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2节
三娘对着元月说。“谢谢”
元月道:“谢什么,这是我给我妹妹拿的。”话说出口,元月才觉得说的不对劲儿,抱着思月的手臂都不由的紧了紧,赶紧解释“娘,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一家人不用谢,特别是
在村里。”
三娘哪能看不出元月的紧张,“你说的是,一家人用不着这些,是我太客气了。”
李母从头看到尾,笑呵呵地说:“一家人可不嘛,不用这么客气。”
李母将思月从元月的怀里抱过来,“行了,不要只顾着说话了,赶紧洗手,准备吃饭。”
尔月和珊月相互看看,“不是要吃西瓜吗?”
李母听见了,“西瓜就在井边,等吃晚饭后再吃西瓜。”
第5章
李耀祖家地处京郊,挨着皇城根。因为家里没有为官的,李耀祖仅仅是一名小吏,家境只能说比一般的农户要殷实一些,但是也远远达不到富贵的程度。再就是因为家里没出过读书人,家里并没有繁文缛节的规矩。在李母看来,如果李家的后代,有幸能考中举人、进士,也勉强可以说是耕读传家了,到时候再讲究规矩也不迟。
刚到李家的时候,三娘站着给李母布菜,被李母笑着拒绝了,说咱家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户人家,没有这些规矩。
于是,一家人洗完手之后,像往常一样,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饭。只有思月这个小豆丁,是由李母抱在怀里的,一是担心她自己坐不稳,二是李母用米糊糊和羊奶喂大她的,李母已经习惯了。三是,她是最小的,虽然是女孩子,李母更喜欢小子,但是,这也是自己的亲孙女。
别看刚才,思月和三娘在一起玩的挺好的,但是吃饭睡觉的时候,思月最依偎的还是李母,想和李母待在一起。
思月这样做,李母也是高兴的。说到底,思月是自己带到这么大的,晚上思月不在自己身边,一方面是不放心,一方面是不习惯。
李母率先动了筷子,她夹了一口黄瓜,其余的人这才开始动筷子。
三娘动了筷子,却先将菜放到珊月的碗里。在三娘看来珊月年岁小,筷子刚刚能拿稳。三娘平时伺候人习惯了,哪儿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孩子自己笨拙地夹菜。
珊月见三娘将菜放进自己的碗里,很高兴,双眼眯成了月牙状,奶声奶气地声音里流露出一些害羞,“谢谢,娘。”
三娘见珊月又变现出害羞的小模样,只是觉得小孩子太有意思,真没想到帮她夹菜,她竟然还会害羞,已经一连几次都是这样的了。平时珊月的胆子不大,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的样子,但是也不是容易害羞的,怎么给她夹菜,她还小脸红红的,一副害羞的样子。三娘心想,珊月害羞的小模样确实是很可爱的,很招人喜欢。
三娘还想继续给珊月夹菜,但是被李母阻止了,“耀祖家的,你不要给珊月夹菜了,她是左撇子,让她自己用右手夹菜,让她自己练习练习,省的之后说婆家的时候被人挑剔是左撇子。”
徐三娘听见李母喊自己耀祖家的,还有些不习惯,手顿了一下,筷子上的菜差点直接掉在桌子上。讲真的,她还是习惯别人喊她三娘。
不过除了李耀祖,谁也没有注意三娘。元月她们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在珊月身上。只见珊月,将慢腾腾地筷子放下了,两只小小的、肉乎乎的小手捂在脸上,小脸涨的红红的,自以为小声地嘟囔“哼,不是都说好了吗?不提我是左撇子的事情了吗?永远都不提了吗?我右手是会用木勺的。”
三娘离得珊月最近,当时三娘坐在这个位置,也是为了方便照顾珊月。毕竟三娘认为,自己既然占了继母的位置,就应该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再就是,不说别的,就是李耀祖从江南将自己从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带出来,特别是在那种情况将自己带回来,就是为了报答李耀祖也得好好的照顾这个家的每个人。
尤其是这几次吃饭,三娘都见珊月筷子拿的不稳当,见没人帮珊月,她就像照顾照顾珊月。一开始,三娘还觉得奇怪呢?平时元月对妹妹们都很照顾,怎么就单单在珊月吃饭的夹菜这件事情上,元月都不帮一点儿忙呢?
其实,在这个桌子上,听见李母这句话,害羞不仅仅是珊月一个人,还有元月。元月是因为李母提到说亲的事情了。
不过,元月和珊月的害羞,很快就被思月奶声奶气的声音打断了。
“我吃蛋蛋,我饿了”,原来是思月见每个人都吃着饭就她没有,着急了。思月的眼睛紧盯着桌子上的黄橙橙的鸡蛋羹,她知道那是她的食物。
李母将鸡蛋羹捣碎在煮的烂烂的小米粥里,用嘴吹吹,喂到思月的嘴里。
思月心满意足的吃着,吧唧吧唧嘴,好香啊。突然想起奶奶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思月偷偷地瞄瞄李母,见李母没发现自己的行为,思月高兴地拍着自己小手。
吃过饭后,李母抱着思月离开饭桌的时候,没叫三娘收拾桌子,而是直接对元月说:“元月,你领着尔月、珊月收拾收拾桌子,”又冲着李耀祖和三娘说:“你俩到我屋里来,有点儿事。”
元月见把珊月也留在外面,心里猜测,这是特意支开她姐妹三人,心里有些好奇。元月也清楚特意不让她们听的事情,肯定是不方便她们听的,元月回答道,“知道了,奶奶。”
在李母三人离开饭桌后,尔月忍不住和元月悄声说:“大姐,奶奶要说什么?我去外面窗户底下偷听去了。”说完就转身往窗户处跑。
元月一把拉住尔月,小声说:“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干偷听的事,不能去!”
珊月听见了这句,连忙凑过来,很好奇,“大姐、二姐,去哪儿偷听什么?”
尔月否认自己想去偷听的事情,“小孩子家的,现在耳朵就不好用了,谁说偷听了?”
元月摸摸珊月的头上的两个小啾啾,说:“你听错了!”
珊月满脸的不服气。
李母屋里,李母将吃饱喝足的思月放在炕上。
思月吃饱喝足后,又变成一个很乖的小女娃了,她自己晃晃悠悠地朝着窗户走去,然后扶着窗台,来回的走,好像在散步消食的样子。
李母坐在炕沿儿上,整个人横着坐在,腿也在炕上,防止思月趁人不注意走到到炕沿儿上,不小心摔下去。
李耀祖和三娘坐在椅子上,李母这才说话:“你俩岁数都不小了,特别是元月爹,我也不多说你俩怎么过日子了,我相信你俩心里也有数,但是呢,有句话我不得不说,特别是耀祖家的。”
三娘一听这话头儿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娘,你说,我都听你的。”
李母见三娘的反应,心里暗暗满意,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直接说:“耀祖家的,我也不问你以前到底是什么身份,你现在就记住一件事,那就是,你现在是我老李家的人,把之前的事情都忘掉。”
李耀祖和三娘顿时心里一怔,这是不是发现他俩说了谎,特别是三娘,听到“以前的身份”这几个字,差点就冒出冷汗来,双手攥的紧紧的,等李母说完,才舒一口气,将提着的心放下。
这时李耀祖也站起来了,“娘,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母说:“那可不?当然还有别的事情。”
第6章
“你俩都坐下,好好的站起来做什么?我不是说了,咱家没有这么多规矩。”这句话明显是冲着徐三娘的讲的。
三娘点点头,余光中看见李耀祖坐下了,也没推辞,也直接坐下了,没有说话。
李耀祖想不到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看得出李母的心情还是很好的,问道:“娘,你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事情?”
李母笑呵呵地说:“也算是好事情,喜事吧!可是我心里总觉得有地方不对劲儿,总觉得事情有些太蹊跷了。”
李耀祖大咧咧地说:“什么蹊跷?这有蹊跷还能是好事、喜事,娘,你没说错吧?你都看出有蹊跷来了,能是什么好事情?你不是常年的念叨“天上不能掉馅饼”吗?”
李母说:“就是因为这样,这不刚吃完饭就支开元月她们三个,让你俩到我这屋里来吗?”突然想到现在思月时不时的学大人说话,这叫思月听了,然后无意识地讲出去,也是件麻烦事,于是李母大声喊;“元月,把你四妹抱出去。”
“知道了,奶奶”不一
会儿,元月进屋将思月抱出去了。
李母,“其实,今天上午的时候,大柱子娘来咱家了。”大柱子娘是媒婆。
李耀祖暗想这大柱子娘来家里做什么?难不成是给自己说媒的,不对啊,如果是来给自己说媒的,娘就是不满三娘,也不能把自己和三娘叫到屋里单独的说这件事,更进一步说,如果是真的,和自己说也就是了,把三娘也叫进来这不是制造矛盾吗?
徐三娘不知道大柱子娘是干什么,想着原来今天上午来的那个人是大柱子娘,不知道说了什么,叫婆婆将她俩叫进来。
“说了件事,”还没等李耀祖想出所以然来,李母直接说了:“是来给元月说亲的。”
李耀祖在心里“奥”了一声,原来如此,问道:“元月今年十三岁,也不小了,这有说媒的,很正常,可以说这是好事,怎么又有蹊跷了,可是这户人家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三娘这是这么想的,不过她没说话,李母叫自己进来说明这是把自己当一家人了,可是如果自己贸然开口就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自己这个继母才当了,不适合现在插手元月的婚事。她才来多久,不认识今天来的媒婆,更别说媒婆提的人家了,她是提不出一点儿实实在在的意见。
李母,“就是城南郊的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
三娘和李耀祖对视一眼,这介绍不对劲儿啊,三娘听李耀祖讲过,城南郊普遍清贫。果然听李母接下来说:“就是平时来咱村里的那个老货郎的小儿子,现在他大哥和大嫂想把他招赘出去,做上门女婿。”
“什么?”李耀祖急了,一下站起来。
李母见李耀祖着急,也不劝他,继续说,“大柱子娘来咱家,不是给咱思月说上门女婿的,你先别着急,耀祖家的你给他倒杯水。”
“好的!”三娘起身去倒水。
李母接着说:“是这样的,这孩子硬气不愿意当上门女婿,但是他现在还在他嫂子和哥的手底下,担心哪天被他哥卖到人家当上门女婿,这不自己就直接找大柱子娘来了吗?”
三娘越听越迷糊,这城南郊的怎么就找到这里的媒婆了,这是直接看准了自己家了。
“这大柱子娘和他是老表亲。”李母解释。
李耀祖打断李母的话,“不行,元月不适合,他家里不行。”
三娘这时也说了,“听娘的意思,这孩子是无父无母,家里还有这样的兄长和嫂子,元月可以找比这家更好的,我虽然不了解他家的情况,但是听您说的这些,也知道这家人太难相处了,元月也还不算大,完全可以再等等,不用这么着急。”
李耀祖放下水杯也说:“我闺女完全没必要去趟这浑水。”
李母,“你俩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这孩子有志气,这不是就偷偷地托大柱子娘,要在咱们村里买块宅基,单独列户,大柱子娘想既然在咱村里盖房子了,这之后不就落在咱村里了吗?想着他如果能娶元月,趁着你还年青的时候,能拉拔拉拔他,等他小两口立足了,你以后的小孩子,也能靠他俩拉拔拉拔。这算命的说你命中有儿子,但现在还没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我就想着大柱子娘说的也算是有道理。”
“这都要被他哥去卖了当上门女婿去了,这小子哪里来的银钱盖房子?”李耀祖问李母。
李母回答,“这我不也正奇怪着吗?我问了,但是大柱子娘没告诉我,只说这银钱是正当来的,让我放心。”
李耀祖,“不行,他这处境的,怎么还敢将自己有钱盖房子的事情说出来,这也不是真聪明的,我觉得不妥。”
三娘见李耀祖一个劲儿的不同意,而李母在心里却有些赞同这门亲事的,只是拿不准而已,“娘,当家的,如果我说的不对,您们呢,也别生气,咱先考虑考虑,明天或者后天再做决定,这是元月一辈子的大事,先打听打听再说。”
李耀祖也是聪明人,听见三娘这么说了,也明白自己娘心里多多少少的还是愿意这门亲事的,不然一开口不会说这是件好事还是喜事了,遂赶紧改口了,“我明天找人打听打听再说,不能光听大柱子娘说的好话,这当哪个媒婆不是舌灿莲花,黑的说成白的。娘,我俩先回屋了,等我打听完了,再和大柱子回话。”
第7章
三娘和李耀祖回到自己的房间,李耀祖坐在椅子上,越想大柱子娘说的事情,自己心里就越不舒坦,他隐隐约约地明白,这大柱子娘和自己的母亲有一方面说的是正确的,那就是自己现在还没有传宗接代的儿子,自己也三十了,不是属于年轻人了。有句话是“有苗不愁长”,可自己家里没有苗,他心里不痛快。
有些话,他一直没有和李母讲,那就是张半仙虽然说了自己是有儿子的命,但是他也说了,自己的儿子来的要比预计的晚,他认为现在就已经够晚了,这一个比预计要晚,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前段时间,他押送犯官去南方,其实也有张半仙的影响,他讲自己儿子的母亲是自己出门在南遇见了,这不就遇见了徐三娘。
徐三娘见李耀祖在生闷气,心里猜测,八九不离十就是还没有儿子这句话戳到他的肺管子了,她去外面打了洗脚水,“当家的,泡泡脚吧,跑了一天也乏了。”
“今天咱娘说的事情,你怎么看?”李耀祖问三娘。
徐三娘从李母屋里出来的时候,心中已经打好草稿了,“其实,这件事我不该多说的,既然你问了,我就说说我的看法,我初来乍到,对大柱子娘和大柱子娘说媒的这个小伙子的了解,只是在娘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其实这小伙子踏实,有责任心,能顶起家里的一片天,对元月好,只要不是心术不正、作奸犯科之人就好。”
“哎!”李耀祖叹口气,脚从洗脚盆里出来,“大热天的,虽说泡脚解乏,可是这一泡脚就浑身出汗不舒坦。”很生硬地将话题转了。
三娘很高兴他将话题转走了,顺着李耀祖的话说:“虽然泡脚不舒服,但是它解乏啊,你在外面跑了一天了,还再泡一会儿?”
李耀祖,“不了。”
三娘去给李耀祖拿擦脚布,李耀祖接过来,随便一擦脚,穿上鞋,将洗脚水倒在院子里,又去厨房重新给三娘打了一盆洗脚水。
回来的时候,三娘已经将头上的纱巾摘下去了。三娘正看着微黄的铜镜中,自己额头正中间偏上部位横着两寸左右的伤疤,见上面的血痂已经全部脱落了。
李耀祖,“水给端来了,别看了,就那么小一块儿疤,明年这个时候,就不明显了,不是有大夫开的药吗?抹了吗?。”
“打算洗完脸去抹。”徐三娘欲言又止。
李耀祖,“怎么了?有什么话说呀?”
三娘,“我想洗洗澡,今天出了好多汗。”
元月道:“谢什么,这是我给我妹妹拿的。”话说出口,元月才觉得说的不对劲儿,抱着思月的手臂都不由的紧了紧,赶紧解释“娘,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一家人不用谢,特别是
在村里。”
三娘哪能看不出元月的紧张,“你说的是,一家人用不着这些,是我太客气了。”
李母从头看到尾,笑呵呵地说:“一家人可不嘛,不用这么客气。”
李母将思月从元月的怀里抱过来,“行了,不要只顾着说话了,赶紧洗手,准备吃饭。”
尔月和珊月相互看看,“不是要吃西瓜吗?”
李母听见了,“西瓜就在井边,等吃晚饭后再吃西瓜。”
第5章
李耀祖家地处京郊,挨着皇城根。因为家里没有为官的,李耀祖仅仅是一名小吏,家境只能说比一般的农户要殷实一些,但是也远远达不到富贵的程度。再就是因为家里没出过读书人,家里并没有繁文缛节的规矩。在李母看来,如果李家的后代,有幸能考中举人、进士,也勉强可以说是耕读传家了,到时候再讲究规矩也不迟。
刚到李家的时候,三娘站着给李母布菜,被李母笑着拒绝了,说咱家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户人家,没有这些规矩。
于是,一家人洗完手之后,像往常一样,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饭。只有思月这个小豆丁,是由李母抱在怀里的,一是担心她自己坐不稳,二是李母用米糊糊和羊奶喂大她的,李母已经习惯了。三是,她是最小的,虽然是女孩子,李母更喜欢小子,但是,这也是自己的亲孙女。
别看刚才,思月和三娘在一起玩的挺好的,但是吃饭睡觉的时候,思月最依偎的还是李母,想和李母待在一起。
思月这样做,李母也是高兴的。说到底,思月是自己带到这么大的,晚上思月不在自己身边,一方面是不放心,一方面是不习惯。
李母率先动了筷子,她夹了一口黄瓜,其余的人这才开始动筷子。
三娘动了筷子,却先将菜放到珊月的碗里。在三娘看来珊月年岁小,筷子刚刚能拿稳。三娘平时伺候人习惯了,哪儿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孩子自己笨拙地夹菜。
珊月见三娘将菜放进自己的碗里,很高兴,双眼眯成了月牙状,奶声奶气地声音里流露出一些害羞,“谢谢,娘。”
三娘见珊月又变现出害羞的小模样,只是觉得小孩子太有意思,真没想到帮她夹菜,她竟然还会害羞,已经一连几次都是这样的了。平时珊月的胆子不大,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的样子,但是也不是容易害羞的,怎么给她夹菜,她还小脸红红的,一副害羞的样子。三娘心想,珊月害羞的小模样确实是很可爱的,很招人喜欢。
三娘还想继续给珊月夹菜,但是被李母阻止了,“耀祖家的,你不要给珊月夹菜了,她是左撇子,让她自己用右手夹菜,让她自己练习练习,省的之后说婆家的时候被人挑剔是左撇子。”
徐三娘听见李母喊自己耀祖家的,还有些不习惯,手顿了一下,筷子上的菜差点直接掉在桌子上。讲真的,她还是习惯别人喊她三娘。
不过除了李耀祖,谁也没有注意三娘。元月她们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在珊月身上。只见珊月,将慢腾腾地筷子放下了,两只小小的、肉乎乎的小手捂在脸上,小脸涨的红红的,自以为小声地嘟囔“哼,不是都说好了吗?不提我是左撇子的事情了吗?永远都不提了吗?我右手是会用木勺的。”
三娘离得珊月最近,当时三娘坐在这个位置,也是为了方便照顾珊月。毕竟三娘认为,自己既然占了继母的位置,就应该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再就是,不说别的,就是李耀祖从江南将自己从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带出来,特别是在那种情况将自己带回来,就是为了报答李耀祖也得好好的照顾这个家的每个人。
尤其是这几次吃饭,三娘都见珊月筷子拿的不稳当,见没人帮珊月,她就像照顾照顾珊月。一开始,三娘还觉得奇怪呢?平时元月对妹妹们都很照顾,怎么就单单在珊月吃饭的夹菜这件事情上,元月都不帮一点儿忙呢?
其实,在这个桌子上,听见李母这句话,害羞不仅仅是珊月一个人,还有元月。元月是因为李母提到说亲的事情了。
不过,元月和珊月的害羞,很快就被思月奶声奶气的声音打断了。
“我吃蛋蛋,我饿了”,原来是思月见每个人都吃着饭就她没有,着急了。思月的眼睛紧盯着桌子上的黄橙橙的鸡蛋羹,她知道那是她的食物。
李母将鸡蛋羹捣碎在煮的烂烂的小米粥里,用嘴吹吹,喂到思月的嘴里。
思月心满意足的吃着,吧唧吧唧嘴,好香啊。突然想起奶奶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思月偷偷地瞄瞄李母,见李母没发现自己的行为,思月高兴地拍着自己小手。
吃过饭后,李母抱着思月离开饭桌的时候,没叫三娘收拾桌子,而是直接对元月说:“元月,你领着尔月、珊月收拾收拾桌子,”又冲着李耀祖和三娘说:“你俩到我屋里来,有点儿事。”
元月见把珊月也留在外面,心里猜测,这是特意支开她姐妹三人,心里有些好奇。元月也清楚特意不让她们听的事情,肯定是不方便她们听的,元月回答道,“知道了,奶奶。”
在李母三人离开饭桌后,尔月忍不住和元月悄声说:“大姐,奶奶要说什么?我去外面窗户底下偷听去了。”说完就转身往窗户处跑。
元月一把拉住尔月,小声说:“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干偷听的事,不能去!”
珊月听见了这句,连忙凑过来,很好奇,“大姐、二姐,去哪儿偷听什么?”
尔月否认自己想去偷听的事情,“小孩子家的,现在耳朵就不好用了,谁说偷听了?”
元月摸摸珊月的头上的两个小啾啾,说:“你听错了!”
珊月满脸的不服气。
李母屋里,李母将吃饱喝足的思月放在炕上。
思月吃饱喝足后,又变成一个很乖的小女娃了,她自己晃晃悠悠地朝着窗户走去,然后扶着窗台,来回的走,好像在散步消食的样子。
李母坐在炕沿儿上,整个人横着坐在,腿也在炕上,防止思月趁人不注意走到到炕沿儿上,不小心摔下去。
李耀祖和三娘坐在椅子上,李母这才说话:“你俩岁数都不小了,特别是元月爹,我也不多说你俩怎么过日子了,我相信你俩心里也有数,但是呢,有句话我不得不说,特别是耀祖家的。”
三娘一听这话头儿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娘,你说,我都听你的。”
李母见三娘的反应,心里暗暗满意,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直接说:“耀祖家的,我也不问你以前到底是什么身份,你现在就记住一件事,那就是,你现在是我老李家的人,把之前的事情都忘掉。”
李耀祖和三娘顿时心里一怔,这是不是发现他俩说了谎,特别是三娘,听到“以前的身份”这几个字,差点就冒出冷汗来,双手攥的紧紧的,等李母说完,才舒一口气,将提着的心放下。
这时李耀祖也站起来了,“娘,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母说:“那可不?当然还有别的事情。”
第6章
“你俩都坐下,好好的站起来做什么?我不是说了,咱家没有这么多规矩。”这句话明显是冲着徐三娘的讲的。
三娘点点头,余光中看见李耀祖坐下了,也没推辞,也直接坐下了,没有说话。
李耀祖想不到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看得出李母的心情还是很好的,问道:“娘,你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事情?”
李母笑呵呵地说:“也算是好事情,喜事吧!可是我心里总觉得有地方不对劲儿,总觉得事情有些太蹊跷了。”
李耀祖大咧咧地说:“什么蹊跷?这有蹊跷还能是好事、喜事,娘,你没说错吧?你都看出有蹊跷来了,能是什么好事情?你不是常年的念叨“天上不能掉馅饼”吗?”
李母说:“就是因为这样,这不刚吃完饭就支开元月她们三个,让你俩到我这屋里来吗?”突然想到现在思月时不时的学大人说话,这叫思月听了,然后无意识地讲出去,也是件麻烦事,于是李母大声喊;“元月,把你四妹抱出去。”
“知道了,奶奶”不一
会儿,元月进屋将思月抱出去了。
李母,“其实,今天上午的时候,大柱子娘来咱家了。”大柱子娘是媒婆。
李耀祖暗想这大柱子娘来家里做什么?难不成是给自己说媒的,不对啊,如果是来给自己说媒的,娘就是不满三娘,也不能把自己和三娘叫到屋里单独的说这件事,更进一步说,如果是真的,和自己说也就是了,把三娘也叫进来这不是制造矛盾吗?
徐三娘不知道大柱子娘是干什么,想着原来今天上午来的那个人是大柱子娘,不知道说了什么,叫婆婆将她俩叫进来。
“说了件事,”还没等李耀祖想出所以然来,李母直接说了:“是来给元月说亲的。”
李耀祖在心里“奥”了一声,原来如此,问道:“元月今年十三岁,也不小了,这有说媒的,很正常,可以说这是好事,怎么又有蹊跷了,可是这户人家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三娘这是这么想的,不过她没说话,李母叫自己进来说明这是把自己当一家人了,可是如果自己贸然开口就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自己这个继母才当了,不适合现在插手元月的婚事。她才来多久,不认识今天来的媒婆,更别说媒婆提的人家了,她是提不出一点儿实实在在的意见。
李母,“就是城南郊的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
三娘和李耀祖对视一眼,这介绍不对劲儿啊,三娘听李耀祖讲过,城南郊普遍清贫。果然听李母接下来说:“就是平时来咱村里的那个老货郎的小儿子,现在他大哥和大嫂想把他招赘出去,做上门女婿。”
“什么?”李耀祖急了,一下站起来。
李母见李耀祖着急,也不劝他,继续说,“大柱子娘来咱家,不是给咱思月说上门女婿的,你先别着急,耀祖家的你给他倒杯水。”
“好的!”三娘起身去倒水。
李母接着说:“是这样的,这孩子硬气不愿意当上门女婿,但是他现在还在他嫂子和哥的手底下,担心哪天被他哥卖到人家当上门女婿,这不自己就直接找大柱子娘来了吗?”
三娘越听越迷糊,这城南郊的怎么就找到这里的媒婆了,这是直接看准了自己家了。
“这大柱子娘和他是老表亲。”李母解释。
李耀祖打断李母的话,“不行,元月不适合,他家里不行。”
三娘这时也说了,“听娘的意思,这孩子是无父无母,家里还有这样的兄长和嫂子,元月可以找比这家更好的,我虽然不了解他家的情况,但是听您说的这些,也知道这家人太难相处了,元月也还不算大,完全可以再等等,不用这么着急。”
李耀祖放下水杯也说:“我闺女完全没必要去趟这浑水。”
李母,“你俩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这孩子有志气,这不是就偷偷地托大柱子娘,要在咱们村里买块宅基,单独列户,大柱子娘想既然在咱村里盖房子了,这之后不就落在咱村里了吗?想着他如果能娶元月,趁着你还年青的时候,能拉拔拉拔他,等他小两口立足了,你以后的小孩子,也能靠他俩拉拔拉拔。这算命的说你命中有儿子,但现在还没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我就想着大柱子娘说的也算是有道理。”
“这都要被他哥去卖了当上门女婿去了,这小子哪里来的银钱盖房子?”李耀祖问李母。
李母回答,“这我不也正奇怪着吗?我问了,但是大柱子娘没告诉我,只说这银钱是正当来的,让我放心。”
李耀祖,“不行,他这处境的,怎么还敢将自己有钱盖房子的事情说出来,这也不是真聪明的,我觉得不妥。”
三娘见李耀祖一个劲儿的不同意,而李母在心里却有些赞同这门亲事的,只是拿不准而已,“娘,当家的,如果我说的不对,您们呢,也别生气,咱先考虑考虑,明天或者后天再做决定,这是元月一辈子的大事,先打听打听再说。”
李耀祖也是聪明人,听见三娘这么说了,也明白自己娘心里多多少少的还是愿意这门亲事的,不然一开口不会说这是件好事还是喜事了,遂赶紧改口了,“我明天找人打听打听再说,不能光听大柱子娘说的好话,这当哪个媒婆不是舌灿莲花,黑的说成白的。娘,我俩先回屋了,等我打听完了,再和大柱子回话。”
第7章
三娘和李耀祖回到自己的房间,李耀祖坐在椅子上,越想大柱子娘说的事情,自己心里就越不舒坦,他隐隐约约地明白,这大柱子娘和自己的母亲有一方面说的是正确的,那就是自己现在还没有传宗接代的儿子,自己也三十了,不是属于年轻人了。有句话是“有苗不愁长”,可自己家里没有苗,他心里不痛快。
有些话,他一直没有和李母讲,那就是张半仙虽然说了自己是有儿子的命,但是他也说了,自己的儿子来的要比预计的晚,他认为现在就已经够晚了,这一个比预计要晚,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前段时间,他押送犯官去南方,其实也有张半仙的影响,他讲自己儿子的母亲是自己出门在南遇见了,这不就遇见了徐三娘。
徐三娘见李耀祖在生闷气,心里猜测,八九不离十就是还没有儿子这句话戳到他的肺管子了,她去外面打了洗脚水,“当家的,泡泡脚吧,跑了一天也乏了。”
“今天咱娘说的事情,你怎么看?”李耀祖问三娘。
徐三娘从李母屋里出来的时候,心中已经打好草稿了,“其实,这件事我不该多说的,既然你问了,我就说说我的看法,我初来乍到,对大柱子娘和大柱子娘说媒的这个小伙子的了解,只是在娘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其实这小伙子踏实,有责任心,能顶起家里的一片天,对元月好,只要不是心术不正、作奸犯科之人就好。”
“哎!”李耀祖叹口气,脚从洗脚盆里出来,“大热天的,虽说泡脚解乏,可是这一泡脚就浑身出汗不舒坦。”很生硬地将话题转了。
三娘很高兴他将话题转走了,顺着李耀祖的话说:“虽然泡脚不舒服,但是它解乏啊,你在外面跑了一天了,还再泡一会儿?”
李耀祖,“不了。”
三娘去给李耀祖拿擦脚布,李耀祖接过来,随便一擦脚,穿上鞋,将洗脚水倒在院子里,又去厨房重新给三娘打了一盆洗脚水。
回来的时候,三娘已经将头上的纱巾摘下去了。三娘正看着微黄的铜镜中,自己额头正中间偏上部位横着两寸左右的伤疤,见上面的血痂已经全部脱落了。
李耀祖,“水给端来了,别看了,就那么小一块儿疤,明年这个时候,就不明显了,不是有大夫开的药吗?抹了吗?。”
“打算洗完脸去抹。”徐三娘欲言又止。
李耀祖,“怎么了?有什么话说呀?”
三娘,“我想洗洗澡,今天出了好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