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爸爸的眼皮都没抬一下。
“他们不是隔三差五开火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云青青一想也是,她对这里形势的印象还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只言片语。
毕竟这些事情离她的生活太远了。
远到听起来像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一样,远到听到战火重燃,云青青的感觉却仿佛是次元壁破裂。】
。
而云青青不以为意的内容,一下子吸引到了无数人的注意,如果现在她去看弹幕,就可以看到那里已经被请求详细了解的文字刷屏了。
图谋广大者关注,欲建功勋者向往,生活无忧者好奇,疲于奔命者漠视,而沦陷其中者恐惧又痛恨。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对于大明以外的国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当然他知道不能在以英国公为首的一干肱骨大臣们面前表现出他的兴奋与激动。
于是他只得强忍着好奇心询问在一干大佬包围下瑟瑟发抖的太医院院判:“卿欲所奏何事?”
太医院院判被天子垂询,立马便想起了自己前来的因由。
“回陛下,自可阅览后世典籍之后,臣潜心研读后世医书,以求精进医术……”
“说重点。”
“臣读到一本大明后代医者所撰之《本草纲目》,粗读之下发觉其中记载一物名为‘南瓜’,此物自南番传入,宜沙沃地,二月下种,四月即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
太医院院判复述了一段书中记载,在诸公逐渐正视的目光下继续道,“臣去信闵浙之友人,于当地遍寻终于寻得此物,此物极好养活。
沙地、墙根皆种得,随处种下,随性生长,且产量大、易成活,甚至因皮厚而极耐储藏!”
朱厚照大喜:“此话当真?”
“臣不敢有半句欺瞒。”院判掏出一个布袋,“此为一瓜之种,另有成瓜数个,已奉至外殿。”
“速速传来!”朱厚照顿了顿,又快速补充道,“谷伴伴,你亲自去宣!”
不仅是朱厚照大喜,殿内诸公也是喜形于色,自得知“小冰河期”之后,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大明的朝堂内外,但先有土豆,后有这南瓜,皆是好养又高产的救荒之粮,看来上天还是眷顾大明的!
。
秦始皇时空。
墨家弟子们对于这几天看到的收割机和打谷机都十分心动,纷纷聚在一起讨论此二者的原理与可行性。
“此二者用之于民,极好。”墨家巨子欣慰地捋了一把胡子,想起这段时间看到的种种神奇的机械,大都能够辅助后人作业、便利他们的生活,巨子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墨家今后的另一条路。
墨家的机关术应当源于黔首,也应当用于黔首。
“此为,兼爱也。”
。
【回到家云青青就打开了电视,果然已经有新闻在播报相关的事情了。
而在网上,此事也闹得沸沸扬扬,各有各的说法,各站各的边。
“这才停火多久啊?”云青青依稀记得之前双方停火还挂在头条好一阵子呢,怎么突然就又起战事了?
而在云青青的印象里,小时候那些读物中塑造的“二战中被迫害、二战后不屈不挠奋斗”、“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的形象太过鲜明,再加上对方是先开火的一方,网上的风向又颇有一面倒的形式,所以她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虽然我觉得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呢,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是我能理解和接触到的,还是先看看吧。
但是,我们中国人才是最聪明的种族!”
云青青一边放着新闻听,一边嘀嘀咕咕着上桌吃饭。
她满足地扒了一大口新米煮出来的米饭,顿时惊为天人。
“我的天!怎么会这么好吃!”云青青又连着扒了好几口,咽下去之后才继续说道,“不就菜我都能吃两碗!”】
。
汉宣帝时空。
刘询是认可云青青那句听上去有些“种。族。主义”的观点的。
“贵中华而贱蛮夷,但若蛮夷着中华衣冠、习大汉礼仪、与我大汉通婚,未尝不能融为大汉子民。
当以都护府镇四方蛮夷,并教化当地,一代教化之功,可抵得三代刀兵之利。”
。
隋炀帝时空。
杨广被云青青疯狂炫饭的吃播勾起了食欲,待到御膳上来之后又觉得索然无味。
他大发雷霆处置了今日的御厨,一面又吩咐传诏各地奉上今年的新米。
“朕为天下之主,竟不能首尝今岁新米不成?”
杨广觉得自己堂堂大隋天子,竟然在随心所欲地享用美食上输给了后世一平民女子,实在是将他的面子狠狠甩在地上。
他竟一刻也等不得,当即命人于天幕传诏天下,要求最近的稻米产地采收后第一时间贡入宫中以供天子与民同享丰收之乐。
但在这一年内,他已经征民修筑汾阳宫、征发百万余丁男丁女通永济渠、征丁男二十余万从榆谷向东筑长城,又先后西征吐谷浑、幸长城、祀恒山,动用民力至此,民间又这么可能还有一个丰年呢?
看到内侍将信息发出去,杨广摆了摆手,立马便有千牛卫上前将内侍捂嘴拖下去处理了。
——既以天子之名传令天下过,杨广有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隐患呢?
。
【吃完饭,云青青就回书房开始查历史资料。
“我发现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兴趣才是第一驱动力。
数学学不明白,但为了凑满减可以熬夜研究优惠折扣;语文水平不高,但为了网上对线能够连夜恶补成语;历史了解不多,为了不被喷也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查资料。”云青青用手机翻了翻觉得费劲,直接搬出了笔记本电脑。
云青青翻过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快速浏览过这些信息,很快,她自信一笑。
“来来来,我跟大家科普一下。”】
。
汉武帝时空。
霍去病闭上眼睛缓了好一会才从头晕目眩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怪不得后世人学识都这么广博呢,如此多的累牍长篇,女郎读完竟然只要瞬息。”霍小将军不知道后世人久经各种信息轰炸,又在经年累月中经受着信息接收、整合与传递的锻炼,只觉得深感佩服。
“平日里只看到女郎所处之地安然平和,简直与天上仙境无异,未曾想仙境也避免不了战火啊。”霍去病微微感叹了一句,便专心致志地看着天幕。
作为立志于战场建功立业的冠军侯·预备役,霍去病天生就因这些事而热血沸腾。
第156章 说战(二)
【“中东这个地方呢,一直就是地方不大,冲突不少。”
云青青走了几步转到卧室,对着墙上那幅世界地图,先找到了地中海,再找到东部沿海地区,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这块区域。
“其中原因挺多的,这玩意展开来可以写许多论文了,我稍微跟大家分享一点点片面之见。”
云青青用手指在地图上虚虚画了一个圈,一边介绍一边比划。
“首先来看地理位置,中东主要是北非和西亚这一块,这里沟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又连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称得上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与之息息相关的自然就是资源了,这个资源分为两种,生存资源和发展资源。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所以争夺生存所必需的水源往往就是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发展资源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了,天然气暂且不论,主要就是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的石油,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尽量囤着自家的,想尽办法弄来别人家的,毕竟大家都知道,石油会滋生霉菌嘛。”
云青青玩了一个古代人不能理解的梗,随后又略略介绍了一些石油在工业上的运用,她没有讲什么高深的东西,只在最后补充说:“石油能够提炼各种油品,这些油品种类繁多,各有用处,比如柴油可以作为发动机燃料、石蜡能够制作蜡烛、焦炭可以冶炼钢铁,再进一步衍生就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比如我们现在虽然追求纯天然材质的衣服,但事实上,一直到在化纤衣服出现之后,中国人才开始不愁穿衣。
要真靠地里生长的那些作物,先不说能不能供应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棉花也好、亚麻也好,甚至是桑树也好,本质上都要跟粮食争夺土地与肥料,所以在农业文明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不论是穿衣还是吃饭,是没有办法完全同时满足的。”】
。
唐太宗时空。
作为顶尖的将帅与帝王,李世民第一时间将目光牢牢钉在了地图上,他的眼神从云青青指着的地方一路向右,落到了东方的雄鸡之上。
“他们不是隔三差五开火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云青青一想也是,她对这里形势的印象还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只言片语。
毕竟这些事情离她的生活太远了。
远到听起来像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一样,远到听到战火重燃,云青青的感觉却仿佛是次元壁破裂。】
。
而云青青不以为意的内容,一下子吸引到了无数人的注意,如果现在她去看弹幕,就可以看到那里已经被请求详细了解的文字刷屏了。
图谋广大者关注,欲建功勋者向往,生活无忧者好奇,疲于奔命者漠视,而沦陷其中者恐惧又痛恨。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对于大明以外的国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当然他知道不能在以英国公为首的一干肱骨大臣们面前表现出他的兴奋与激动。
于是他只得强忍着好奇心询问在一干大佬包围下瑟瑟发抖的太医院院判:“卿欲所奏何事?”
太医院院判被天子垂询,立马便想起了自己前来的因由。
“回陛下,自可阅览后世典籍之后,臣潜心研读后世医书,以求精进医术……”
“说重点。”
“臣读到一本大明后代医者所撰之《本草纲目》,粗读之下发觉其中记载一物名为‘南瓜’,此物自南番传入,宜沙沃地,二月下种,四月即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
太医院院判复述了一段书中记载,在诸公逐渐正视的目光下继续道,“臣去信闵浙之友人,于当地遍寻终于寻得此物,此物极好养活。
沙地、墙根皆种得,随处种下,随性生长,且产量大、易成活,甚至因皮厚而极耐储藏!”
朱厚照大喜:“此话当真?”
“臣不敢有半句欺瞒。”院判掏出一个布袋,“此为一瓜之种,另有成瓜数个,已奉至外殿。”
“速速传来!”朱厚照顿了顿,又快速补充道,“谷伴伴,你亲自去宣!”
不仅是朱厚照大喜,殿内诸公也是喜形于色,自得知“小冰河期”之后,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大明的朝堂内外,但先有土豆,后有这南瓜,皆是好养又高产的救荒之粮,看来上天还是眷顾大明的!
。
秦始皇时空。
墨家弟子们对于这几天看到的收割机和打谷机都十分心动,纷纷聚在一起讨论此二者的原理与可行性。
“此二者用之于民,极好。”墨家巨子欣慰地捋了一把胡子,想起这段时间看到的种种神奇的机械,大都能够辅助后人作业、便利他们的生活,巨子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墨家今后的另一条路。
墨家的机关术应当源于黔首,也应当用于黔首。
“此为,兼爱也。”
。
【回到家云青青就打开了电视,果然已经有新闻在播报相关的事情了。
而在网上,此事也闹得沸沸扬扬,各有各的说法,各站各的边。
“这才停火多久啊?”云青青依稀记得之前双方停火还挂在头条好一阵子呢,怎么突然就又起战事了?
而在云青青的印象里,小时候那些读物中塑造的“二战中被迫害、二战后不屈不挠奋斗”、“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的形象太过鲜明,再加上对方是先开火的一方,网上的风向又颇有一面倒的形式,所以她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虽然我觉得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呢,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是我能理解和接触到的,还是先看看吧。
但是,我们中国人才是最聪明的种族!”
云青青一边放着新闻听,一边嘀嘀咕咕着上桌吃饭。
她满足地扒了一大口新米煮出来的米饭,顿时惊为天人。
“我的天!怎么会这么好吃!”云青青又连着扒了好几口,咽下去之后才继续说道,“不就菜我都能吃两碗!”】
。
汉宣帝时空。
刘询是认可云青青那句听上去有些“种。族。主义”的观点的。
“贵中华而贱蛮夷,但若蛮夷着中华衣冠、习大汉礼仪、与我大汉通婚,未尝不能融为大汉子民。
当以都护府镇四方蛮夷,并教化当地,一代教化之功,可抵得三代刀兵之利。”
。
隋炀帝时空。
杨广被云青青疯狂炫饭的吃播勾起了食欲,待到御膳上来之后又觉得索然无味。
他大发雷霆处置了今日的御厨,一面又吩咐传诏各地奉上今年的新米。
“朕为天下之主,竟不能首尝今岁新米不成?”
杨广觉得自己堂堂大隋天子,竟然在随心所欲地享用美食上输给了后世一平民女子,实在是将他的面子狠狠甩在地上。
他竟一刻也等不得,当即命人于天幕传诏天下,要求最近的稻米产地采收后第一时间贡入宫中以供天子与民同享丰收之乐。
但在这一年内,他已经征民修筑汾阳宫、征发百万余丁男丁女通永济渠、征丁男二十余万从榆谷向东筑长城,又先后西征吐谷浑、幸长城、祀恒山,动用民力至此,民间又这么可能还有一个丰年呢?
看到内侍将信息发出去,杨广摆了摆手,立马便有千牛卫上前将内侍捂嘴拖下去处理了。
——既以天子之名传令天下过,杨广有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隐患呢?
。
【吃完饭,云青青就回书房开始查历史资料。
“我发现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兴趣才是第一驱动力。
数学学不明白,但为了凑满减可以熬夜研究优惠折扣;语文水平不高,但为了网上对线能够连夜恶补成语;历史了解不多,为了不被喷也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查资料。”云青青用手机翻了翻觉得费劲,直接搬出了笔记本电脑。
云青青翻过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快速浏览过这些信息,很快,她自信一笑。
“来来来,我跟大家科普一下。”】
。
汉武帝时空。
霍去病闭上眼睛缓了好一会才从头晕目眩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怪不得后世人学识都这么广博呢,如此多的累牍长篇,女郎读完竟然只要瞬息。”霍小将军不知道后世人久经各种信息轰炸,又在经年累月中经受着信息接收、整合与传递的锻炼,只觉得深感佩服。
“平日里只看到女郎所处之地安然平和,简直与天上仙境无异,未曾想仙境也避免不了战火啊。”霍去病微微感叹了一句,便专心致志地看着天幕。
作为立志于战场建功立业的冠军侯·预备役,霍去病天生就因这些事而热血沸腾。
第156章 说战(二)
【“中东这个地方呢,一直就是地方不大,冲突不少。”
云青青走了几步转到卧室,对着墙上那幅世界地图,先找到了地中海,再找到东部沿海地区,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这块区域。
“其中原因挺多的,这玩意展开来可以写许多论文了,我稍微跟大家分享一点点片面之见。”
云青青用手指在地图上虚虚画了一个圈,一边介绍一边比划。
“首先来看地理位置,中东主要是北非和西亚这一块,这里沟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又连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称得上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与之息息相关的自然就是资源了,这个资源分为两种,生存资源和发展资源。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所以争夺生存所必需的水源往往就是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发展资源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了,天然气暂且不论,主要就是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的石油,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尽量囤着自家的,想尽办法弄来别人家的,毕竟大家都知道,石油会滋生霉菌嘛。”
云青青玩了一个古代人不能理解的梗,随后又略略介绍了一些石油在工业上的运用,她没有讲什么高深的东西,只在最后补充说:“石油能够提炼各种油品,这些油品种类繁多,各有用处,比如柴油可以作为发动机燃料、石蜡能够制作蜡烛、焦炭可以冶炼钢铁,再进一步衍生就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比如我们现在虽然追求纯天然材质的衣服,但事实上,一直到在化纤衣服出现之后,中国人才开始不愁穿衣。
要真靠地里生长的那些作物,先不说能不能供应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棉花也好、亚麻也好,甚至是桑树也好,本质上都要跟粮食争夺土地与肥料,所以在农业文明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不论是穿衣还是吃饭,是没有办法完全同时满足的。”】
。
唐太宗时空。
作为顶尖的将帅与帝王,李世民第一时间将目光牢牢钉在了地图上,他的眼神从云青青指着的地方一路向右,落到了东方的雄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