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46节
  大骂他狡猾,嘿嘿先下手为强,为了海舰发展,他被骂两句,又如何!
  第369章
  宁辽
  一次生,二次熟,家里人这是第二次参与疗养,表示还算熟悉疗养流程了,让吴桐放心去忙,玩,他们还不会吗?
  还有熟悉的人跟着,那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有桐桐在,他们的待遇差不了。
  只是,这次不知道能不能和桐桐一起?
  不能也没关系,桐桐的研究重要,还是以正事为准。从现在,到九月开学前夕,他们还有半个月以上的游玩时间,可以对绿岛展开深度探索赏游。
  桐桐给他们创造的高待遇,他们得好好地用好,也不浪费桐桐的努力和一番心血。
  “桐桐,我们会顾好自己!”金永庆代表一家人表态,可不能让桐桐忙着大事,还要挂心他们,那他们也未必太不争气了!
  吴桐的专机,抵达绿岛专用机场,李怀敏亲自接机。
  “吴总,欢迎莅临,欢迎莅临!”李怀敏上前与吴桐握手,热切欢迎。
  “李领导,接下来就交给您安排,我全力配合!”吴桐把准话撂给李怀敏,随着李怀敏上了接机的车,车子几乎稳得让人察觉不到发动的悄然启动,载着一行人奔向目标方向。
  “吴总,是否需要休息下?”李怀敏问询,他们今天的第一项安排,本来是安排吴桐入住这边的疗养基地,让吴桐休息一下,
  再做其他安排。
  “咱们还是直奔主题吧,我来这里是做事的!”吴桐直接道,一路都是在歇着,以她的身体素质,影响微乎其微,可以立即开展工作,吴桐也就不和李怀敏客气。
  “那咱们就直奔宁辽舰,我先带您做个参观!”研发之前,他们想先让吴桐,对目前的宁辽舰,有个具体概念。这是备选安排,也都是准备好的。
  “行,咱们先去看看宁辽号这个大家伙,然后我想对宁辽号整体资料做个详细了解!”吴桐说着她的想法,想要对宁辽舰进行改进优化,她势必要对宁辽舰了若指掌,并且在推衍空间建立起完善的模型,才能更好的去进行改进推导。
  “好,没问题,吴总,这些都是安排好的!”这些都是吴桐提前和他们说明过的,他们自然不会拖后腿,安排的妥妥当当。吴桐越是上心,他们越是高兴,这是在为他们海舰的蓬勃发展蓄力!
  “宁辽舰如今在绿岛停泊,咱们上去后,宁辽舰会前行,让您对宁辽号的工作,有个更明确的认知,咱们接下来,直接乘坐专机前往江城707研究所,那边是咱们的战舰摇篮,最详细的资料,都在那边!”
  宁辽舰的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前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
  九九年,国内费尽周折购买了瓦良格号。
  本世纪02年三月四日抵达滨城港,05年4月26日,开始由海舰继续建造改进。
  当时,海舰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将其改造成适合国内使用,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吃透其中的技术,借鉴延伸,建造属于中华自己的国产航母。
  誓言犹在耳边,从入港到如今,十年磨一剑,才有了吴桐他们眼前的大家伙。
  宁辽舰是个当之无愧的大家伙!
  吴桐来之前了解过它的简单参数,整体舰身长达304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的长度,水线281米,相当于九列火车厢的长度,宽75米,这是二十五辆汽车并排的宽度,单单整个飞行甲板,都长三百米,宽70米,总高度60米,这是二十层楼的高度。
  听这些数字,很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这么说吧,在飞行甲板下,还有20多层,最热的机舱有四五十度,最冷的甲板气温在零下,这20多层,从上到下巡查一遍,基本就能经历从冬到夏的气温变化。
  而且,舰艇内部有3600多个舱室,除了放置各种设备仪器,还有巡航战-士们生活的区域,里边有食堂、洗衣房、健身房、小超市、邮局等,内部设置特别丰富,别说新兵到了舰上经常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连设计航母的总师,还闹过迷路的事儿呢!
  曾经有个比喻,假如一个婴儿在“辽宁舰”出生,一天换一个不同的房间去探险,等他每个房间都去一个遍,基本就10岁了。这个贴切的比喻,足能说明“辽宁舰”究竟有多大了!
  真正置身在着诺大的母舰之上,才能真正感受到航母的宏大规模。
  “吴总,这就是咱们的宁辽舰!”登上宁辽号后,站在舰楼最高处,将整个飞行甲板和宁辽号揽入眼中,李怀敏为吴桐介绍道:“宁辽舰的排水量为54500吨,满载排水量为60900吨,载重量6400吨!”
  这些数据,由吴桐耳中,化为对应的理解。
  排水量是指船只在水中所排开水体的重量,是衡量船只大小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满载排水量是指船只在满载状态下所排开水体的重量,包括船体、动力装置、燃料、弹药、食物、人员、货物等所有物品的重量。载重量是指船只在满载状态下除去自身重量外所能承载物品的重量。
  “咱们现在最大航速达到了30节,相当于每小时55.56公里,比一般的客轮快一倍多。目前,宁辽舰预期续航距离达到了8,000海里,相当于14,816公里,相当于从上京飞到巴黎再飞回来。宁辽的耐力时间达到了45天,相当于可以在海上连续执行一个半月的任务!”
  “目前,咱们宁辽舰配备了”
  这些都是他们海舰,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最终带来的进步。
  只是,相对于海对面的核动力航母,高大十万吨起步的排水量,动力系统先进,适航性能优异,反应堆的堆芯寿命为13~15年,更换一次燃料可航行80~100万海里。可在海上停留数月不需补给,较强的自持力,仍然还有诺大的差距。
  这些差距,或许在日常可能不是太感触,但是,真正的战时,误差就太过巨大、这会是明显的致命弱点!
  第370章
  大义
  战机再强,目前也不是无限续航。
  尽快造出属于他们的超续航航母,为他们的战机,有可靠的停靠补给,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一步,他们要是顺利迈过去,上面在深蓝的布局,就彻底的稳住,他们海舰也真的是彻底的稳住基本盘!
  这一步,自然是越快到来,越好!
  海对面的航母,已经是倍数级别,甚至参与了实战,他们的航母,才刚刚入水,还没正式服役,这里面,是几十年的差距,想要追赶,真心地不容易!
  但是,现在,他们请来了吴桐,李怀敏对此,抱有深深的期待!
  增大载重量,增强续航、增强战斗力吴桐已经了解到海舰一方迫切的需求。
  “我尽最大努力!”吴桐不敢说,自己能对目前的航母有多大贡献,但是,她想,她会全力以赴,做到她能做到的极致,这是她一贯以来的追求。
  详细的参观了解了一番宁辽舰,特别是宁辽舰的工作环境,吴桐带着建立的细致模拟,直接在宁辽舰上机,海上直升机载着他们抵达来的时候的专用机场,专机已经准备好,载着吴桐和随性的李怀敏一行人,再次直冲云霄,飞向江城研发中心。
  超耐续航,超巡航速度,专机悄然间彰显出来的技术,都是让李怀敏羡慕的存在,提前享受了两年吴总协同那位陆总的助力,是真真正正的躺赢,吃了不知多少红利,就这,还有脸面跳脚,为他邀请吴总的事?
  便宜都想他们占着,想什么呢!全面发展,深蓝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他们的航母,未来深蓝之上,他们准备停靠在什么地方?
  “吴总,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江城深蓝707研究所负责人,徐工与抵达的吴桐汇合。
  在成功邀请吴桐加盟,得到上面许可后,海舰一方将吴桐的资料,调阅给了徐工,让他对未来合作者吴桐,做个充分了解。
  不看不知道,一看骇一跳!
  在看过吴桐的秘密资料之前,徐工对吴桐的印象,是鼎鼎大名的天才数学家,国家顶尖人才,少年成名,这两年更是成果巨大,大会堂成了她学术报告会的专场。是让多少家长,羡慕向往的满分孩子!
  说实话,了解吴桐之前,他也曾感慨,若是他家孩子能有这样的能耐,这辈子,他以身报国都知足!
  但是,当他接触到吴桐的保密资料后,更是瞠目结舌。
  吴桐的数学成就,已经超乎人的想象,但是,在这样卓绝的成就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多的保密战果,吴桐之能,还要在他们的固有认知中,再次翻升!这样的年轻顶尖人才,可以说是前无多少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无外乎,海舰把希望,寄托到了这个还能称之为孩子的年轻学者身上,她,代表着奇迹!她的存在,就是国内最高绝密!
  “您谬赞了,我才是真正久仰您和707所的大名!”从绿岛飞过来的专机上,李怀敏详细的为她介绍了江城深蓝707所,吴桐是真正对这里的辉煌,如雷贯耳!
  707所始建于1958年,主要承担舰船总体研究、设计、开发的任务,尤以舰船总体系统工程见长,是“唯一同时承担水面、水下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任务的核心科研单位”,这里也是鄂省的骄傲。
  《瞭望东方周刊》还披露,中华在1966年开始设计的第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即051型,当时就是由深蓝707所牵头总体设计,全国22个省的100多家单位参与。051型曾是中华海-军的主力舰只。
  此外,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新一代两型驱逐舰也是在707研究所诞生。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新一代两型驱逐舰研制,历经十年努力,到本世纪初研制完成。中华因此成为世界上继海对面、隔壁老毛之后,第三个能自主研制国产化的编队区域防空型驱逐舰的国家!
  “宁辽舰”的改建工作也是在这里完成。
  整个团队加班加点,用15个月的时间,就干完了30个月的工程量,不仅把前期的时间“抢”回来了,也为后续更多更重要的试验工作留下了充分的时间。据李领导沉痛悼念,工程启动以来,同一部门的同事中,十余位因为工作原因而牺牲,这是无声的浴血奋战!
  紫阳湖畔,深蓝重工701研究所,宁辽舰、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等,国内上百型千余艘的主战舰艇都是从这里设计研发,驶向万里海疆。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战舰的摇篮”。
  这一切的辉煌,都源于深蓝707所的不懈努力,是他们这些先辈,奠定成就的辉煌!比起这些先辈,从零到有的奋发,吴桐无疑更加谦逊自己的态度,她还差得远呢!
  “我们是先行者,你是继任者,未来,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徐工无限感慨,笑着引着吴桐向研究所内走去,这里的保密森
  严,一如之前的航空研究所,随行人员大多留在了外面,只有蔡毅和安雯书以随身助理的身份,能够跟随。
  最核心的资料室,更是只有徐工和吴桐能够进入,连李怀敏,都被隔离在外等待。
  “这里是宁辽舰所有的核心资料,这部分,是你刚才问过的发动机资料,宁辽舰目前所采用的是隔壁的原型,以2台67,500马力的蒸汽涡轮发动机和8个330吨的燃气轮机为核心动力。这种发动机技术虽然已经有些老旧,但是其优点在于可靠性强、维护成本低!”
  了解到吴桐攻克的重点,徐工详细的为吴桐解说道。
  虽然不知道,吴桐是否能够在燃气轮机上,如她在航发发动机上表现卓绝,但是看过吴桐的履历,谁能不对吴桐的奇迹报以希望?
  特别是,在他们航母研发如今举步维艰的进程上,任何希望,他们都会慎重对待,不会忽视!
  所以,徐工对于吴桐的到来,是抱以期待,并不觉得,吴桐的道来,是抢夺他的位置那些狭隘的之类的。民族大义,优先在个人利益之上,这是铁则!
  第371章
  艰难
  徐工心里早就下定决心,但凡吴桐在这个版块做出突出贡献,他立马打报告,给吴桐当助手,给她打下手又如何?
  完成他们的航母梦,才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其他,于他们这群纯粹爱国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可被忽略的存在!
  吴桐翻阅着手里的燃气轮机资料,迥异于航发发动机的设计理念,让她不由得为自己之前的念想羞愧。
  应下了李怀敏的请托,吴桐在上京,准备着学术报告会的同时,也做了不少研究学习充分准备。《舰艇原理》、《舰艇动力装置原理》、《水面舰艇设计新技术》、凡是所能收集到的,关于舰艇方面的资料,她几乎都研究了一遍,基础打得牢固。
  真正进入这方面的学习,吴桐觉得,她最初答应的时候,有一点儿托大了。
  舰艇这方面,和吴桐这两年深耕的航天航空器版块,真不是一个路子。只单单她关注的重点,宁辽号航母所用的大型柴油发动机,就和航发发动机,有着本质的区别!
  航空她现在玩得驾轻就熟,一看到机翼,她的识海中,便能踊跃而出,生成了一系列翼面涡流的设计和研发理念;一看到机腹,她就能直接开始考虑升力体布局、气动布局,怎么样能够更完美,再看到全动平尾,吴桐几乎能自发的开始推演操控、电传系统
  一些简单的数据和设计,吴桐可以不假思索,就能立即给出结果和推演,这几乎都快要化为习惯成自然的本能,在她的意识里,已经充分具备了属于航空航天的知识逻辑链条,这才是吴桐这两年最大的收获。
  但是,对于舰船版块,她真得,还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理论表面基础,只是,记住了那些理论,真正联系到实际运用,还差得有些距离!
  什么时候,她在航母上的研究,能够像航发上一样,如臂使指,才算是真正的大成!
  燃气轮机,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技术领域,其复杂程度,半点儿不输当时的航空ws发动机!
  万变不离其宗,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燃气轮机在空气和燃气的主要流程中,只有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涡轮这三大部件组成的燃气轮机循环,通称为简单循环,大多数燃气轮机均采用简单循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