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沈美娘:“宋江江,你知道为何我阿娘每晚都要在屋前挂灯笼吗?”
  姜颂摇头。
  “我小时候也很不理解,一年到头的蜡油多贵啊,灯笼坏了修补起来也可多麻烦了,前前后后的钱加一块都够给我裁一身新衣裳。”沈美娘回忆起小时候的事,目光都变得温柔起来。
  “阿娘就和我讲,我们住的这个山离寨子还远,过路的商队和行人,看到这里有光,就可以过来讨口水喝,也能知道离寨子到底还有多远。”沈美娘道。
  姜颂看着沈美娘此时此刻被灯笼昏黄的光拢着的模样,被她深深迷住。
  沈美娘的眼里是点点明光,她看着姜颂道:“我现在才明白,我会那么容易放下仇恨——至少不会被仇恨蒙蔽、吞噬,可能是因为在更早的时候,阿娘阿爹就用别的东西把我填满了。”
  那种东西大概就是爱,是善良。
  在沈美娘什么也不懂的时候,她就从爹娘身上习得了这种本能。
  姜颂怔怔然看着沈美娘。
  谁能不喜欢眼前的姑娘呢?
  即使她看似张牙舞爪,即使她似乎尖锐势力,可只要稍稍靠近一些,就会被她身上充盈到溢出的“爱”感染。
  沈美娘看姜颂不说话,捏了捏他的手:“你怎么又呆呆的?”
  姜颂这才反应过来,实诚道:“我就是觉得美娘你很美,人美心更美。”
  沈美娘勾了勾唇:“你这是什么话,听着像是什么酒肆卖酒的自夸词儿。”
  “就是美!美娘是天底下,最最好的小娘子。”姜颂看着她。
  他的眼眸格外浓黑,在这漫山遍野的“白”里,也就显得他的话很有说服力了。
  沈美娘耸肩:“那当然,我可是沈美娘,我就是天底下最漂亮、最聪明、最勇敢的人。”
  两人又一路闲聊着回去,期间姜颂还差点一个不注意摔倒在地上。
  沈美娘伸手忙拽了他一把,才叫他不至于摔倒。
  姜颂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道:“美娘,也是天底下最眼疾手快的小娘子。”
  沈美娘对别人夸她都很受用,又点点头。
  回寨子的路上,两人还遇到了田幼安,她给沈美娘送了她家今年做的腊肉。
  沈美娘回到客栈,又听闻丽娘的娘,也就是她的姨母也给她送了腊肉来。
  她看着姨母送的腊肉,垂下眼睫,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姜颂问:“美娘,你是不高兴吗?要不,我把这些东西送回去……”
  沈美娘摇头:“就是想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
  “什么?”姜颂追问。
  沈美娘拨开装肉的油纸,里头果然也有她小时候爱吃的别的零嘴。
  她道:“小时候寨子里的人都说我是孽种,但小姨一家私底下其实还是很关照我们家的。”
  “其实也不只是他们。田幼安家里人待我也很好,幼安的兄长还教过我防身的拳脚功夫。寨子东边的屠户,虽也很怕我这个孽种克着他,但也从不会在我买肉时缺斤少两。教本族文字的先生不收我这个徒弟,但看我偷听,也都是上完课了,才假意刚发现我,赶我走……”
  沈美娘顿了一下:“这里的人不是本性有多坏,他们只是真的太愚昧了。”
  但爱会让人生出质疑权威,悖逆神灵的力量。
  强大者,如她阿娘是如此。
  徘徊者,如丽娘也是如此。
  沈美娘拿起一块炙肉,分成两块,一块给了姜颂,一块塞进自己嘴里。
  她嚼了嚼,果然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沈美娘道:“其实不怨他们,应该怪这个时代。”
  “若有一日,一桥飞架南北,或将天堑变通途,让封闭保守的人们看到外面宽广的天地;若有一天,人人都能识字读书,能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广,知道这世上根本没有神仙鬼怪。这里自然不会再蒙昧。”沈美娘倚着窗向外看去。
  窗外的雪色、月色,屋中围炉的火苗、灯笼的烛火,都在她眼中汇聚。
  姜颂不由看得出了神。
  沈美娘约莫是察觉到了他的眼神,又向他看了过来:“我从来都不讨厌这里,我只愿倾尽一生,能将这里改变得多一点。”
  姜颂:“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沈美娘失笑,也没再说什么,又分了一块肉,晃了晃:“你还吃不吃?”
  等姜颂过来,她又故意将手举高,趁机亲在他脸上。
  沈美娘看姜颂错愕的样子,笑道:“真好骗。”
  她又拿着肉在他眼前晃:“吃不吃?”
  姜颂点头。
  沈美娘这次没再逗他,将手里的肉递到他手里。
  姜颂却把肉递到她面前。
  沈美娘没有多想,弯腰去吃,姜颂却一口亲到她脸上。
  沈美娘把肉咽下,听到姜颂的声音:“你也真好骗。”
  他眉梢轻佻,双手环在胸前看她,很是得意。
  沈美娘用力咀嚼嘴里的肉。
  宋江江,还真是越来越……活泼了。
  第74章
  南州的事暂告一段落,李振鹤被族里的人用私刑活活烧死了。
  陆大人在李振鹤被动刑前,特地来问了沈美娘的意见。
  沈美娘淡淡笑了笑:“这事便当我不知道,陆大人也当不知道罢。”
  都道国有国法,但在这偏僻的边角,多的是国法管不到的事情。
  李振鹤助纣为虐,害死过那么多姑
  娘,如今不过是因果报应。
  陆大人明白了沈美娘的意思,就任沈家人为了给沈头人报仇,把他人带走了。
  至于仙师则因为还有用处,被继续看管起来。
  至于其余仙师的弟子们,还有当年做了伪证的人,也都依大燕律法判了罪。
  姜颂如今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沈美娘也得和他尽早赶回上京去。
  离开这日,七娘和阿爹特地来送了她。
  “你到蜀中,到上京了,都得给我和你爹写信来,你听到没有。”七娘握着沈美娘的手道。
  沈美娘点头:“阿娘,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忘记的。”
  七娘听到这话,眼里的泪却忽地掉了下来。
  她总害怕沈美娘这次会像八年前那般,突然就离开,也不知道她在何处,究竟是死是活。
  七娘更害怕,一觉醒来,发觉这些日子,都只是她的一场梦。
  沈美娘像是看出了七娘的想法。
  沈美娘握住七娘的手,搭在她的脸上:“娘,我向你保证,一定会来信的。”
  她又看了眼姜颂:“等我们一回上京,姜颂就会下旨,封赏你和爹爹。说不定来宣旨的公公,该比我写的信件来的还快!”
  沈美娘让人把她这些年攒的各种奇珍异宝搬上来。
  “娘,这些是西域来的宝石,你可以拿去做成簪子、戒指,一天换一支都不重样。这个是太医院开的膏药,治冻疮很有用的,你和阿爹都可以用……”沈美娘一件件地给阿娘解释。
  她之前担心被阿娘看出不对劲儿,好多东西都不敢给她娘说,这下终于可以和她娘说了。
  姜颂在一旁看着那些东西,才终于明白沈美娘在南州时,为何很宝贝她的那几个大箱子了。
  不仅是因为它们价值连城,更因为那是沈美娘给她爹娘准备的。
  七娘看沈美娘这样,道:“你这孩子,自己用就是了,别什么都想着我和你阿爹。”
  “就要想!天天想,日日想。”沈美娘把旧事扯出来说,“爹爹小时候去思州城里做工,雇主家好心给他一碟点心,爹爹都揣了一路,给我揣回来。”
  “阿爹阿娘时时惦记我,我才会时时惦记你们。”沈美娘道。
  七娘说不过沈美娘,只能敲了敲她的头:“你啊。”
  沈美娘得意地扬了扬头。
  她就是想让爹娘都过好日子,活着的时候住大房子,有奴仆伺候。等他们百年之后,也会住进砖头砌的墓室里去,还会因是她的父母被后世铭记。
  就像孟母因生了孟子,教子有方,后世人人称之。
  又好比,有汉一代,卫氏门庭因卫皇后显赫,歌谣里方唱“生男无喜,生女无怒”。
  沈美娘也要她的爹娘,因教女有方,因她的优秀,被千秋万代的人都记得。
  七娘看着比她都高的女儿,又看向她身旁的姜颂:“你们二人,此去回京路途遥远,定要仔细些。”
  姜颂立刻道:“七娘,您放心,我一定照顾好美娘。”
  七娘乜了他一眼,把包袱递给姜颂——里头应该放的都是美娘爱吃的东西。
  她轻斥:“还叫什么七娘,你这孩子,还不知道改口。”
  姜颂拿东西的手一滞,反应过来后,忙道:“阿娘。”
  七娘很轻地点了下头,算是勉强应下了姜颂这声“娘”。
  沈美娘和姜颂上了马车,她忍不住掀开帘子和七娘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