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我能不能不嫁给他啊。”
“不想嫁就不嫁呗。”
武思忧一边赶车,一边敷衍道:
“你这么漂亮,谁都争着抢着想娶你。”
“........真的啊。”梁琼华忸怩一阵,片刻后偷偷从马车帘的缝隙里看武思忧,小声道:
“那我喜欢的人要是身份低微,我父王母妃不让我和他在一起,怎么办?”
“........”武思忧心里还在想晚上回去要给乔清宛带什么好吃的,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要回话,道:
“那要看那个人喜不喜欢你。”
他背对着梁琼华,看不到梁琼华看向他时羞涩的眼神,无知无觉道:
“要是他也喜欢你,那他会努力做到和你比肩的。”
“你说的有道理!”梁琼华闻言,豁然开朗,开开心心道: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24章
“父王!”
襄王刚刚回到家, 就听见自家的小双儿撒娇般喊他的声音。
梁琼华是家里的幺儿,又是家里唯一的小双儿,兄长们少不得多宠他一些, 襄王自己也不例外。
听到梁琼华的声音,纵然心里有再多的烦心事也不得不放下,襄王深呼吸,片刻后才回过头来, 看向梁琼华,换上一副柔和的笑脸:
“华儿, 怎么了?”
他伸出手, 接住扑进他怀里的梁琼华,伸出手拍了拍,道:
“都十五岁了,还想着和父王撒娇。”
“父王, 我有事想求你嘛。”
梁琼华也不绕弯子, 有事直说,拽着襄王的衣袖不放, 道:
“你答应我,好不好?”
“你得先和我说你所求何事,我才考虑要不要答应你。”
襄王在前厅的圈椅上落座, 接过仆人递过来的热茶,轻呷了一口:
“说吧,你是不是又看上什么宝贝了?”
“宝贝.......也算是吧。”梁琼华眼神闪烁, 片刻后又笑起来,蹲在襄王脚边,伸出手,锤了捶襄王的小腿, 殷勤道:
“父王,你还记不记得我有一次郊外遇险,遭到暗杀,是我的车夫救了我。”
“有印象。”襄王眼神冷了不少:
“那些人竟敢把主意打到你身上来,死一千次都不够。”
“嗯嗯嗯。”梁琼华忙道:
“要不是我的车夫在,我也得死一千次了。”
“好了,你到底想说什么?”襄王伸出手,摸了摸梁琼华的脑袋,道:
“父王最近很忙,有事快点说,等会儿我还得换衣服,去找你伯伯。”
“唔,好吧,那我就直说了。”
梁琼华笑嘻嘻道:
“我听说,最近我朝武举要开始了。我在想父王你能不能写一封信给武科院,让他们破例一次,让我的车夫也去参加武举?”
“胡闹!”襄王闻言,有些生气:
“往日我纵容你,是因为你提的要求不过都只是些小事。如今你还未出阁,还未嫁到薛国公府,就想着要插手朝堂中事了?你母亲素日里就是这样教你的?”
“哎呀,干什么又扯到我娘亲。”梁琼华也不高兴了:
“不过让你写一封信而已,怎么就算是插手朝堂了。”
“说你笨,你还是真的不聪明。”
襄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你让我写这封信,不就是明摆着告诉那些人,这个马夫是我襄王府的人,让他们在考试中偏袒他吗?我要是真的这样做,对其他考生公平吗?”
“可是那个马夫功夫真的不错,”
梁琼华坚持:“父王,你不如亲自见他一次,若你觉得他够格,便应了我。”
梁琼华知道他的父亲宠他,见襄王低下头喝茶没有马上拒绝他,便伸出手揪住襄王的衣袖,撒娇般扯了扯:
“父王,我求求你了,我求求你了.......”
襄王被他拱的手中的茶都快洒掉了,他不得不将茶杯放在桌面上,掌心搭在梁琼华的后背上,轻轻拍了拍,无奈道:
“罢了罢了,既如此,我就抽空见他一次。”
他强调道:“若他功夫不过关,我是不会看在你的面子上,给他写信的。”
“我就知道父王最好了!”
梁琼华猛地跳起来,开心地耳边的步摇乱晃,裙裾轻动:
“那我就不打扰父王了,我先出去玩了!”
言罢,他便提起裙摆,往门外冲去,因为太高兴,冲出门的时候忘记看路,一头撞在了一个坚硬的男人胸膛上:
“哎呀!”
梁琼华噔噔噔后退几步,没有站稳,身形向后倒去,一屁股就要坐在地上。
他惊恐地瞪大眼睛,双手在空中胡乱抓了几把,上半身不受控制地往后仰,马上要摔倒在地上的时候,指尖却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松攥住,微微用力,帮助梁琼华稳住了身形。
“小心。”清冷的男人音调如同泠泠的泉水,在前厅内漾开,梁琼华一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就忍不住一激灵,一抬头,果然是薛龄君那张讨人厌的脸。
梁琼华的嘴巴慢慢撅了起来:“........”
他一把甩开薛龄君的手,面无表情地往门外冲去,被襄王叫住:
“安远,怎么不叫人。”
他的语气意外的严肃。
梁琼华没办法,只能转过头来,看着薛龄君,行了一礼:
“文宣哥哥。”
“琼华。”
薛龄君并不恼,像是习惯了,只问:“这是要去哪,急匆匆的。”
“去找人玩。”梁琼华觑了一眼薛龄君,只觉和他这样文邹邹一板一眼的人呆在一起,浑身都不舒服:
“你和爹爹聊吧,我走了。”
言罢,他也不管什么礼仪教养,提起裙摆就往外跑。
“.......哎,你这孩子。”襄王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头,随即踱步道薛龄君面前,和蔼地问:“文宣,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么?”
“父亲说,武举在即,考场陈设一应已布置好,让您过去看看,若无问题,下月便可召开武举。”
薛龄君年方十七,年纪轻轻便沉稳冷静,虽在朝中所任官职不高,但因着他薛国公二公子的身份和过日的学识,假以时日,也定能平步青云,所以襄王很是看中他,于是便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薛龄君,道:
“你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他顿了顿,又道:
“琼华这孩子毛毛躁躁的,出门也不多带点侍从,前段日子险些遭到刺杀........这事你可知晓。”
“知晓。”薛龄君点头:“人已经尽数关在牢中了,经过审问,是昔日睿王残党狗急跳墙,误以为马车里是您,所以才会做出行刺的举动。”
“这次是琼华替我挡了一灾,他提出的要求,我理应答应。”
襄王说:“他似对救了他一命的马夫有意。他年纪小,难分是非,你是他未来的未婚夫,要替他多看着些。若是这马夫心怀不轨,蓄意勾引郡主,妄图攀龙附凤,不必我开口,你尽管处置了.......但若是他果真有几分本事,看在他对安远有恩的份上,写一封信举荐他参加武举,也未为不可。”
薛龄君拱手:“王爷,我明白您的意思。”
襄王又和薛龄君说了一会儿话,敲定了明日去校验考场的事宜,随即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了东宫。
薛龄君得了襄王授意,踱步从正厅里出来,在仆人的带领下,走到了马厩边。
梁琼华也不嫌弃这地方简陋又寒酸,像是个小蜜蜂似的,围在武思忧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武思忧搭着话。
武思忧似乎对他并不热情。
在梁琼华的喋喋不休之下,他一言不发地清扫了马厩,给马喂了草,还给马车修理了车轮,总之眼里有活,手里的动作也不停,专心致志地干活,对梁琼华并不谄媚,两个人之间,似乎只是梁琼华单方面地对武思忧亲近。
薛龄君:“........”
他冷眼看去,见梁琼华觉得没趣,气鼓鼓地走了,他才负手踱步,走到了武思忧的面前,开了口:
“你就是那个舍命救了郡主的马夫?”
武思忧下意识抬眼看去,见是一个陌生人,有些疑惑,歪头道:“你是.......?”
“我是府里新来的仆役。”薛龄君对他笑了笑:“从别人口中听说你救了郡主,这件事都在府里传开了,我心里好奇,就特意来看看你。”
“哦哦,我还以为是啥事呢。”武思忧很自来熟,道:
“我也没干啥,当时那些人看见我就扑过来了,我想着要是我不把他们杀了,他们就得杀我,只能先下手为强。”
他挠头:“其实我也不算是为了救郡主吧,我主要是为了救我自己。”
薛龄君:“............”
他这样诚实,反倒让薛龄君没啥好说的了。
他和武思忧呆了一会儿,见问不出什么来,没一会儿就走了。
“不想嫁就不嫁呗。”
武思忧一边赶车,一边敷衍道:
“你这么漂亮,谁都争着抢着想娶你。”
“........真的啊。”梁琼华忸怩一阵,片刻后偷偷从马车帘的缝隙里看武思忧,小声道:
“那我喜欢的人要是身份低微,我父王母妃不让我和他在一起,怎么办?”
“........”武思忧心里还在想晚上回去要给乔清宛带什么好吃的,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要回话,道:
“那要看那个人喜不喜欢你。”
他背对着梁琼华,看不到梁琼华看向他时羞涩的眼神,无知无觉道:
“要是他也喜欢你,那他会努力做到和你比肩的。”
“你说的有道理!”梁琼华闻言,豁然开朗,开开心心道: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24章
“父王!”
襄王刚刚回到家, 就听见自家的小双儿撒娇般喊他的声音。
梁琼华是家里的幺儿,又是家里唯一的小双儿,兄长们少不得多宠他一些, 襄王自己也不例外。
听到梁琼华的声音,纵然心里有再多的烦心事也不得不放下,襄王深呼吸,片刻后才回过头来, 看向梁琼华,换上一副柔和的笑脸:
“华儿, 怎么了?”
他伸出手, 接住扑进他怀里的梁琼华,伸出手拍了拍,道:
“都十五岁了,还想着和父王撒娇。”
“父王, 我有事想求你嘛。”
梁琼华也不绕弯子, 有事直说,拽着襄王的衣袖不放, 道:
“你答应我,好不好?”
“你得先和我说你所求何事,我才考虑要不要答应你。”
襄王在前厅的圈椅上落座, 接过仆人递过来的热茶,轻呷了一口:
“说吧,你是不是又看上什么宝贝了?”
“宝贝.......也算是吧。”梁琼华眼神闪烁, 片刻后又笑起来,蹲在襄王脚边,伸出手,锤了捶襄王的小腿, 殷勤道:
“父王,你还记不记得我有一次郊外遇险,遭到暗杀,是我的车夫救了我。”
“有印象。”襄王眼神冷了不少:
“那些人竟敢把主意打到你身上来,死一千次都不够。”
“嗯嗯嗯。”梁琼华忙道:
“要不是我的车夫在,我也得死一千次了。”
“好了,你到底想说什么?”襄王伸出手,摸了摸梁琼华的脑袋,道:
“父王最近很忙,有事快点说,等会儿我还得换衣服,去找你伯伯。”
“唔,好吧,那我就直说了。”
梁琼华笑嘻嘻道:
“我听说,最近我朝武举要开始了。我在想父王你能不能写一封信给武科院,让他们破例一次,让我的车夫也去参加武举?”
“胡闹!”襄王闻言,有些生气:
“往日我纵容你,是因为你提的要求不过都只是些小事。如今你还未出阁,还未嫁到薛国公府,就想着要插手朝堂中事了?你母亲素日里就是这样教你的?”
“哎呀,干什么又扯到我娘亲。”梁琼华也不高兴了:
“不过让你写一封信而已,怎么就算是插手朝堂了。”
“说你笨,你还是真的不聪明。”
襄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你让我写这封信,不就是明摆着告诉那些人,这个马夫是我襄王府的人,让他们在考试中偏袒他吗?我要是真的这样做,对其他考生公平吗?”
“可是那个马夫功夫真的不错,”
梁琼华坚持:“父王,你不如亲自见他一次,若你觉得他够格,便应了我。”
梁琼华知道他的父亲宠他,见襄王低下头喝茶没有马上拒绝他,便伸出手揪住襄王的衣袖,撒娇般扯了扯:
“父王,我求求你了,我求求你了.......”
襄王被他拱的手中的茶都快洒掉了,他不得不将茶杯放在桌面上,掌心搭在梁琼华的后背上,轻轻拍了拍,无奈道:
“罢了罢了,既如此,我就抽空见他一次。”
他强调道:“若他功夫不过关,我是不会看在你的面子上,给他写信的。”
“我就知道父王最好了!”
梁琼华猛地跳起来,开心地耳边的步摇乱晃,裙裾轻动:
“那我就不打扰父王了,我先出去玩了!”
言罢,他便提起裙摆,往门外冲去,因为太高兴,冲出门的时候忘记看路,一头撞在了一个坚硬的男人胸膛上:
“哎呀!”
梁琼华噔噔噔后退几步,没有站稳,身形向后倒去,一屁股就要坐在地上。
他惊恐地瞪大眼睛,双手在空中胡乱抓了几把,上半身不受控制地往后仰,马上要摔倒在地上的时候,指尖却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松攥住,微微用力,帮助梁琼华稳住了身形。
“小心。”清冷的男人音调如同泠泠的泉水,在前厅内漾开,梁琼华一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就忍不住一激灵,一抬头,果然是薛龄君那张讨人厌的脸。
梁琼华的嘴巴慢慢撅了起来:“........”
他一把甩开薛龄君的手,面无表情地往门外冲去,被襄王叫住:
“安远,怎么不叫人。”
他的语气意外的严肃。
梁琼华没办法,只能转过头来,看着薛龄君,行了一礼:
“文宣哥哥。”
“琼华。”
薛龄君并不恼,像是习惯了,只问:“这是要去哪,急匆匆的。”
“去找人玩。”梁琼华觑了一眼薛龄君,只觉和他这样文邹邹一板一眼的人呆在一起,浑身都不舒服:
“你和爹爹聊吧,我走了。”
言罢,他也不管什么礼仪教养,提起裙摆就往外跑。
“.......哎,你这孩子。”襄王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头,随即踱步道薛龄君面前,和蔼地问:“文宣,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么?”
“父亲说,武举在即,考场陈设一应已布置好,让您过去看看,若无问题,下月便可召开武举。”
薛龄君年方十七,年纪轻轻便沉稳冷静,虽在朝中所任官职不高,但因着他薛国公二公子的身份和过日的学识,假以时日,也定能平步青云,所以襄王很是看中他,于是便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薛龄君,道:
“你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他顿了顿,又道:
“琼华这孩子毛毛躁躁的,出门也不多带点侍从,前段日子险些遭到刺杀........这事你可知晓。”
“知晓。”薛龄君点头:“人已经尽数关在牢中了,经过审问,是昔日睿王残党狗急跳墙,误以为马车里是您,所以才会做出行刺的举动。”
“这次是琼华替我挡了一灾,他提出的要求,我理应答应。”
襄王说:“他似对救了他一命的马夫有意。他年纪小,难分是非,你是他未来的未婚夫,要替他多看着些。若是这马夫心怀不轨,蓄意勾引郡主,妄图攀龙附凤,不必我开口,你尽管处置了.......但若是他果真有几分本事,看在他对安远有恩的份上,写一封信举荐他参加武举,也未为不可。”
薛龄君拱手:“王爷,我明白您的意思。”
襄王又和薛龄君说了一会儿话,敲定了明日去校验考场的事宜,随即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了东宫。
薛龄君得了襄王授意,踱步从正厅里出来,在仆人的带领下,走到了马厩边。
梁琼华也不嫌弃这地方简陋又寒酸,像是个小蜜蜂似的,围在武思忧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武思忧搭着话。
武思忧似乎对他并不热情。
在梁琼华的喋喋不休之下,他一言不发地清扫了马厩,给马喂了草,还给马车修理了车轮,总之眼里有活,手里的动作也不停,专心致志地干活,对梁琼华并不谄媚,两个人之间,似乎只是梁琼华单方面地对武思忧亲近。
薛龄君:“........”
他冷眼看去,见梁琼华觉得没趣,气鼓鼓地走了,他才负手踱步,走到了武思忧的面前,开了口:
“你就是那个舍命救了郡主的马夫?”
武思忧下意识抬眼看去,见是一个陌生人,有些疑惑,歪头道:“你是.......?”
“我是府里新来的仆役。”薛龄君对他笑了笑:“从别人口中听说你救了郡主,这件事都在府里传开了,我心里好奇,就特意来看看你。”
“哦哦,我还以为是啥事呢。”武思忧很自来熟,道:
“我也没干啥,当时那些人看见我就扑过来了,我想着要是我不把他们杀了,他们就得杀我,只能先下手为强。”
他挠头:“其实我也不算是为了救郡主吧,我主要是为了救我自己。”
薛龄君:“............”
他这样诚实,反倒让薛龄君没啥好说的了。
他和武思忧呆了一会儿,见问不出什么来,没一会儿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