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焦川县民将驴车让给他一人,脚不沾地就往北走,天边云蒸霞蔚,地下的人风尘仆仆,但个个情绪高涨,幻想着农先生说的黄金乡。
不料前脚刚出郡,后脚官府就派了人来追捕,他们力尽筋疲,眼前发花,哪里跑得过官府的卫兵!眼见被团团围困,闪亮的刀刃逼到近前,闭了眼都准备好认命,远方传来尖锐的哨响——
白衣小将坐在马上,提着金枪,英姿飒爽。
身后士兵披甲执刃,气势汹汹。
“什么人,光天化日的为非作歹?!”
官兵与行军如何抗衡,白衣小将没听他们狡辩,三两下就将所有官兵活捉生擒。
被救下的焦川县民还没反应过来,他们自知犯了大罪,尚在惶惶之中,看到这铁骑便觉得是朝廷来抓人,吓得魂飞魄散,没想到风云巨变,这些兵丁转眼就将追捕他们的人给扣住了。
躲在驴车上的张继连探头出来,惊喜喊:“沈老师?”
沈清和骑了一匹枣色的马,他掀开幂蓠,正巧看到四仰八叉躺在驴车上,正感叹劫后余生的张继连。本以为只是寻常匪乱,这一路来已遇见不少,未曾想还能碰上清北的学生。
张继连赶忙下车,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老师说了,遥光听罢冷笑一声:“尤家,正要找他去呢,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萧元政要率先清剿一批刺头世家,这处地界的尤严二家勾连祸乱,兼并土地,过着土皇帝一般的日子,又是三州交界的要地,是名单上第一批要处理的。
遥光从西北赶赴京都,沈清和自从来到这里,只在寥寥几地打转,于是也请命随行,见识见识天地。
一连几个氏族被灭,其他的还是横行无忌,钱权生人胆,看来是觉得这把火不会点到自己身上啊。
“这是我的老师!”
张继连安慰还在不安的乡民,院长虽是他老师的老师,并未真正教导过他,但并不在意学生怎么称呼,而清北的学生们也情愿叫他‘老师’,仿佛这样就能与这位神一样的人物更亲近些似的。
“因为沈老师,世上才会有清北郡,你们不用怕!”
乡民们的腿都还在发抖,农先生说的人跳下马来走到近前,摘下幂蓠,挺拔的身姿,俊美无俦的相貌,站在并不相称的黄土地里,风一吹过,整洁漂亮的衣服就哗啦啦响,他们瞬间就又没那么害怕。
在他们朴素的眼界里,和神仙托生似的相貌,怎么会是坏人呢!
张继连看身边人恍惚的神色,有些无语。他花费这么久时间,在本地免费教授农学,才得人尊敬地称一声‘先生’,倒还不如沈老师一亮相来的叫人心悦诚服……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沈老师啊,天生就该这么受人尊敬仰慕就是了!
这转变来得太过迅疾,乡民们尚且不知作何反应,就听那位不似世间人的公子爽朗一笑,“你们也不必背井离乡,谁家有被侵吞的土地,被抓走服役的人,马上都会回来。”
遥光一扯缰绳,金枪在他手中闪着炫目光亮:“土霸王快活了这么久,也该让风水转一转了。”
……
好端端的人,眼皮子底下被一群刁民劫走,不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公然藐视他们润安尤氏么!
官府派了一支官兵,本家又派了一支府兵,去了快要两个时辰,俱是杳无音讯。
不过一群刁民,还要花费多少心思,都是吃干饭的!
料想除了缉捕伏诛,也不会再有其他结果了,再等等吧!
尤家私邸,入了冬池馆水廊长流不冻,假山怪石,玲琅其间,美婢妖童在游廊间穿行而过,数不清的富贵美色,沈清和踏足此地时凉凉地感叹,真是人间极乐之地,要不说还是本地人会享受呢。
披甲的军队闯入,原本几可入画的风景瞬间搅散,名贵的花木被踩踏而过,侍从惊叫四散,乱作一团。
沈清和皱眉看着乱窜的侍从,几个慌得差点一脖子撞在刀刃上。
遥光声音一厉,拿出了战场上的架势:“镇西北巡抚使遥光,奉皇命而来,降者不杀,想保住小命的统统跪下!”
……
润安郡的地头蛇,一日之间便被拔除,连襟的严氏得知吓得肝胆俱碎,全家老少潜逃也不忘带着大包小包金银细软,最终在渡汉河时被沿岸的渔民检举,尽数押入牢狱。
一时间人人拍手称快,叫好之声不绝。
人心向背,不外如是。
两岸百姓活了一辈子,只知道世上有个管天下的天子,但这天下太大,不知道有一日天子能降下甘露,恩泽到他们身上。
树倒猢狲散,尤氏的罪行本来就多到难以遮掩,两郡百姓恰如枯木逢春,物证人证,雪片一样飞来。游街那日,沸反盈天,往日趾高气昂的豪家没了锦衣仆婢,近看也是肉体凡胎,与他们无甚区别。
西北军走那日,百姓拜倒路边,口中山呼‘吾皇万岁’,似山涛一浪高过一浪,比在和禁宫内日日闻悉得要动人得多。
沈清和这次只做陪客,看遥小将军白衣银甲,手段利落,上下贴服,无一不顺,已是能独当一面的把式手腕。
这世上万千寻常人并不知道云端上谈的什么权衡,时机,也不知道自己被碾来碾去,甚至在贵人眼中连棋桌也上不得,偶尔成了他们袖上沾染的浮灰,轻轻一掸,就落进了泥里。
沈清和心下五味杂陈,从长计议是稳妥,可若是武力镇压来得不利不快,世上遭受磋摩的人就还是一日多过一日……那稳妥又是为了什么呢。
无论如何,送走了压在头上作威作福的家族,两郡百姓唯有欢欣。
今日开心,便奢靡一次,回家多吃碗饭吧!
第83章
到底不是马背上长大的, 他在马上最多只能行进两三个时辰,再多就是筋酥骨软,双腿都使不上劲。为了不耽误行军, 西北军又对他十分照顾,为他找了辆简单的马车, 速度倒也不慢。
此次上下一心,润安尤氏的剿灭行动顺利得不得了, 回去的比预想的提早了两日。润安郡地处三州交界,沈清和喜欢这地方, 面向三州招收学生, 在这里再办上个新分院, 也是合适得很。
事情办完了, 他坐在微微晃动的车厢里, 才有心神想些别的事。他抬起手, 露出腕上一串犹带水檀气息的念珠——
纹路精致, 浑然天成, 但说实话,自问他本人与东西实在不搭。但这是皇帝陛下摘下的贴身之物, 说是能保平安,以示尊敬, 那也就随身戴着。
沈清和将念珠从手腕摘下, 放在手心一颗颗拨弄。坊间传闻,昭桓帝不喜神鬼之说, 惠文帝在位时建了多少宫观庙宇, 他就拆了多少座。沈清和原先也信了这套说辞,直到见过萧元政宽大袖下藏着这串佛珠,还有珑璋台的墙面上隐藏着的小佛龛……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嗯……皇帝的小秘密。
他将珠子收拢进手心,这样晃晃悠悠的交通工具最容易叫人思绪乱飘。沈清和没忍住,又想到了在含章殿的后室暖阁里,覆在眼前的双手,掌心炙热的温度,还有那意味不明的吐息……
他触上自己的眉心,雍朝人就是再不拘小节,这也……
……到底怎么个事儿啊?!
他开始往前头捋,历代皇帝中,扶持男妃也数见不鲜,理论上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可当那些茶余饭后供人闲谈的野史趣闻,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什么是天降雷殛,劈得人外焦里嫩。
“清和!”窗帐被一只手掀开,遥光坐在他心爱的白马上,矮身大咧咧往车厢里看。
沈清和被吓一跳,深吸口气,好整以暇与他对视。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遥光拿起挂在腰间的物什——一枚玄色的长筒,用了一小块牛皮包裹,裸露在外的部分反射着闪亮的光。“这玩意儿你怎么想出来的,也太好使了!有了这东西,还要什么斥候与瞭望军,真可谓是‘千里之眼’!什么时候能叫你的学生弄个千里耳出来?”
“是望远镜。”沈清和纠正,四大发明在战场上能够展现着关键性的用处。遥光从前一视同仁对所有书院都看不大上,但等这些装备一配到军上,可攻可守,可进可退,他是半个不好也说不出了。
“真把我当是神仙了,这东西一时半会儿可造不出来。”窃听设备需要的科技可比望远镜高了不止一点半点,有生之年能不能摸到边角也难说。
遥光身后的中年将领也引马上前,咧着嘴角道:“别说这东西,就是我们将士的盔甲刀枪也不可同日而语!又轻又硬,又快又利,寻常的箭镞破不了甲,其他的甲胄碰上我们的武器,就和纸片一样脆!”
后头有人应声:“是啊是啊,刚到手那会儿,将士们睡觉都要抱着,没见过这样的好的东西啊!”
“下次有这样的好东西,我们还要啊沈老师!”
西北军一群大老粗,也爱跟着学生一起叫‘沈老师’,北地出生,又常年行军在外,戍守边疆,脸颊上难免会有长久浸润风雪的红丝,说话带着西北当地豪迈的音色,嗓门又大又亮,敞亮的像天上高挂的红太阳。
不料前脚刚出郡,后脚官府就派了人来追捕,他们力尽筋疲,眼前发花,哪里跑得过官府的卫兵!眼见被团团围困,闪亮的刀刃逼到近前,闭了眼都准备好认命,远方传来尖锐的哨响——
白衣小将坐在马上,提着金枪,英姿飒爽。
身后士兵披甲执刃,气势汹汹。
“什么人,光天化日的为非作歹?!”
官兵与行军如何抗衡,白衣小将没听他们狡辩,三两下就将所有官兵活捉生擒。
被救下的焦川县民还没反应过来,他们自知犯了大罪,尚在惶惶之中,看到这铁骑便觉得是朝廷来抓人,吓得魂飞魄散,没想到风云巨变,这些兵丁转眼就将追捕他们的人给扣住了。
躲在驴车上的张继连探头出来,惊喜喊:“沈老师?”
沈清和骑了一匹枣色的马,他掀开幂蓠,正巧看到四仰八叉躺在驴车上,正感叹劫后余生的张继连。本以为只是寻常匪乱,这一路来已遇见不少,未曾想还能碰上清北的学生。
张继连赶忙下车,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老师说了,遥光听罢冷笑一声:“尤家,正要找他去呢,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萧元政要率先清剿一批刺头世家,这处地界的尤严二家勾连祸乱,兼并土地,过着土皇帝一般的日子,又是三州交界的要地,是名单上第一批要处理的。
遥光从西北赶赴京都,沈清和自从来到这里,只在寥寥几地打转,于是也请命随行,见识见识天地。
一连几个氏族被灭,其他的还是横行无忌,钱权生人胆,看来是觉得这把火不会点到自己身上啊。
“这是我的老师!”
张继连安慰还在不安的乡民,院长虽是他老师的老师,并未真正教导过他,但并不在意学生怎么称呼,而清北的学生们也情愿叫他‘老师’,仿佛这样就能与这位神一样的人物更亲近些似的。
“因为沈老师,世上才会有清北郡,你们不用怕!”
乡民们的腿都还在发抖,农先生说的人跳下马来走到近前,摘下幂蓠,挺拔的身姿,俊美无俦的相貌,站在并不相称的黄土地里,风一吹过,整洁漂亮的衣服就哗啦啦响,他们瞬间就又没那么害怕。
在他们朴素的眼界里,和神仙托生似的相貌,怎么会是坏人呢!
张继连看身边人恍惚的神色,有些无语。他花费这么久时间,在本地免费教授农学,才得人尊敬地称一声‘先生’,倒还不如沈老师一亮相来的叫人心悦诚服……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沈老师啊,天生就该这么受人尊敬仰慕就是了!
这转变来得太过迅疾,乡民们尚且不知作何反应,就听那位不似世间人的公子爽朗一笑,“你们也不必背井离乡,谁家有被侵吞的土地,被抓走服役的人,马上都会回来。”
遥光一扯缰绳,金枪在他手中闪着炫目光亮:“土霸王快活了这么久,也该让风水转一转了。”
……
好端端的人,眼皮子底下被一群刁民劫走,不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公然藐视他们润安尤氏么!
官府派了一支官兵,本家又派了一支府兵,去了快要两个时辰,俱是杳无音讯。
不过一群刁民,还要花费多少心思,都是吃干饭的!
料想除了缉捕伏诛,也不会再有其他结果了,再等等吧!
尤家私邸,入了冬池馆水廊长流不冻,假山怪石,玲琅其间,美婢妖童在游廊间穿行而过,数不清的富贵美色,沈清和踏足此地时凉凉地感叹,真是人间极乐之地,要不说还是本地人会享受呢。
披甲的军队闯入,原本几可入画的风景瞬间搅散,名贵的花木被踩踏而过,侍从惊叫四散,乱作一团。
沈清和皱眉看着乱窜的侍从,几个慌得差点一脖子撞在刀刃上。
遥光声音一厉,拿出了战场上的架势:“镇西北巡抚使遥光,奉皇命而来,降者不杀,想保住小命的统统跪下!”
……
润安郡的地头蛇,一日之间便被拔除,连襟的严氏得知吓得肝胆俱碎,全家老少潜逃也不忘带着大包小包金银细软,最终在渡汉河时被沿岸的渔民检举,尽数押入牢狱。
一时间人人拍手称快,叫好之声不绝。
人心向背,不外如是。
两岸百姓活了一辈子,只知道世上有个管天下的天子,但这天下太大,不知道有一日天子能降下甘露,恩泽到他们身上。
树倒猢狲散,尤氏的罪行本来就多到难以遮掩,两郡百姓恰如枯木逢春,物证人证,雪片一样飞来。游街那日,沸反盈天,往日趾高气昂的豪家没了锦衣仆婢,近看也是肉体凡胎,与他们无甚区别。
西北军走那日,百姓拜倒路边,口中山呼‘吾皇万岁’,似山涛一浪高过一浪,比在和禁宫内日日闻悉得要动人得多。
沈清和这次只做陪客,看遥小将军白衣银甲,手段利落,上下贴服,无一不顺,已是能独当一面的把式手腕。
这世上万千寻常人并不知道云端上谈的什么权衡,时机,也不知道自己被碾来碾去,甚至在贵人眼中连棋桌也上不得,偶尔成了他们袖上沾染的浮灰,轻轻一掸,就落进了泥里。
沈清和心下五味杂陈,从长计议是稳妥,可若是武力镇压来得不利不快,世上遭受磋摩的人就还是一日多过一日……那稳妥又是为了什么呢。
无论如何,送走了压在头上作威作福的家族,两郡百姓唯有欢欣。
今日开心,便奢靡一次,回家多吃碗饭吧!
第83章
到底不是马背上长大的, 他在马上最多只能行进两三个时辰,再多就是筋酥骨软,双腿都使不上劲。为了不耽误行军, 西北军又对他十分照顾,为他找了辆简单的马车, 速度倒也不慢。
此次上下一心,润安尤氏的剿灭行动顺利得不得了, 回去的比预想的提早了两日。润安郡地处三州交界,沈清和喜欢这地方, 面向三州招收学生, 在这里再办上个新分院, 也是合适得很。
事情办完了, 他坐在微微晃动的车厢里, 才有心神想些别的事。他抬起手, 露出腕上一串犹带水檀气息的念珠——
纹路精致, 浑然天成, 但说实话,自问他本人与东西实在不搭。但这是皇帝陛下摘下的贴身之物, 说是能保平安,以示尊敬, 那也就随身戴着。
沈清和将念珠从手腕摘下, 放在手心一颗颗拨弄。坊间传闻,昭桓帝不喜神鬼之说, 惠文帝在位时建了多少宫观庙宇, 他就拆了多少座。沈清和原先也信了这套说辞,直到见过萧元政宽大袖下藏着这串佛珠,还有珑璋台的墙面上隐藏着的小佛龛……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嗯……皇帝的小秘密。
他将珠子收拢进手心,这样晃晃悠悠的交通工具最容易叫人思绪乱飘。沈清和没忍住,又想到了在含章殿的后室暖阁里,覆在眼前的双手,掌心炙热的温度,还有那意味不明的吐息……
他触上自己的眉心,雍朝人就是再不拘小节,这也……
……到底怎么个事儿啊?!
他开始往前头捋,历代皇帝中,扶持男妃也数见不鲜,理论上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可当那些茶余饭后供人闲谈的野史趣闻,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什么是天降雷殛,劈得人外焦里嫩。
“清和!”窗帐被一只手掀开,遥光坐在他心爱的白马上,矮身大咧咧往车厢里看。
沈清和被吓一跳,深吸口气,好整以暇与他对视。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遥光拿起挂在腰间的物什——一枚玄色的长筒,用了一小块牛皮包裹,裸露在外的部分反射着闪亮的光。“这玩意儿你怎么想出来的,也太好使了!有了这东西,还要什么斥候与瞭望军,真可谓是‘千里之眼’!什么时候能叫你的学生弄个千里耳出来?”
“是望远镜。”沈清和纠正,四大发明在战场上能够展现着关键性的用处。遥光从前一视同仁对所有书院都看不大上,但等这些装备一配到军上,可攻可守,可进可退,他是半个不好也说不出了。
“真把我当是神仙了,这东西一时半会儿可造不出来。”窃听设备需要的科技可比望远镜高了不止一点半点,有生之年能不能摸到边角也难说。
遥光身后的中年将领也引马上前,咧着嘴角道:“别说这东西,就是我们将士的盔甲刀枪也不可同日而语!又轻又硬,又快又利,寻常的箭镞破不了甲,其他的甲胄碰上我们的武器,就和纸片一样脆!”
后头有人应声:“是啊是啊,刚到手那会儿,将士们睡觉都要抱着,没见过这样的好的东西啊!”
“下次有这样的好东西,我们还要啊沈老师!”
西北军一群大老粗,也爱跟着学生一起叫‘沈老师’,北地出生,又常年行军在外,戍守边疆,脸颊上难免会有长久浸润风雪的红丝,说话带着西北当地豪迈的音色,嗓门又大又亮,敞亮的像天上高挂的红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