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话委婉,但阿柠也听明白了。
她低下头,恭敬地道:“阿柠知道,阿柠也盼着能好好干,以后像姑姑这样,绝对不会有别的念想。”
当这么说的时候,她将自己心底的渴望,以及所有的困惑,全都强行压下。
这里是宫阙内苑,戒备森严,规矩严苛。
那个男人是皇帝,胡公公,何太医,这些都是自己要敬重的人,可在那个男人面前,只能跪着说话。
至于今日前来的康公公,如此迫人的威势,也不过是他身边一个伺候的。
帝王随意动动手指头便足以在深宫中引起狂风巨浪,就足以把她吞没。
她绝对不能痴心妄想了。
就算再怀疑,也不能想了。
况且,皇帝有皇后,他至今对他的皇后一往情深。
**************
函德殿的事,阿柠没敢和人提起过,玉卿瑞香几个刚开始问过一嘴,她不提,她们意识到什么,也不敢提了,其他人更是丝毫不曾提起,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太医院的,时常出入宫闱,自然知道一些常人不知道的密辛,也最是知道怎么活命,永远口风要严,绝对不敢乱说话的。
不过任凭如此,阿柠依然感觉,整个太医院都笼罩了一层阴晕,明明上天晴空万里,但一进来太医院的医殿,就感觉阴沉沉的。
阿柠整理医案的时候,偶尔间也会小心地留意着来往的御医,他们神情紧绷,忙碌,有时候还会进到一旁的医房中低声嘀咕着什么。
阿柠知道这些应该和元熙帝有关,对于寻常人来说,那晚的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却是丝毫不能马虎,必须追究到底,也必须查明缘由,还可能降罪一个什么人。
而那一晚格外惹眼的自己,很可能就此彻底没命了。
就在这种提心吊胆中,那一日,她正在分拣新到的药材,却听到一个声音:“最近是没吃饱吗?”
阿柠听着,抬头看过去,便看到了孟凤春。
她起身,略拜了拜:“见过孟大人。”
孟凤春挑眉:“刚才在想什么?”
阿柠懵:“奴婢没想什么,在专心分拣药材。”
孟凤春负手,淡睨着阿柠:“你以为本官看不出你用心不用心?”
阿柠:“……”
她咬了咬唇,无奈地道:“是,奴婢走神了。”
孟凤春见她这样,也就不揪着不放了,反而问起来:“怎么突然离开医书房?”
阿柠惊讶,原来孟凤春不知道这件事?
她犹豫了下,嗫嚅:“奴婢只是听从吩咐,也不清楚……”
孟凤春垂眸,沉默了片刻:“我看你最近在太医院也是有些魂不守舍,倒是有个别的去处,看你是否有意。”
阿柠一时没听明白:“……去处?”
孟凤春:“你可知道莫大先生?”
阿柠茫然。
孟凤春:“如今太医院几位针灸高手都是莫大先生的弟子。”
阿柠眼睛一亮,顿时想起来了,太医院有位莫大先生,叫莫先洲,据说他自小学医,十四岁便可佐诊,学得针灸绝技,针法不拘一格,自成一家。
阿柠之前整理医书,曾经看到过这位莫先洲大夫所撰写的《子午流注辨惑》以及《经学聚英》等书,那里面对穴位针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不过可惜时间匆忙,阿柠也只看了一部分。
如今听孟凤春提起这位,自然疑惑。
孟凤春看着阿柠惊讶的样子,眸底泛起淡淡笑意。
他略抿唇,才道:“今天我见了莫大先生。”
阿柠:“嗯?”
孟凤春:“我和他提起来,他很有兴趣,想收一个关门弟子。”
阿柠受宠若惊:“孟大人意思是说,莫大先生可以收我吗?”
孟凤春点头:“是,不过你要先通过他的考验。”
阿柠不敢置信。
要知道本朝实施着严密的户籍制,如今宫廷中御医大多是世代行医的医户,是家族传承,而像阿柠这种医女,没什么根基的,大部分都是要在太医院干一些杂役,所以医女们的自称都是“奴婢”,因为她们的身份和寻常宫娥其实一样,只是供职所在院局不同罢了。
所以那位何太医说“你算什么医者”这句话并没说错,医女确实不算医者。
她们这样的医女也不是彻底没希望,若想成为医者,需要在太医院供职三至五年,由太医院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共同举荐,参加太医院的考试,包括《素问》、《难经》、《本草》、《脉经》以及各样重要方书,这些考试还分为笔写口答,通过考试后,才能成为预备女医,成为预备医女后,又要经过五年三试,三试一次比一次严格,宁缺不补,要三次通过,才终于熬成正式的女医。
医女和女医,同样两个字,可那是十年的刻苦煎熬,以及一些寻常人没有的幸运。
但是如果阿柠直接能被一个大御医收为弟子,那就不一样了,就直接省略了太医院几年的苦熬,也不必需要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的联名举荐,直接就可以参加太医院考试!
一旦考试通过,可以直接成为预备女医。
而如果能被大御医收为女弟子,跟随大御医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比一般人更容易通过考试,也可以因为见识阅历而增加经验,为以后的行医之路打下基础。
总之,如果被大御医相中收为弟子,那是一步登天的事!
阿柠可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这种好事,她望着孟凤春:“真的假的?莫大先生为什么收我?怎么会突然有这种好事?”
若说孟凤春帮自己,无缘无故的,他怎么会这么帮衬自己?
孟凤春自然看出阿柠的疑惑,负手,淡淡地道:“他见过你,就是那一晚。”
他说得含蓄,不过阿柠一下子懂了。
阿柠拼命回忆,可实在不记得了,那一晚的函德殿御榻前,晃着的都是人影,许多御医都在,还有宫娥太监,她根本顾不上看人脸,况且灯光那么昏暗。
孟凤春略垂下眼,道:“今日我和莫大先生提起你,他说他知道你,也听何太医提过,说何太医夸过你。”
何太医是刻薄难缠的性子,整个太医院都知道,他能开口夸一个人,自是难得。
阿柠:“啊?然后?”
孟凤春:“他也恰好需要寻觅一位女弟子,传承他的衣钵,修习妇科和针灸。”
这么说的时候,他看到阿柠眼睛亮闪闪地望着自己。
孟凤春哑然失笑:“要去吗?”
阿柠猛点头:“当然要!我试试!”
第19章 机会
孟凤春提起这件事后, 阿柠并不敢声张,生怕不行,回头倒是闹个笑话。
她只是和孙姑姑提起来, 孙姑姑一听, 开始时有些震惊,之后便明白了。
原来如今太医院设有十三科, 分大方脉, 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 按摩和祝由等,这些科目自然都有专门的子弟学习, 且按照常理应该自医家子弟中选拔,并分入十三科中从师学习, 但是一些科目却无人问津,比如妇人科, 寻常男子并不愿意学, 或者那些高门女眷并不愿意要男大夫来诊治,如此一来, 太医院妇科人才凋零,青黄不接。
莫先洲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女弟子来继承衣钵, 不过他眼高于顶,宁缺毋滥,所以一直不曾寻到。
那一晚帝王寝殿前,莫先洲也在,他留意到了阿柠, 就此动了心思?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孟凤春的推波助澜?
孙姑姑拧眉,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阿柠。
阿柠觉得她的眼神有些古怪,她疑惑。
孙姑姑:“没什么,你去试试吧。”
她没多说,不过心里却觉得,那孟凤春出身医学名家,形貌俊美,才学横溢,将来自有一番前途,他素来眼高于顶,至今未曾婚配。
若他看中了阿柠,对于阿柠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宫中医女最好的归宿了。
她倒是乐见其成的,怕就怕孟家那种家风古板的人家未必愿意接纳阿柠。
阿柠自然没多想,她之前是低落的,是忐忑的,突然间这么一桩好事从天而降,头顶的阴云瞬间被驱散了,通过孟凤春的引荐,她拜见了莫先洲。
最初阿柠是有些忐忑的,不过出乎她的预料,莫先洲颇为和蔼,简单问了她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于阿柠来说倒是信手拈来,她都一一回了,莫先洲很是满意。
他又取了银针来,简单教了阿柠几个持针之法,拿来一个小泥人,要她按照穴位下针。
阿柠一一照办,莫先洲只从旁看着,不置可否。
这让阿柠有些忐忑,她到底是过关了还是没过关呢?
就在这时,莫先洲指了指那边的一本书:“这本书,你先拿着看吧。”
阿柠忙双手捧起来,却见这是一本关于针灸的抄记,里面略显凌乱,有些地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或者画了图示,一看便是在行医过程中花费心思记录的。
她低下头,恭敬地道:“阿柠知道,阿柠也盼着能好好干,以后像姑姑这样,绝对不会有别的念想。”
当这么说的时候,她将自己心底的渴望,以及所有的困惑,全都强行压下。
这里是宫阙内苑,戒备森严,规矩严苛。
那个男人是皇帝,胡公公,何太医,这些都是自己要敬重的人,可在那个男人面前,只能跪着说话。
至于今日前来的康公公,如此迫人的威势,也不过是他身边一个伺候的。
帝王随意动动手指头便足以在深宫中引起狂风巨浪,就足以把她吞没。
她绝对不能痴心妄想了。
就算再怀疑,也不能想了。
况且,皇帝有皇后,他至今对他的皇后一往情深。
**************
函德殿的事,阿柠没敢和人提起过,玉卿瑞香几个刚开始问过一嘴,她不提,她们意识到什么,也不敢提了,其他人更是丝毫不曾提起,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太医院的,时常出入宫闱,自然知道一些常人不知道的密辛,也最是知道怎么活命,永远口风要严,绝对不敢乱说话的。
不过任凭如此,阿柠依然感觉,整个太医院都笼罩了一层阴晕,明明上天晴空万里,但一进来太医院的医殿,就感觉阴沉沉的。
阿柠整理医案的时候,偶尔间也会小心地留意着来往的御医,他们神情紧绷,忙碌,有时候还会进到一旁的医房中低声嘀咕着什么。
阿柠知道这些应该和元熙帝有关,对于寻常人来说,那晚的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却是丝毫不能马虎,必须追究到底,也必须查明缘由,还可能降罪一个什么人。
而那一晚格外惹眼的自己,很可能就此彻底没命了。
就在这种提心吊胆中,那一日,她正在分拣新到的药材,却听到一个声音:“最近是没吃饱吗?”
阿柠听着,抬头看过去,便看到了孟凤春。
她起身,略拜了拜:“见过孟大人。”
孟凤春挑眉:“刚才在想什么?”
阿柠懵:“奴婢没想什么,在专心分拣药材。”
孟凤春负手,淡睨着阿柠:“你以为本官看不出你用心不用心?”
阿柠:“……”
她咬了咬唇,无奈地道:“是,奴婢走神了。”
孟凤春见她这样,也就不揪着不放了,反而问起来:“怎么突然离开医书房?”
阿柠惊讶,原来孟凤春不知道这件事?
她犹豫了下,嗫嚅:“奴婢只是听从吩咐,也不清楚……”
孟凤春垂眸,沉默了片刻:“我看你最近在太医院也是有些魂不守舍,倒是有个别的去处,看你是否有意。”
阿柠一时没听明白:“……去处?”
孟凤春:“你可知道莫大先生?”
阿柠茫然。
孟凤春:“如今太医院几位针灸高手都是莫大先生的弟子。”
阿柠眼睛一亮,顿时想起来了,太医院有位莫大先生,叫莫先洲,据说他自小学医,十四岁便可佐诊,学得针灸绝技,针法不拘一格,自成一家。
阿柠之前整理医书,曾经看到过这位莫先洲大夫所撰写的《子午流注辨惑》以及《经学聚英》等书,那里面对穴位针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不过可惜时间匆忙,阿柠也只看了一部分。
如今听孟凤春提起这位,自然疑惑。
孟凤春看着阿柠惊讶的样子,眸底泛起淡淡笑意。
他略抿唇,才道:“今天我见了莫大先生。”
阿柠:“嗯?”
孟凤春:“我和他提起来,他很有兴趣,想收一个关门弟子。”
阿柠受宠若惊:“孟大人意思是说,莫大先生可以收我吗?”
孟凤春点头:“是,不过你要先通过他的考验。”
阿柠不敢置信。
要知道本朝实施着严密的户籍制,如今宫廷中御医大多是世代行医的医户,是家族传承,而像阿柠这种医女,没什么根基的,大部分都是要在太医院干一些杂役,所以医女们的自称都是“奴婢”,因为她们的身份和寻常宫娥其实一样,只是供职所在院局不同罢了。
所以那位何太医说“你算什么医者”这句话并没说错,医女确实不算医者。
她们这样的医女也不是彻底没希望,若想成为医者,需要在太医院供职三至五年,由太医院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共同举荐,参加太医院的考试,包括《素问》、《难经》、《本草》、《脉经》以及各样重要方书,这些考试还分为笔写口答,通过考试后,才能成为预备女医,成为预备医女后,又要经过五年三试,三试一次比一次严格,宁缺不补,要三次通过,才终于熬成正式的女医。
医女和女医,同样两个字,可那是十年的刻苦煎熬,以及一些寻常人没有的幸运。
但是如果阿柠直接能被一个大御医收为弟子,那就不一样了,就直接省略了太医院几年的苦熬,也不必需要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的联名举荐,直接就可以参加太医院考试!
一旦考试通过,可以直接成为预备女医。
而如果能被大御医收为女弟子,跟随大御医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比一般人更容易通过考试,也可以因为见识阅历而增加经验,为以后的行医之路打下基础。
总之,如果被大御医相中收为弟子,那是一步登天的事!
阿柠可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这种好事,她望着孟凤春:“真的假的?莫大先生为什么收我?怎么会突然有这种好事?”
若说孟凤春帮自己,无缘无故的,他怎么会这么帮衬自己?
孟凤春自然看出阿柠的疑惑,负手,淡淡地道:“他见过你,就是那一晚。”
他说得含蓄,不过阿柠一下子懂了。
阿柠拼命回忆,可实在不记得了,那一晚的函德殿御榻前,晃着的都是人影,许多御医都在,还有宫娥太监,她根本顾不上看人脸,况且灯光那么昏暗。
孟凤春略垂下眼,道:“今日我和莫大先生提起你,他说他知道你,也听何太医提过,说何太医夸过你。”
何太医是刻薄难缠的性子,整个太医院都知道,他能开口夸一个人,自是难得。
阿柠:“啊?然后?”
孟凤春:“他也恰好需要寻觅一位女弟子,传承他的衣钵,修习妇科和针灸。”
这么说的时候,他看到阿柠眼睛亮闪闪地望着自己。
孟凤春哑然失笑:“要去吗?”
阿柠猛点头:“当然要!我试试!”
第19章 机会
孟凤春提起这件事后, 阿柠并不敢声张,生怕不行,回头倒是闹个笑话。
她只是和孙姑姑提起来, 孙姑姑一听, 开始时有些震惊,之后便明白了。
原来如今太医院设有十三科, 分大方脉, 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 按摩和祝由等,这些科目自然都有专门的子弟学习, 且按照常理应该自医家子弟中选拔,并分入十三科中从师学习, 但是一些科目却无人问津,比如妇人科, 寻常男子并不愿意学, 或者那些高门女眷并不愿意要男大夫来诊治,如此一来, 太医院妇科人才凋零,青黄不接。
莫先洲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女弟子来继承衣钵, 不过他眼高于顶,宁缺毋滥,所以一直不曾寻到。
那一晚帝王寝殿前,莫先洲也在,他留意到了阿柠, 就此动了心思?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孟凤春的推波助澜?
孙姑姑拧眉,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阿柠。
阿柠觉得她的眼神有些古怪,她疑惑。
孙姑姑:“没什么,你去试试吧。”
她没多说,不过心里却觉得,那孟凤春出身医学名家,形貌俊美,才学横溢,将来自有一番前途,他素来眼高于顶,至今未曾婚配。
若他看中了阿柠,对于阿柠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宫中医女最好的归宿了。
她倒是乐见其成的,怕就怕孟家那种家风古板的人家未必愿意接纳阿柠。
阿柠自然没多想,她之前是低落的,是忐忑的,突然间这么一桩好事从天而降,头顶的阴云瞬间被驱散了,通过孟凤春的引荐,她拜见了莫先洲。
最初阿柠是有些忐忑的,不过出乎她的预料,莫先洲颇为和蔼,简单问了她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于阿柠来说倒是信手拈来,她都一一回了,莫先洲很是满意。
他又取了银针来,简单教了阿柠几个持针之法,拿来一个小泥人,要她按照穴位下针。
阿柠一一照办,莫先洲只从旁看着,不置可否。
这让阿柠有些忐忑,她到底是过关了还是没过关呢?
就在这时,莫先洲指了指那边的一本书:“这本书,你先拿着看吧。”
阿柠忙双手捧起来,却见这是一本关于针灸的抄记,里面略显凌乱,有些地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或者画了图示,一看便是在行医过程中花费心思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