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每每见之,皆是令人神往啊!大丈夫当如是也!”刘季想起了远行的友人,“也不知萧何那厮如何了?不知他去咸阳见到的秦军是否有此军三分气度?”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匆匆往外走,身后一群人呼啦啦地跟上。
  “摆驾承天门!”
  他要站在同样的地方,看一看后世与今世的异同。
  。
  【直播中人群爆发了巨大的欢呼,而这欢呼又在脚步声中渐渐落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灼灼地盯着护卫队簇拥着的鲜艳旗帜。
  仪仗队从**东南门走出,跨过金水桥,一步步行进到**广场中部升旗台。
  当升旗手开始将旗帜挂上去的那一刻,云青青甚至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际第一缕日光照耀**广场的那一刻,熟悉到融入骨血的音乐在耳畔响起,在升旗手振臂一挥之下五。星。红旗迎风而展,伴着国歌、映着朝阳冉冉升起。
  云青青的目光紧紧跟着飘扬的红旗,屏幕里的演奏已经添上了万人大合唱,她也不自觉地跟着轻哼,三遍过后,红旗至顶,在晨风中肆意飘扬。】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亦被这数十万人的合唱所震撼,此刻,他想起来了一句他曾经读过,却不以为然的一句话——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便是,民心所向吗?”
  。
  汉文帝时空。
  刘恒也为此而震惊地,他扪心自问:若大汉亦有此升旗仪式,若大汉子民不为衣食所困,升旗之时大汉之子民是否会不远万里前来观礼?
  不,不会。
  刘恒明白,两个时空的百姓最大的差距就是大汉子民或许对皇室心怀敬畏,但绝大多数人心中却并非真心爱戴,他们可以为利益而争斗,却难以为国家而浴血。
  “家国天下……真是个好东西啊。”
  。
  汉灵帝时空。
  张角手持九节杖为符祝,告别了一个村庄的村民,带着几名弟子正要往下一个传教目的地而去。
  “大贤良师,太平之气降世后,太平之世会像后世一样吗?”有被他治好的孩童父母看着张角的背影高声询问。
  “会的。”张角顿住步伐,回头看着这一村迷茫的村民,语气笃定,“神迹现世,便是太平之兆!只要尔等周穷救急、互相帮助,定能熬到太平到来!
  届时,吾将率领尔等共迎盛世!”
  张角寥寥数语描绘的未来太过美好,村民们们露出向往的神色,纷纷跪地拜服。
  张角携弟子翩然而去。
  “尔等当潜心修习诸如《本草纲目》一般的医书,以便医治他人。”张角低声叮嘱随行的弟子。
  “师傅,弟子不明白,为何要为这些黎庶修习医书、无偿治疗?这对我太平道有何益处?”
  “这才是我太平道立身之本啊。”张角看了看愚钝的弟子,“你若是不明白,就老老实实做好手上的事,待到来日你自然就知道了。”
  弟子不敢多言,只得应喏。
  张角哼着荒腔走板的调子前行,有细心的弟子侧耳倾听,分辨出他哼的是云青青等人方才唱过的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第153章 收获
  这个假期,云青青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一边随着朋友们的视频云游北京,一边陪着亲人,或是陪着爸爸看谍战剧,她负责不断询问剧情人物,或是跟着妈妈四处串门,她负责挨夸和礼貌尬笑。
  时间仿佛流水一般溜走了,等到云青青反应过来的时候,假期已经所剩无几了。
  。
  【这天云青青是被轰隆隆的声音吵醒的,她一开始以为是打雷的声音,直到用脚勾起窗帘一脚看到窗外艳阳高照,她才想起来今天是要干活的!
  云青青立马从床上跳了下来,趿拉着拖鞋去走廊端的窗口往外一看,果然,一台收割机已经在邻居家的田里热火朝天地作业了。
  “诶!叔,还要多久到我们啊?”她扯开嗓子问田边的邻居,邻居也扯开嗓子回答:“差不多还有一个小时!”
  “好嘞!”
  云青青放心了,她慢悠悠地去洗漱,刷牙的功夫还煮开了一锅水下了把面进去。】
  。
  唐太宗时空。
  “这是何物?”李世民豁然而起。
  他知道,工匠们根据典籍和云青青家中仓库里的农具,很是推出了一批好用的农具,比如曲辕犁、踏犁等物用来犁地,掠子等物用来收割,再兼以水车等物协助灌溉,配合那些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的耕种方法,今年长安城外的土地大多能有个好收成。
  待到过两年这些农具推广开来,相信大唐的百姓耕种效率会更上一筹。
  这已经让李世民心情飞扬好几天了。
  如今惊鸿一瞥看到收割机如鲸吞一般收割水稻,李世民那还坐得住?恨不得贴上去仔仔细细瞧个清楚。
  “咳咳。”堂下某个熟悉的声音咳嗽了几下,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刻意。
  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满殿虽然低着头但是目光发飘的文武百官,饶是天策上将的脸皮也不由得红了红。
  他耶耶的,忘了正在朝会了。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若无其事地坐下,脸上神色如常地温声道:“魏卿可是身体不适?”
  得到了魏徵的否定回答之后,李世民又安慰了几句“望卿千万保重身体”、“卿为朕之肱骨万万不能有失”肉麻话,这才询问百官是否还有事要奏?
  观察到李世民坐立难安的神态,百官哪里还有话要奏?
  李世民心满意足地退了朝,点上几个心腹继续去商讨国事,其他大臣便纷纷退下。
  “不知是不是朕的错觉?”总感觉这些大臣们下朝的脚步过于轻快了些。
  ——当然了,能让圣人于朝会上失态的东西,谁不好奇啊?
  。
  秦始皇时空。
  墨家弟子们也为这匆匆闪过的巨物着迷,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聚集到一起,打算在共赏天幕的同时,集思广益好好探讨一下。
  ——当然,要是能复制出来就更好了。
  大秦奖励耕战,要是能做出这个东西,封个大夫应该不成问题?
  。
  【云青青慢悠悠地吃完了早餐,这才穿着收口的长袖长裤出了门,躲在阴凉地远远看着收割机作业。
  “这是收割机,专门用来收割农作物的,可以完成收割和脱粒的操作。”云青青指着掉头的收割机,简单解释道。
  “你们看,这个锯齿状切割刀会把水稻切断,这部分会经过传送带送到脱粒筒里面,然后脱粒筒就会通过高速旋转将谷粒从稻秆上分离,最后风机就会把这些脱出的谷粒吹到收集箱里面,而稻秆就会被排出去。
  最后直接交到我们手里的,就是经过脱粒、混有一些碎稻秆的稻谷了。”
  云青青将镜头拉近,让观众们得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收割机的具体工作状态,顺便好好回忆了一番小时候的“双抢”,那个时候不仅是全家老小出动,还要加上几个亲朋好友壮劳力帮忙,一番劳累之后好久都缓不过来。
  但这还不能休息,因为别人家帮你收了稻子,等到人家需要人手的时候,再疲惫也要去搭一把手,否则明年就没有人来帮你家的忙了。
  末了,云青青感叹道:
  “对于农民来说,这大概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最好写照吧。”】
  。
  秦始皇时空。
  鱼也在秋收。
  但由于丈夫仍未归来,家中田地只能由她一人耕作。
  顶着烈日,鱼按了按酸痛的腰,直起身来看了看远处的女儿,确认她还在树下便放心继续用石刀收割。
  鱼的余光总是不自觉飘到天幕里的怪家伙上,暗暗想着:“若是大秦有此物该多好啊!”转而又想到,就算是有,也不是她能用得起的。
  她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看不到边的田地,又看了看手中干瘪的作物,长长叹了口气。
  以她一人之力耕种这么多田地,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逮,但只精细耕种一部分又不行,收税的官吏可不管你能种多少,他们只会看你该种多少。
  “要是有个劳力就好了。”
  鱼想,能不能和附近几家寡妇商量一下,像是神女说的那样互相帮助?今日你来帮我收割,明日我来帮你,也不知道可不可行啊……
  鱼打住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专注于手上的农活。
  而在不远处的树下,鱼的女儿烟的腰上系着一根草绳,草绳在她的背后打了个死结,而另一头牢牢拴在树干上,保证了她的活动范围只有以树干为中心的方圆两三米。
  烟安安静静地坐在树荫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天幕,虽然她年纪尚小,看得似懂非懂,但是阿母说过,神女说的话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