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敖丙在神农人皇和镇元子之间扫了几眼,微微一笑道:“原来如此。不过我看人间如今甚是繁荣,便是有事也是求到天庭头上,倒也没有让人皇在火云洞清修的必要了。”
  他也是好奇,红云和镇元子几乎自开天辟地之后就是好友,镇元子更是为了红云频繁救济人族,为了积攒功德连地书这样的本命法宝都肯借给无夷。明明似是有情,怎么却都不肯言说?
  听敖丙此言,镇元子和神农人皇对视一眼,又挑起旁的话题。
  说话间,忽闻梵音一片,远远就能看到菩萨和孙悟空乘金莲而来。镇元子见状笑道:“贵客来了,我先失陪,你替我招待片刻。”
  三人目送镇元子离开,神农人皇方叹道:“也是我连累他许多,不然依他的个性,在山水间逍遥自在岂不比现在更好?”
  他与无夷为君子之交,倒也不怕无夷会乱说什么。亦是心中困惑,想听听无夷的意见。
  无夷思忖片刻,笑道:“若大仙得知您是这般想法,只怕会难过的。无论是挚友亦或其他,总是希望对方能长生久视、逍遥自在,于您如此,于大仙而言亦然如此。何况就如敖丙所说,未来人间与其他两界只会越来越远,天道也会有所改变。”
  神农人皇垂头沉思,心中却在想无夷和敖丙这对道侣定是误会了什么。他们未曾明说,自己也不好辩解,免得像心虚一样。
  敖丙笑道:“人皇并非大仙,怎知大仙心中所想?为所牵念之人付出,即便疲惫,心中亦然是欢喜的。”
  “说来也是,”神农人皇长舒一口气,“我能走出火云洞,全赖镇元子一直……”
  他说了许久,其实并不像神农人皇的性情,反而更像只活在传闻中的红云道人。
  待镇元子送走唐僧师徒及菩萨后,他才回到后山与三人相会。他有些奇怪地看着似乎有些口渴的神农人皇,笑着命童子再沏茶送来。
  无夷与敖丙对视一眼,喝过茶水后便言说要去探看取经人的状况,方才告辞。
  待走远后,敖丙方低声道:“我看他们之间也有情分,为何不说破呢?”
  无夷笑着牵住他带着凉意的手,道:“许是有许多顾忌,不便在此时说开,结为道侣。敖丙,明生,如你一般果敢的人并不多。”
  自得知敖丙的本名后,无夷甚少再叫他明生,哪怕明生真人亦是敖丙的神号。如今再听,敖丙明白无夷言下之意,眉眼间也带出些许笑意。
  无夷随手揪住一朵云,设了结界不许旁人窥探,二人便躺在云上慢悠悠跟在取经人上方,端得是潇洒自在。所幸最多不过十几年,无夷和敖丙倒不至于连这点耐性都没有。
  敖丙到了人间一次之后,便也忍不住想再去人间游玩。只是暂且去不得,便随手凝了一大面水镜悬在身前,看长安城如今景象。只是在扫过袁守诚之时,他不再挪动水镜,看他为凡人占卜吉凶祸福。
  敖丙并不懂占卜,他有些困惑道:“他能知福祸未来,可如今帮人改命,岂不正是悖逆天命?只是看他周身气运,并未折损太多。”
  无夷思忖片刻后,说道:“他所改变的本就不是既定的未来。人之一生总会时时刻刻面临不同的选择,他所占卜的,不过是当下此人最有可能的选择罢了。”
  说罢,无夷又道:“即便凡人的生死祸福生来便是定数,但都属小势,当真决心要改,也没有什么改不了的。”
  孙悟空总感觉哪里有视线一直在看着自己,往上看了几眼,只是未曾发现端倪只好作罢。过了这关,他心里也松了口气,心中暗想先前以为这些难关都是被人为设置,现在看来倒也不全如此。
  早知道在陵山时多向河神打听打听大神们的来历,不然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得罪了镇元子大仙。幸好镇元子是个有肚量的,若像玉帝老儿那般小气,自己定是又要吃亏。
  第138章
  无夷与敖丙悄悄跟着他们师徒几人行了许久, 亲眼见他们挑着重担、步行在崇山峻岭间,不免心生钦佩。几个有修为的弟子尚且不说,那唐僧着实是肉体凡胎, 竟也能忍下这披星戴月、餐风宿水的苦楚。
  敖丙感慨道:“从前闭关修行,再睁眼就是数百年过去,竟从未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我看前面还有许多劫难等着, 他们要熬上许久。”
  他现在也不怎么看人间的繁华盛景,偏偏爱看他们一行人取经。明明不是多惊心动魄的事,但敖丙看多了也不由被吸引着看下去。
  只是时不常就会被唐僧气到, 却又明白唐僧肉体凡胎, 不识妖术也是常事。
  他一边说着话,见他们一行人快到车迟国,蹙眉道:“说来, 先前幸而派鱼渊走了一趟,不然也不会发现人间竟莫明多了几个没有来历的小妖。”
  无夷素来是不许人间有妖物存在,只是摊上给取经人制造磨难一事,不得不放宽了要求。只是人神们先前忙着闭关,即便是领命照看人间,也是只保着妖怪不再作乱。
  无夷闻言叹道:“也许他们本是在人间化形, 又恰逢百年前神仙们派遣妖怪下界,就被他蒙混过去了。好在虽是妖物化形,暂且没惹出乱子来。”
  他也无法责怪此地驻守的人神不留心,毕竟就连他也未必能认全天庭神仙的坐骑、童子, 几个妖怪也暂时未曾作恶,怨不得他们没发现。不过好在取经人也快走到车迟国了, 正巧妖物撺掇国王崇道灭僧,可让他们充作一关。
  只是无夷心知世上哪里会有这样巧合的事, 无非是天庭和佛门遗漏的劫难由天道补上,暗合天数罢了。
  不过数日,就见他们已到了车迟国。
  车迟国国王原有些优柔寡断,一边看在唐僧等乃是中华大国来得和尚,想结个善缘,一面又是素来倚重的三位大仙,不好得罪。
  他们车迟国虽并不缺雨水,但此乃天时,终究靠天吃饭。如今有能祈雨的道士在,虽是时灵时不灵,但他们车迟百姓耕种也比从前便宜得多。因而虽有心放唐僧等出关,却不想伤了他们的脸面。
  正左右为难之间,便有几十位乡老进言,欲要求雨灌溉庄稼。国王闻言大喜,便道让三位大仙和唐僧比试一番,要唐僧赢过大仙方放他们过关。
  敖丙见状笑道:“猴子哪里懂得下雨,倒是这几个妖物确实有些本事。也不知谁想出的五雷求雨符,能直接求得玉帝降下圣旨。”
  说话间,就见水部神仙们从远处飞来,见了无夷便连忙上前见礼。
  无夷问道:“我看车迟国并不十分缺雨水,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众神仙心道这不正是因为星君在此,他们也想多表现一番。何况如今天庭谁不知取经一事有蹊跷,都想帮取经人一把。因而一瞧是车迟国的道士求雨,又与孙大圣有关,他们一商量就一齐过来,看有无能帮上忙的。
  只是这话他们不好说出口,更不好说是奉了玉帝法旨,便都瞧着东海龙王,要他出头。老龙王可是星君的岳父,他儿子现在就在星君身边站着,想来星君不会为难老龙王。
  东海龙王笑道:“星君,虽说不缺雨水,只是看取经人均在车迟国,不好怠慢,让佛门以为我们天庭都在无所事事。”
  无夷明白他们的言下之意,又见孙悟空不断向上张望着,便笑道:“既如此我就不出面了,如今取经是头等大事,你们好生配合孙大圣便是。”
  敖丙对父王及几位叔父一笑,随即与无夷一同驾云暂且离开此处。
  东海龙王便道:“我们稍稍闹些动静,引孙大圣前来寻我们。”
  闻言,风婆婆和巽二郎便笑嘻嘻地打开行风袋,微微露个口子向下倒去。刹那间,凡间便有风起,呼呼作响。
  这却让孙悟空一惊,没想到昔日水部的同僚们竟真的响应这道士的请召。他连忙施法,让假猴子立在唐僧身后,自己纵身一跃到云层中寻人。
  见风、雨、雷、电四部的神仙都在,不由叉腰道:“俺老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与妖道赌胜祈雨,你们还是老孙昔日同僚,怎么反助那道士?”
  布云童子笑道:“那道士用了五雷法,惊动玉帝掷下旨意,我等自然要奉旨前来,助其下雨。只是不期大圣在此,到叫我们难办。”
  孙悟空跳起捏住布云童子的圆髻,摇了摇道:“你们惯会唬人,咱们昔日同在水部,我怎么不知道你们这么听玉帝老儿的话?”
  布云童子摇摇头,甩开他的手,嘿嘿一笑道:“大圣不知,五雷法是三清圣人门下所创,我等接了这般法旨少说也要照顾圣人脸面,不可置之不理。”
  孙悟空眼珠子转了转,笑道:“既然只是求雨,早会儿晚会儿都无妨。你们且住,等我师父上台时再下,岂不更好?”
  他知道布云童子不过是在忽悠他,他们同僚不过数月,只是水部的懒散以及不听玉帝号令是出了名的。还搬出圣人说事,他们才不会管凡间几个道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