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她就是喜欢姜颂。
在她差点被先帝赐死时,是姜颂开口保下了她的性命。
于苏云卿而言,姜颂就是她生命中不次于母亲的角色,她根本无法否认她对姜颂的感情。
苏云卿的反应也在沈美娘的意料之内,她继续道:“这事不算什么,本宫也不会放在心里。”
姜颂又不是什么臭鱼烂虾,自然会有人喜欢他。
就像喜欢沈美娘的男人很多一样,她对别人也喜欢姜颂颇为理解。
苏云卿没想到沈美娘会这般说,眼中闪过不解之意。
沈美娘继续解释:“更何况,既然是与前朝相关的事情,就得清查,而非成为有些人党同伐异的机会。”
这是她会帮苏云卿的根本原因。
苏云卿听到这话却很是意外。
她一直都知道六尚女官,虽顶着个“官”字,但困于内闱之内,就算顶了天,做到了尚宫的位置,也至多是替帝王慰问下臣。
但女官一辈子,都不可能如男人那般,走到前朝,接触到真正的军国大事。
民间的流言、传奇里,更是不少人认为她们女官,全是被皇帝临幸后却未得册封的“可怜女人”。
这是苏云卿第一次看到有上位者,将女官也推到如此高的位置上。
沈美娘见苏云卿露出动容神色,继续道:“这次宫中出现这种与外朝勾结之事,与两位尚宫渎职不无关系。”
“苏尚仪这些年将尚仪局管理得井井有条,想必由你出任尚宫之职,好好整顿宫中的不正之风再合适不过。”沈美娘笑意盈盈道。
苏云卿完全没想到这种好事会落到她头上。
沈美娘口中的那两位尚宫可都不是简单人。
一位是先帝的乳母,另一位则是谢家的女儿,先帝闻其才华,特召进宫为女官,令其教导宫人。
苏云卿从未想过自己能从她们手中夺得尚宫之位。
沈美娘看到苏云卿的沉默,开口询问:“难道苏尚仪觉得自己不能堪当此任?”
苏云卿闻言,立刻跪下谢恩:“下官承蒙娘娘大恩,自不负娘娘嘱托。”
沈美娘对苏云卿很满意。
人都会喜欢有自己影子的人,沈美娘就喜欢苏云卿这种有野心、聪慧,又拎得清的人。
沈美娘将宝儿拉到苏云卿面前,道:“这是本宫的妹妹,之前本宫叫她在尚食局历练,现在想叫她去尚仪局,还望你让你旧日的同僚们好好关照她。”
苏云卿点头:“是,下官定会命人照顾好叶掌膳。”
沈美娘说完这件事,又问:“苏尚宫在宫中这么多年,不知可知道二十年前,西南那边发生过什么大事?”
沈美娘没忘记李守义死前,说陈家的火是谢阁老意思的话。
可是二十年前,叶党尚未崛起,正是谢党如日中天的时候。
谢阁老那时到底为何要与一个绵州的小小郡望过不去呢?
尚仪局与前朝的牵扯比尚宫局还多,想来苏云卿或许会知道些什么。
苏云卿听到这话,仔细想了想,摇头道:“二十年前,西南并无大事,倒是九年前西南曾生过叛乱,还因此致次年旱灾到最后会闹出那般大的动静。”
蜀王姜忠当时麾下的几名大将与刺史勾结,策划民变,欲谋反割据。
若不是蜀王机警过人,率先一步镇压叛乱,今日大燕恐不会是四海升平的盛世图景。
那场叛乱后,第二年又逢大旱与蝗灾,尚未恢复过精力来的官府治灾不力,才叫蜀中数州死人无数。
沈美娘虽没从苏云卿这里问出陈家的事,但注意到了九年前西南动乱的原因。
这是沈美娘第一次了解到那种叛乱的原因。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般,追问:“那后来几名大将与刺史呢?”
苏云卿道:“这等大罪,自然是枭首示众、挫骨扬灰了,府上家眷不是被杀,也大都已没为官奴。”
沈美娘听到这里,终于想明白沈温当年,为何会那般奇怪了。
明明识文断字,却要和贱民们一起逃灾;被她问及名姓时,也眼神躲闪,支支吾吾;甚至在逃亡之初,和她一样害怕官差盘问……
原来沈温和她一样,都是不能暴露过去的人。
苏云卿离开后,沈美娘看着宝儿道:“咱们可能很快就会倒霉了。”
宝儿听到沈美娘的话奇怪。
沈美娘没继续解释,只让宝儿可以多囤点金银财宝。
谢党如今视她为眼中钉,肯定拼了命想要将她拽下来。
不论是嫁祸她,还是试图挖出她的过去……
而沈温和青词是唯一能猜出她零星过去的人。
沈温为了往上爬,为了报家仇,他会不把她的过去抖落出来吗?
沈美娘还没想出应对之策,就听宫人通传,说是姜颂来了。
姜颂这几日显然和那些谏臣们“吵”出经验了。
他这几次越来越游刃有余,没有再一进殿就倒在沈美娘身上。
沈美娘看他今日神采奕奕,故意道:“陛下,今天吵赢呢?”
“嗯!”姜颂骄傲地抬了抬下巴,“我用美娘你之前教我‘有气势地说滚’的方法,把那群讨厌的谏臣骂得全跪地上了。”
他眼里写满了“求夸奖”三个字,沈美娘依他的意揉了揉他的头。
沈美娘又把今日问苏云卿的话,拿来问了姜颂。
只见姜颂坐直了身子,很是认真地想了许久。
他有些迟疑道:“我娘二十年前,正在蜀
中游历……这个算大事吗?”
沈美娘想说这不算,但想起来她看过宋薇写的小说,里面有虐恋情深的故事。
里面的主角往往都会爱得惊天动地,乃至牵连无辜。
沈美娘委婉地问姜颂,会不会是他父皇当年做的——按那些小说的套路,可能是陈家收留了姜颂他娘,然后他爹就生气了。
姜颂听到沈美娘的话,被她丰富的想象吓住。
他随即笑出声,道:“我娘当年从皇宫逃跑出去以后,我父皇压根就没找到她……后来,他俩又在一起,也是因为我娘又短暂原谅他了,主动回京城来的。”
连姜颂都不知道二十年前西南发生过什么大事,看来陈家被灭门的案子,沈美娘只能去试探谢阁老,或者回绵州探查才能得到答案了。
姜颂却将沈美娘的凝神思考,当成她不相信,连连解释:“我真没骗你,我娘当年很厉害的!她不愿意的话,我父皇到死都不可能找到她。”
“我出生以后,我娘带着我四处游历,都没被我父皇找到,更别说她一个人了。”姜颂道。
沈美娘看姜颂误会了,道:“臣妾相信陛下。”
“陛下以前不是说,你八岁时发高热,不记得从前的事了吗?”沈美娘问。
姜颂:“零星一些片段是记得的,而且我娘和我身边的人和我说过。”
他很是开心道:“我还在西南待过一段日子,说不定咱们还见过呢?”
沈美娘面上应道:“或许。”
但她知道两人肯定没有见过。
整个西南那般大,两人得多大的缘分,才能有机会见过?
再说沈美娘从小记忆过人,姜颂长得这么好看,她要是见过,肯定忘不了。
姜颂在这件事上,却格外不依不饶:“肯定见过,不过可能是匆匆一眼,然后就忘了。”
沈美娘只好点头:“嗯,肯定见过。”
她又喃喃道:“若我与你当真从小认识就好了……”
姜颂看沈美娘神情不对,问:“你怎么呢?”
沈美娘摇头,用力抱住姜颂,道:“没什么,就是觉得陛下说得有道理。”
不过就算两人从小认识又有什么用?
就算重来一千遍,沈美娘也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沈美娘长长的眼睫,投下一片阴影:“陛下,你之前和我说臣妾就算杀人,肯定也是正当防卫?”
姜颂:“对……有什么事吗?”
“没有。”沈美娘摇头。
她就是有点好奇,等姜颂发觉他看错了人,脸上的神情该有多好看。
肯定会觉得她无可救药。
第48章
姜颂总觉得沈美娘的神情不太对,他想追问,沈美娘却已经将他扑倒在床上,像是打算和他做那种事。
他还没来得及拒绝,先疼得“嘶”的一下。
沈美娘连忙问:“臣妾是把陛下碰疼了吗?”
可是她压根没用力啊,这床上这么软,不会碰疼才对吧?
姜颂胸口的剑伤也不是早就好了吗?
那他在疼些什么?
姜颂也有些茫然地摇头:“没什么……我从小就这样,身体时好时坏。”
沈美娘不解。
姜颂解释:“可能是因为我父皇身体就差的原因吧……我小时候刚回皇宫的时候,身体也很差,我娘就是怕我在宫外头养不活,才把我送回来的。”
在她差点被先帝赐死时,是姜颂开口保下了她的性命。
于苏云卿而言,姜颂就是她生命中不次于母亲的角色,她根本无法否认她对姜颂的感情。
苏云卿的反应也在沈美娘的意料之内,她继续道:“这事不算什么,本宫也不会放在心里。”
姜颂又不是什么臭鱼烂虾,自然会有人喜欢他。
就像喜欢沈美娘的男人很多一样,她对别人也喜欢姜颂颇为理解。
苏云卿没想到沈美娘会这般说,眼中闪过不解之意。
沈美娘继续解释:“更何况,既然是与前朝相关的事情,就得清查,而非成为有些人党同伐异的机会。”
这是她会帮苏云卿的根本原因。
苏云卿听到这话却很是意外。
她一直都知道六尚女官,虽顶着个“官”字,但困于内闱之内,就算顶了天,做到了尚宫的位置,也至多是替帝王慰问下臣。
但女官一辈子,都不可能如男人那般,走到前朝,接触到真正的军国大事。
民间的流言、传奇里,更是不少人认为她们女官,全是被皇帝临幸后却未得册封的“可怜女人”。
这是苏云卿第一次看到有上位者,将女官也推到如此高的位置上。
沈美娘见苏云卿露出动容神色,继续道:“这次宫中出现这种与外朝勾结之事,与两位尚宫渎职不无关系。”
“苏尚仪这些年将尚仪局管理得井井有条,想必由你出任尚宫之职,好好整顿宫中的不正之风再合适不过。”沈美娘笑意盈盈道。
苏云卿完全没想到这种好事会落到她头上。
沈美娘口中的那两位尚宫可都不是简单人。
一位是先帝的乳母,另一位则是谢家的女儿,先帝闻其才华,特召进宫为女官,令其教导宫人。
苏云卿从未想过自己能从她们手中夺得尚宫之位。
沈美娘看到苏云卿的沉默,开口询问:“难道苏尚仪觉得自己不能堪当此任?”
苏云卿闻言,立刻跪下谢恩:“下官承蒙娘娘大恩,自不负娘娘嘱托。”
沈美娘对苏云卿很满意。
人都会喜欢有自己影子的人,沈美娘就喜欢苏云卿这种有野心、聪慧,又拎得清的人。
沈美娘将宝儿拉到苏云卿面前,道:“这是本宫的妹妹,之前本宫叫她在尚食局历练,现在想叫她去尚仪局,还望你让你旧日的同僚们好好关照她。”
苏云卿点头:“是,下官定会命人照顾好叶掌膳。”
沈美娘说完这件事,又问:“苏尚宫在宫中这么多年,不知可知道二十年前,西南那边发生过什么大事?”
沈美娘没忘记李守义死前,说陈家的火是谢阁老意思的话。
可是二十年前,叶党尚未崛起,正是谢党如日中天的时候。
谢阁老那时到底为何要与一个绵州的小小郡望过不去呢?
尚仪局与前朝的牵扯比尚宫局还多,想来苏云卿或许会知道些什么。
苏云卿听到这话,仔细想了想,摇头道:“二十年前,西南并无大事,倒是九年前西南曾生过叛乱,还因此致次年旱灾到最后会闹出那般大的动静。”
蜀王姜忠当时麾下的几名大将与刺史勾结,策划民变,欲谋反割据。
若不是蜀王机警过人,率先一步镇压叛乱,今日大燕恐不会是四海升平的盛世图景。
那场叛乱后,第二年又逢大旱与蝗灾,尚未恢复过精力来的官府治灾不力,才叫蜀中数州死人无数。
沈美娘虽没从苏云卿这里问出陈家的事,但注意到了九年前西南动乱的原因。
这是沈美娘第一次了解到那种叛乱的原因。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般,追问:“那后来几名大将与刺史呢?”
苏云卿道:“这等大罪,自然是枭首示众、挫骨扬灰了,府上家眷不是被杀,也大都已没为官奴。”
沈美娘听到这里,终于想明白沈温当年,为何会那般奇怪了。
明明识文断字,却要和贱民们一起逃灾;被她问及名姓时,也眼神躲闪,支支吾吾;甚至在逃亡之初,和她一样害怕官差盘问……
原来沈温和她一样,都是不能暴露过去的人。
苏云卿离开后,沈美娘看着宝儿道:“咱们可能很快就会倒霉了。”
宝儿听到沈美娘的话奇怪。
沈美娘没继续解释,只让宝儿可以多囤点金银财宝。
谢党如今视她为眼中钉,肯定拼了命想要将她拽下来。
不论是嫁祸她,还是试图挖出她的过去……
而沈温和青词是唯一能猜出她零星过去的人。
沈温为了往上爬,为了报家仇,他会不把她的过去抖落出来吗?
沈美娘还没想出应对之策,就听宫人通传,说是姜颂来了。
姜颂这几日显然和那些谏臣们“吵”出经验了。
他这几次越来越游刃有余,没有再一进殿就倒在沈美娘身上。
沈美娘看他今日神采奕奕,故意道:“陛下,今天吵赢呢?”
“嗯!”姜颂骄傲地抬了抬下巴,“我用美娘你之前教我‘有气势地说滚’的方法,把那群讨厌的谏臣骂得全跪地上了。”
他眼里写满了“求夸奖”三个字,沈美娘依他的意揉了揉他的头。
沈美娘又把今日问苏云卿的话,拿来问了姜颂。
只见姜颂坐直了身子,很是认真地想了许久。
他有些迟疑道:“我娘二十年前,正在蜀
中游历……这个算大事吗?”
沈美娘想说这不算,但想起来她看过宋薇写的小说,里面有虐恋情深的故事。
里面的主角往往都会爱得惊天动地,乃至牵连无辜。
沈美娘委婉地问姜颂,会不会是他父皇当年做的——按那些小说的套路,可能是陈家收留了姜颂他娘,然后他爹就生气了。
姜颂听到沈美娘的话,被她丰富的想象吓住。
他随即笑出声,道:“我娘当年从皇宫逃跑出去以后,我父皇压根就没找到她……后来,他俩又在一起,也是因为我娘又短暂原谅他了,主动回京城来的。”
连姜颂都不知道二十年前西南发生过什么大事,看来陈家被灭门的案子,沈美娘只能去试探谢阁老,或者回绵州探查才能得到答案了。
姜颂却将沈美娘的凝神思考,当成她不相信,连连解释:“我真没骗你,我娘当年很厉害的!她不愿意的话,我父皇到死都不可能找到她。”
“我出生以后,我娘带着我四处游历,都没被我父皇找到,更别说她一个人了。”姜颂道。
沈美娘看姜颂误会了,道:“臣妾相信陛下。”
“陛下以前不是说,你八岁时发高热,不记得从前的事了吗?”沈美娘问。
姜颂:“零星一些片段是记得的,而且我娘和我身边的人和我说过。”
他很是开心道:“我还在西南待过一段日子,说不定咱们还见过呢?”
沈美娘面上应道:“或许。”
但她知道两人肯定没有见过。
整个西南那般大,两人得多大的缘分,才能有机会见过?
再说沈美娘从小记忆过人,姜颂长得这么好看,她要是见过,肯定忘不了。
姜颂在这件事上,却格外不依不饶:“肯定见过,不过可能是匆匆一眼,然后就忘了。”
沈美娘只好点头:“嗯,肯定见过。”
她又喃喃道:“若我与你当真从小认识就好了……”
姜颂看沈美娘神情不对,问:“你怎么呢?”
沈美娘摇头,用力抱住姜颂,道:“没什么,就是觉得陛下说得有道理。”
不过就算两人从小认识又有什么用?
就算重来一千遍,沈美娘也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沈美娘长长的眼睫,投下一片阴影:“陛下,你之前和我说臣妾就算杀人,肯定也是正当防卫?”
姜颂:“对……有什么事吗?”
“没有。”沈美娘摇头。
她就是有点好奇,等姜颂发觉他看错了人,脸上的神情该有多好看。
肯定会觉得她无可救药。
第48章
姜颂总觉得沈美娘的神情不太对,他想追问,沈美娘却已经将他扑倒在床上,像是打算和他做那种事。
他还没来得及拒绝,先疼得“嘶”的一下。
沈美娘连忙问:“臣妾是把陛下碰疼了吗?”
可是她压根没用力啊,这床上这么软,不会碰疼才对吧?
姜颂胸口的剑伤也不是早就好了吗?
那他在疼些什么?
姜颂也有些茫然地摇头:“没什么……我从小就这样,身体时好时坏。”
沈美娘不解。
姜颂解释:“可能是因为我父皇身体就差的原因吧……我小时候刚回皇宫的时候,身体也很差,我娘就是怕我在宫外头养不活,才把我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