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回了温老爹的院子,满屋药味,赵恒正坐在杌凳上给父亲喂药,温老爹仍然没有醒来的迹象。
温婉轻叹,快步走进去。
赵恒一边伺疾一边和温婉说着,“事发蹊跷,温家的下人们我信不过,只能先寻了严大夫来给爹看病。”
温婉就近拖来小杌凳,坐在赵恒身边,“你是觉得…父亲这病…是有人刻意为之?”
“前头绿萍刚出事,这边父亲便病危。这世上没有这样巧合的事儿。好在陈妈回来了,我待会让她带两个信得过的下人逐一摸排温家……”
“摸排什么?”
“树底下、床下、井口边,总有让父亲发病的证物。”
温婉明白了,“这就是你先前说的内鬼?”
“嗯。”
“既然父亲是在茶楼吐血,为何不怀疑茶楼的人?”
“我旁敲侧击的问过茶楼店小二,那小二说父亲在进茶楼时就已经脚步虚浮,上楼时还有踉跄。”
温婉抿唇不言。
两人先前还在闹别扭,可温老爹再度病重,反而让两人重新紧密如铁桶。
赵恒瞥一眼温婉。
嗯。
清减了些。
成婚这两个月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血肉又重新变得干瘪。
小娘子脸是白的,瞳孔是黑的,额前一缕碎发上还有一丝水雾。
外面细雨缠绵,夫妇两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绿萍的后事都办好了?”
温婉低低的“嗯”一声,随后又看一眼赵恒,那男子下颚线流畅,半扇面具发着冷光。
温婉下意识想到他那印记。
这又过了半个月,赵恒脸上那印记怕是已经完全消退。
“这件事…是我不对。”小娘子声音低低的,天光晦暗不明,一如她的瞳孔,“你说得对,人死灯灭,剩下一切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我以前并不信奉鬼神之说,也以为自己看开生老病死,岂料痛在自身,才晓得知易行难。”
是啊。
她以为自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甚至一度她不理解当老师的妈妈为什么到最后会开始迷信佛教。
那不是迷信。
妈妈只是…无法改变她生病的现状,只能寄希望于未知的宗教信仰。她尽一切力量,甚至不惜借助超脱自然之力,妄图留住温婉的生命。
信仰,只是穷途末路的方法。
就如她此时此刻,唯愿绿萍已去极乐世界,再无苦痛纠缠。
赵恒微微勾唇。
温婉便问他:“你笑什么?”
赵恒将药碗搁置在床头,随后才道:“笑娘子认错倒干脆。”
本来还想着怎么哄好他家娘子呢,不料一转头便听到温婉认错,倒叫他始料未及。
温婉则道:“对便是对,错便是错,有错便认错,这…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赵恒挑挑眉,压下微勾的唇角,“娘子说得都对。”
既然娘子都低头认错,赵恒也顺坡下驴,“我也不对。明知道你心烦,还来招惹你。以后若再有事,我定同你商议。”
——————————————————————————
说来也巧,严大夫刚从温宅出来,没走两步便遇上了粮庄的朱掌柜。
朱掌柜一见面就向他打听温维明的病情,“我那温老弟也真是命中该有这一劫,前段日子眼瞅着病已经好转,这次怎么又病倒?他那病…可厉害?”
温维明今晨去茶楼小坐,当着茶楼一众人吐血晕倒,不出半日整个平县就传了个遍。
严大夫考虑到温维明和朱旺的关系,又见朱旺一脸担忧不似作假,便含含糊糊的说道,“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温掌柜前段日子病得凶险,许是温家这段时间变故太多,加上年纪又大了,病情反复也是常有。”
朱旺唉声叹气,“别说,我那老弟平日就是个操心的命!定是前几日他家那下人的事儿闹的!”
说罢他又一脸懊恼,“今儿个还说找他说点生意上的事儿,看来怕是不行了。”
严大夫便道:“怕得缓几日,如今温掌柜昏迷不醒,至少过一两日才能醒来。”
朱旺连忙点头,两人说了会子话才离开。
温维明病倒以后,温婉又去了一次酒坊,碧芳酒已经进入主发酵流程,气温骤降,马师傅便吆喝着人把酒瓮全部用毛巾包住,以求保持温度。
她也去后院小房间内看了一眼葡萄酒。
葡萄酒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层,上面是葡萄皮渣子,下层是紫色流光般的液体,看着叫人赏心悦目。
马师傅也是这个意思,“瞧着倒是好看,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这几日温家遭了变故,马师傅自觉更应该承担起大师傅的责任,每日带着冯水根守着前后院,生怕出一丝丝的差错。
第127章温家闹鬼
尤其是现在东家又病倒了,温家所有事情都压在少东家身上,眼瞅着少东家不过几日就清减了一圈,马师傅心里也难受得紧。
“少东家,昨天我们打开酒瓮检查,据我估计…这果子酒怎么都得发酵一两个月。眼下已经入秋,不知这温度几何才能保证发酵质量啊?”
温婉也摸不准,“且行且看,先跟着咱们碧芳酒做。今年是试验阶段,或许成功,或许失败,马师傅尽全力就好。”
虽得了温婉“尽人事听天命”的赦免,可马师傅如何不急?
这葡萄酒若是不成功,那就还是需要酒曲,明年就得和程家曲院正式对上!
愁啊。
一件接一件的愁啊。
也难怪平县人都在传,说温家气运已经用光,早晚要垮!
温维明和绿萍的事情便是最好的证明。
温婉无暇顾忌流言,从酒坊回来又去了温老爹房里,赵恒衣不解带的侍疾,将温老爹照顾得极好,温婉到的时候,赵恒刚给温老爹擦洗过一遍身子。
温老爹昏迷了一天一夜还没有醒来。
温婉便将书房也搬到了温老爹卧室里。
绿萍死后,她心绪难宁,答应姚老爷子的策论迟迟无法交差。
既然决定要和元六郎斗,那么姚老爷子这颗大树她是一定要攀上的。最终,姚老爷子背后的魏峥…她也不放过。
封建社会,商政不分家,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必须有人保驾护航。
而淮安候魏峥虽然远在天水府,但有她献计献策解决并州粮危的情分,总能拿到一张权贵的入场券。
所以,这篇《为商之道》的策论一定要写好。
桌前一盏烛火,温婉把程允章送来的那几本关于商道的书,《货殖列传》《商君书》《商经十三篇》等书在赵恒的讲解下学了个透彻,随后平心静气的写了个囫囵。
后来累倒,仰面睡着,直到窸窸窣窣的动静传来,一睁开眼才看见赵恒在批改她的策论。
温婉揉着发酸的眼睛凑过去看,赵恒便指着开头处笑着说道:“整篇策论立意高远,深入浅出,但却少两分美感。策论讲究引经据典,以管仲商业论‘富则靡之,贫者为之’自然而然引入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温婉视线从他修长干净的手指上挪到宣纸上,“饮食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庸能用之?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意思就是鼓励有钱人购买奢侈品,如果腰缠万贯的有钱人不去买奢侈品,反而是买米买油,那么米油价格被拉高后,普通百姓便会买不起。
这和温婉鼓励有钱人消费的为商之道理念十分契合。
只不过温婉的文风是直通通的,经赵恒一润色,确实读来多了两分引人入胜的趣味。
见温婉不说话,赵恒只能停笔,“娘子…不喜我改你的策论?”
“不。”温婉摇头,“只是姚老爷子清楚我肚子里有多少货,这篇策论太过华美,反而叫他怀疑我作弊。”
赵恒的笔停在半空中,这…确实很棘手呀。
“所以我想…”温婉仰头微微笑,眯着眼睛,像是一只小狐狸,“夫君,再改一改,最好改得既能让姚老爷子看得上这篇策论,又让他瞧不出我请了枪手。要让他觉得…我策论水平突飞猛进…我说的…你懂?”
“意思懂了。”赵恒笑得无奈,“只不过娘子…太为难人。”
温婉提出一个让赵恒无法拒绝的条件,“若改得好,我给你涨零花钱。”
“那倒不必,我手中银钱尚且趁手。”赵恒低低一笑,笑他娘子还知道贿赂他,男人温热的手指缠绕上她,两个人十指相扣,“不若这样,姚老爷子若是真看得上这篇策论,娘子就再送我一把兵器如何?”
温婉点头,“好。一言为定。”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嘛。
至于赵恒为什么满腹诗书,她不在乎。
或许很快,赵恒就会被她送走。
温婉轻叹,快步走进去。
赵恒一边伺疾一边和温婉说着,“事发蹊跷,温家的下人们我信不过,只能先寻了严大夫来给爹看病。”
温婉就近拖来小杌凳,坐在赵恒身边,“你是觉得…父亲这病…是有人刻意为之?”
“前头绿萍刚出事,这边父亲便病危。这世上没有这样巧合的事儿。好在陈妈回来了,我待会让她带两个信得过的下人逐一摸排温家……”
“摸排什么?”
“树底下、床下、井口边,总有让父亲发病的证物。”
温婉明白了,“这就是你先前说的内鬼?”
“嗯。”
“既然父亲是在茶楼吐血,为何不怀疑茶楼的人?”
“我旁敲侧击的问过茶楼店小二,那小二说父亲在进茶楼时就已经脚步虚浮,上楼时还有踉跄。”
温婉抿唇不言。
两人先前还在闹别扭,可温老爹再度病重,反而让两人重新紧密如铁桶。
赵恒瞥一眼温婉。
嗯。
清减了些。
成婚这两个月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血肉又重新变得干瘪。
小娘子脸是白的,瞳孔是黑的,额前一缕碎发上还有一丝水雾。
外面细雨缠绵,夫妇两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绿萍的后事都办好了?”
温婉低低的“嗯”一声,随后又看一眼赵恒,那男子下颚线流畅,半扇面具发着冷光。
温婉下意识想到他那印记。
这又过了半个月,赵恒脸上那印记怕是已经完全消退。
“这件事…是我不对。”小娘子声音低低的,天光晦暗不明,一如她的瞳孔,“你说得对,人死灯灭,剩下一切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我以前并不信奉鬼神之说,也以为自己看开生老病死,岂料痛在自身,才晓得知易行难。”
是啊。
她以为自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甚至一度她不理解当老师的妈妈为什么到最后会开始迷信佛教。
那不是迷信。
妈妈只是…无法改变她生病的现状,只能寄希望于未知的宗教信仰。她尽一切力量,甚至不惜借助超脱自然之力,妄图留住温婉的生命。
信仰,只是穷途末路的方法。
就如她此时此刻,唯愿绿萍已去极乐世界,再无苦痛纠缠。
赵恒微微勾唇。
温婉便问他:“你笑什么?”
赵恒将药碗搁置在床头,随后才道:“笑娘子认错倒干脆。”
本来还想着怎么哄好他家娘子呢,不料一转头便听到温婉认错,倒叫他始料未及。
温婉则道:“对便是对,错便是错,有错便认错,这…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赵恒挑挑眉,压下微勾的唇角,“娘子说得都对。”
既然娘子都低头认错,赵恒也顺坡下驴,“我也不对。明知道你心烦,还来招惹你。以后若再有事,我定同你商议。”
——————————————————————————
说来也巧,严大夫刚从温宅出来,没走两步便遇上了粮庄的朱掌柜。
朱掌柜一见面就向他打听温维明的病情,“我那温老弟也真是命中该有这一劫,前段日子眼瞅着病已经好转,这次怎么又病倒?他那病…可厉害?”
温维明今晨去茶楼小坐,当着茶楼一众人吐血晕倒,不出半日整个平县就传了个遍。
严大夫考虑到温维明和朱旺的关系,又见朱旺一脸担忧不似作假,便含含糊糊的说道,“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温掌柜前段日子病得凶险,许是温家这段时间变故太多,加上年纪又大了,病情反复也是常有。”
朱旺唉声叹气,“别说,我那老弟平日就是个操心的命!定是前几日他家那下人的事儿闹的!”
说罢他又一脸懊恼,“今儿个还说找他说点生意上的事儿,看来怕是不行了。”
严大夫便道:“怕得缓几日,如今温掌柜昏迷不醒,至少过一两日才能醒来。”
朱旺连忙点头,两人说了会子话才离开。
温维明病倒以后,温婉又去了一次酒坊,碧芳酒已经进入主发酵流程,气温骤降,马师傅便吆喝着人把酒瓮全部用毛巾包住,以求保持温度。
她也去后院小房间内看了一眼葡萄酒。
葡萄酒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层,上面是葡萄皮渣子,下层是紫色流光般的液体,看着叫人赏心悦目。
马师傅也是这个意思,“瞧着倒是好看,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这几日温家遭了变故,马师傅自觉更应该承担起大师傅的责任,每日带着冯水根守着前后院,生怕出一丝丝的差错。
第127章温家闹鬼
尤其是现在东家又病倒了,温家所有事情都压在少东家身上,眼瞅着少东家不过几日就清减了一圈,马师傅心里也难受得紧。
“少东家,昨天我们打开酒瓮检查,据我估计…这果子酒怎么都得发酵一两个月。眼下已经入秋,不知这温度几何才能保证发酵质量啊?”
温婉也摸不准,“且行且看,先跟着咱们碧芳酒做。今年是试验阶段,或许成功,或许失败,马师傅尽全力就好。”
虽得了温婉“尽人事听天命”的赦免,可马师傅如何不急?
这葡萄酒若是不成功,那就还是需要酒曲,明年就得和程家曲院正式对上!
愁啊。
一件接一件的愁啊。
也难怪平县人都在传,说温家气运已经用光,早晚要垮!
温维明和绿萍的事情便是最好的证明。
温婉无暇顾忌流言,从酒坊回来又去了温老爹房里,赵恒衣不解带的侍疾,将温老爹照顾得极好,温婉到的时候,赵恒刚给温老爹擦洗过一遍身子。
温老爹昏迷了一天一夜还没有醒来。
温婉便将书房也搬到了温老爹卧室里。
绿萍死后,她心绪难宁,答应姚老爷子的策论迟迟无法交差。
既然决定要和元六郎斗,那么姚老爷子这颗大树她是一定要攀上的。最终,姚老爷子背后的魏峥…她也不放过。
封建社会,商政不分家,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必须有人保驾护航。
而淮安候魏峥虽然远在天水府,但有她献计献策解决并州粮危的情分,总能拿到一张权贵的入场券。
所以,这篇《为商之道》的策论一定要写好。
桌前一盏烛火,温婉把程允章送来的那几本关于商道的书,《货殖列传》《商君书》《商经十三篇》等书在赵恒的讲解下学了个透彻,随后平心静气的写了个囫囵。
后来累倒,仰面睡着,直到窸窸窣窣的动静传来,一睁开眼才看见赵恒在批改她的策论。
温婉揉着发酸的眼睛凑过去看,赵恒便指着开头处笑着说道:“整篇策论立意高远,深入浅出,但却少两分美感。策论讲究引经据典,以管仲商业论‘富则靡之,贫者为之’自然而然引入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温婉视线从他修长干净的手指上挪到宣纸上,“饮食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庸能用之?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意思就是鼓励有钱人购买奢侈品,如果腰缠万贯的有钱人不去买奢侈品,反而是买米买油,那么米油价格被拉高后,普通百姓便会买不起。
这和温婉鼓励有钱人消费的为商之道理念十分契合。
只不过温婉的文风是直通通的,经赵恒一润色,确实读来多了两分引人入胜的趣味。
见温婉不说话,赵恒只能停笔,“娘子…不喜我改你的策论?”
“不。”温婉摇头,“只是姚老爷子清楚我肚子里有多少货,这篇策论太过华美,反而叫他怀疑我作弊。”
赵恒的笔停在半空中,这…确实很棘手呀。
“所以我想…”温婉仰头微微笑,眯着眼睛,像是一只小狐狸,“夫君,再改一改,最好改得既能让姚老爷子看得上这篇策论,又让他瞧不出我请了枪手。要让他觉得…我策论水平突飞猛进…我说的…你懂?”
“意思懂了。”赵恒笑得无奈,“只不过娘子…太为难人。”
温婉提出一个让赵恒无法拒绝的条件,“若改得好,我给你涨零花钱。”
“那倒不必,我手中银钱尚且趁手。”赵恒低低一笑,笑他娘子还知道贿赂他,男人温热的手指缠绕上她,两个人十指相扣,“不若这样,姚老爷子若是真看得上这篇策论,娘子就再送我一把兵器如何?”
温婉点头,“好。一言为定。”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嘛。
至于赵恒为什么满腹诗书,她不在乎。
或许很快,赵恒就会被她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