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就算朕有个万一,也绝不能让赵佶继位。”
  赵煦低着头,心中暗自下了决定。若真有那么一天,不若就让遂宁郡王一脉守陵去吧!
  第112章 当归
  之后的日子又恢复了寻常的模样,直播随着云青青的作息而开启,各个时空的人们也习惯了天幕的陪伴。
  有的人花式开发着天幕的新作用,有的人常常一边放着天幕一边做自己的事——他们甚至还无师自通了调节音量,而有的人则沉迷于直播内容,仿若被手机中的小视频控制的现代人。
  而在这其中还有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不知是谁在评论区起的头,询问自家刚刚出世的孩子手腕上也带上了印记,但对应的天幕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是否有人有同样的情况。
  这一下炸出了很多相同遭遇的父母,他们在评论区交流着自己的担忧,担忧孩子的身体,担忧孩子的前程——他们担心自家孩子会错过这个机缘。
  于是,在这一天的直播开始之时,页面的最底下出现了一行字,大意就是从天幕出现以后降生的每个新生儿都会有印记,在他们的思维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将会获得一次是否选择观看天幕的机会。
  这下各个时空的人纷纷松了一口气,只少从天幕目前展现出的态度来说,他们不用担心这一代人死去之后天幕会不会随之消失的问题了。
  同时所有人也在心里下定了决心:绝对不会给自家小孩选择拒绝的机会!没看到之前拒绝的人现在后悔成什么样了吗?
  虽然还是可以观看别人分享出来的天幕,但是也仅限于此了,什么评论区和先辈后人交流的机会,什么浩如烟海的典籍阅读权限,乃至日后可能存在的种种机遇通通都不复存在了。
  但现在至少有了一个转机——他们虽然没机会了,但是他们的孩子有啊!
  而这次天幕及时回复的操作也让众人意识到了一个情况,或者说是更加确认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天幕背后确实有一个人,更准确地说是有一个拥有着连接各个时空的伟力的存在,天幕的出现或许就是那个未知存在的某种意志的体现。
  至于是什么意志,那就是各花入各眼,各有各的解读了。
  。
  【因为是周末,云青青推迟了一个半小时起床,当她醒来的时候,九点的闹钟正要响起。
  她提前关掉闹钟,打开平板进入某官媒的直播页面、呼唤系统开启直播后,就一边刷牙一边等待直播的开启。
  “今天是7月27日,是立国之战胜利的日子,多年前的这一天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代表着我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被打趴下以后第一次站起来和列强进行抗争、并且取得胜利!
  不过今天的重点在屏幕里。”
  云青青拿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水珠,继续说道,“今天是新一批在。韩。烈。士遗骸归国的日子。
  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山河亦无恙,巍巍葬忠魂。[1]
  这么多年了,他们总算回家了。”】
  。
  唐太宗时空。
  李靖原本在家中练武,将天幕放置在一旁听个响。
  当云青青微微含着哽咽的话语出口之后,他便收了力,端正了姿态看向直播的内容。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身穿制服、精神抖擞的士兵,但这些原本他最为好奇和向往的士兵这次却没能得到他的关注,他的目光凝视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那一个个覆盖着鲜艳旗帜的盒子上。
  很明显,那些小盒子是装不下一个完整的人的,甚至是装不下完整的骨架。
  此情此景,饶是经历过战场腥风血雨的李靖也忍不住心中酸楚。
  “好啊,都是好小子们!这些是好小子,那些也都是好小子!”
  戎马半生的将军回忆起了许多曾经鲜活的面容,一双虎目含泪,抓着长槊的手也控制不住地颤抖。
  。
  宋徽宗时空。
  正在绘画的赵佶笔尖一顿,一滴墨就滴在了洁白的宣纸上,他笔锋一转将这墨迹巧妙地转化,于是这一幅花鸟图便又没有了瑕疵。
  赵佶满意地放下笔,这才不紧不慢地看向天幕。
  “后世人为何将此等武夫小卒看得如此之重?埋骨他乡多年又何必惊扰亡魂呢?”
  他理解世人对于落叶归根的执念,但为了一些死人耗费国家如此多精力与资源,何必呢?
  “后世之朝廷实在是不知所云。”
  更何况,平民、士兵、死者,这三重身份叠加,对于赵佶来说根本不值得投注什么心思。
  “还是来看看吾最新之作吧。”
  他开始低头欣赏自己的得意之作。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短暂地为这场面与震惊了一下,但想到后世种种情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护送他乡战死士卒之骸骨回乡,虽看似耗费甚多,但其实无需多少,更何况,比起此举带来的人心归附,这些耗费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番思量下来,始皇帝便出声呼唤道:“蒙毅何在?”
  “臣在。”
  。
  【大飞机从机场升起,载着昔日的少年郎飞过万里长空,在两架战斗机的护送下,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飞机落地之后缓缓穿过水门,紧接着舱门打开,礼兵们捧着烈士遗骸的棺椁列队而下。
  而在机场的空地上,烈士亲属、部队官兵和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已静静等候已久。
  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开始了。
  在等待时开始练字的云青青放下手中的笔,推开椅子站起身来,随着人群的动作一起三鞠躬。】
  。
  宋孝宗时空。
  镇江府。
  密切关注着评论区以期得到北伐大军消息的陆游也暂时移开了目光,看着那些棺椁,长叹一声,端起手边的茶盏。
  “英烈千古,以茶代酒敬之。”
  旋即又想到,此战不知又有多少儿郎埋骨他乡,也不知他们是否能有魂归故里的一日。
  “但有些牺牲是必须的,若大宋偏安于南地,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终有一日会亡于夷狄之手。”
  即使之前没有读元史的陆游,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愿意就不会发生的,他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积蓄力量,面对它、战胜它!
  更何况,若是彻底失去了北地中原、华夏源脉,大宋还怎配以中华正朔自居?
  。
  汉武帝时空。
  刘彻倒没有特殊的表示,他的目光落在了云青青摊开的、没写完的纸面上。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刘彻睁大眼睛看着那些文字,立马便意识到这是一篇类似于祭文的篇章,祭的还是黄帝,于是他更加振奋地往后看,越看越皱眉。
  “世变沧桑……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这是那所谓的百年史?”这让刘彻想起了这些年大汉饱受匈奴的侵袭掠夺之苦,朝野内外还有一群只思当下、不念千秋的短视之辈孜孜不倦地拖着后腿,便觉得心头一阵火起。
  但一思及当时的情境或许比如今的大汉更为艰难,已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刘彻便迫不及待地继续看下去。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别吹说黄帝了,讲点实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2]怎么没有下一句了?”
  刘彻看着最后那个问号,觉得自己的脑袋上也要冒出问号来了。
  随侍的霍去病听到最后一句话,顿时眼前一亮:“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好,说得好!不知是哪位豪杰有此言?”
  刘彻这一次没回应他心爱的未来冠军侯,只是盯着天幕沉思。
  “若积弱已久,确实需要一场胜利来宣告攻守之势异也。”
  只有一场胜利,而且得是一场大胜,才能重新树立起华夏民族的威严!
  如今的大汉也需要一场完完全全的大胜,来驱逐这百年间笼罩在帝国头上的、名为匈奴的阴云。
  “河套已夺回,新郡已设,秦时边防正在修葺,仲卿此战更是全甲兵而还,但这还不够!还要有更大的胜利,要将匈奴人彻底赶出去!”
  。
  【云青青坐下来观看仪式,直到结束她才将注意力放到了观众们身上。
  “看样子大家都很有感触哦。”云青青露出些微的笑容,“今天的时间还长着呢,暂时想不到接下来要干啥,不如咱们聊聊天?”
  于是弹幕滚动的速度更快了。
  “都眼馋这些武器啊?那就去点科技树吧!”云青青知道自己嬉皮笑脸的样子肯定会让很多人拳头发硬,但她不在乎。
  “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只要把咱们的智慧结晶搭建成体系,那就是为万米高台打好了地基。不要好高骛远嘛,你连火。药是啥都搞不明白还想玩火。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