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50节
所以,吴桐想要借着项目,给足团队成员历练和学习的机会!
吴桐想带着研究团队一起做这个项目的消息,指令传下去自然是让研究团队一众欢愉。做了那么久新能源电池,要说他们不想在这方面亲手做出质的突破那是虚言。只是相对于吴总,他们的速度堪称拖后腿,一时之间,他们羞于提起。
但是,现在,吴总乐意带着他们一起做,相当于他们求到了巅峰导师亲手指点,这个机会,他们若是不能把握利用好,那就真得是暴殄天物!
吴桐拉起了项目初始研讨会,几位核心团队成员把握着机会,畅所欲言。
“锂是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也有着致命的威胁。在充电的时候,回到负极的锂离子永远不会如人所愿那样老老实实,再度变回锂金属层,而是会向开花一样,形成一个美丽而致命的树杈。”想到这一年实验中中遇到的拦路虎,陶然就不由牙疼。
这种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还原时形成的树枝状金属锂,被头疼的科研工作者称之为锂枝晶,但是锂在负极侧出现时锂的形态不一定是锂枝晶,统称为析锂。
“锂枝晶生长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破坏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
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会随着不断充电而不可遏制的继续生长,最终就会像锋利尖锐的叉子,刺破隔膜,接触正极,这种状态下,和一根电线连同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没有区别,直接短路都是小问题。
有机的电解液都是易燃物,锂枝晶的形成会刺穿隔膜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引发燃烧爆炸。“阮成旭配合得当,将问题仔细剖析。
“锂枝晶经典案例,远的不说,当年的moli公司,他们的产品差一点创造了历史,但就是因为用了锂做负极,结果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结果导致ntt手机被召回,一度导致了moil公司的败落,后期宣告破产被收购,也和这个有莫大的关系!
因
为这个原因,锂金属做负极就被工业界抛弃了,因为枝晶生长造成的短路问题,让电池变成了燃/烧弹,“炸垮”了一家市值百亿的上市企业。一个致命缺陷导致一家大型公司衰落,还当真是凶猛啊!”
相比之下索尼就很聪明,直接用石墨做负极,推出锂离子电池迅速占领了市场,也就有了索尼的兴起!只是,替代品终究是替代品,上限是存在的。
“现在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以石墨负极为主,我们通过产物lic6计算可得,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不计较成本的话,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石墨烯技术将这个数字变成747mah/g。
但是,相对于锂的容量是3860mah/g,十倍的差距,从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直观感受下的,若是我们能在这领域做出突破,未来的前景,会是多么广阔!”
这个差距,正式吸引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无数材料研究室,飞蛾扑火,趋之若鹜,在锂电领域,不断前仆后继,投入重金尝试实验的原因所在,那是代表着上千亿,市场前景的庞大诱惑。
国际上,无论是私人公司板块,还是国际层面的版块,都没有停止,对锂金属做负极材料的研发。
“我们最开始的实验,也是类似的安排。从基本采用95.7%的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开始,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丁苯橡胶(sbr),集流体为铜箔。
石墨层在不同厚度上逐步趋向于优先,在90微米,正极活性材料使用lifepo4,集流体为铝箔。
至于隔膜,用的是celgard2325的三层隔膜,厚度也是在实验中测试出来的优选,25微米。这也是目前的主流!”
“所以,我们还是要在负极材料涂层薄膜上找出路!”这一年多的研究,他们也不是白干活的,“我们在这里,也做了多次尝试”
既然是集思广益,大家也都不怕出丑,各种想法逐一汇报而出,畅所欲言,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千奇百外的角度,不由得让吴桐和一起参与会议的成老含笑。
科研,需要这样的头脑风暴,活跃思维。科学用脑,要学会科学思维。这样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还能有所创造。科学研究,本就是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当然,另一方面,还要求科研工作者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干,来不得半点虚伪,科研容不得造假和胡来!因为胡来,付出高昂代价海里去了!
“锂离子电池怕水怕氧,常用的表征sei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
“常规的透射电镜法呢?”有人举手,尝试问询,“我来抛砖引玉!”
吴桐轻轻点头,她记得这位,大师兄章邵明推荐过来的学生,虽然还有些青涩,但是据陶然和小师兄的观察汇报,学习态度是端正认真的,天赋也可以,值得培养,前不久,被吸收进入了核心团队。
第381章
引玉
“我们尝试过,但是由于高能粒子的照射,容易引起sei及电极结构的破坏;虽然低温冷冻电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在实验中无法使用常温电解液,也无法实现原位观察。此外,这个过程中用到的设备过于昂贵,不具备推广价值!”陶然直接给出正面回复。
这个实验他们尝试过的,利用各种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理解锂枝晶生长的演化过程,一直都是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法门,他们自然不会错过尝试!
他们的新能源电池研发是要面向于市场的,即贵且费的方法,就不适用了!他们要寻求的是,能够有效遏制锂枝晶生长,且单位代价要相对物美价廉,且还要能够长时间供电,才能适用于作为真正新能源电池,去推广面向大众。
实验室的方法,其实很多都是存在于理想数据中,不具备推广价值的。
“我和成旭尝试了,前期利用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对锂离子电池多种负极材料sei膜成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i膜成膜电位比金属锂沉积电位更正的特点,设计了两步法研究锂枝晶的实时原位观察实验!”
一年多的研究,还有吴桐偶尔请教指点,陶然和阮成旭可以说,他们在新能源电池,特别是锂电池版块,有了长足的长进,这个实验设计方案,就是他们目前的收获反馈。
“我们通过利用ec-afm实时研究以碳酸乙烯酯(e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为基础电解液的sei膜的生长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位锂枝晶的生长观察!
通过对这两种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的杨氏模量、cv图谱及eis阻抗谱分析,结合xps光谱分析,我们发现fec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中含有较多的lif无机盐,由于lif具有较好的硬度和稳定性,使得sei膜具有较高强度,能够一定范围内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阮成旭补充着完整实验的介绍,这是他们的进步,可以说是目前走在了国际还算优秀的范围,但是,依然没能彻底解决锂枝晶穿梭效应这个问题!
新能源锂电池,这是相当热门前沿的版块,且极具有价值!
锂电池为何拥有这样让人前仆后继,为之沉迷的魔力,其实,都是离不开,围绕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能量密度。
单位体积内包含的能量,称之为能量密度。转化为电池上来表述,提升能量密度,便是衡量一块电池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科研界和工业界一直以来的不断追求!
甚至于在国内的十--三--五规划中,上面就成做了明确的规划,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而其中最核心的一道红线,便是要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300-350wh/kg。
这是上面大方向的方针规划,吴桐和研究团队,都想要为这个规划,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不知他们团队,对这块大蛋糕诱惑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全国范围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做锂电研究的,都不计其数。
在目前的实验室内,锂硫电池惯来是主流版块,但是经过他们不断的实验排除,再有请教吴总的指引,最终,他们的目光,还是放在了锂负极这个,曾经引起轩然大波,被多数放弃的领域,
这倒不是他们哗众取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是,锂负极这个领域,实在是极具有价值!
但凡,锂枝晶的问题能够被他们成功干掉,那些炒得火热的概念全都得一边去,给他们的锂负极电池让路。
不为其他,只为锂金属负极具有最低的电化学势-3.04v,更不要说高达3861mah/g的比容量。
用锂材料做负极,十倍石墨电池的理论储能效果,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可以说是全方位,碾压石墨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
而且最诱人的地方就是,一旦解决了锂枝晶生长问题,甚至不需要对现有的电池进行很大的设计改动,可以直接将现有的普遍石墨负极材料替换掉,都能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飞跃提升!
若是他们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突破,未来他们可能很快能够用得上,能够待机一到两周的手机和电脑,能够轻松跨越目前闲置,可以以千公里起步的电动汽车,从而充分环节,国内进口石油的局面,这是上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布局之一。
吴总和他们,都想在这个领域,做出超越性的突破。
不谈功成名就的荣誉,就只单单这个研发专利,所带来的专利使用费分成,都能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很可能实现经济自由,不用再为金钱问题所犯愁,他们的自由经费,必然也能大幅度攀升,未来,做实验,很可能缩手缩脚。
虽然,现在他们在吴总的实验室内,吴总研究所内的设备,已经相对比很多实验室,足够的先进,但是,这不影响,他们想让实验室更好。
若是说普通人对车、房,金银珠宝有着巨大的追求,那么,他们就是对各种先进实验设备,梦寐
以求,那是比金钱美色,更让他们怦然心动的存在!
会议室内的气氛,随着阮成旭和陶然的解析发言,逐步走向高潮,每一个成员,可以说,都积极踊跃发表了他们的想法,以及这么长时间,学习研究下的感想。
吴总在做,他们当然要积极表现,若是能够得到吴总的一丝半点儿指导,未来他们的研发路径,能够顺利不知多少个层级!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能主动踏入这些天坑,且还在不断进取中,他们就并不是单纯为了学历而学习,而是在真正的学习中,摸到了这些学业的神秘和乐趣所在,也是真真正正还算喜欢本专业,对自己的专业极具有兴趣,才是支持他们走到现在的动力源泉。
无人不想,更进一步!
第382章
从容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仅他们现在福利待遇相较于其他毕业生半点儿不差,甚至可以说是优越,而他们从事的事业,一如他们在学校象牙塔的单纯,没有所谓的勾心斗角,有且只有不断的学习上进,还有明确的方向指引,他们很珍惜,目前的一切。
“无论是锂硫电池,还是处在科研概念阶段的锂空气电池,其实都绕不开锂枝晶这个致命问题。如果我们能把锂枝晶的问题,在负极材料上得到解决,很多实验,甚至不用对以往的设计做出太大的改动,直接更换负极材料就可以了,就可以继续进行,这个想法很漂亮!”
听到最后,吴桐总结发言,关于团队目前选定的方向,她是认可的,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方向,当然,也是目前这个领域中,虽然曾经引发悲催实践,曾被人放弃淘汰,却依然有人在研究的原因所在。不过,团队里,独立成长做了这么多,从他们的讲述讨论,结合之前她看的数据,吴桐掌握团目前实验进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团队成长欣慰。
说实在的,这一两年,虽然团队成立,但是大多数她都处于项目攻克中,所以整个团队依然从事的,多是给她打辅助,兼学习掌握成果进展的过程中,能够在这样堪称繁重的学习任务中,顶着压力上,主动能观的做出这些进展,吴桐对团队的氛围,还是很满意的!
她如今,放慢脚步,其实就是想要尽快,把整个团队培养起来,日后让他们能够做出有效突破,而不是只是她的辅助。
比其她一人独占高峰,一览众山小,吴桐更愿意,代领更多优秀的人,齐头并进,无论是材料,还是其他,一个人的力量,再厉害,再无敌,也会是有限的,科研的进步,是需要千千万万同道者的进步,推动前进的。
“考虑过以高分子聚合物来进行入手吗?我们需要的这种物质,需要极具有通透性,具有优秀的性能同时,还要对锂枝晶进行高效遏制!”
从实验数据阅览,和众人的研讨中,吴桐的推演,一直未曾停歇,并且,随着充足信息和数据的积累,以及她在这个版块储备知识的思维碰撞,还算清晰的版块出现在吴桐眼前。相较于之前的研发版块,这个课题,其实对于吴桐来说,并不算有太大的难度。
材料研发,本就是她的拿手板块。不过,她这次是尝试以带学生的状态,对团队的研究,进行启发。所以,吴桐虽然已经有了清晰的正确方向,但是,却没有直接托盘相告,而是给团队成员进行定向的指导提示,让他们继续补充实验研究。
吴桐的从容不迫,出于头脑风暴,开动大脑,奋力思考中的研究团队可能没太大感觉,或者说,吴桐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吴桐目前胸有成竹的状态,对他们来说,才是正常的。
但是,一旁以旁观角度的成老,却是看得很明,他含笑看着吴桐,在适应着为人师表和团队领导者的身份,以高屋建瓴的高度,去点拨着团队成员的研发。
“带团队和带学生的感觉怎么样?”成老轻声以耳语的声音,笑问吴桐。
“和自己做研究实验,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吴桐压低声音含笑回答,她自己做研究,只管大刀阔斧,直奔着正确方向,不断的推平前方的困难关隘,勇往直前直奔研发成功的结果去就是了。
但是,指点团队,就是带人登山,还要给他们规划好仔细路径,注意着他们不要走歪了,随时在他们要出界的时候,将他们导引回正确方向“深感责任重大!”
这会儿,吴桐很能体会她之前的老师们,对她的心情了。怕她走歪,苦口婆心,战战兢兢,“老师,您刚带我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
“肯定不能例外!”成老想想自己当年的心情,比现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吴桐的资质,可是比这群小家伙们要超群太多,他当时,骄傲自豪自己有了个天资超群的幼徒,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生怕又一丝一毫的差错,将吴桐引入歧途了!
但是他那会儿虽然有压力,但是吴桐出色呀,几乎都不用他怎么费力指导,水平就蹭蹭蹭的飞升,让吴桐现在来指点这些小家伙们,还真的是有得磨吴桐的耐心。毕竟,不能指望这些人和她一样,一点就透!
这些家伙,还真的是幸运,能够得了吴桐的耐心!他们应该庆幸,遇到的是吴桐。不是所有天才,都有这份博众引导的耐心,多数的天才,都是桀骜不驯更多,耐心指点他人,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具备的品质。
很多时候,出众的天才,往往并不适合为人师表。吴桐能够不以自己的理解力要求这些家伙,实在是这些小朋友们的幸运!
“辛苦老师一直为我费心!”吴桐笑得不好意思,开始为人师表,吴桐逐渐能够感同身受,也就对自己的师长们,更加的心存感激,感谢他们,不曾嫌弃她的任性,她的不羁,给了她最宠粉的信任和支持,也给了她最好的包容和理解,让她能够自由发挥所能,自由无拘束的成长。
可以说,她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师长们倾力支持,是脱不开关系的!
“能遇到你,也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幸运!”成老笑得开怀,他手快一步,机缘巧合,厚颜受一声吴桐的老师,已经可以列为此生最骄傲的事情之一,也是他此生最幸运的事情。
“关于锂负极材料,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明确研发思路?”从容不迫的底气,来源于绝对认知的自信,所以,成老不免有这个猜测。
“大致思路已经有了,团队里的路子没有走歪,慢慢实验,我尽量放在元旦前搞定!”她会适度调整好带队速度,尽快搞定这个小课题。
然后,腾出来全部精力,去投入可控核聚变这个宏大的项目里。
第383章
成型
有吴桐坐镇,以正确脉络指引方向,关于新能源电池锂负极材料的研发,进度肉眼可见的喜人。经过不断的实验,推论,调整,最终研究团队在陶然和阮成旭的主理下,将目光放在了c2h6osi,二甲基硅油之上。
这是一种在药品、日化用品、食品、建筑等各领域均有应用高分子聚合物,在吴桐引导下,研究团队发现,当二甲基硅油在特殊合成手段处理下,再以旋涂的手法,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内进行操作,形成镀膜后,会对锂枝晶穿梭效应,起到有效压制作用,从而使锂负极材料,真正的发挥优秀性能。
二甲基硅油外观,无色透明的挥发性液体至极高黏度的液体或硅胶,无味,透明度高,具有耐热性、耐寒性、黏度随温度变化小、防水性、表面张力小、具有导热性,导热系数为0.134-0.159w/(mk),透光性为透光率100%,二甲基硅油无毒无味,具有生理惰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吴桐想带着研究团队一起做这个项目的消息,指令传下去自然是让研究团队一众欢愉。做了那么久新能源电池,要说他们不想在这方面亲手做出质的突破那是虚言。只是相对于吴总,他们的速度堪称拖后腿,一时之间,他们羞于提起。
但是,现在,吴总乐意带着他们一起做,相当于他们求到了巅峰导师亲手指点,这个机会,他们若是不能把握利用好,那就真得是暴殄天物!
吴桐拉起了项目初始研讨会,几位核心团队成员把握着机会,畅所欲言。
“锂是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也有着致命的威胁。在充电的时候,回到负极的锂离子永远不会如人所愿那样老老实实,再度变回锂金属层,而是会向开花一样,形成一个美丽而致命的树杈。”想到这一年实验中中遇到的拦路虎,陶然就不由牙疼。
这种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还原时形成的树枝状金属锂,被头疼的科研工作者称之为锂枝晶,但是锂在负极侧出现时锂的形态不一定是锂枝晶,统称为析锂。
“锂枝晶生长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破坏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
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会随着不断充电而不可遏制的继续生长,最终就会像锋利尖锐的叉子,刺破隔膜,接触正极,这种状态下,和一根电线连同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没有区别,直接短路都是小问题。
有机的电解液都是易燃物,锂枝晶的形成会刺穿隔膜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引发燃烧爆炸。“阮成旭配合得当,将问题仔细剖析。
“锂枝晶经典案例,远的不说,当年的moli公司,他们的产品差一点创造了历史,但就是因为用了锂做负极,结果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结果导致ntt手机被召回,一度导致了moil公司的败落,后期宣告破产被收购,也和这个有莫大的关系!
因
为这个原因,锂金属做负极就被工业界抛弃了,因为枝晶生长造成的短路问题,让电池变成了燃/烧弹,“炸垮”了一家市值百亿的上市企业。一个致命缺陷导致一家大型公司衰落,还当真是凶猛啊!”
相比之下索尼就很聪明,直接用石墨做负极,推出锂离子电池迅速占领了市场,也就有了索尼的兴起!只是,替代品终究是替代品,上限是存在的。
“现在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以石墨负极为主,我们通过产物lic6计算可得,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不计较成本的话,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石墨烯技术将这个数字变成747mah/g。
但是,相对于锂的容量是3860mah/g,十倍的差距,从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直观感受下的,若是我们能在这领域做出突破,未来的前景,会是多么广阔!”
这个差距,正式吸引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无数材料研究室,飞蛾扑火,趋之若鹜,在锂电领域,不断前仆后继,投入重金尝试实验的原因所在,那是代表着上千亿,市场前景的庞大诱惑。
国际上,无论是私人公司板块,还是国际层面的版块,都没有停止,对锂金属做负极材料的研发。
“我们最开始的实验,也是类似的安排。从基本采用95.7%的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开始,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丁苯橡胶(sbr),集流体为铜箔。
石墨层在不同厚度上逐步趋向于优先,在90微米,正极活性材料使用lifepo4,集流体为铝箔。
至于隔膜,用的是celgard2325的三层隔膜,厚度也是在实验中测试出来的优选,25微米。这也是目前的主流!”
“所以,我们还是要在负极材料涂层薄膜上找出路!”这一年多的研究,他们也不是白干活的,“我们在这里,也做了多次尝试”
既然是集思广益,大家也都不怕出丑,各种想法逐一汇报而出,畅所欲言,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千奇百外的角度,不由得让吴桐和一起参与会议的成老含笑。
科研,需要这样的头脑风暴,活跃思维。科学用脑,要学会科学思维。这样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还能有所创造。科学研究,本就是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当然,另一方面,还要求科研工作者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干,来不得半点虚伪,科研容不得造假和胡来!因为胡来,付出高昂代价海里去了!
“锂离子电池怕水怕氧,常用的表征sei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
“常规的透射电镜法呢?”有人举手,尝试问询,“我来抛砖引玉!”
吴桐轻轻点头,她记得这位,大师兄章邵明推荐过来的学生,虽然还有些青涩,但是据陶然和小师兄的观察汇报,学习态度是端正认真的,天赋也可以,值得培养,前不久,被吸收进入了核心团队。
第381章
引玉
“我们尝试过,但是由于高能粒子的照射,容易引起sei及电极结构的破坏;虽然低温冷冻电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在实验中无法使用常温电解液,也无法实现原位观察。此外,这个过程中用到的设备过于昂贵,不具备推广价值!”陶然直接给出正面回复。
这个实验他们尝试过的,利用各种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理解锂枝晶生长的演化过程,一直都是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法门,他们自然不会错过尝试!
他们的新能源电池研发是要面向于市场的,即贵且费的方法,就不适用了!他们要寻求的是,能够有效遏制锂枝晶生长,且单位代价要相对物美价廉,且还要能够长时间供电,才能适用于作为真正新能源电池,去推广面向大众。
实验室的方法,其实很多都是存在于理想数据中,不具备推广价值的。
“我和成旭尝试了,前期利用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对锂离子电池多种负极材料sei膜成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i膜成膜电位比金属锂沉积电位更正的特点,设计了两步法研究锂枝晶的实时原位观察实验!”
一年多的研究,还有吴桐偶尔请教指点,陶然和阮成旭可以说,他们在新能源电池,特别是锂电池版块,有了长足的长进,这个实验设计方案,就是他们目前的收获反馈。
“我们通过利用ec-afm实时研究以碳酸乙烯酯(e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为基础电解液的sei膜的生长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位锂枝晶的生长观察!
通过对这两种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的杨氏模量、cv图谱及eis阻抗谱分析,结合xps光谱分析,我们发现fec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中含有较多的lif无机盐,由于lif具有较好的硬度和稳定性,使得sei膜具有较高强度,能够一定范围内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阮成旭补充着完整实验的介绍,这是他们的进步,可以说是目前走在了国际还算优秀的范围,但是,依然没能彻底解决锂枝晶穿梭效应这个问题!
新能源锂电池,这是相当热门前沿的版块,且极具有价值!
锂电池为何拥有这样让人前仆后继,为之沉迷的魔力,其实,都是离不开,围绕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能量密度。
单位体积内包含的能量,称之为能量密度。转化为电池上来表述,提升能量密度,便是衡量一块电池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科研界和工业界一直以来的不断追求!
甚至于在国内的十--三--五规划中,上面就成做了明确的规划,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而其中最核心的一道红线,便是要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300-350wh/kg。
这是上面大方向的方针规划,吴桐和研究团队,都想要为这个规划,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不知他们团队,对这块大蛋糕诱惑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全国范围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做锂电研究的,都不计其数。
在目前的实验室内,锂硫电池惯来是主流版块,但是经过他们不断的实验排除,再有请教吴总的指引,最终,他们的目光,还是放在了锂负极这个,曾经引起轩然大波,被多数放弃的领域,
这倒不是他们哗众取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是,锂负极这个领域,实在是极具有价值!
但凡,锂枝晶的问题能够被他们成功干掉,那些炒得火热的概念全都得一边去,给他们的锂负极电池让路。
不为其他,只为锂金属负极具有最低的电化学势-3.04v,更不要说高达3861mah/g的比容量。
用锂材料做负极,十倍石墨电池的理论储能效果,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可以说是全方位,碾压石墨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
而且最诱人的地方就是,一旦解决了锂枝晶生长问题,甚至不需要对现有的电池进行很大的设计改动,可以直接将现有的普遍石墨负极材料替换掉,都能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飞跃提升!
若是他们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突破,未来他们可能很快能够用得上,能够待机一到两周的手机和电脑,能够轻松跨越目前闲置,可以以千公里起步的电动汽车,从而充分环节,国内进口石油的局面,这是上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布局之一。
吴总和他们,都想在这个领域,做出超越性的突破。
不谈功成名就的荣誉,就只单单这个研发专利,所带来的专利使用费分成,都能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很可能实现经济自由,不用再为金钱问题所犯愁,他们的自由经费,必然也能大幅度攀升,未来,做实验,很可能缩手缩脚。
虽然,现在他们在吴总的实验室内,吴总研究所内的设备,已经相对比很多实验室,足够的先进,但是,这不影响,他们想让实验室更好。
若是说普通人对车、房,金银珠宝有着巨大的追求,那么,他们就是对各种先进实验设备,梦寐
以求,那是比金钱美色,更让他们怦然心动的存在!
会议室内的气氛,随着阮成旭和陶然的解析发言,逐步走向高潮,每一个成员,可以说,都积极踊跃发表了他们的想法,以及这么长时间,学习研究下的感想。
吴总在做,他们当然要积极表现,若是能够得到吴总的一丝半点儿指导,未来他们的研发路径,能够顺利不知多少个层级!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能主动踏入这些天坑,且还在不断进取中,他们就并不是单纯为了学历而学习,而是在真正的学习中,摸到了这些学业的神秘和乐趣所在,也是真真正正还算喜欢本专业,对自己的专业极具有兴趣,才是支持他们走到现在的动力源泉。
无人不想,更进一步!
第382章
从容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仅他们现在福利待遇相较于其他毕业生半点儿不差,甚至可以说是优越,而他们从事的事业,一如他们在学校象牙塔的单纯,没有所谓的勾心斗角,有且只有不断的学习上进,还有明确的方向指引,他们很珍惜,目前的一切。
“无论是锂硫电池,还是处在科研概念阶段的锂空气电池,其实都绕不开锂枝晶这个致命问题。如果我们能把锂枝晶的问题,在负极材料上得到解决,很多实验,甚至不用对以往的设计做出太大的改动,直接更换负极材料就可以了,就可以继续进行,这个想法很漂亮!”
听到最后,吴桐总结发言,关于团队目前选定的方向,她是认可的,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方向,当然,也是目前这个领域中,虽然曾经引发悲催实践,曾被人放弃淘汰,却依然有人在研究的原因所在。不过,团队里,独立成长做了这么多,从他们的讲述讨论,结合之前她看的数据,吴桐掌握团目前实验进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团队成长欣慰。
说实在的,这一两年,虽然团队成立,但是大多数她都处于项目攻克中,所以整个团队依然从事的,多是给她打辅助,兼学习掌握成果进展的过程中,能够在这样堪称繁重的学习任务中,顶着压力上,主动能观的做出这些进展,吴桐对团队的氛围,还是很满意的!
她如今,放慢脚步,其实就是想要尽快,把整个团队培养起来,日后让他们能够做出有效突破,而不是只是她的辅助。
比其她一人独占高峰,一览众山小,吴桐更愿意,代领更多优秀的人,齐头并进,无论是材料,还是其他,一个人的力量,再厉害,再无敌,也会是有限的,科研的进步,是需要千千万万同道者的进步,推动前进的。
“考虑过以高分子聚合物来进行入手吗?我们需要的这种物质,需要极具有通透性,具有优秀的性能同时,还要对锂枝晶进行高效遏制!”
从实验数据阅览,和众人的研讨中,吴桐的推演,一直未曾停歇,并且,随着充足信息和数据的积累,以及她在这个版块储备知识的思维碰撞,还算清晰的版块出现在吴桐眼前。相较于之前的研发版块,这个课题,其实对于吴桐来说,并不算有太大的难度。
材料研发,本就是她的拿手板块。不过,她这次是尝试以带学生的状态,对团队的研究,进行启发。所以,吴桐虽然已经有了清晰的正确方向,但是,却没有直接托盘相告,而是给团队成员进行定向的指导提示,让他们继续补充实验研究。
吴桐的从容不迫,出于头脑风暴,开动大脑,奋力思考中的研究团队可能没太大感觉,或者说,吴桐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吴桐目前胸有成竹的状态,对他们来说,才是正常的。
但是,一旁以旁观角度的成老,却是看得很明,他含笑看着吴桐,在适应着为人师表和团队领导者的身份,以高屋建瓴的高度,去点拨着团队成员的研发。
“带团队和带学生的感觉怎么样?”成老轻声以耳语的声音,笑问吴桐。
“和自己做研究实验,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吴桐压低声音含笑回答,她自己做研究,只管大刀阔斧,直奔着正确方向,不断的推平前方的困难关隘,勇往直前直奔研发成功的结果去就是了。
但是,指点团队,就是带人登山,还要给他们规划好仔细路径,注意着他们不要走歪了,随时在他们要出界的时候,将他们导引回正确方向“深感责任重大!”
这会儿,吴桐很能体会她之前的老师们,对她的心情了。怕她走歪,苦口婆心,战战兢兢,“老师,您刚带我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
“肯定不能例外!”成老想想自己当年的心情,比现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吴桐的资质,可是比这群小家伙们要超群太多,他当时,骄傲自豪自己有了个天资超群的幼徒,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生怕又一丝一毫的差错,将吴桐引入歧途了!
但是他那会儿虽然有压力,但是吴桐出色呀,几乎都不用他怎么费力指导,水平就蹭蹭蹭的飞升,让吴桐现在来指点这些小家伙们,还真的是有得磨吴桐的耐心。毕竟,不能指望这些人和她一样,一点就透!
这些家伙,还真的是幸运,能够得了吴桐的耐心!他们应该庆幸,遇到的是吴桐。不是所有天才,都有这份博众引导的耐心,多数的天才,都是桀骜不驯更多,耐心指点他人,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具备的品质。
很多时候,出众的天才,往往并不适合为人师表。吴桐能够不以自己的理解力要求这些家伙,实在是这些小朋友们的幸运!
“辛苦老师一直为我费心!”吴桐笑得不好意思,开始为人师表,吴桐逐渐能够感同身受,也就对自己的师长们,更加的心存感激,感谢他们,不曾嫌弃她的任性,她的不羁,给了她最宠粉的信任和支持,也给了她最好的包容和理解,让她能够自由发挥所能,自由无拘束的成长。
可以说,她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师长们倾力支持,是脱不开关系的!
“能遇到你,也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幸运!”成老笑得开怀,他手快一步,机缘巧合,厚颜受一声吴桐的老师,已经可以列为此生最骄傲的事情之一,也是他此生最幸运的事情。
“关于锂负极材料,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明确研发思路?”从容不迫的底气,来源于绝对认知的自信,所以,成老不免有这个猜测。
“大致思路已经有了,团队里的路子没有走歪,慢慢实验,我尽量放在元旦前搞定!”她会适度调整好带队速度,尽快搞定这个小课题。
然后,腾出来全部精力,去投入可控核聚变这个宏大的项目里。
第383章
成型
有吴桐坐镇,以正确脉络指引方向,关于新能源电池锂负极材料的研发,进度肉眼可见的喜人。经过不断的实验,推论,调整,最终研究团队在陶然和阮成旭的主理下,将目光放在了c2h6osi,二甲基硅油之上。
这是一种在药品、日化用品、食品、建筑等各领域均有应用高分子聚合物,在吴桐引导下,研究团队发现,当二甲基硅油在特殊合成手段处理下,再以旋涂的手法,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内进行操作,形成镀膜后,会对锂枝晶穿梭效应,起到有效压制作用,从而使锂负极材料,真正的发挥优秀性能。
二甲基硅油外观,无色透明的挥发性液体至极高黏度的液体或硅胶,无味,透明度高,具有耐热性、耐寒性、黏度随温度变化小、防水性、表面张力小、具有导热性,导热系数为0.134-0.159w/(mk),透光性为透光率100%,二甲基硅油无毒无味,具有生理惰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