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芊芊颔首:“归德不可弃,南境鱼米富庶,后备充足,我们本就人少,要是在断了军粮,南征如何成功?”
经宋灵毓这么一分析,现在的情况,是守也是死,退也是死,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死路一条,众人都不说话了,拧着眉先陷入愁思。
宋灵毓见状,道:“大家也不必低落,淮南王虽兵力强健,但其兵力分散在南境各处,调度也有一定时间。”
“东阳湖一战,淮南王一定没想到齐盖会战败,他得到消息后会趁着咱们尚未休整立即出兵反攻。”
“既然要速度,那兵力就不会太多,至少不会五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那会派多少兵力?”有人问道。
宋灵毓道:“归德大军共有八万人,东阳湖折了一半,如果我是淮南王,稳妥起见,至少会派出四倍到五倍的量。”
韩森摇头:“二十万的人也太多了。”
宋灵毓道:“不多,因为我们刚好有三十万大军。”
众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觉着匪夷所思,一些人都被宋灵毓逗笑了,道:“宋大人莫要开玩笑,咱们哪来的三十万大军?”
芊芊却是有些明白宋灵毓所说了。
她不理旁人的嘲讽,示意宋灵毓继续说。
宋灵毓向芊芊微微一礼,继续道:“敢问诸位,既然陈荣光先前将南北通信渠道切断了,南方的消息传不到北方,北方的消息可能传到南方。”
众人摇头:“自是不能,就算一开始不知道,后来的见通讯被拦截,自然也不会再送信给南方了。”
宋灵毓道:“既然如此,淮南王自然不会知道朝廷大兵具体抵达的日子,我们虽然手上只有四万兵力,但只要让淮南王以为我们有三十万就可以了。”
众人恍然大悟,然后又不解地问道:“就算增援到了,加在一起不过也十六万,又何来三十万之多。”
宋灵毓:“还是那句话,不管理论上我们应有多少兵力,只要让淮南王以为我们有这么多就可以了。三十万大军是一个刚好的数量,多了容易引起怀疑,少了又不够震慑。”
韩森现在已经被宋灵毓彻底勾起了好奇心,问道:“那该如何让淮南王以为我们有三十万兵力?”
宋灵毓道:“只要用木架做出稻草人,插在远处山头,我们再在岸边列阵,把酒言欢,做出毫不畏惧的样子即可。”
韩森一拍脑袋,道:“这招我听过,空城计嘛!可以可以!”
“不过,”有人提出异议道:“此计过于凶险,若是两军僵持时间久了,肯定会被发现。”
宋灵毓道:“没错,所以我并未指望靠此吓退淮南王大军,只是借此拖延时间,拖到朝廷大军抵达和展将军获胜驰援,就可拼死一战了。”
此次参与会议的人,不是草寇水匪出身,就是江湖人士,抑或泥腿子兵,基本共性是易上头易兴奋,做事不太会顾前顾后,大家听宋灵毓这么一说,都觉着此计可行,顿时又都有个希望,一个个摩拳擦掌起来。
归德府尹柳涛却是个心思缜密的,低声问宋灵毓道:“那若是咱们拖不到那个时候,就被发现了呢?”
宋灵毓看了他一眼,平声回道:“到那时,咱们便可以身殉国了”
柳涛:“.......”
趁着热乎劲,宋灵毓迅速部署,众人马不停蹄地准备稻草人。
羽娘本以为跟着朝廷,日后做事定是一板一眼极为无聊,但听着宋灵毓出的两个主意,全是兵出奇招,又有意思又刺激,不仅兴奋地对芊芊道:“可以啊,跟你干比当水匪还刺激啊!”
芊芊苦笑道:“可不嘛,玩的就是心跳。”
要是可以她真不想刺激,可是穿书至今,面对的对手都是比自己强大数倍,每每被逼到绝境,不兵行险着也不行啊。
羽娘兴致勃勃地出去扎稻草人了,大堂里只剩下芊芊和宋灵毓。
刚刚开会的时候,宋灵毓还神色如常,此时却是面色苍白,冷汗连连,一袭素色葛衣上,也隐隐透出血迹。
这一路颠沛流离,又受了伤,宋灵毓却只在船上稍稍小憩了片刻,之后一直在思考对策,维持至今,终于是支撑不住了。
芊芊赶紧要叫军医给宋灵毓看病,却被他制止了。
“陛下,”宋灵毓闭着眼睛缓了缓,对芊芊说道:“归德有臣即可,一会臣命胡嫣和郝侍卫带着小队人马,护送陛下回京。”
芊芊怎么会不明白宋灵毓的心思,她皱着眉示意宋灵毓坐下,又吩咐人去找了军医,这才坐在他对面道:“宋卿,你可知道,为何到现在,咱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能化险为夷吗?”
宋灵毓:“.......”
芊芊:“因为有朕在。”
“主将亲临现场,对士气的鼓舞是无与伦比的,不管旁人承认与否,朕的存在,对所有人,都是最大的动力。”
因为芊芊数次以少胜多创造奇迹,现在众人已经将她当做天选之女,只要有她在,不管多难,大家总会觉着有希望。
宋灵毓白着脸摇摇头,争辩道:“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战凶险,若是陛下命丧于此...”
芊芊:“那朕就和众将士一起以身殉国。”
宋灵毓:“.......”
时至今日,已经不只是她自己想活命的事了,太多的人为了大胤前仆后继,她又怎可以躲在后方独享安逸。
宋灵毓:“陛下!”
芊芊站起身,严厉打断他道:“自古乱世,那个君王不是刀口舔血,想当年,嘉光帝若不是御驾亲征,又如何能将鞑靼铁骑击退三千余里?!若连这点胆识都没有,还当什么皇帝?!”
嘉光帝就是那位大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帝,便是因为她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创下不世伟业,才改变的大胤宗法,令公主也有皇位继承权。
军医进了门,芊芊不再多说,吩咐他看好病后务必送宋灵毓回去休息,又强制下了命令,让宋灵毓必须卧床静养,然后转身走出了出去。
芊芊走后,柳涛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本来是有东西落在前堂,去而复返想拿东西,不料却听见了芊芊和宋灵毓的对话。
这次来的大部分是武将,在场的文臣,除了宋灵毓,就是柳涛了。
柳涛从归顺那天起,就有个心结,然而武将们大大咧咧的,不好与之倾诉。他对宋灵毓本有耳闻,又见其刚刚在会上侃侃而言,面对质疑不卑不亢不嗔不怒,当即十分欣赏,认为可放心与他商议。
于是柳涛把落下的东西拿起,笑着和宋灵毓打了个招呼,待军医重新包扎完毕后,凑过去小声道:“宋大人,下官有一忧虑,不知可否与您探讨一二。”
宋灵毓在柳涛打招呼的时候就知道他有话要说,颔首道:“柳大人请讲。”
柳涛向宋灵毓一礼,坐到他旁边道:“宋大人啊,陛下今日也快十七了吧。”
皇帝的年龄不是秘密,许多人都知道,但若是一个大臣提起皇帝的年龄,就会有很多层意思了。
宋灵毓有些许预感,心中一堵,但还是道:“柳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柳涛凑近宋灵毓道:“陛下该成婚生子了!”
宋灵毓:“......”
他搭在椅子上的手微微动了一下,半晌,手指开始轻轻敲着椅子扶手。
宋灵毓看着堂外虚空一点,并不说话。
柳涛以为这是让他继续说的意思,便道:“宋大人您看,咱们陛下是个事必亲为的性子,这是个好事,但前线凶险,若是出了什么事,国不可一日无君....”
“若是陛下有有信得过的堂兄弟姐妹还好,但她没有啊,皇室子嗣凋零,要不然就是一些造反的,陛下就是想立皇太弟皇太妹都不行。”
柳涛正滔滔不绝地说着,忽然觉着周身气压忽然变低,他扭过头一看,竟见宋灵毓的脸色不知何时变得奇差。
柳涛猛然醒悟宋灵毓刚还在看军医,现在脸色这么差,肯定是身体难受,他不由赶紧起身道:“瞧我这没眼色的,宋大人赶紧去歇息吧。”
宋灵毓没回应,他沉默着,敲着扶手的手指也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他道:“陛下虽是国君,但也是女子,我们这些臣子不可妄议她的婚姻大事。”
宋灵毓都这么说了,柳涛虽仍然觉着不妥,但也不敢再说了,赶紧起身告了退,匆匆去外面帮忙了。
堂中陷入寂静。
此时左右无人,勉强维持了一天的端正姿态终于再也撑不住了,宋灵毓的腰弯了下来,他痛苦地捂住伤口。
冷汗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宋灵毓怔愣地看着地面,许久,自嘲地笑了一下。
“我这个佞臣。”他道。
*
芊芊让宋灵毓去休息,自己撸袖子上阵,亲自指挥部署。
柳涛发动归德百姓提供稻草、木架,韩森、郝老三、何子兴则带人山上去砍木材,拾树枝。
经宋灵毓这么一分析,现在的情况,是守也是死,退也是死,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死路一条,众人都不说话了,拧着眉先陷入愁思。
宋灵毓见状,道:“大家也不必低落,淮南王虽兵力强健,但其兵力分散在南境各处,调度也有一定时间。”
“东阳湖一战,淮南王一定没想到齐盖会战败,他得到消息后会趁着咱们尚未休整立即出兵反攻。”
“既然要速度,那兵力就不会太多,至少不会五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那会派多少兵力?”有人问道。
宋灵毓道:“归德大军共有八万人,东阳湖折了一半,如果我是淮南王,稳妥起见,至少会派出四倍到五倍的量。”
韩森摇头:“二十万的人也太多了。”
宋灵毓道:“不多,因为我们刚好有三十万大军。”
众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觉着匪夷所思,一些人都被宋灵毓逗笑了,道:“宋大人莫要开玩笑,咱们哪来的三十万大军?”
芊芊却是有些明白宋灵毓所说了。
她不理旁人的嘲讽,示意宋灵毓继续说。
宋灵毓向芊芊微微一礼,继续道:“敢问诸位,既然陈荣光先前将南北通信渠道切断了,南方的消息传不到北方,北方的消息可能传到南方。”
众人摇头:“自是不能,就算一开始不知道,后来的见通讯被拦截,自然也不会再送信给南方了。”
宋灵毓道:“既然如此,淮南王自然不会知道朝廷大兵具体抵达的日子,我们虽然手上只有四万兵力,但只要让淮南王以为我们有三十万就可以了。”
众人恍然大悟,然后又不解地问道:“就算增援到了,加在一起不过也十六万,又何来三十万之多。”
宋灵毓:“还是那句话,不管理论上我们应有多少兵力,只要让淮南王以为我们有这么多就可以了。三十万大军是一个刚好的数量,多了容易引起怀疑,少了又不够震慑。”
韩森现在已经被宋灵毓彻底勾起了好奇心,问道:“那该如何让淮南王以为我们有三十万兵力?”
宋灵毓道:“只要用木架做出稻草人,插在远处山头,我们再在岸边列阵,把酒言欢,做出毫不畏惧的样子即可。”
韩森一拍脑袋,道:“这招我听过,空城计嘛!可以可以!”
“不过,”有人提出异议道:“此计过于凶险,若是两军僵持时间久了,肯定会被发现。”
宋灵毓道:“没错,所以我并未指望靠此吓退淮南王大军,只是借此拖延时间,拖到朝廷大军抵达和展将军获胜驰援,就可拼死一战了。”
此次参与会议的人,不是草寇水匪出身,就是江湖人士,抑或泥腿子兵,基本共性是易上头易兴奋,做事不太会顾前顾后,大家听宋灵毓这么一说,都觉着此计可行,顿时又都有个希望,一个个摩拳擦掌起来。
归德府尹柳涛却是个心思缜密的,低声问宋灵毓道:“那若是咱们拖不到那个时候,就被发现了呢?”
宋灵毓看了他一眼,平声回道:“到那时,咱们便可以身殉国了”
柳涛:“.......”
趁着热乎劲,宋灵毓迅速部署,众人马不停蹄地准备稻草人。
羽娘本以为跟着朝廷,日后做事定是一板一眼极为无聊,但听着宋灵毓出的两个主意,全是兵出奇招,又有意思又刺激,不仅兴奋地对芊芊道:“可以啊,跟你干比当水匪还刺激啊!”
芊芊苦笑道:“可不嘛,玩的就是心跳。”
要是可以她真不想刺激,可是穿书至今,面对的对手都是比自己强大数倍,每每被逼到绝境,不兵行险着也不行啊。
羽娘兴致勃勃地出去扎稻草人了,大堂里只剩下芊芊和宋灵毓。
刚刚开会的时候,宋灵毓还神色如常,此时却是面色苍白,冷汗连连,一袭素色葛衣上,也隐隐透出血迹。
这一路颠沛流离,又受了伤,宋灵毓却只在船上稍稍小憩了片刻,之后一直在思考对策,维持至今,终于是支撑不住了。
芊芊赶紧要叫军医给宋灵毓看病,却被他制止了。
“陛下,”宋灵毓闭着眼睛缓了缓,对芊芊说道:“归德有臣即可,一会臣命胡嫣和郝侍卫带着小队人马,护送陛下回京。”
芊芊怎么会不明白宋灵毓的心思,她皱着眉示意宋灵毓坐下,又吩咐人去找了军医,这才坐在他对面道:“宋卿,你可知道,为何到现在,咱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能化险为夷吗?”
宋灵毓:“.......”
芊芊:“因为有朕在。”
“主将亲临现场,对士气的鼓舞是无与伦比的,不管旁人承认与否,朕的存在,对所有人,都是最大的动力。”
因为芊芊数次以少胜多创造奇迹,现在众人已经将她当做天选之女,只要有她在,不管多难,大家总会觉着有希望。
宋灵毓白着脸摇摇头,争辩道:“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战凶险,若是陛下命丧于此...”
芊芊:“那朕就和众将士一起以身殉国。”
宋灵毓:“.......”
时至今日,已经不只是她自己想活命的事了,太多的人为了大胤前仆后继,她又怎可以躲在后方独享安逸。
宋灵毓:“陛下!”
芊芊站起身,严厉打断他道:“自古乱世,那个君王不是刀口舔血,想当年,嘉光帝若不是御驾亲征,又如何能将鞑靼铁骑击退三千余里?!若连这点胆识都没有,还当什么皇帝?!”
嘉光帝就是那位大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帝,便是因为她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创下不世伟业,才改变的大胤宗法,令公主也有皇位继承权。
军医进了门,芊芊不再多说,吩咐他看好病后务必送宋灵毓回去休息,又强制下了命令,让宋灵毓必须卧床静养,然后转身走出了出去。
芊芊走后,柳涛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本来是有东西落在前堂,去而复返想拿东西,不料却听见了芊芊和宋灵毓的对话。
这次来的大部分是武将,在场的文臣,除了宋灵毓,就是柳涛了。
柳涛从归顺那天起,就有个心结,然而武将们大大咧咧的,不好与之倾诉。他对宋灵毓本有耳闻,又见其刚刚在会上侃侃而言,面对质疑不卑不亢不嗔不怒,当即十分欣赏,认为可放心与他商议。
于是柳涛把落下的东西拿起,笑着和宋灵毓打了个招呼,待军医重新包扎完毕后,凑过去小声道:“宋大人,下官有一忧虑,不知可否与您探讨一二。”
宋灵毓在柳涛打招呼的时候就知道他有话要说,颔首道:“柳大人请讲。”
柳涛向宋灵毓一礼,坐到他旁边道:“宋大人啊,陛下今日也快十七了吧。”
皇帝的年龄不是秘密,许多人都知道,但若是一个大臣提起皇帝的年龄,就会有很多层意思了。
宋灵毓有些许预感,心中一堵,但还是道:“柳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柳涛凑近宋灵毓道:“陛下该成婚生子了!”
宋灵毓:“......”
他搭在椅子上的手微微动了一下,半晌,手指开始轻轻敲着椅子扶手。
宋灵毓看着堂外虚空一点,并不说话。
柳涛以为这是让他继续说的意思,便道:“宋大人您看,咱们陛下是个事必亲为的性子,这是个好事,但前线凶险,若是出了什么事,国不可一日无君....”
“若是陛下有有信得过的堂兄弟姐妹还好,但她没有啊,皇室子嗣凋零,要不然就是一些造反的,陛下就是想立皇太弟皇太妹都不行。”
柳涛正滔滔不绝地说着,忽然觉着周身气压忽然变低,他扭过头一看,竟见宋灵毓的脸色不知何时变得奇差。
柳涛猛然醒悟宋灵毓刚还在看军医,现在脸色这么差,肯定是身体难受,他不由赶紧起身道:“瞧我这没眼色的,宋大人赶紧去歇息吧。”
宋灵毓没回应,他沉默着,敲着扶手的手指也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他道:“陛下虽是国君,但也是女子,我们这些臣子不可妄议她的婚姻大事。”
宋灵毓都这么说了,柳涛虽仍然觉着不妥,但也不敢再说了,赶紧起身告了退,匆匆去外面帮忙了。
堂中陷入寂静。
此时左右无人,勉强维持了一天的端正姿态终于再也撑不住了,宋灵毓的腰弯了下来,他痛苦地捂住伤口。
冷汗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宋灵毓怔愣地看着地面,许久,自嘲地笑了一下。
“我这个佞臣。”他道。
*
芊芊让宋灵毓去休息,自己撸袖子上阵,亲自指挥部署。
柳涛发动归德百姓提供稻草、木架,韩森、郝老三、何子兴则带人山上去砍木材,拾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