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是,是的。”
“这个点没有高铁在运行吧,你要提前过去等?”王墨回尽量不让自己看后视镜,避免眼神像一把刀一样扎中这个受惊的女人。
“这,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请您安静……安静地开车就好!”女人哆哆嗦嗦地用自己尽可能最高的音量把这句话喷出来,说完被自己吓到了,弓腰坐下,两只手搓在一起,夹在大腿中间取暖,低着头,散乱的头发遮住脸。
即便关上灯,王墨回也能看见后面的人,前面的灯光像流水一样漫过去,照亮女人的轮廓。她还能借车窗反射看见女人低着头,拿出手机,犹豫一下又把手机压在大腿下。
女人露出的手腕,脖颈,脸颊,都没有暴力的痕迹,王墨回静静地开着车,最终把目光定在脸颊上的口红印上,推翻了心里的几个猜测,再建起新的,没有说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在对方身上没有捕捉到什么死亡——这感觉时灵时不灵,她打不了包票,对方已经说不要报警不要问,她不会强行干涉。
即便夜间大路宽敞无拥堵,到三洛南站也需要大约三十分钟,导航在王墨回耳机里响着,在距离目的地还有“十二分钟”的时候,后面的女人忽然下定了极大的决心,摸出手机,王墨回看看路况,轻轻瞥向车窗的倒影。
对方打开了搜索软件。
“三洛到砺市的车票多少钱。”
砺市?王墨回在心里为数不多的认识的字里找“砺”的形近字,玻璃模糊,她又在开车,看错很正常。
再转过眼神去看,对方换了一个词条搜索:“中国的砺市在哪里”。
王墨回借着一个很长的红绿灯停下,仔细辨认字形,确认那就是“砺”。
女人继续换:“什么城市的别名叫砺市”。
砺和市,这两个字并不是常用词组,王墨回排除对方打错的可能,对方是特意在许多个字当中选择了这两个字,而且一定之前就打过几次,所以输入法记住了这个固定搭配。
女人焦躁起来,指甲敲在屏幕上的声音愈发急促频繁,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果说最开始的节奏是一阵忽然降下的小雨,到后来几乎就成了暴雨落在石头堆中,持续大约三分钟,暴雨戛然而止,女人自喉咙中发出一声短促的呃声,仿佛窒息许久,忽然呼吸到大概两毫升的空气。
“师傅,我可以说一句话吗?”女人开口了,说出来的话那么莫名其妙。
王墨回嗯了一声。
“请问您接不接这种类型的单子?我的意思是,从三洛市到外地,跨城的订单,或许几个小时,或许需要很久,中间的食宿我愿意承担费用,可能会耽误您其他的订单,但我一定会给足够的报酬……”
“去哪里?”
“砺市。”
王墨回借着刘海的遮挡抬抬眉毛,还没说话,对方就迫不及待地解释:“啊,砺是,磨砺的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那个砺……虽然它听起来似乎有点小众,但请一定仔细回想一下,您是司机,一定比导航更了解各个地方吧?”
不一定。王墨回心里琢磨,而且她这么年轻,大学肄业,文化知识也不多,这高帽她戴不上。
女人继续说:“一定有一个地方叫做砺市,我就是要去那里的……啊,我在那里是一名作家,虽然不算很有名,只是勉强能够糊口的程度。砺市的法律条文比较特殊,对,直辖市,或者特别行政区?请回想一下,或者别名叫砺市的,或者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个名字现在叫其他名字的……它真的存在,请相信我。”
王墨回抿住嘴唇,导航显示还剩六分钟。
见她不开口,对方急得快要哭出来:“真的,它是存在的!”
“你不确定它存不存在吗?”
“它真的存在!”
“要不要去派出所?警察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多一点。”王墨回故意说,在女人激动时,留意着对方的表情。
对方却剧烈地摇头:“不要报警,不要报警,她……她并不是坏人,她只是,只是我不好……”
“他?她?她是谁?”王墨回快速把这个“她”和女人脸上的口红印对上,“脸上是她弄的吗?”
女人慌乱地抹了一把脸,想要说什么,又拿出手机对着看了看,再仔细抹一抹,嘴唇翕动半晌,眼泪就滴下来了:“我知道这很匪夷所思……请不要报警,我不想被拉去精神病院……”
王墨回收回了放大地图看导航的手:“快到南站了,三四分钟吧。”
“师傅,对你而言,‘砺市’这个地名,不存在,对不对?哪怕我说了那么多前提条件,也没有过什么地方叫‘砺市’对吧?”女人把手机扔在一边。
王墨回小心地挑选词句:“我没什么见识,可能只是我没有听说过。”
“不,它就是不存在……只是,它,它或许在某种情况下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心愿够强,它就能存在,”女人似乎说话多起来,那莫名其妙的书面用词和不知道哪里来的语序正在淡去,对方渐渐找回了正常说话的节奏,声音也趋于平缓,“能开慢些吗……我想说完……要是您听了,愿意相信我,说不定我们真的能找到砺市……我就解脱了,这不是报警或者去医院能解决的事情。要是不信……就当我讲了个故事,您把我放在高铁站就好。”
王墨回说:“我把你送到停车场,我停在那里等你说完再走,不然平台判定我绕路。”
女人咽了口唾沫:“好的……谢谢,非常谢谢,真的。我还在想,如果是男司机,我,我是不会对他说这种事的……让我冷静一下……我想想该怎么说……我是逃出来的,只有去砺市,我才有能力对抗那个人……对方并没有对我施加暴力,或者精神控制,没有这种事,相反,对方是很好的人,所以,所以报警是没有用的,医生也不能救我……如果报警的话,警察或许会认为是我的妄想,但在砺市,我和她之间,就绝无可能再见,只有这样我才能远离她。”
王墨回已经靠近南站,点击送达,订单结算。
女人痛快地付了钱,忐忑地看着她。王墨回并未打开车门锁,而是转而向停车场去。
女人松了一口气:“我要先对您说,我是神智绝对清醒的,我并不是妄想到那种程度,我只是以为只要我足够肯定,砺市就会出现,看来还是需要对您说这个故事,或者您也相信的话,我们才有可能做到这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王墨回:“嗯?”
“砺市,是我想象的虚拟城市……啊,听我解释,我心里非常非常清楚,它是我想象出来的,我清楚这一点!”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第一人称。作家讲故事。
第3章 没有结局的作家02
或许,您会认为我是一个作家吧?
砺市的虚构,的确是完完全全出自我的设定。但,我并不是以文字谋生的人,不是记者、作家、世界观构造师、游戏文案或写软文的营销号,虽然很不愿意承认,我的文字能力其实远远达不到可以称之为“特长”以至于谋生的程度……
那或许您认为,我是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能力的人,可以设定出奇诡的世界和设定,创造一个有趣的oc,之类……也并非如此。
您大概已经发现了,我,我说话,总是不太和其他人相同,如果用文字表达,也就是说,假如您面前摆着一个显示屏,我打字给您看,这样或许就正常许多,对吧?我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我并不擅长和人交流,以至于正常的社交都非常困难,这不是因为我有先天的疾病,或者后天的心理障碍,或许有吧……心里乱糟糟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讲这件诡异的事情,但请您一定倾听我的故事,我,我梳理一下语言,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最开始说起吧。
我在三洛市的一个普通的二本读完了大学,具体的专业是几乎没有什么用处的网媒运营。在毕业的前一年,学校忽然发来通知,告知我们,学校莫名其妙地在下一年成为了专科——而我们这一届的毕业生,最终拿到的也不会是本科的毕业证书,而是专科。其中的原委,我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有一些同学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和校方对峙,弄出了很大的阵仗,或许你之前听说过一些……所以,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总之,校方妥协了,我们这一届,仍然可以作为本科生毕业。尽管大家都非常感激当时出头的学生们,我当时也心存感激,但后来的事使我回想……我的命运大概就是作为一个专科学生毕业,这样或许就没有之后的事情了。
啊,这件事也并非决定我命运的转折,只是我的性格习惯于将种种无关的生活细节看做是一种启示,所以从这件事开始讲起。
校招时,我向一家比较大的能源公司投递了简历,招聘要求上,学历那一栏写着本科。我去面试时,对方说起了一年前的事情,认为我只是专科生,我据理力争……说来也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那时我还并不像现在这样畏缩不前,也掌握着一些说话的基础能力。我坚信我就是一个本科生,符合他们的要求,对方就对我露出赞许的神色,我后来知道那个环节叫做压力面试,我顺利通过了,拿到了比寝室其他室友相对更高一些的公司,也很快转正。
“这个点没有高铁在运行吧,你要提前过去等?”王墨回尽量不让自己看后视镜,避免眼神像一把刀一样扎中这个受惊的女人。
“这,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请您安静……安静地开车就好!”女人哆哆嗦嗦地用自己尽可能最高的音量把这句话喷出来,说完被自己吓到了,弓腰坐下,两只手搓在一起,夹在大腿中间取暖,低着头,散乱的头发遮住脸。
即便关上灯,王墨回也能看见后面的人,前面的灯光像流水一样漫过去,照亮女人的轮廓。她还能借车窗反射看见女人低着头,拿出手机,犹豫一下又把手机压在大腿下。
女人露出的手腕,脖颈,脸颊,都没有暴力的痕迹,王墨回静静地开着车,最终把目光定在脸颊上的口红印上,推翻了心里的几个猜测,再建起新的,没有说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在对方身上没有捕捉到什么死亡——这感觉时灵时不灵,她打不了包票,对方已经说不要报警不要问,她不会强行干涉。
即便夜间大路宽敞无拥堵,到三洛南站也需要大约三十分钟,导航在王墨回耳机里响着,在距离目的地还有“十二分钟”的时候,后面的女人忽然下定了极大的决心,摸出手机,王墨回看看路况,轻轻瞥向车窗的倒影。
对方打开了搜索软件。
“三洛到砺市的车票多少钱。”
砺市?王墨回在心里为数不多的认识的字里找“砺”的形近字,玻璃模糊,她又在开车,看错很正常。
再转过眼神去看,对方换了一个词条搜索:“中国的砺市在哪里”。
王墨回借着一个很长的红绿灯停下,仔细辨认字形,确认那就是“砺”。
女人继续换:“什么城市的别名叫砺市”。
砺和市,这两个字并不是常用词组,王墨回排除对方打错的可能,对方是特意在许多个字当中选择了这两个字,而且一定之前就打过几次,所以输入法记住了这个固定搭配。
女人焦躁起来,指甲敲在屏幕上的声音愈发急促频繁,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果说最开始的节奏是一阵忽然降下的小雨,到后来几乎就成了暴雨落在石头堆中,持续大约三分钟,暴雨戛然而止,女人自喉咙中发出一声短促的呃声,仿佛窒息许久,忽然呼吸到大概两毫升的空气。
“师傅,我可以说一句话吗?”女人开口了,说出来的话那么莫名其妙。
王墨回嗯了一声。
“请问您接不接这种类型的单子?我的意思是,从三洛市到外地,跨城的订单,或许几个小时,或许需要很久,中间的食宿我愿意承担费用,可能会耽误您其他的订单,但我一定会给足够的报酬……”
“去哪里?”
“砺市。”
王墨回借着刘海的遮挡抬抬眉毛,还没说话,对方就迫不及待地解释:“啊,砺是,磨砺的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那个砺……虽然它听起来似乎有点小众,但请一定仔细回想一下,您是司机,一定比导航更了解各个地方吧?”
不一定。王墨回心里琢磨,而且她这么年轻,大学肄业,文化知识也不多,这高帽她戴不上。
女人继续说:“一定有一个地方叫做砺市,我就是要去那里的……啊,我在那里是一名作家,虽然不算很有名,只是勉强能够糊口的程度。砺市的法律条文比较特殊,对,直辖市,或者特别行政区?请回想一下,或者别名叫砺市的,或者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个名字现在叫其他名字的……它真的存在,请相信我。”
王墨回抿住嘴唇,导航显示还剩六分钟。
见她不开口,对方急得快要哭出来:“真的,它是存在的!”
“你不确定它存不存在吗?”
“它真的存在!”
“要不要去派出所?警察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多一点。”王墨回故意说,在女人激动时,留意着对方的表情。
对方却剧烈地摇头:“不要报警,不要报警,她……她并不是坏人,她只是,只是我不好……”
“他?她?她是谁?”王墨回快速把这个“她”和女人脸上的口红印对上,“脸上是她弄的吗?”
女人慌乱地抹了一把脸,想要说什么,又拿出手机对着看了看,再仔细抹一抹,嘴唇翕动半晌,眼泪就滴下来了:“我知道这很匪夷所思……请不要报警,我不想被拉去精神病院……”
王墨回收回了放大地图看导航的手:“快到南站了,三四分钟吧。”
“师傅,对你而言,‘砺市’这个地名,不存在,对不对?哪怕我说了那么多前提条件,也没有过什么地方叫‘砺市’对吧?”女人把手机扔在一边。
王墨回小心地挑选词句:“我没什么见识,可能只是我没有听说过。”
“不,它就是不存在……只是,它,它或许在某种情况下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心愿够强,它就能存在,”女人似乎说话多起来,那莫名其妙的书面用词和不知道哪里来的语序正在淡去,对方渐渐找回了正常说话的节奏,声音也趋于平缓,“能开慢些吗……我想说完……要是您听了,愿意相信我,说不定我们真的能找到砺市……我就解脱了,这不是报警或者去医院能解决的事情。要是不信……就当我讲了个故事,您把我放在高铁站就好。”
王墨回说:“我把你送到停车场,我停在那里等你说完再走,不然平台判定我绕路。”
女人咽了口唾沫:“好的……谢谢,非常谢谢,真的。我还在想,如果是男司机,我,我是不会对他说这种事的……让我冷静一下……我想想该怎么说……我是逃出来的,只有去砺市,我才有能力对抗那个人……对方并没有对我施加暴力,或者精神控制,没有这种事,相反,对方是很好的人,所以,所以报警是没有用的,医生也不能救我……如果报警的话,警察或许会认为是我的妄想,但在砺市,我和她之间,就绝无可能再见,只有这样我才能远离她。”
王墨回已经靠近南站,点击送达,订单结算。
女人痛快地付了钱,忐忑地看着她。王墨回并未打开车门锁,而是转而向停车场去。
女人松了一口气:“我要先对您说,我是神智绝对清醒的,我并不是妄想到那种程度,我只是以为只要我足够肯定,砺市就会出现,看来还是需要对您说这个故事,或者您也相信的话,我们才有可能做到这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王墨回:“嗯?”
“砺市,是我想象的虚拟城市……啊,听我解释,我心里非常非常清楚,它是我想象出来的,我清楚这一点!”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第一人称。作家讲故事。
第3章 没有结局的作家02
或许,您会认为我是一个作家吧?
砺市的虚构,的确是完完全全出自我的设定。但,我并不是以文字谋生的人,不是记者、作家、世界观构造师、游戏文案或写软文的营销号,虽然很不愿意承认,我的文字能力其实远远达不到可以称之为“特长”以至于谋生的程度……
那或许您认为,我是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能力的人,可以设定出奇诡的世界和设定,创造一个有趣的oc,之类……也并非如此。
您大概已经发现了,我,我说话,总是不太和其他人相同,如果用文字表达,也就是说,假如您面前摆着一个显示屏,我打字给您看,这样或许就正常许多,对吧?我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我并不擅长和人交流,以至于正常的社交都非常困难,这不是因为我有先天的疾病,或者后天的心理障碍,或许有吧……心里乱糟糟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讲这件诡异的事情,但请您一定倾听我的故事,我,我梳理一下语言,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最开始说起吧。
我在三洛市的一个普通的二本读完了大学,具体的专业是几乎没有什么用处的网媒运营。在毕业的前一年,学校忽然发来通知,告知我们,学校莫名其妙地在下一年成为了专科——而我们这一届的毕业生,最终拿到的也不会是本科的毕业证书,而是专科。其中的原委,我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有一些同学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和校方对峙,弄出了很大的阵仗,或许你之前听说过一些……所以,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总之,校方妥协了,我们这一届,仍然可以作为本科生毕业。尽管大家都非常感激当时出头的学生们,我当时也心存感激,但后来的事使我回想……我的命运大概就是作为一个专科学生毕业,这样或许就没有之后的事情了。
啊,这件事也并非决定我命运的转折,只是我的性格习惯于将种种无关的生活细节看做是一种启示,所以从这件事开始讲起。
校招时,我向一家比较大的能源公司投递了简历,招聘要求上,学历那一栏写着本科。我去面试时,对方说起了一年前的事情,认为我只是专科生,我据理力争……说来也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那时我还并不像现在这样畏缩不前,也掌握着一些说话的基础能力。我坚信我就是一个本科生,符合他们的要求,对方就对我露出赞许的神色,我后来知道那个环节叫做压力面试,我顺利通过了,拿到了比寝室其他室友相对更高一些的公司,也很快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