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声音嘶哑地道:“你这一生,一直模仿着别人的样子......尤其是韩轲的。你嫉妒他,却还是模仿他。可是你不知道的是,亲手斩灭厥缁两大魔头之一的人是韩轲,被傍上‘通敌叛国’罪名之人是韩轲,被迫跪在雨中受众人口水之人也是韩轲。可即便这样,韩轲从未觊觎过那个目光所及却触不可及的黄金台。”
复又继续:“你再看看你自己......你再看看你自己......无论你怎么模仿,易容还是画皮,都无法成为韩轲。你还是袁义山,即便财产万贯却还是卑微到极致的袁义山。而你心目中的那个人,你永远都无法成为!更别说是摇身一变,变为帝王之身......是你走火入魔了。”
听完这句话,袁义山双手捂住头,用佩剑挑起挂在屋檐上的煤油灯,砍碎玻璃制成的灯罩,跳动的火苗似乎不怕风吹雨打。袁义山怒吼一声,将除去玻璃制成的灯罩的煤油灯扔在了君虞的身上。
煤油和火纠缠在一起,君虞的周围都起了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朦胧跳跃的火光之中,袁义山闻到了布料和皮肤烧焦的味道,也听到了君虞传来的阵阵孱弱的呼救。
“袁义山,你疯了!”
“袁义山,你这个疯子!”
想到这番话,袁义山只身穿过了熊熊的火焰,踏过君虞被烧到发黑的尸体,来到市舶司内,挥起佩剑如发了疯一般开始残忍的杀戮。
一些官员来不及躲闪,死在了袁义山的刀下;另一些官员连忙跑上楼,去叫醒贾秋实,甚至官兵也出动,只为了制服袁义山。
“是......”
“我就是这个疯子,我又穷又疯,你们有种杀了我啊!!!”说罢,他将佩剑刺进两个守卫的胸膛,又徒手掐断了一位官员的脖颈。
火焰从庭院一直延伸到市舶司里面,诸多人拿着文书,提着东西惊慌失措地冲出市舶司。而上次清缴而来,留下来探查的一部分紫星子受到了煤油灯引发的烈火牵引,木箱子承受不住,开始暗自生长。
很快,木箱子破裂,紫星子流出紫色的黏液和火焰纠缠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袁义山将两个官员推入紫星子的黏液之中,看到他们的身体腐烂溃散,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爽快。
魔生魔灭,只瞬间。
“杀了你们,杀了你们,杀了你们!!!”他自顾自地说道,且越说声音越大,全然不顾紫星子黏液的四处流窜,将更多无辜的人推入火场,那个残忍的囚牢。
而就在袁义山准备冲上二楼时,一只手从后面掐住了自己的脖颈,他还来不及去看那个人长什么样,只感到脖颈处一阵热血喷出,骨头断裂之痛,便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永夜。
“贾司使还活着吗?”那个人身着一身铁衣,手中的长枪在印刻着火光。
“司马大人,司使住在二楼。”身后的那个人蒙着脸,全然的异域风貌。
“绑了他。”司马煜说罢,挥起衣袍就将袁义山的尸体扔进了火场之中,慢慢地走上了二楼。
而,身后的那个人看到袁义山狼狈凌乱的尸体,更是不屑地冷哼一声。
“司马大人,那天就是他和贾秋实拦着阻止紫星子的交易的,而且市舶司的官员差点就把我的腿打断了。”
“阿加尔什,那是你的问题。”司马煜边走边命守卫暴力地破开二楼的每一个房间的木门,直到看到步履阑珊,衣衫凌乱,睡眼惺忪,站在二楼走廊尽头的贾秋实时,又恢复了从前的端庄模样——“贾司使,今日起这么早,不如随我们一起去商议一下那天的事项?”
贾秋实看到司马煜和阿加尔什时,立刻惊醒过来。
此时,市舶司早已被烧成一团灰烬,上下二楼一片狼藉。贾秋实步步后退,逐渐靠近了身后开着的窗户,窗户外还在下着茫茫的雨,只是雨水比之前都要大了。
司马煜显然看到了贾秋实的动作,也窥探到了贾秋实的心思。
“你们是‘梧塘’的人?”贾秋实将目光转向司马煜,“亏我还信任你,觉得你能助我们一臂之力,谁能想到你居然与‘梧塘’的人狼狈为奸!”
说完这番话时,贾秋实双脚踏过窗棂,却在眨眼间被司马煜一枪勾住衣襟,拉回了走廊内。
“你还欠了我很多债呢,贾司使。紫星子一事,‘梧塘’并不打算放过你。”
贾秋实:“你们要抓我?”
司马煜:“正是。”
贾秋实:“可你以前分明是......”
司马煜:“戏到假时假亦真,戏作真时真亦假。”又跟身后的两名守卫道,“带走。”
第49章
晏都, 韩衙内。
风雨如晦,洗尽霜尘。
当一名厂卫提拉着脚步, 疾步来到韩轲身前,韩轲便眉头一皱。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一旦厂卫步履匆匆而来,就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发生。
然而,他还是平息着气脉,好声好气地询问道:“何事?”
厂卫站了许久,都没有说话。韩轲等得不耐烦了, 便挥手欲要让杵在自己身旁的千朔打发走这名厂卫,厂卫却很识相地开了口:“韩督主, 东南那边的市舶司出事了!”
“东南?”韩轲一下子从梨花木椅子上站起身, 又绕过案台, 走到厂卫身前,抽出那份折子,一字又一字看完,表情越发不悦, “广信的市舶司......是和‘紫星子’一事有关吧!”
复又顿了顿,继续道:“这又何妨, 朝廷不是派了袁大使去探查了吗?”
“可是袁大使死了!”
厂卫立刻“扑通”一下,跪下身子, 声音提高了几分, 周围那些侍从皆都震惊, 议论纷纷之声不绝于耳。
韩轲听到“可是袁大使死了!”这句话时, 心跳停跳了几下,和那些侍从一样,震惊之神色攀上脸孔。他举着折子的手有些颤抖, 但还是平息着语气,扶着那名厂卫站起身。
千朔上前一步,先是对自家督主抱拳躬身示以问候,而后逐层分析道:“前些日子东南广信之地的市舶司跟朝廷上报了‘紫星子走私’一事,那份折子东厂也批过。本想上报给督主您的,但转念又想了一下,这东南广信之地的市舶司司使乃是贾秋实啊!贾秋实此人头脑精明、日理万机,这等事情,自然是广信之事、广信之解,谈不上晏都插手的道理。”
“那贾秋实人呢?”韩轲又问道。
千朔继续道:“韩督主可知‘梧塘’?”
“‘梧塘’?”韩轲捕捉住这个关键词,闭眸思索了一阵,脑海里确实蹦出了一些文献来,他慢慢地睁开双眸,望向一旁的千朔,“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且说这‘梧塘’一心造福所谓的‘太平之世’,却把天下搅乱也就罢了,也不枉花费巨资,在东南之地造了一座灵台。不管这‘梧塘’是像这烛火一样,是明是灭,总是一定让人记住它就是了。野心比本督主还大,难怪袁义山会成为瓮中之鳖。”
韩轲说完,衙门内一片静默。众人都闭住了嘴巴,一时不知道该回答什么。然而,韩轲也并不着急,默默地添好灯油,眯着眼睛看着烛台上乍明乍现的火苗,“腾”的一下抖开手中的折扇,“虎落平川”四个大字正藏在火苗背后,时隐时现。
他踱步走到窗前,拉开一点珠帘,看清了衙门外的街景。此时,晏都正下着绵绵细雨,街道上一行人都没有。说来奇怪,自天顺十六年以来,晏都的雨水便越来越多,对于农业收成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些都是户部的事情,跟东厂无关。至于赋税是怎么个收法,那是户部的事情,东厂只负责交税就好。
良久后,千朔站起来,询问道:“韩督主,为什么袁大使会成为瓮中之鳖?”
韩轲闻言,从窗前走来,站定到千朔面前,用扇骨敲打了一下他的肩膀,又站定身子,摇晃起折扇来。
“你不知道?”见千朔摇摇头,韩轲便知道千朔这个问题问对了,他慢悠悠地答道,“这个世间嫉妒本督主之人太多了。多到我都发现不清了,也懒得去计算。然而,这袁义山何尝是嫉妒本督主,他是一边嫉妒又一边讨好本督主。”他顿了顿,复又继续,“本督主混迹朝堂的时间比他、袁义山要久得多,他那番阿谀奉承之样,只有小官才看不出来。”
“至于这张折子......”韩轲握紧双手,将折子揉捏到充满皱纹,这才扔到油灯之中,亲眼看着折子沦为飞灰。
唯有韩轲知道,他看的不止是折子沦为飞灰的过程,他在重重火焰之中,看到的是袁义山,同样也看到了命数将尽的自己。
依稀记得前几天,花满楼带着柳明哲重回韩衙内之时,柳明哲那番担忧的神情。柳明哲看着自己有些憔悴的面貌,更是面露难色。
他说,韩督主,您不该这样的。
不该这样?韩轲不禁微蹙起眉头,扪心自问,为何不该这样?怎样不该这样?不该这么劳累,应当注意休息吗?但这怎么可能,每天东厂都有许多书文要批,一刻都不能休息。
复又继续:“你再看看你自己......你再看看你自己......无论你怎么模仿,易容还是画皮,都无法成为韩轲。你还是袁义山,即便财产万贯却还是卑微到极致的袁义山。而你心目中的那个人,你永远都无法成为!更别说是摇身一变,变为帝王之身......是你走火入魔了。”
听完这句话,袁义山双手捂住头,用佩剑挑起挂在屋檐上的煤油灯,砍碎玻璃制成的灯罩,跳动的火苗似乎不怕风吹雨打。袁义山怒吼一声,将除去玻璃制成的灯罩的煤油灯扔在了君虞的身上。
煤油和火纠缠在一起,君虞的周围都起了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朦胧跳跃的火光之中,袁义山闻到了布料和皮肤烧焦的味道,也听到了君虞传来的阵阵孱弱的呼救。
“袁义山,你疯了!”
“袁义山,你这个疯子!”
想到这番话,袁义山只身穿过了熊熊的火焰,踏过君虞被烧到发黑的尸体,来到市舶司内,挥起佩剑如发了疯一般开始残忍的杀戮。
一些官员来不及躲闪,死在了袁义山的刀下;另一些官员连忙跑上楼,去叫醒贾秋实,甚至官兵也出动,只为了制服袁义山。
“是......”
“我就是这个疯子,我又穷又疯,你们有种杀了我啊!!!”说罢,他将佩剑刺进两个守卫的胸膛,又徒手掐断了一位官员的脖颈。
火焰从庭院一直延伸到市舶司里面,诸多人拿着文书,提着东西惊慌失措地冲出市舶司。而上次清缴而来,留下来探查的一部分紫星子受到了煤油灯引发的烈火牵引,木箱子承受不住,开始暗自生长。
很快,木箱子破裂,紫星子流出紫色的黏液和火焰纠缠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袁义山将两个官员推入紫星子的黏液之中,看到他们的身体腐烂溃散,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爽快。
魔生魔灭,只瞬间。
“杀了你们,杀了你们,杀了你们!!!”他自顾自地说道,且越说声音越大,全然不顾紫星子黏液的四处流窜,将更多无辜的人推入火场,那个残忍的囚牢。
而就在袁义山准备冲上二楼时,一只手从后面掐住了自己的脖颈,他还来不及去看那个人长什么样,只感到脖颈处一阵热血喷出,骨头断裂之痛,便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永夜。
“贾司使还活着吗?”那个人身着一身铁衣,手中的长枪在印刻着火光。
“司马大人,司使住在二楼。”身后的那个人蒙着脸,全然的异域风貌。
“绑了他。”司马煜说罢,挥起衣袍就将袁义山的尸体扔进了火场之中,慢慢地走上了二楼。
而,身后的那个人看到袁义山狼狈凌乱的尸体,更是不屑地冷哼一声。
“司马大人,那天就是他和贾秋实拦着阻止紫星子的交易的,而且市舶司的官员差点就把我的腿打断了。”
“阿加尔什,那是你的问题。”司马煜边走边命守卫暴力地破开二楼的每一个房间的木门,直到看到步履阑珊,衣衫凌乱,睡眼惺忪,站在二楼走廊尽头的贾秋实时,又恢复了从前的端庄模样——“贾司使,今日起这么早,不如随我们一起去商议一下那天的事项?”
贾秋实看到司马煜和阿加尔什时,立刻惊醒过来。
此时,市舶司早已被烧成一团灰烬,上下二楼一片狼藉。贾秋实步步后退,逐渐靠近了身后开着的窗户,窗户外还在下着茫茫的雨,只是雨水比之前都要大了。
司马煜显然看到了贾秋实的动作,也窥探到了贾秋实的心思。
“你们是‘梧塘’的人?”贾秋实将目光转向司马煜,“亏我还信任你,觉得你能助我们一臂之力,谁能想到你居然与‘梧塘’的人狼狈为奸!”
说完这番话时,贾秋实双脚踏过窗棂,却在眨眼间被司马煜一枪勾住衣襟,拉回了走廊内。
“你还欠了我很多债呢,贾司使。紫星子一事,‘梧塘’并不打算放过你。”
贾秋实:“你们要抓我?”
司马煜:“正是。”
贾秋实:“可你以前分明是......”
司马煜:“戏到假时假亦真,戏作真时真亦假。”又跟身后的两名守卫道,“带走。”
第49章
晏都, 韩衙内。
风雨如晦,洗尽霜尘。
当一名厂卫提拉着脚步, 疾步来到韩轲身前,韩轲便眉头一皱。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一旦厂卫步履匆匆而来,就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发生。
然而,他还是平息着气脉,好声好气地询问道:“何事?”
厂卫站了许久,都没有说话。韩轲等得不耐烦了, 便挥手欲要让杵在自己身旁的千朔打发走这名厂卫,厂卫却很识相地开了口:“韩督主, 东南那边的市舶司出事了!”
“东南?”韩轲一下子从梨花木椅子上站起身, 又绕过案台, 走到厂卫身前,抽出那份折子,一字又一字看完,表情越发不悦, “广信的市舶司......是和‘紫星子’一事有关吧!”
复又顿了顿,继续道:“这又何妨, 朝廷不是派了袁大使去探查了吗?”
“可是袁大使死了!”
厂卫立刻“扑通”一下,跪下身子, 声音提高了几分, 周围那些侍从皆都震惊, 议论纷纷之声不绝于耳。
韩轲听到“可是袁大使死了!”这句话时, 心跳停跳了几下,和那些侍从一样,震惊之神色攀上脸孔。他举着折子的手有些颤抖, 但还是平息着语气,扶着那名厂卫站起身。
千朔上前一步,先是对自家督主抱拳躬身示以问候,而后逐层分析道:“前些日子东南广信之地的市舶司跟朝廷上报了‘紫星子走私’一事,那份折子东厂也批过。本想上报给督主您的,但转念又想了一下,这东南广信之地的市舶司司使乃是贾秋实啊!贾秋实此人头脑精明、日理万机,这等事情,自然是广信之事、广信之解,谈不上晏都插手的道理。”
“那贾秋实人呢?”韩轲又问道。
千朔继续道:“韩督主可知‘梧塘’?”
“‘梧塘’?”韩轲捕捉住这个关键词,闭眸思索了一阵,脑海里确实蹦出了一些文献来,他慢慢地睁开双眸,望向一旁的千朔,“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且说这‘梧塘’一心造福所谓的‘太平之世’,却把天下搅乱也就罢了,也不枉花费巨资,在东南之地造了一座灵台。不管这‘梧塘’是像这烛火一样,是明是灭,总是一定让人记住它就是了。野心比本督主还大,难怪袁义山会成为瓮中之鳖。”
韩轲说完,衙门内一片静默。众人都闭住了嘴巴,一时不知道该回答什么。然而,韩轲也并不着急,默默地添好灯油,眯着眼睛看着烛台上乍明乍现的火苗,“腾”的一下抖开手中的折扇,“虎落平川”四个大字正藏在火苗背后,时隐时现。
他踱步走到窗前,拉开一点珠帘,看清了衙门外的街景。此时,晏都正下着绵绵细雨,街道上一行人都没有。说来奇怪,自天顺十六年以来,晏都的雨水便越来越多,对于农业收成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些都是户部的事情,跟东厂无关。至于赋税是怎么个收法,那是户部的事情,东厂只负责交税就好。
良久后,千朔站起来,询问道:“韩督主,为什么袁大使会成为瓮中之鳖?”
韩轲闻言,从窗前走来,站定到千朔面前,用扇骨敲打了一下他的肩膀,又站定身子,摇晃起折扇来。
“你不知道?”见千朔摇摇头,韩轲便知道千朔这个问题问对了,他慢悠悠地答道,“这个世间嫉妒本督主之人太多了。多到我都发现不清了,也懒得去计算。然而,这袁义山何尝是嫉妒本督主,他是一边嫉妒又一边讨好本督主。”他顿了顿,复又继续,“本督主混迹朝堂的时间比他、袁义山要久得多,他那番阿谀奉承之样,只有小官才看不出来。”
“至于这张折子......”韩轲握紧双手,将折子揉捏到充满皱纹,这才扔到油灯之中,亲眼看着折子沦为飞灰。
唯有韩轲知道,他看的不止是折子沦为飞灰的过程,他在重重火焰之中,看到的是袁义山,同样也看到了命数将尽的自己。
依稀记得前几天,花满楼带着柳明哲重回韩衙内之时,柳明哲那番担忧的神情。柳明哲看着自己有些憔悴的面貌,更是面露难色。
他说,韩督主,您不该这样的。
不该这样?韩轲不禁微蹙起眉头,扪心自问,为何不该这样?怎样不该这样?不该这么劳累,应当注意休息吗?但这怎么可能,每天东厂都有许多书文要批,一刻都不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