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乾隆仔细看图上的两轮车,永琏是用炭笔画的,有些细节还单独在旁边画了局部图,比如车把,和两个脚踏板。
“咦,这个车不用马拉吗?”钮伦疑惑。
永琏就过去指着图上的脚踏板给妹妹解释,“人坐在这个车座上,两只脚踩踏板,踏板就会带动轮子转动,不用马匹。”
钮伦似懂非懂地点点脑袋。
乾隆眉头微蹙,看向永琏,“这些都是你皇玛法说的?”
永琏点头,“但是皇玛法一直没想到车轮的材质,木头轮子太重了。”
“那你想到要用什么代替木头了吗?”乾隆盯着儿子。
永琏摇摇头,他有思路,但以他的年纪,不能想的太周全。
“你没想出来,造办处如何做?”乾隆故意板着脸。
永琏:“造办处的匠人很聪明,他们会想到办法的。”他小心翼翼瞄一眼汗阿玛,又耷拉下脑袋,“汗阿玛,永琏已经尽力了,想了好久好久,才画出这个图。”
太后见乾隆神情严肃,以为他对永琏的礼物不满意,忙欲打圆场,“把永琏画的图拿来给哀家瞧瞧。”
乾隆就亲自递给太后,太后一看,小孙孙虽然笔触稚嫩了些,画的却很是清晰明了,至于这个双轮车能不能造出来,那是造办处的事儿,就算造办处尽力了,也有可能是先帝这个设想本来就不靠谱。
“这个双轮车好啊!几千年来竟从未有人想过,也就只有先帝那样见识广博,心思细腻之人才能琢磨出来。”太后道,当然要先夸先帝。
“难为永琏一直记着先帝遗憾,小小年纪,竟愿为此事动脑筋。”
裕太妃赶紧接上:“先帝最喜欢设计这些东西,那风扇,宫里现在都用上了,多好啊!这双轮车若能做出来,也算完成了先帝爷的一桩遗愿。”
永琏:“……”这就有点夸张了,雍正应该没有想发明自行车的遗愿。
但小家伙面上却跟着点头,“就是有一回,汗阿玛送我去勤政亲贤找皇玛法,然后又要赶去洞天深处读书。皇玛法就说汗阿玛走路太累了,可男子坐轿辇也不太像话,在园内骑马更是不妥,如果能有一种不用马拉的车就好了。”
这词儿都是他早编好的,毕竟这是给汗阿玛送的礼物,得和汗阿玛扯上关系。
“永琏也觉得汗阿玛走路很累,尤其在圆明园的时候,那里太大了。所以就一直记着这个双轮车。”永琏道。
乾隆:“……”
他本来还不觉得这双轮车有什么,汗阿玛各种想法多了,除了处理政务,就喜欢设计一些小东西,连泼灰处差役的护目眼镜都能琢磨出来。
有些造办处能做出来,有些造办处也是屡试屡败,浪费材料。
这个双轮车,他也没想到好处在哪,人踩脚踏板不一样要费力吗?跑的也没马快,看起来很鸡肋。
但当永琏说出汗阿玛有此想法的缘由时,乾隆的鼻子就开始发酸。当他听到宝贝儿子也心疼他,一直想完善细节时,眼眶瞬间湿了。
他的父亲和儿子,都这般关心他。
他,爱新觉罗弘历,何其幸运。
永琏一抬头就见阿玛眼眶红红。
乾隆察觉到儿子的目光,赶紧别开脸,正好对上皇后的视线。
扭到另一边又会被皇额娘瞧见。
其实太后、皇后早就察觉乾隆眼中有泪。
只是当着孩子们的面,强忍着罢了。
婆媳俩同时掏出帕子,太后:“先帝真是一片慈父心肠啊……我们母子能得先帝照拂,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皇后:“……”还是让婆母发挥吧,她只要跟着哭,自家爷就好意思哭了。
果然,这婆媳俩一哭,乾隆瞬间就没那么重包袱了,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落下来,“汗阿玛……儿子多想一直孝敬您……”
屋里裕太妃和仨小孩都有点看傻了,裕太妃心说这虽然感动,但有点哭不出来啊……
要不还是掏出帕子参与一下吧。
永璜、钮伦直接懵住,他们应该跟着一起哭吗?
永琏把下巴垫在汗阿玛膝盖上,仰着小脸看汗阿玛,“汗阿玛别哭呀……永琏把双轮车画出来了,下回去告诉皇玛法,皇玛法在天有灵一定高兴的。”
这话只有他们父子明白。
乾隆一愣,这才想起来,这事儿真能让汗阿玛知道。
汗阿玛知道后,一定很欣慰。
乾隆就把儿子抱到腿上,摸着他的小脸,“你送的礼物汗阿玛非常喜欢。”
“但有一半是皇玛法送的呀!”钮伦忍不住道。
永琏:“……”这丫头,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
永璜则向着弟弟说话,“没有永琏记得皇玛法的遗愿,这双轮车就造不出来了。”
永琏:“……”每次提到“遗愿”这俩字他就心虚。
而且……
“这双轮车还不一定能造出来。”永琏道。
乾隆哼道:“你和汗阿玛如此用心设计,造办处若还是造不出来,那朕真是白养着他们了。”
永琏:“……”
不好!这下造办处压力大了!
第14章 开学首日
经过先帝的调教,造办处的官员和匠人以为他们的心态和能力已经很强,没什么能难倒他们。
听皇上说,这次让他们制造的东西是二阿哥画的图,众人就更放松了。
大概率和上次的数学教具难度差不多。
直到他们看了双轮车的图纸。
这是一个六岁小孩能想出来的?
皇上解释了,说这双轮车是先帝设计,只是二阿哥进行完善。
众人:“……”
果然,只有先帝能设计出这样刁钻的东西!
先帝驾崩后,造办处的人都轻松很多。
没想到,噩梦并未结束!
乾隆对这些一窍不通,想着双轮车又不用雕花刻字,应该花不了几天。
十天过去,造办处一点消息都没有。
乾隆就急了。
今日是永璜、永琏正式入尚书房读书的第一天,乾隆关心俩儿子的情况,就叫他们到养心殿用晚膳。
俩小孩除了早起有点困外,其他方面都适应良好,永琏还夸了阿桂和陈德华这两位师父。
乾隆这才放下心,就跟俩儿子抱怨造办处效率太低。
“……就算没有成品,好歹也做出个模型吧。”乾隆道。
他还想骑着双轮车去雍和宫给汗阿玛看看呢,再晚就只能把车带去泰陵了,骑去泰陵显然不可能……
永琏就笑眯眯道:“汗阿玛,制造双轮车可没那么简单,一年内能造出来就很好了。”
“什么?一年?”乾隆皱眉,半年都能烧好几炉瓷器了。
“车轮与脚踏板的连接都需要榫卯结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轻重都需要试验……”永琏道:“而且这双轮车做出来不是摆着看的,最重要的是
能骑,想想就复杂……”
乾隆:“……真的吗?你少为那些人开脱。”
永琏:“儿子才没有替他们开脱,儿子是深有体会,光是完善皇玛法的设计,画出那张图纸,儿子想得脑袋都疼了。”小家伙说着皱皱鼻子,趁机撒娇。
永璜在旁听着,不由感叹二弟对汗阿玛的一片孝心。
乾隆忍不住笑起来,正好今日晚膳有一道西芹桃仁,乾隆就舀了一勺核桃仁到永琏碗里,“吃核桃仁补补脑。”
永琏:“……”
永琏就跟汗阿玛提议,“您可以和造办处那边说,谁最早造出来有赏。”
“赏赐当然不会少,朕是小气的人吗?”乾隆哼道。
“要重赏,因为这双轮车若真能造出来,可不止是汗阿玛可以少走路,那些缺少马匹的地方,也能用上。”永琏道:“还有圆明园里传旨的太监,最需要了。”
乾隆听到这儿,忍不住抬手打断儿子,“等等……你的意思是太监和朕骑同一种车?”
永琏:“……对啊!”
辛辛苦苦画出自行车图纸,可不是只让乾隆一个人骑的啊!
乾隆;“……”
乾隆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
永璜忍不住道:“可这车是皇玛法和你为汗阿玛设计的呀。”
永琏:“可汗阿玛若是能将这种双轮车推广开,造福更多人,也是彰显汗阿玛的仁德。以后大家骑着双轮车,都会感谢汗阿玛的恩德。”
乾隆瞪了永琏一眼,却没继续这个话题,“吃饭吃饭,一会儿还要去校场呢。”
永琏也没急着说服汗阿玛,车还没造出来呢,先为这事儿吵一架不值当。
于是乖乖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永璜听了弟弟的话,倒是被说服了。
弟弟的眼光真长远。
用过晚膳,永琏有些昏昏欲睡,喝茶的时候就开始打哈欠。
乾隆本是不想让他睡的,但考虑到小家伙头一天起那么早上学,困了也可以理解,就让他去罗汉床上躺一会儿。
“咦,这个车不用马拉吗?”钮伦疑惑。
永琏就过去指着图上的脚踏板给妹妹解释,“人坐在这个车座上,两只脚踩踏板,踏板就会带动轮子转动,不用马匹。”
钮伦似懂非懂地点点脑袋。
乾隆眉头微蹙,看向永琏,“这些都是你皇玛法说的?”
永琏点头,“但是皇玛法一直没想到车轮的材质,木头轮子太重了。”
“那你想到要用什么代替木头了吗?”乾隆盯着儿子。
永琏摇摇头,他有思路,但以他的年纪,不能想的太周全。
“你没想出来,造办处如何做?”乾隆故意板着脸。
永琏:“造办处的匠人很聪明,他们会想到办法的。”他小心翼翼瞄一眼汗阿玛,又耷拉下脑袋,“汗阿玛,永琏已经尽力了,想了好久好久,才画出这个图。”
太后见乾隆神情严肃,以为他对永琏的礼物不满意,忙欲打圆场,“把永琏画的图拿来给哀家瞧瞧。”
乾隆就亲自递给太后,太后一看,小孙孙虽然笔触稚嫩了些,画的却很是清晰明了,至于这个双轮车能不能造出来,那是造办处的事儿,就算造办处尽力了,也有可能是先帝这个设想本来就不靠谱。
“这个双轮车好啊!几千年来竟从未有人想过,也就只有先帝那样见识广博,心思细腻之人才能琢磨出来。”太后道,当然要先夸先帝。
“难为永琏一直记着先帝遗憾,小小年纪,竟愿为此事动脑筋。”
裕太妃赶紧接上:“先帝最喜欢设计这些东西,那风扇,宫里现在都用上了,多好啊!这双轮车若能做出来,也算完成了先帝爷的一桩遗愿。”
永琏:“……”这就有点夸张了,雍正应该没有想发明自行车的遗愿。
但小家伙面上却跟着点头,“就是有一回,汗阿玛送我去勤政亲贤找皇玛法,然后又要赶去洞天深处读书。皇玛法就说汗阿玛走路太累了,可男子坐轿辇也不太像话,在园内骑马更是不妥,如果能有一种不用马拉的车就好了。”
这词儿都是他早编好的,毕竟这是给汗阿玛送的礼物,得和汗阿玛扯上关系。
“永琏也觉得汗阿玛走路很累,尤其在圆明园的时候,那里太大了。所以就一直记着这个双轮车。”永琏道。
乾隆:“……”
他本来还不觉得这双轮车有什么,汗阿玛各种想法多了,除了处理政务,就喜欢设计一些小东西,连泼灰处差役的护目眼镜都能琢磨出来。
有些造办处能做出来,有些造办处也是屡试屡败,浪费材料。
这个双轮车,他也没想到好处在哪,人踩脚踏板不一样要费力吗?跑的也没马快,看起来很鸡肋。
但当永琏说出汗阿玛有此想法的缘由时,乾隆的鼻子就开始发酸。当他听到宝贝儿子也心疼他,一直想完善细节时,眼眶瞬间湿了。
他的父亲和儿子,都这般关心他。
他,爱新觉罗弘历,何其幸运。
永琏一抬头就见阿玛眼眶红红。
乾隆察觉到儿子的目光,赶紧别开脸,正好对上皇后的视线。
扭到另一边又会被皇额娘瞧见。
其实太后、皇后早就察觉乾隆眼中有泪。
只是当着孩子们的面,强忍着罢了。
婆媳俩同时掏出帕子,太后:“先帝真是一片慈父心肠啊……我们母子能得先帝照拂,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皇后:“……”还是让婆母发挥吧,她只要跟着哭,自家爷就好意思哭了。
果然,这婆媳俩一哭,乾隆瞬间就没那么重包袱了,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落下来,“汗阿玛……儿子多想一直孝敬您……”
屋里裕太妃和仨小孩都有点看傻了,裕太妃心说这虽然感动,但有点哭不出来啊……
要不还是掏出帕子参与一下吧。
永璜、钮伦直接懵住,他们应该跟着一起哭吗?
永琏把下巴垫在汗阿玛膝盖上,仰着小脸看汗阿玛,“汗阿玛别哭呀……永琏把双轮车画出来了,下回去告诉皇玛法,皇玛法在天有灵一定高兴的。”
这话只有他们父子明白。
乾隆一愣,这才想起来,这事儿真能让汗阿玛知道。
汗阿玛知道后,一定很欣慰。
乾隆就把儿子抱到腿上,摸着他的小脸,“你送的礼物汗阿玛非常喜欢。”
“但有一半是皇玛法送的呀!”钮伦忍不住道。
永琏:“……”这丫头,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
永璜则向着弟弟说话,“没有永琏记得皇玛法的遗愿,这双轮车就造不出来了。”
永琏:“……”每次提到“遗愿”这俩字他就心虚。
而且……
“这双轮车还不一定能造出来。”永琏道。
乾隆哼道:“你和汗阿玛如此用心设计,造办处若还是造不出来,那朕真是白养着他们了。”
永琏:“……”
不好!这下造办处压力大了!
第14章 开学首日
经过先帝的调教,造办处的官员和匠人以为他们的心态和能力已经很强,没什么能难倒他们。
听皇上说,这次让他们制造的东西是二阿哥画的图,众人就更放松了。
大概率和上次的数学教具难度差不多。
直到他们看了双轮车的图纸。
这是一个六岁小孩能想出来的?
皇上解释了,说这双轮车是先帝设计,只是二阿哥进行完善。
众人:“……”
果然,只有先帝能设计出这样刁钻的东西!
先帝驾崩后,造办处的人都轻松很多。
没想到,噩梦并未结束!
乾隆对这些一窍不通,想着双轮车又不用雕花刻字,应该花不了几天。
十天过去,造办处一点消息都没有。
乾隆就急了。
今日是永璜、永琏正式入尚书房读书的第一天,乾隆关心俩儿子的情况,就叫他们到养心殿用晚膳。
俩小孩除了早起有点困外,其他方面都适应良好,永琏还夸了阿桂和陈德华这两位师父。
乾隆这才放下心,就跟俩儿子抱怨造办处效率太低。
“……就算没有成品,好歹也做出个模型吧。”乾隆道。
他还想骑着双轮车去雍和宫给汗阿玛看看呢,再晚就只能把车带去泰陵了,骑去泰陵显然不可能……
永琏就笑眯眯道:“汗阿玛,制造双轮车可没那么简单,一年内能造出来就很好了。”
“什么?一年?”乾隆皱眉,半年都能烧好几炉瓷器了。
“车轮与脚踏板的连接都需要榫卯结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轻重都需要试验……”永琏道:“而且这双轮车做出来不是摆着看的,最重要的是
能骑,想想就复杂……”
乾隆:“……真的吗?你少为那些人开脱。”
永琏:“儿子才没有替他们开脱,儿子是深有体会,光是完善皇玛法的设计,画出那张图纸,儿子想得脑袋都疼了。”小家伙说着皱皱鼻子,趁机撒娇。
永璜在旁听着,不由感叹二弟对汗阿玛的一片孝心。
乾隆忍不住笑起来,正好今日晚膳有一道西芹桃仁,乾隆就舀了一勺核桃仁到永琏碗里,“吃核桃仁补补脑。”
永琏:“……”
永琏就跟汗阿玛提议,“您可以和造办处那边说,谁最早造出来有赏。”
“赏赐当然不会少,朕是小气的人吗?”乾隆哼道。
“要重赏,因为这双轮车若真能造出来,可不止是汗阿玛可以少走路,那些缺少马匹的地方,也能用上。”永琏道:“还有圆明园里传旨的太监,最需要了。”
乾隆听到这儿,忍不住抬手打断儿子,“等等……你的意思是太监和朕骑同一种车?”
永琏:“……对啊!”
辛辛苦苦画出自行车图纸,可不是只让乾隆一个人骑的啊!
乾隆;“……”
乾隆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
永璜忍不住道:“可这车是皇玛法和你为汗阿玛设计的呀。”
永琏:“可汗阿玛若是能将这种双轮车推广开,造福更多人,也是彰显汗阿玛的仁德。以后大家骑着双轮车,都会感谢汗阿玛的恩德。”
乾隆瞪了永琏一眼,却没继续这个话题,“吃饭吃饭,一会儿还要去校场呢。”
永琏也没急着说服汗阿玛,车还没造出来呢,先为这事儿吵一架不值当。
于是乖乖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永璜听了弟弟的话,倒是被说服了。
弟弟的眼光真长远。
用过晚膳,永琏有些昏昏欲睡,喝茶的时候就开始打哈欠。
乾隆本是不想让他睡的,但考虑到小家伙头一天起那么早上学,困了也可以理解,就让他去罗汉床上躺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