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
内廷,兴庆宫。
红墙青瓦肃穆巍峨,庭中无草木,就连风过都安宁无声。
殿内却截然相反。
临窗边,燕祯丧着脸抱着脑袋,苦闷都快要从头发梢溢出来:“长姐——都两个月没陪我了,怎么一来就要查问功课?”
“还不到两个月。”
燕昭精确地纠正他,又拈起面前宣纸抖了抖,“字写得倒还不错,别的呢?《尚书》都不通了?从前学的都上哪去了?”
她问得严厉,幼帝一下哑了音。
上元夜冻病了一场,他在自己宫里休养数日又睡又补,没病瘦,反而脸更圆了。而此刻圆圆的小脸垮着,整个人都无精打采。
“……我背就是了。”
他把书卷翻到生疏了的那一页,下巴搭在桌沿交叠的手背上,垂眉耷眼地开始读。
燕昭看着,突然有一瞬的沉默。
兴庆宫很大,窗外的光照不透深处的影。青砖金柱张牙舞爪蔓延过来,快要吞噬掉书案对面的小小身影。
她的弟弟。
她仅剩的亲人。
她不知道该怎么做。
教习相关的当然没什么好说——比着她从前的例子照做就是了。但文韬武略以外的,她好像没什么参考。
视线挪开,燕昭又望向殿外。
是个很好的晴天,冬春之际不冷不热恰到好处的阳光。
她试图回想从前在燕祯这个年纪,这样的天气里她都在做什么,但发现除了文武功课以外的都不太记得了。
但必定是不想被拘在书案边上的。
“算了,今日就到这吧。”
听见这话燕祯眼睛一下凝起了光,但看见她起身,就接着暗淡了。
“你又要走吗?”
他声音弱弱,“姐姐……我愿意背书。你看我背书也行。”
愿意背书?燕昭低头看他。
胡说。一张脸都皱成什么样了。她想象那副表情出现在自己脸上,不用琢磨就感受到了他想去玩的冲动。
至于她……
以她这几日的压抑,再待下去,恐怕又克制不住凶他。
……她越来越容易控制不住了。
燕昭没给他再开口的机会,“下次吧。下次我给你带宫外的点心来,好吗?”
“……真的吗?”
沮丧地盯了她一会后,燕祯瘪了瘪嘴,点头。“那你不要又忘了。”
燕昭笑了声,转身离开。
大殿一下安静。没多久,另一道轻慢脚步声走进殿来,到书案边行礼。
“陛下,看书久了疲累,用碗蜜羹吧。”
燕祯头也没抬,“不要。我要温书,不然下次长姐又要训我了。”
边上的人静了会,一声轻响,瓷碗又搁回食盒里。
“殿下是有些太严苛了。陛下前些日子风寒刚好,就……”
“住口。”
幼帝抬起头,望向桌边躬身立着的老妇人。一双黑眸晶亮,片刻前的委屈早已消了个干净,脸庞微肃,还真有了些君王的威严。
“长姐是为我好。我不想听见这些,赵嬷嬷,以后不要再说了。”
赵嬷嬷提着食盒,身子躬得更低:“是,老奴知罪。”
燕昭早已走远。
没乘步撵,就在宫道上大步走着。
直到翻飞的衣角闯入视野,她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很急。
急什么,她想。反正回到府里也是要去书房。书房里空空荡荡,等着她的只有公务。
她放缓了步速。
九日又两个时辰没见面了。
就算十天吧。十天,差不多半个月。半个月没见了。
这不也挺快的。
看来习惯也没有那么可怕。所谓情啊爱的,更不是什么必需的东西。
半个月都顺顺当当过来了。
只不过是办公的时候总忍不住看那把空椅子。再就是比往日更烦躁些,满朝文武战战兢兢。还有,睡不好觉。
但也简单,回去就叫人把那把椅子搬走。朝臣不安也是好事,已经有几个扛不住的露了怯,正好让她抓了把柄。
唯独睡不着的晚上有些难捱。但也没干躺着,她干脆把本该亲自决断、又因南下赈灾而交由吏部代理的官员考簿找了来,从头到尾又看了遍。
总会有事做的。公务是永远忙不完的。只要她想,不分白天黑夜她都有事可以做。
至于公务以外的……
刚从宫里回去的时候,派人送东西去寻梅阁,他还问过。大概只是不习惯吧,这两日也没有了。
本来也没什么情愫。
本来就只是……礼物。
就和最初的想法一样,把他养在府里好了。
养在府里。只当没有这个人。
就好了。
燕昭越想越平静,远远看见候在宫门口的马车,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府直奔书房沉进公务,竟感受到一股奇异的轻松。
直到她推开了书房门。
空置数日的圈椅上,白衣少年拘谨地坐着,看见她回来一下站起身,“殿下。”
“……”
燕昭一时有些恍惚,第一反应竟是转开视线,望了眼不远处的滴漏。
从内廷回府,半个时辰过去了。
九日又两个半时辰没见的人出现在她眼前。
想要后退的脚步莫名就迈了进去,手违背心意地合上了门。
“你怎么来的?”
虞白紧张得不行,等待时排演过无数遍的假话在嘴边打了个磕绊,张口就开始认错:
“对不起……我骗他们了。外面那些侍卫以为你要我过来,就……就放我进来了……”
“殿下,你别生气……是我实在想见你,所以才……你别罚他们,都是我的错……”
磕磕巴巴说到一半,他突然顿住了。
垂在身侧捏着衣角的手被温热笼罩,燕昭牵着他慢慢向前,揽进怀里。
“你想见我。”
声音在很近的地方响起,紧贴着的胸腔传来震动,显得有些模糊。
“为什么?”
“因为……”
突如其来的靠近,他整个人都陷入恍惚。
“因为……很久没见了……”
很久,耳边传来一声闷闷的“嗯”。
“你不习惯?”
虞白点点头。接着想起这个姿势她看不见,就又说了句不习惯。
又一阵安静。
身前的人两只手环抱着他,下巴抵着他的肩。她微微倾身,这样的姿势大半重量压在他身上,压得他甚至有些后仰。
“很快就好了。”
“再过几天……再过几天就好了。”
“我没有生气……我也不罚他们。我只是……我有些事要忙。所以,你先回去,好吗?”
迈出书房时,燕昭这几句话还在他耳畔回响。
相拥的余温还留在他周身,他心跳还怦怦快着。但莫名地,像是身上某处漏了风,他从骨髓深处感受到了一丝微冷。
站在廊下,虞白回过头。
房门尚未闭合,他视线望了进去,突然,那一丝冷意成倍放大,瞬间席卷他全身。
不对。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
很快就好了……他以为是说很快就不会那么忙,但不对,不对。
书案上,从前总堆着小山一样公务的地方,是空的。
她不忙,至少现在,她根本不忙。
她今天……不对。
不止今天。
一瞬间,无数未曾关注的异样终于浮现。
出宫那天……还是先帝忌辰那天?
不……是在那之前。
是他被拉去干活她很生气的那次,是上元节那晚她戛然而止的那次?
还是……
南辅那次……
太多疑窦冲入脑海,虞白一下僵在原地。
最后看见的,是燕昭的背影。
她站在书架前,背对着他。高至房梁的书架像一个巨大的囚笼,将她整个人框住。
下一秒,门扉合拢,视线阻断。
“公子请回吧。”
“我……”
门外守着的侍卫面无表情,大概是已经意识到之前被骗,拦着的手一动不动:
“公子请回。”
“……”
“来人。”
沉默独坐很久,燕昭才开口打破安静。
书房门推开,侍卫低头进来。
“把……”
燕昭抬了抬手,又放下。
“算了。出去吧。”
侍卫低头出去。
安静回归。燕昭慢慢抬头,望向窗边那把空着的圈椅。
阳光斜落其上,偶尔一粒灰尘穿过光线,映出细小的影子。
不必搬走。搬走没用的。
她再次望向滴漏。
九日又三个时辰也没用的。
不见他没有用。当他不存在没有用。想要像从前一样只是把他养在府里,没有用。
她收回视线,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内廷,兴庆宫。
红墙青瓦肃穆巍峨,庭中无草木,就连风过都安宁无声。
殿内却截然相反。
临窗边,燕祯丧着脸抱着脑袋,苦闷都快要从头发梢溢出来:“长姐——都两个月没陪我了,怎么一来就要查问功课?”
“还不到两个月。”
燕昭精确地纠正他,又拈起面前宣纸抖了抖,“字写得倒还不错,别的呢?《尚书》都不通了?从前学的都上哪去了?”
她问得严厉,幼帝一下哑了音。
上元夜冻病了一场,他在自己宫里休养数日又睡又补,没病瘦,反而脸更圆了。而此刻圆圆的小脸垮着,整个人都无精打采。
“……我背就是了。”
他把书卷翻到生疏了的那一页,下巴搭在桌沿交叠的手背上,垂眉耷眼地开始读。
燕昭看着,突然有一瞬的沉默。
兴庆宫很大,窗外的光照不透深处的影。青砖金柱张牙舞爪蔓延过来,快要吞噬掉书案对面的小小身影。
她的弟弟。
她仅剩的亲人。
她不知道该怎么做。
教习相关的当然没什么好说——比着她从前的例子照做就是了。但文韬武略以外的,她好像没什么参考。
视线挪开,燕昭又望向殿外。
是个很好的晴天,冬春之际不冷不热恰到好处的阳光。
她试图回想从前在燕祯这个年纪,这样的天气里她都在做什么,但发现除了文武功课以外的都不太记得了。
但必定是不想被拘在书案边上的。
“算了,今日就到这吧。”
听见这话燕祯眼睛一下凝起了光,但看见她起身,就接着暗淡了。
“你又要走吗?”
他声音弱弱,“姐姐……我愿意背书。你看我背书也行。”
愿意背书?燕昭低头看他。
胡说。一张脸都皱成什么样了。她想象那副表情出现在自己脸上,不用琢磨就感受到了他想去玩的冲动。
至于她……
以她这几日的压抑,再待下去,恐怕又克制不住凶他。
……她越来越容易控制不住了。
燕昭没给他再开口的机会,“下次吧。下次我给你带宫外的点心来,好吗?”
“……真的吗?”
沮丧地盯了她一会后,燕祯瘪了瘪嘴,点头。“那你不要又忘了。”
燕昭笑了声,转身离开。
大殿一下安静。没多久,另一道轻慢脚步声走进殿来,到书案边行礼。
“陛下,看书久了疲累,用碗蜜羹吧。”
燕祯头也没抬,“不要。我要温书,不然下次长姐又要训我了。”
边上的人静了会,一声轻响,瓷碗又搁回食盒里。
“殿下是有些太严苛了。陛下前些日子风寒刚好,就……”
“住口。”
幼帝抬起头,望向桌边躬身立着的老妇人。一双黑眸晶亮,片刻前的委屈早已消了个干净,脸庞微肃,还真有了些君王的威严。
“长姐是为我好。我不想听见这些,赵嬷嬷,以后不要再说了。”
赵嬷嬷提着食盒,身子躬得更低:“是,老奴知罪。”
燕昭早已走远。
没乘步撵,就在宫道上大步走着。
直到翻飞的衣角闯入视野,她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很急。
急什么,她想。反正回到府里也是要去书房。书房里空空荡荡,等着她的只有公务。
她放缓了步速。
九日又两个时辰没见面了。
就算十天吧。十天,差不多半个月。半个月没见了。
这不也挺快的。
看来习惯也没有那么可怕。所谓情啊爱的,更不是什么必需的东西。
半个月都顺顺当当过来了。
只不过是办公的时候总忍不住看那把空椅子。再就是比往日更烦躁些,满朝文武战战兢兢。还有,睡不好觉。
但也简单,回去就叫人把那把椅子搬走。朝臣不安也是好事,已经有几个扛不住的露了怯,正好让她抓了把柄。
唯独睡不着的晚上有些难捱。但也没干躺着,她干脆把本该亲自决断、又因南下赈灾而交由吏部代理的官员考簿找了来,从头到尾又看了遍。
总会有事做的。公务是永远忙不完的。只要她想,不分白天黑夜她都有事可以做。
至于公务以外的……
刚从宫里回去的时候,派人送东西去寻梅阁,他还问过。大概只是不习惯吧,这两日也没有了。
本来也没什么情愫。
本来就只是……礼物。
就和最初的想法一样,把他养在府里好了。
养在府里。只当没有这个人。
就好了。
燕昭越想越平静,远远看见候在宫门口的马车,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府直奔书房沉进公务,竟感受到一股奇异的轻松。
直到她推开了书房门。
空置数日的圈椅上,白衣少年拘谨地坐着,看见她回来一下站起身,“殿下。”
“……”
燕昭一时有些恍惚,第一反应竟是转开视线,望了眼不远处的滴漏。
从内廷回府,半个时辰过去了。
九日又两个半时辰没见的人出现在她眼前。
想要后退的脚步莫名就迈了进去,手违背心意地合上了门。
“你怎么来的?”
虞白紧张得不行,等待时排演过无数遍的假话在嘴边打了个磕绊,张口就开始认错:
“对不起……我骗他们了。外面那些侍卫以为你要我过来,就……就放我进来了……”
“殿下,你别生气……是我实在想见你,所以才……你别罚他们,都是我的错……”
磕磕巴巴说到一半,他突然顿住了。
垂在身侧捏着衣角的手被温热笼罩,燕昭牵着他慢慢向前,揽进怀里。
“你想见我。”
声音在很近的地方响起,紧贴着的胸腔传来震动,显得有些模糊。
“为什么?”
“因为……”
突如其来的靠近,他整个人都陷入恍惚。
“因为……很久没见了……”
很久,耳边传来一声闷闷的“嗯”。
“你不习惯?”
虞白点点头。接着想起这个姿势她看不见,就又说了句不习惯。
又一阵安静。
身前的人两只手环抱着他,下巴抵着他的肩。她微微倾身,这样的姿势大半重量压在他身上,压得他甚至有些后仰。
“很快就好了。”
“再过几天……再过几天就好了。”
“我没有生气……我也不罚他们。我只是……我有些事要忙。所以,你先回去,好吗?”
迈出书房时,燕昭这几句话还在他耳畔回响。
相拥的余温还留在他周身,他心跳还怦怦快着。但莫名地,像是身上某处漏了风,他从骨髓深处感受到了一丝微冷。
站在廊下,虞白回过头。
房门尚未闭合,他视线望了进去,突然,那一丝冷意成倍放大,瞬间席卷他全身。
不对。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
很快就好了……他以为是说很快就不会那么忙,但不对,不对。
书案上,从前总堆着小山一样公务的地方,是空的。
她不忙,至少现在,她根本不忙。
她今天……不对。
不止今天。
一瞬间,无数未曾关注的异样终于浮现。
出宫那天……还是先帝忌辰那天?
不……是在那之前。
是他被拉去干活她很生气的那次,是上元节那晚她戛然而止的那次?
还是……
南辅那次……
太多疑窦冲入脑海,虞白一下僵在原地。
最后看见的,是燕昭的背影。
她站在书架前,背对着他。高至房梁的书架像一个巨大的囚笼,将她整个人框住。
下一秒,门扉合拢,视线阻断。
“公子请回吧。”
“我……”
门外守着的侍卫面无表情,大概是已经意识到之前被骗,拦着的手一动不动:
“公子请回。”
“……”
“来人。”
沉默独坐很久,燕昭才开口打破安静。
书房门推开,侍卫低头进来。
“把……”
燕昭抬了抬手,又放下。
“算了。出去吧。”
侍卫低头出去。
安静回归。燕昭慢慢抬头,望向窗边那把空着的圈椅。
阳光斜落其上,偶尔一粒灰尘穿过光线,映出细小的影子。
不必搬走。搬走没用的。
她再次望向滴漏。
九日又三个时辰也没用的。
不见他没有用。当他不存在没有用。想要像从前一样只是把他养在府里,没有用。
她收回视线,低头看向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