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只是会种地织布,未尝不是成为另一种野蛮工具。
识字脱野蛮,明理存心志。
人不该只是工具。
薛不凡不解沈清和的思量,或许听了也只觉得荒谬,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簿册,念了上季度纺厂的布匹产量和人员增加,打破了这短暂沉默。
每日睡得越少,想得越多,这倒是和初来此世的意愿背道而驰了,沈清和无奈一笑。
“你留在这儿,找人重新清点一下布库数目,不多时就要有用处了。”
将人留在纺厂,沈清和只身离开去往书院。
若说从前清北书院是个小而精致的鸟笼,那今时今日便是广阔的跑马场,皇帝亲题‘清北书院’四字从千里之外送到丘泉,沈清和撤下了自己里出外进的字,刻好皇帝墨宝挂在门头,登时显得正经气派许多。
书院分作了内院和外院,内院为首的便是单伯文一干人等,绿松南红跟了他许久,沈清和也将他们打包入院,具都已经有了能办事抗事的能力。外院就杂了,童生和成人分了两拨,都从注音开始教起。
孩童尚且一张白纸,学的内容都统一。成人则不同,讲究一个‘速成’。农民,矿工,纺织工,还有专门的卫生课,各有各的教材,学标点,看时辰、辨气候、认数字,五花八门,深入生活,最后还有浅显讲地理政治的,就比如隔壁紧挨的胡族和雍朝到底有何利害相关,要不是上过课,可能连胡族的马蹄踏进家门了,郡民还是茫然的。
外院则大了,以目前全民尚学的风向,没那么多现成的教室供给,一半是建好的平房,一半是棚搭的空地,土石垒的桌椅前,有孩童正大声诵读aoei。
沈清和在朗朗读书声中穿行而过,半道突然被拉住衣袖,回头一瞧,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
“沈哥哥。”小姑娘有对尖尖的小虎牙,扯衣袖的手攥成了拳,看着有些紧张。
认识的?
沈清和蹲下才认出,笑道:“原来是二妞啊,怎么不去上课。”曾经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一手便能抱起的小孩,现在总算长了些肉,看着有了这个年纪的样子。
沈清和来书院时偶尔能看到她,不过小孩认生,总是躲着人。
“下课了。”小姑娘声音小,看上去有点兴奋,脸蛋红扑扑的,一字一句道:“沈哥哥,我不叫李二妞了,现在我叫李清。”她顿了一下,“是清水的清。”
“李清?”沈清和愣住。
“是的,李清。“她用手指在土地上写出笔画。
“我请老师帮我起的名字,已经有好多同学让老师帮忙重新起名了!”
小姑娘着急补充,期期艾艾问:“哥哥,我不想叫二妞……我可以叫李清吗?”
“当然。”沈清和失笑,“你可以叫你希望的任何名字。”
“那沈清,你现在认了多少字了?”
小姑娘说到这里就自豪起来:“已经认识千余字了!还会查字典!我是我们班认字最多的!”
“好姑娘。”沈清和抚了下她的脑袋,“要是你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能考第一,哥哥送你件礼物。”
李清有些羞赧,郑重点头应下。
目送人走了,沈清和抬脚继续往里走。内院环境比外头清静许多,高容闲暇时培植了几株垂盆草,轻巧吊在廊下,叶片细长柔软,尖端偶尔能开出几朵玲珑小白花。只是最近缺人侍弄,花朵枯黄掉落,尚且无人清扫。
沈清和讲落花捡了埋进土里,拍拍手,推开会议室的门。里头的争吵尚未停歇,几人正争得脸红脖子粗,就连平日最冷静的高容也面有愠色,倒是稀奇了。
“吵什么呢。”
四人转身,见老师来了,纷纷作礼。
胥乐生率先道:“老师,我们在讨论最新开的那块试验田该归谁呢。”
单伯文一改往日谦和,“扦插法和嫁接法还在试验,这是很重要的方向,自然应该以我的为先。”
高容:“师兄,上次是你项目里的羊把我试验地里的苗给吃的半死,我差点完不成论文,于情于理都得让给我吧。”
单伯文:“这一码归一码,师弟你不过是种些药材,这么肥的土未免靡费,我给你另找一块……”
高容直接打断:“师兄此言差矣,珍贵的药种才需要肥土培育。”
乐胥生插一句:“师兄师弟如果相争不下,公平起见,要不给我吧!”
朗新月悄悄对着沈清和使劲,“师兄们一人都有好几篇一作了,新月也想当一次,不知道能不能给我这个机会。”
自从第一本书院编订刊物《从清北到大雍》发行后,有撰书立作这根胡萝卜诱惑,人人都想占得更多版面,铆足了劲做项目写文章。
现在平日既协助他治事,又要在田间做实验,偶尔还得授课讲座,忙的都跟陀螺一样,长了三岁不见稳重,攻击性倒是更强了。
见这引线又要一点即燃,倒是都不嫌累,还挺乐此不疲。
他也不做裁定,只叫他们自己内部商量,转而提起了基础教育的问题。
厌学真是个贯彻古今的事儿。
治理一郡,经营民生,光吃饱穿暖还不够,需求结构的金字塔越往上爬就越困难,所谓温饱思□□,道德与伦理的约束必须要有。
这些约束从哪里来呢,读书明理,明理修身,修身便是做人。
谈这些还有点长远。
但他们的一生怎样,至少再不会是一眼望得到边界。
“笃笃——”
众人沉思之际,房门再次被敲响,最近的朗新月开了门,门外竟是风尘仆仆的游洛!
看到众人,他眼睛瞬间红了。
他们一开始拜入清北门下都是奔着科举提名来的,虽然现在跟着老师远迁西北,但到底对一封皇榜,白马簪缨有希冀。苍州未设考点,游洛便趁完成论文的空档,申请了去徽州参加州试。
来去一月,如今已要入夏了,他才匆匆回来。
“怎么样?成绩如何?”几人也不吵了。
游洛将书箱往地上一搁,摇了摇头。
见其面露难色,单伯文讶异:“不提从前如何,你在书院里这些日子学的都是世上难见,拿下州试我预想应该简单。”
毕竟内院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世上有两种书院,一种叫清北,一种叫其他。
游洛心中欲壑难填,“我这一路去徽州,他们见我穿的不是士人服饰,非说我是乡下来闹事的野小子,险些进不去考场的门!亏是师兄临行前给我塞的盘缠充裕,不得已打点了才放我进去!”
游洛只略略发了牢骚,路上窝气的肯定不止一处。
他一拳落在桌上,“我瞧不起他们做派,在徽州和几个考生发生口角,未曾隔天他们竟然找上门,手里是我当日写的行卷,交给考官前就被截了下来,还说文辞浅陋,一辈子也考不上!”
“我在当地打听过,他们是地方望族,考院也是他们一言堂,想谁考上就让谁考上,我等了几日留下看榜,几个姓氏占了八成。”
众人皆惊,愤恨道:“他们还能一手遮天不成?!”
沈清和也冷了脸,“从前想这科举想一清二白是难,没想到竟乌糟到这种程度,寒门本就难以出头,这是想从根上就掐断啊。”
书箱底下似颤颤夹着一张的字条,朗新月眼尖抽出,发现是首打油诗:
“妄自尊大言不休,
自命不凡笑满楼。
山鸡倒想变凤凰,
难有一日上青天。”
“欺人太甚!”游洛看清了,胸膛起伏道:“我去的路上想过种种结果,没想到折在这儿上,终有一日要叫这些双眼长在头顶的人后悔!”
沈清和看他怒不可遏,单手压住他肩膀:“知道你生气。正好你回来了,来一起分担一下组织工作,正好他们在商量新试验田的归属,就给你吧。”
“讨公道的事,哪里用得着你出头。他们会睁大眼睛看看,你上不上得了青天。”
第39章
赵金山回到下榻的栈房。
虽然没谈拢, 但还是给他们商队一行人以厚待,吃住不愁,还允诺过几日就派遣护卫送他们离郡。
见主家平安无事回来, 手下仆从都松了口气,安心住下吃睡, 唯有赵金山夜里翻来覆去没睡着觉,他猛地坐起身。
和越氏没有关系, 那是什么关系?
越氏远离苍州何止千里,为什么没头没脑的点到?
又为什么否了?
匪寇围堵, 狭路逢生, 又是丘泉与外头完全不同的风貌, 那寒光凛凛的盔甲刀刃, 这一天过得实在惊险, 令他不免想得更多更远。
他天天和钱打交道, 自知没有雄厚财力, 绝无可能在西北地带拔出这样一个优裕之地, 养出膘肥体壮的马匹,锻出利可断金的刀刃。若真正无从所依, 靠什么养人养马,靠种地吗?
赵金山一个激灵坐起来, 他突然想到什么, 顿时汗如浆出。
识字脱野蛮,明理存心志。
人不该只是工具。
薛不凡不解沈清和的思量,或许听了也只觉得荒谬,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簿册,念了上季度纺厂的布匹产量和人员增加,打破了这短暂沉默。
每日睡得越少,想得越多,这倒是和初来此世的意愿背道而驰了,沈清和无奈一笑。
“你留在这儿,找人重新清点一下布库数目,不多时就要有用处了。”
将人留在纺厂,沈清和只身离开去往书院。
若说从前清北书院是个小而精致的鸟笼,那今时今日便是广阔的跑马场,皇帝亲题‘清北书院’四字从千里之外送到丘泉,沈清和撤下了自己里出外进的字,刻好皇帝墨宝挂在门头,登时显得正经气派许多。
书院分作了内院和外院,内院为首的便是单伯文一干人等,绿松南红跟了他许久,沈清和也将他们打包入院,具都已经有了能办事抗事的能力。外院就杂了,童生和成人分了两拨,都从注音开始教起。
孩童尚且一张白纸,学的内容都统一。成人则不同,讲究一个‘速成’。农民,矿工,纺织工,还有专门的卫生课,各有各的教材,学标点,看时辰、辨气候、认数字,五花八门,深入生活,最后还有浅显讲地理政治的,就比如隔壁紧挨的胡族和雍朝到底有何利害相关,要不是上过课,可能连胡族的马蹄踏进家门了,郡民还是茫然的。
外院则大了,以目前全民尚学的风向,没那么多现成的教室供给,一半是建好的平房,一半是棚搭的空地,土石垒的桌椅前,有孩童正大声诵读aoei。
沈清和在朗朗读书声中穿行而过,半道突然被拉住衣袖,回头一瞧,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
“沈哥哥。”小姑娘有对尖尖的小虎牙,扯衣袖的手攥成了拳,看着有些紧张。
认识的?
沈清和蹲下才认出,笑道:“原来是二妞啊,怎么不去上课。”曾经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一手便能抱起的小孩,现在总算长了些肉,看着有了这个年纪的样子。
沈清和来书院时偶尔能看到她,不过小孩认生,总是躲着人。
“下课了。”小姑娘声音小,看上去有点兴奋,脸蛋红扑扑的,一字一句道:“沈哥哥,我不叫李二妞了,现在我叫李清。”她顿了一下,“是清水的清。”
“李清?”沈清和愣住。
“是的,李清。“她用手指在土地上写出笔画。
“我请老师帮我起的名字,已经有好多同学让老师帮忙重新起名了!”
小姑娘着急补充,期期艾艾问:“哥哥,我不想叫二妞……我可以叫李清吗?”
“当然。”沈清和失笑,“你可以叫你希望的任何名字。”
“那沈清,你现在认了多少字了?”
小姑娘说到这里就自豪起来:“已经认识千余字了!还会查字典!我是我们班认字最多的!”
“好姑娘。”沈清和抚了下她的脑袋,“要是你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能考第一,哥哥送你件礼物。”
李清有些羞赧,郑重点头应下。
目送人走了,沈清和抬脚继续往里走。内院环境比外头清静许多,高容闲暇时培植了几株垂盆草,轻巧吊在廊下,叶片细长柔软,尖端偶尔能开出几朵玲珑小白花。只是最近缺人侍弄,花朵枯黄掉落,尚且无人清扫。
沈清和讲落花捡了埋进土里,拍拍手,推开会议室的门。里头的争吵尚未停歇,几人正争得脸红脖子粗,就连平日最冷静的高容也面有愠色,倒是稀奇了。
“吵什么呢。”
四人转身,见老师来了,纷纷作礼。
胥乐生率先道:“老师,我们在讨论最新开的那块试验田该归谁呢。”
单伯文一改往日谦和,“扦插法和嫁接法还在试验,这是很重要的方向,自然应该以我的为先。”
高容:“师兄,上次是你项目里的羊把我试验地里的苗给吃的半死,我差点完不成论文,于情于理都得让给我吧。”
单伯文:“这一码归一码,师弟你不过是种些药材,这么肥的土未免靡费,我给你另找一块……”
高容直接打断:“师兄此言差矣,珍贵的药种才需要肥土培育。”
乐胥生插一句:“师兄师弟如果相争不下,公平起见,要不给我吧!”
朗新月悄悄对着沈清和使劲,“师兄们一人都有好几篇一作了,新月也想当一次,不知道能不能给我这个机会。”
自从第一本书院编订刊物《从清北到大雍》发行后,有撰书立作这根胡萝卜诱惑,人人都想占得更多版面,铆足了劲做项目写文章。
现在平日既协助他治事,又要在田间做实验,偶尔还得授课讲座,忙的都跟陀螺一样,长了三岁不见稳重,攻击性倒是更强了。
见这引线又要一点即燃,倒是都不嫌累,还挺乐此不疲。
他也不做裁定,只叫他们自己内部商量,转而提起了基础教育的问题。
厌学真是个贯彻古今的事儿。
治理一郡,经营民生,光吃饱穿暖还不够,需求结构的金字塔越往上爬就越困难,所谓温饱思□□,道德与伦理的约束必须要有。
这些约束从哪里来呢,读书明理,明理修身,修身便是做人。
谈这些还有点长远。
但他们的一生怎样,至少再不会是一眼望得到边界。
“笃笃——”
众人沉思之际,房门再次被敲响,最近的朗新月开了门,门外竟是风尘仆仆的游洛!
看到众人,他眼睛瞬间红了。
他们一开始拜入清北门下都是奔着科举提名来的,虽然现在跟着老师远迁西北,但到底对一封皇榜,白马簪缨有希冀。苍州未设考点,游洛便趁完成论文的空档,申请了去徽州参加州试。
来去一月,如今已要入夏了,他才匆匆回来。
“怎么样?成绩如何?”几人也不吵了。
游洛将书箱往地上一搁,摇了摇头。
见其面露难色,单伯文讶异:“不提从前如何,你在书院里这些日子学的都是世上难见,拿下州试我预想应该简单。”
毕竟内院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世上有两种书院,一种叫清北,一种叫其他。
游洛心中欲壑难填,“我这一路去徽州,他们见我穿的不是士人服饰,非说我是乡下来闹事的野小子,险些进不去考场的门!亏是师兄临行前给我塞的盘缠充裕,不得已打点了才放我进去!”
游洛只略略发了牢骚,路上窝气的肯定不止一处。
他一拳落在桌上,“我瞧不起他们做派,在徽州和几个考生发生口角,未曾隔天他们竟然找上门,手里是我当日写的行卷,交给考官前就被截了下来,还说文辞浅陋,一辈子也考不上!”
“我在当地打听过,他们是地方望族,考院也是他们一言堂,想谁考上就让谁考上,我等了几日留下看榜,几个姓氏占了八成。”
众人皆惊,愤恨道:“他们还能一手遮天不成?!”
沈清和也冷了脸,“从前想这科举想一清二白是难,没想到竟乌糟到这种程度,寒门本就难以出头,这是想从根上就掐断啊。”
书箱底下似颤颤夹着一张的字条,朗新月眼尖抽出,发现是首打油诗:
“妄自尊大言不休,
自命不凡笑满楼。
山鸡倒想变凤凰,
难有一日上青天。”
“欺人太甚!”游洛看清了,胸膛起伏道:“我去的路上想过种种结果,没想到折在这儿上,终有一日要叫这些双眼长在头顶的人后悔!”
沈清和看他怒不可遏,单手压住他肩膀:“知道你生气。正好你回来了,来一起分担一下组织工作,正好他们在商量新试验田的归属,就给你吧。”
“讨公道的事,哪里用得着你出头。他们会睁大眼睛看看,你上不上得了青天。”
第39章
赵金山回到下榻的栈房。
虽然没谈拢, 但还是给他们商队一行人以厚待,吃住不愁,还允诺过几日就派遣护卫送他们离郡。
见主家平安无事回来, 手下仆从都松了口气,安心住下吃睡, 唯有赵金山夜里翻来覆去没睡着觉,他猛地坐起身。
和越氏没有关系, 那是什么关系?
越氏远离苍州何止千里,为什么没头没脑的点到?
又为什么否了?
匪寇围堵, 狭路逢生, 又是丘泉与外头完全不同的风貌, 那寒光凛凛的盔甲刀刃, 这一天过得实在惊险, 令他不免想得更多更远。
他天天和钱打交道, 自知没有雄厚财力, 绝无可能在西北地带拔出这样一个优裕之地, 养出膘肥体壮的马匹,锻出利可断金的刀刃。若真正无从所依, 靠什么养人养马,靠种地吗?
赵金山一个激灵坐起来, 他突然想到什么, 顿时汗如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