烧毁落发,惹恼了食发鬼。为了报复他,食发鬼便杀了他的家人。当然,此案或系人为。毕竟贾寻芳明面上与司万安水火不容,食发鬼即使要报复,合该杀司吉安,而不是贾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