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躲在门后的谷雨小心翼翼冒出来,跟在衣晚宁身后,直到衣晚宁受不了回头问,“怎么了。”
小姑娘小心翼翼,欲言又止,最终开口,“衣姐,你要是回去干审计,岂不是没人给我煮饭?”
“呵!有些小朋友,皮该紧一下。你不是会做饭吗?”衣晚宁叉腰。
哄人也有自己一手的谷雨,赶忙唉声叹气地说道:“那不一样。猪食和美味佳肴不在一个赛道。举凡我要是男的,我百分百把你娶回家,人又温柔贴心,说话轻声细语像小黄莺,也不会急眼。情绪稳定地跟不老松似的,还怪会哄人。最重要,做饭还好吃。”
尽管衣晚宁被夸得很雀跃,但是她还是要说:“谷雨,一般夸女孩子温柔,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她长得很普通。”
这下子,谷雨睁大眼睛瞪着衣晚宁,“衣姐,你这是被害妄想症!我真的是很诚心地在夸人。”
倒是衣晚宁忽然起了逗弄兴致,“那我换个说法,你觉得我妈妈漂亮,还是我漂亮?”
这种问题,谷雨一秒不犹豫,直接回答:“衣妈妈……那双柳叶眉、又大又美的眼睛像是会说话,依稀有老派演员的那种古典美,特稀罕。唉,衣妈妈怎么会选老汪,美女是不是都眼瞎啊。”
说一句就得了,竟然说那么多。衣晚宁白了一眼谷雨,带她来到照片墙,指着其中一张黑白照片,“喏,老汪年轻时候长这样。”
“噗!这谁?不可能,这这这,绝不可能。怎么还有点眼熟。”照片中那位身姿如小白杨的男子,即使穿着土气的老头背心黑短裤,也遮不住那股子英姿帅气。
“女爱俏……我妈颜控,且崇拜读书厉害的人。”为此拒绝了那位略矮却家财万贯的海派留学生。
谷雨不禁小声囔囔,“正正得负……”
这话衣晚宁假装没听见,感慨:“唉,汪海在就好了……他和我爸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那是谁?”谷雨声音有些颤抖。
“我的小堂弟,汪家的混世魔王。也不知去哪里鬼混,四年多没消息。”
嘀嘀嘀——
手机提示音让谷雨立刻惊呼,“哇哦,到点了。衣姐,我去试验田了。晚上见。”
衣晚宁看着谷雨消失的背影摇摇头,决定上去和另外一位问题儿童聊聊。
推开门,衣晚宁毫不客气地问,“黄庭轩,你有没有事瞒着我?”
正在打棋谱的黄庭轩满脸疑惑,语气有些冲,“瞒着你的事可多了,你说哪件。”
衣晚宁忍不住翻白眼。算了,此时追问也没有意义,她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黄庭轩的态度。
“明天我送你回城,坐最早一班高铁应该能赶上。”放弃与他交流了。
还未跨出第一步,手臂却被拉住,低头一看,黄庭轩修长的手指与自己的肤色,竟然映衬出两种颜色。
他平静地看着衣晚宁,问道:“……你要我走吗?”
“黄庭轩,山房隔音不好。”言下之意,这种距离,很多事情就算不想听也能听到。
何况后院可是冲着黄庭轩那屋的窗户。
再说,一个彻底放弃的人,怎么可能通宵达旦地研究棋路,打棋谱。
嗒嗒嗒的棋子声,有时是她入眠的摇篮曲,有时是她失眠的白噪音。
“你有你的比赛,我有我的生活。”
井水本来就不犯河水,顶多冒犯地下河。
“晚宁,你逼我走。”
衣晚宁可没失去理智,毕竟黄庭轩可是自家母亲跟前的红人,她还是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我可没这么说啊。别污蔑我。只是,我要离开了,你愿意一起下山吗?”
第12章 雪中春信(下)
他的掌心收紧,她手臂上的软肉下陷,却不感到疼痛。
衣晚宁很意外,黄庭轩很少会有那么激动的情绪外露,也不会轻易让情绪外露。
但是,从他手掌的力度上,晚宁感知到了他内心的情绪变动。交汇处,体温逐渐升高。
她望着黄庭轩,试图找到她想要的答案,但是他躲开了,头扭到另外一边。
两人僵持在原地,衣晚宁试着挣脱,却无果。微微叹气,颇为无奈地看着他,“黄庭轩,你这样拉着我,我没法下山买菜啊。”
今日父亲来山房,晚上肯定会带着他的学生们,一起在山房吃饭夜宿,少说也有七八个人。
山房双开门冰箱里屯的肉,早被她哥和黄庭轩两人吃得差不多。现在要是不下山购买,晚餐便只有菜叶子和米饭。
学生们大都爱吃,食欲很旺,兜里有两个钱都能全部吃掉。何况这么大的体力劳动后,若只吃米饭与菜叶。到时半夜饿得眼睛发绿,遭殃的就是地窖里的咸菜们。
甚至上次,连晒在外面的香材,也留下了一排整齐牙印。
“……一起。”他最终只说了这两字,没有过多挣扎。
衣晚宁另外一只手落在他的手上,不容拒绝地抚开他的手腕。
看到他有些丧气的模样,衣晚宁荡起一丝恶作剧的心思。
“我去拿车钥匙,你等我一会儿。”
山房通往山下村落,有一条狭窄的石子路可供车行。但仅仅能通过一辆车,若是两车相会,便只能在山路上跳探戈,直到半山腰稍宽一些的弯道,错身而过。
考虑到黄庭轩百分百没坐过这条特殊线路,上车时,衣晚宁热心肠地提醒,“系好安全带。”
一开始,黄庭轩没有太在意这句话。直到山路十八弯,车子几次贴着山壁转弯,不时有枝叶击打车玻璃,甚至开窗伸手就能摸到山崖……一辈子阴影,青城山下山路,这就是错过下山缆车的代价!
抵达山脚时,衣晚宁贴心地靠河堤停车,方便黄庭轩毫无形象地蹲在河堤草丛呕吐。
当她拿着水和湿纸巾下车时,远远看见几抹熟悉的身影。
衣晚宁眯着眼睛望着远方,弯曲膝盖,顶了顶黄庭轩的背脊,“欸,黄庭轩。我好像看见你们棋院的人。”
“怎么可——”话还未说完,河对面有人拼命挥手,大呼小叫。
不一会儿,身着黄色 t 恤,花裤衩,脚穿一双红色篮球鞋的年前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到衣晚宁面前,喘匀气息,才抬头说道:“嫂子!好久不见啊!”
“成风,好久不见。别叫我嫂子。”早就不是了。
因黄庭轩的缘故,衣晚宁结识了不少职业棋手。成风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成风在得知她对职业围棋一无所知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用异样眼光她,反而热情地向她科普职业围棋段位赛,以及黄庭轩面临的困境。
大部分棋手 4 岁启蒙,6~8 岁职业定段,少数选手 13 岁左右定段。
一旦选择了职业棋手这条路,他们几乎就远离了学校,在专门的围棋道场学习。
这导致大部分棋手缺乏一切正常人该有的生活常识,若是身边有良师悉心教导,到还能懂些人情世故。不至于冒犯了别人,还不自知。当然,这导致他们离开热爱的围棋,无处可去。
那位眉间还是少年色,眼中却如古井的棋手成风,无限唏嘘地告知衣晚宁:他们这一代棋手,运气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总之,不巧赶上中日韩段位改革。这场改革源于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升入三段后,不再参加段位赛,偏偏能在国际赛场上轻松捧得世界冠军头衔。
这样级别的棋手,有着不凡的实力,不去打升段赛。只注重世界大赛,本就无可厚非。
可是,他的个人选择让围棋界传统段位制变成一段笑话。三段棋手轻取九段棋手,到底三段更有含金量,还是九段更有含金量?
后来,韩国以此为契机,大幅度更改升段规定,宣布获得世界冠军的棋手可以直升九段。
正处于不破不立的中国围棋界,照搬当时围棋强国韩国的奖励规定,并额外增加一条:获得两次世界比赛的亚军,同样可以直升九段。
至于职业棋手怎么选拔去参加国际大赛,国内自然是引进更为先进的科学围棋等级分制度,积极参与围棋大赛,等级分靠前者优先推选参加国际赛事。
曾为围棋天才的黄庭轩,一路顺风顺水,却因这次大改革,在职业四段到五段之间耗费了 10 年之久。
他没有拿到过世界大赛冠军头衔,自然没有机会直升九段,甚至连世界亚军也没有。
便只能依靠传统的段位赛一步一步升上去,去获得国际赛事参赛资格。
可悲之处在此,传统围棋段位赛成为少年低段棋手的天下,高段棋手即使低下头颅去参赛,赢了这些低段棋手,积分几乎没有变化。反之,若是输给低段棋手的话,积分会像水库泄洪一般哗啦哗啦往下掉。
久而久之,大部分高段棋手就主动放弃参加段位赛了。甚至因为主办方没法安排适合对手,到了不得不退出的时刻。
棋圈里的老前辈劝过黄庭轩放弃,趁早转型去当围棋陪练,或者围棋教练。不服输的黄庭轩咬牙坚持了三年……
小姑娘小心翼翼,欲言又止,最终开口,“衣姐,你要是回去干审计,岂不是没人给我煮饭?”
“呵!有些小朋友,皮该紧一下。你不是会做饭吗?”衣晚宁叉腰。
哄人也有自己一手的谷雨,赶忙唉声叹气地说道:“那不一样。猪食和美味佳肴不在一个赛道。举凡我要是男的,我百分百把你娶回家,人又温柔贴心,说话轻声细语像小黄莺,也不会急眼。情绪稳定地跟不老松似的,还怪会哄人。最重要,做饭还好吃。”
尽管衣晚宁被夸得很雀跃,但是她还是要说:“谷雨,一般夸女孩子温柔,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她长得很普通。”
这下子,谷雨睁大眼睛瞪着衣晚宁,“衣姐,你这是被害妄想症!我真的是很诚心地在夸人。”
倒是衣晚宁忽然起了逗弄兴致,“那我换个说法,你觉得我妈妈漂亮,还是我漂亮?”
这种问题,谷雨一秒不犹豫,直接回答:“衣妈妈……那双柳叶眉、又大又美的眼睛像是会说话,依稀有老派演员的那种古典美,特稀罕。唉,衣妈妈怎么会选老汪,美女是不是都眼瞎啊。”
说一句就得了,竟然说那么多。衣晚宁白了一眼谷雨,带她来到照片墙,指着其中一张黑白照片,“喏,老汪年轻时候长这样。”
“噗!这谁?不可能,这这这,绝不可能。怎么还有点眼熟。”照片中那位身姿如小白杨的男子,即使穿着土气的老头背心黑短裤,也遮不住那股子英姿帅气。
“女爱俏……我妈颜控,且崇拜读书厉害的人。”为此拒绝了那位略矮却家财万贯的海派留学生。
谷雨不禁小声囔囔,“正正得负……”
这话衣晚宁假装没听见,感慨:“唉,汪海在就好了……他和我爸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那是谁?”谷雨声音有些颤抖。
“我的小堂弟,汪家的混世魔王。也不知去哪里鬼混,四年多没消息。”
嘀嘀嘀——
手机提示音让谷雨立刻惊呼,“哇哦,到点了。衣姐,我去试验田了。晚上见。”
衣晚宁看着谷雨消失的背影摇摇头,决定上去和另外一位问题儿童聊聊。
推开门,衣晚宁毫不客气地问,“黄庭轩,你有没有事瞒着我?”
正在打棋谱的黄庭轩满脸疑惑,语气有些冲,“瞒着你的事可多了,你说哪件。”
衣晚宁忍不住翻白眼。算了,此时追问也没有意义,她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黄庭轩的态度。
“明天我送你回城,坐最早一班高铁应该能赶上。”放弃与他交流了。
还未跨出第一步,手臂却被拉住,低头一看,黄庭轩修长的手指与自己的肤色,竟然映衬出两种颜色。
他平静地看着衣晚宁,问道:“……你要我走吗?”
“黄庭轩,山房隔音不好。”言下之意,这种距离,很多事情就算不想听也能听到。
何况后院可是冲着黄庭轩那屋的窗户。
再说,一个彻底放弃的人,怎么可能通宵达旦地研究棋路,打棋谱。
嗒嗒嗒的棋子声,有时是她入眠的摇篮曲,有时是她失眠的白噪音。
“你有你的比赛,我有我的生活。”
井水本来就不犯河水,顶多冒犯地下河。
“晚宁,你逼我走。”
衣晚宁可没失去理智,毕竟黄庭轩可是自家母亲跟前的红人,她还是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我可没这么说啊。别污蔑我。只是,我要离开了,你愿意一起下山吗?”
第12章 雪中春信(下)
他的掌心收紧,她手臂上的软肉下陷,却不感到疼痛。
衣晚宁很意外,黄庭轩很少会有那么激动的情绪外露,也不会轻易让情绪外露。
但是,从他手掌的力度上,晚宁感知到了他内心的情绪变动。交汇处,体温逐渐升高。
她望着黄庭轩,试图找到她想要的答案,但是他躲开了,头扭到另外一边。
两人僵持在原地,衣晚宁试着挣脱,却无果。微微叹气,颇为无奈地看着他,“黄庭轩,你这样拉着我,我没法下山买菜啊。”
今日父亲来山房,晚上肯定会带着他的学生们,一起在山房吃饭夜宿,少说也有七八个人。
山房双开门冰箱里屯的肉,早被她哥和黄庭轩两人吃得差不多。现在要是不下山购买,晚餐便只有菜叶子和米饭。
学生们大都爱吃,食欲很旺,兜里有两个钱都能全部吃掉。何况这么大的体力劳动后,若只吃米饭与菜叶。到时半夜饿得眼睛发绿,遭殃的就是地窖里的咸菜们。
甚至上次,连晒在外面的香材,也留下了一排整齐牙印。
“……一起。”他最终只说了这两字,没有过多挣扎。
衣晚宁另外一只手落在他的手上,不容拒绝地抚开他的手腕。
看到他有些丧气的模样,衣晚宁荡起一丝恶作剧的心思。
“我去拿车钥匙,你等我一会儿。”
山房通往山下村落,有一条狭窄的石子路可供车行。但仅仅能通过一辆车,若是两车相会,便只能在山路上跳探戈,直到半山腰稍宽一些的弯道,错身而过。
考虑到黄庭轩百分百没坐过这条特殊线路,上车时,衣晚宁热心肠地提醒,“系好安全带。”
一开始,黄庭轩没有太在意这句话。直到山路十八弯,车子几次贴着山壁转弯,不时有枝叶击打车玻璃,甚至开窗伸手就能摸到山崖……一辈子阴影,青城山下山路,这就是错过下山缆车的代价!
抵达山脚时,衣晚宁贴心地靠河堤停车,方便黄庭轩毫无形象地蹲在河堤草丛呕吐。
当她拿着水和湿纸巾下车时,远远看见几抹熟悉的身影。
衣晚宁眯着眼睛望着远方,弯曲膝盖,顶了顶黄庭轩的背脊,“欸,黄庭轩。我好像看见你们棋院的人。”
“怎么可——”话还未说完,河对面有人拼命挥手,大呼小叫。
不一会儿,身着黄色 t 恤,花裤衩,脚穿一双红色篮球鞋的年前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到衣晚宁面前,喘匀气息,才抬头说道:“嫂子!好久不见啊!”
“成风,好久不见。别叫我嫂子。”早就不是了。
因黄庭轩的缘故,衣晚宁结识了不少职业棋手。成风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成风在得知她对职业围棋一无所知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用异样眼光她,反而热情地向她科普职业围棋段位赛,以及黄庭轩面临的困境。
大部分棋手 4 岁启蒙,6~8 岁职业定段,少数选手 13 岁左右定段。
一旦选择了职业棋手这条路,他们几乎就远离了学校,在专门的围棋道场学习。
这导致大部分棋手缺乏一切正常人该有的生活常识,若是身边有良师悉心教导,到还能懂些人情世故。不至于冒犯了别人,还不自知。当然,这导致他们离开热爱的围棋,无处可去。
那位眉间还是少年色,眼中却如古井的棋手成风,无限唏嘘地告知衣晚宁:他们这一代棋手,运气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总之,不巧赶上中日韩段位改革。这场改革源于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升入三段后,不再参加段位赛,偏偏能在国际赛场上轻松捧得世界冠军头衔。
这样级别的棋手,有着不凡的实力,不去打升段赛。只注重世界大赛,本就无可厚非。
可是,他的个人选择让围棋界传统段位制变成一段笑话。三段棋手轻取九段棋手,到底三段更有含金量,还是九段更有含金量?
后来,韩国以此为契机,大幅度更改升段规定,宣布获得世界冠军的棋手可以直升九段。
正处于不破不立的中国围棋界,照搬当时围棋强国韩国的奖励规定,并额外增加一条:获得两次世界比赛的亚军,同样可以直升九段。
至于职业棋手怎么选拔去参加国际大赛,国内自然是引进更为先进的科学围棋等级分制度,积极参与围棋大赛,等级分靠前者优先推选参加国际赛事。
曾为围棋天才的黄庭轩,一路顺风顺水,却因这次大改革,在职业四段到五段之间耗费了 10 年之久。
他没有拿到过世界大赛冠军头衔,自然没有机会直升九段,甚至连世界亚军也没有。
便只能依靠传统的段位赛一步一步升上去,去获得国际赛事参赛资格。
可悲之处在此,传统围棋段位赛成为少年低段棋手的天下,高段棋手即使低下头颅去参赛,赢了这些低段棋手,积分几乎没有变化。反之,若是输给低段棋手的话,积分会像水库泄洪一般哗啦哗啦往下掉。
久而久之,大部分高段棋手就主动放弃参加段位赛了。甚至因为主办方没法安排适合对手,到了不得不退出的时刻。
棋圈里的老前辈劝过黄庭轩放弃,趁早转型去当围棋陪练,或者围棋教练。不服输的黄庭轩咬牙坚持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