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开局就嘎 第171节
  李长歧看着他离开的方向,久久不语。
  随后,他又回头看了看远处将军府的所在,只可惜,玄天阁将军府两脉虽是比邻而居,但距离却并不算近,肉眼并不能看到全貌。
  但好在修士神识足够远阔,让他能够看到将军府的一草一木。
  来此人世五百余载岁月,在这府中沉寂了三百年的朝夕……
  嗯,他没有白来这一趟。
  李长歧轻笑一声,旋即纵身一跃,落在了轩辕神剑附近的平台上。
  这里,师衔羽的分神,正在修炼,太玄剑也已陷入沉睡,被她横在身前以灵力温养。
  她在这里几个月,除了一开始师尊和谢青幽来过,就在没有其他人来打扰过。
  而李长歧这一现身,倒也没有刻意隐藏气息,所以几乎是落地一瞬间,师衔羽就睁开了双眼。
  在看清来人后,她就有些欣喜:“将军,你怎么来啦?”
  李长歧放下手中的魂灯,转而撩袍,就地坐下。
  他这大马金刀的,坐地上的气势都很洒脱。
  师衔羽想,要是这会儿把他的斗笠还给他,这样戴着,应该就是个江湖侠客的模样,不过说的话就有些随意了,他说:“这还用问?好歹也是我府中弟子,顺路来看看呗。”
  师衔羽:“……”谢谢,信了,弟子感动哭了。
  她问:“对了将军,此前天地异象,究竟是因何而起,竟惊动了你和三位帝君。”
  “这如何说?自天地异象发生到现在,也才不到三个时辰,却已然造成轩然大波。我赶回来之时,便已感知到这沿途的仙家宗门均是混乱不堪,亦有邪魔准备趁乱作祟……但其实,这场天象的真正原因,在四境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知晓。”李长歧理了理衣摆,问:“你要听听么?”
  他这问题,问得风轻云淡的,可目光却直直地落在师衔羽身上。
  他好像也在犹豫要不要说。
  师衔羽便明白了。
  有些东西,知道越多,就要付出些什么。
  师衔羽沉吟。
  出乎李长歧预料的,她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试探地问:“将军认为,我可以知道吗?”
  第136章 第136章听罢她这话,李长……
  听罢她这话,李长歧反而朗声笑了起来。
  那一副果然没看错人的样子,倒让师衔羽压力横生……别这样啊,她只是不想咸鱼下去啦。
  但李长歧却并没有接着前面的话题说下去,而是反手取出一物,握在掌中,问她:“此物,你可认识?”
  师衔羽看着那根通身泛着淡淡紫辉,而表面早被磨得光滑清亮的竹杖,点头:“这是将军的武器,当然认识啦。”
  前不久才在青丘见他用过。
  不过那时候的形态有点高级,一棒子就能翻云覆雨,简直了。
  “认识就好。”李长歧直接反手将这竹杖递到她手里:“小羽,我想把它交给你。”
  师衔羽:“……”
  别开玩笑了。
  “请龙回首,这部功法如今只有你在修炼。”李长歧道:“我虽不担心这功法会失传,但真正能练成的人,怕是再过百年也遇不到,我等不了那么久,这根行山杖也等不了那么久。”
  说到这里,见师衔羽梗着脖子就往后仰,还没开口就是一副要拒绝的样子,他又笑着补充道:“此物并非神兵,不需认主,但只有修炼了请龙回首的人才能根据功法境界发挥其威力……我把它交给你,也是想拜托你,若是日后你遇到比你更合适的人,就把它传承下去。”
  他最初修炼请龙回首时,他的师尊,魏风雪也是如此告诉他的。
  请龙回首,你日后若是遇到合适的人,便传承下去吧——不过适合修炼请龙回首的人实在是不好寻。
  他索性也懒得去专门找,直接就谁要学他就给。
  至于学得如何,就听天由命了。
  师衔羽也不是最合适这部功法的。
  但她却是李长歧所知的弟子中,修炼得最好的了。
  她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就是勇气和自信。
  这也是绝大多数修士都欠缺的。
  师衔羽斟酌着他话中深意,明白之后却又不敢相信,犹豫了很久才问:“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觉得说出来有些冒犯,但这语气,听着就像是在交代遗言。
  不应该的,将军也才五百来岁,这修为这年纪,再活一千年都是有的。
  李长歧却没回答,只笑着推了推行山杖,道:“拿着吧。”
  师衔羽下意识摇头,摆着手急急道:“……我的功法境界,根本配不上将军的行山杖。”
  李长歧放下行山杖,看她片刻,突然问:“小羽,你大师兄他是不是只教了你怎么放下自己有限的天资和境界,在修仙界里活下去,却还没来得及教你怎么在这个世界里好好地活下去,是吗?”
  “……”师衔羽抿抿唇,没说话。
  “那我就代劳一下吧。”
  “嗯?”
  “小羽,你我不觉得你努力修炼有什么错,但在这之前,你要先将你的目光……”李长歧用另一只手,指了指他自己的眼睛,“从自己身上移开,然后……”他又指了指上方:“从上,往下去看,往前去看,你要看到自己一定要做到某件事的决心,而不是只看到当下的能力。”
  说到这儿,他轻笑着叹了口气,再开口时,语气已有些许愁怅:“如果来日方长,你大可以慢慢成长,你大师兄也许就是这样打算的,他如果不出事,应该会有时间慢慢教你。
  “但天意弄人,而眼下时间紧迫,他从前没时间教你,若是来日醒了,也有他的使命要去做,更不会有时间去教你,而你……
  “如果只是靠现在这样打坐修炼,再修百年也是毫无进展。你得自己学着看远一点,用更有用的办法去修炼,才能看到成效,知道吗。”
  毕竟努力修炼,和用脑子修炼,是两码事。
  师衔羽经由这些时日的成长,其实大致能明白他的意思,但……
  她看向那根紫竹行山杖,难免忐忑:“可是,将军把它给了我,那将军呢?”
  将军的居所里,那些斑竹林受他每日修行影响,她砍去的每一根,皆有请龙真意蕴含其中。
  更不必提他这日日带在身上的行山杖了。
  李长歧把行山杖放在她手中,淡笑道:“怕什么,本将军又不是只有这一根杆子。”
  师衔羽:“……”
  话虽如此,可那些普通的竹竿子,哪里能和用了几百年的武器相提并论呢?
  她看着手中的行山杖,有些不知所措。
  那似乎就只是一根很寻常的竹杖。
  就如同师衔羽在将军府中随意劈的斑竹杖一样。
  但这行山杖一入她手,她就感觉到了一股难以形容的心绪,自手中竹杖传出。
  好似有一团温暖的光,将她整个笼罩其间。
  好神奇!
  她甚至有种感觉,请龙回首若是有此竹杖相助,定能再精进好几个境界!
  而这种感触,师衔羽是在很久很久之后,才醒悟过来——此为传承。
  这不是将军李长歧的传承,也不是将军府的传承,而是请龙回首这一脉的传承。
  以后,或许没有将军府。
  再以后,也许沧澜国也会被岁月淹没。
  但她接过这行山杖,就当以庇佑众生而修行。
  这本是秦将军最初秉承的修行之道。
  但这修行之道,在经历盛京仙门的数代将军传承之后,早已随着历代将军的道心而发生了一些或轻或重的变化。
  甚至这也不是李长歧的修行之道。
  所以他没有对师衔羽说这过多牵扯未来之事。
  因为他知道,这个小
  小的筑基修士,对修行涉足尚且浅显,所以她不必忧虑天地之大,自身微渺。
  只要她不舍弃本心,这行山杖,就能一直为她所用。
  未来她也许会有自己的弟子,她也可以将其大大方方地传承下去。
  就在师衔羽拿着行山杖怔忡之时,李长歧却已经换了话题,说起天地异象:“说起来,我们所在的这个四境天,在最初,其实只是一位上界的神开辟出来的洞府。”
  “啊?”师衔羽立刻就进去了专心听课的状态,却在李长歧说完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听错了:“就四境天这版图,只是一个洞府?”
  一个沧澜国,她从青云山到盛京仙门,不借助交通工具,硬是走了三十多年。
  更别提再往后的什么云来海府三盟十会,和什么无妄御都啊归川京西神墓了……
  这玩意,只是一个神的洞府?
  别太恐怖了。
  李长歧点头,道:“这种开辟洞府的能力,其实与金沙原烛沙的梦道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展现施术者的识海空间。”
  听他这么一说,师衔羽就能理解了,感慨道:“这样的话,那位上神,一定很厉害!”
  或者说,他的想象力很丰富。
  烛沙的梦道秘境,虽然她也深入感受过,但并无身处其境便觉浩渺无际的惶惶措措。
  而四境天……各地自然奇景自不必提。
  生灵之间的风土人情十分生动繁复,灵修妖修魔修各有其特性,而人族妖族魔族也是十里不同俗的感觉。
  一个人的想象力得丰富到什么程度,才能把这一切都具象化呢?
  叫师衔羽来做,那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