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29节
  周文平春风和煦的送走李轶生,估摸了下时间,那位热爱当夜猫子,觉得夜晚灵感最佳的先生应该还没休息,他拨通了越洋电话。
  “怀尔斯先生!”周文平称呼道,“在夜的深沉中向您问好,我是周文平。”
  安德鲁怀尔斯,费马大定理证明者,数学界的诺奖,菲尔兹奖特殊奖章获得者,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主任,数论方向的国际顶尖大牛。曾经来访过京大。在这位面前,他也是后进之辈。
  “哦,周,你那边是还是可怜的上午工作时间,夜晚的美妙,你暂时还无法体会。”安德鲁怀尔斯的声调带着些打趣的抑扬顿挫,“你们中华有句话,叫做没有事情不登三个珍宝的殿堂,有什么事是我能做的吗?”
  “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您这话说的我汗颜,不过还真有件事情需要麻烦您!也是告诉您一个让人高兴的消息,周氏猜想被证明了,已经经过我和京大另一位教授的验证,完美严谨!这一篇有趣的论文需要您帮忙和annmath那边沟通下,可以的话,尽快见刊!”
  第66章
  过稿
  周文平先纠正了下那句让他觉得难受的谚语,中华传统那些优美的句子,用英文一翻译,总归是失了意境。他没有多做别扭,直接进入主题。
  “哦,周氏猜想被证明了?这真是个有趣的好消息,陶应该也会很感兴趣的。你证明的吗?哦,不对,你证明的话,你的名字不需要我特殊沟通!包括你的学生!”周文平在国际上也有不小的名声,他的稿件,应该会被数学年刊慎重对待,优先处理的。
  顶刊的骄傲,也是要看在什么样
  的人面前。
  “是的,不是我,是一位刚刚十六岁,非常优秀的小姑娘,我们中华人,上京大学今年的学生!”周永平并不遗憾,不是他证明的。他们终将老去,后继有人,才是中华兴盛的源泉。
  “十六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证明了周氏猜想?mygod,真是个让人疯狂羡慕的年纪,又是一个陶吗?
  好的,我明白了,我也希望尽快能够看到这样美好的证明,数学的进步消息,总能让人开怀高兴,借你们中华一句话,今晚当饮一杯,我要去醒红酒了!为年轻干杯!cheers!祝数学永远年轻!”
  “cheers!”这位先生的心态,也是让人佩服的。他就不纠正,今晚当浮一大白这句了!
  陶哲轩啊,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数学金牌;16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学位;17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硕士学位;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2006年31岁时获得菲尔茨奖、拉马努金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2008年获得艾伦沃特曼奖
  他也无比的希望,吴桐这孩子如陶哲轩一般璀璨耀世。京大和中华出一个陶哲轩,中华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将会更加掷地有声!
  周文平挂断电话,拿着论文,转而去了数院院长办公室。好苗子需要好的土壤,配好的待遇,这些是他们做老师该安排好的。
  另一端,安德鲁怀尔斯,打开电脑搜素预印网站arxiv,只可惜没有收到想要的论文,数论世界还是那么千篇一律,不是他期待的新进展。
  中华小朋友就是这点儿不太好,没有第一时间上传arxiv的习惯,有机会见到这位年轻的小朋友,他务必要提醒她这个事情。
  按捺着好奇,等次日数学年刊编辑部上班后,一个电话打过去,督促对方找寻论文尽快见刊。很有可能,同行评审环节,他就能提前见到了。
  这世界上,现存的,还有几个比他更资深,懂数论的数论大家吗?
  论文完成,投稿当天的夜间,吴桐邮箱里收到了论文通过即使编辑的格式审查,即将有专业的学术编辑进行审稿,也就是向外同行评审环节的【under-review】。
  她不由赞了一声大树底下好乘凉,她享受了京大的荫蔽。
  她之前查过,在这个环节,好像会被来回打回来修改多次,不过或许是她论文写的还行,还有李轶生老师帮忙把关,这一关,通过的很容易。
  但是,接下来的外审环节,将会是sci最严格的环节,一个证明的判定,不是短时间能够确定的,反复的验算审核,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吴桐对于什么时候见刊,并没有太着急的焦虑。
  或许在见刊之前,她还要经历【revise(修订)】这个环节。
  吴桐继续她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对孪生素数的研究,吴桐在证明周氏猜想的时候,发现了些有意思的线索,只是还是过于散乱,不能连接成为通往彼岸的桥梁。
  吴桐并不着急,继续慢慢的继续着学习和思考。
  做研究本就是这样一个被世人看起来枯燥的过程,只是热爱的人,却是乐在其中。
  时间踏步进入四月,15日,吴桐刚结束一节材料课程,她的电话响了起来。
  “吴桐,在哪呢?”
  “李老师,我在材料学院!”在物院蹭课被抓包后,吴桐不想过于引人注目,换了个方向,去了化院和材料工程专业旁听去了。对于这个板块,吴桐研究的不如数学和物理多。
  不过她并不极端偏爱和偏科,感兴趣的,都有去学,这两块,特别是材料科学和工程,更偏向于应用。
  本来在她的计划里,先花个一定时间做理论知识的积累,有时间再接触应用范围。
  不过,在完成周氏证明,悟道石碑得到滋养力量,多了绝对方向对错的判断,吴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实验应用这个板块,她在图书馆借了些大学化学,材料学,工程学之类的教材,慢慢的研读。这两天有了时间,她开始在这边学院里蹭课。
  她自己学习,在她个人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讲解,与她的思维碰撞,显然效果无疑更好一些。
  “你又跑去材料学院听课了?”李轶生哭笑不得,他们这这边忙得紧锣密鼓的,焦急的等着数学年刊那边的动静,反倒是吴桐这个当事人,居然淡定自若的跑去了材料学院蹭课!
  该说不会是天才小同学吗?这爱好可真广泛,前面听物院的课,这又接触了材料学。
  “看看你的邮箱,应该差不多有数学年刊编辑给你更新新的动态了!算了,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好的,李老师!”李轶生的办公室,吴桐很熟悉了,驾轻就熟就赶了过去。在过去的路上,吴。
  桐打开了自己的邮箱,看了下动态,咦,跳过了【revise(修订)】,投稿状态已经变成了【completed-accept】。
  还有一封编辑的信,【吴桐女士,您好,您的论文稿件已通过数学年刊的审核,可以被收录并刊登在期刊之上,我们计划将您的稿件,请于】
  大致浏览了眼她该做的事项,吴桐收起了手机,进入李轶生的办公室。一进去,吴桐才发现,办公室内不止李轶生一位,还有几位不太认识,但气质神态看起来,明显不是普通人的,李老师这是在待客吗?她来的貌似不是时间!
  第67章
  报告
  刚一看到吴桐刚一踏进办公室,李轶生就不由笑着,快言快语兴奋地道:“恭喜,吴桐,你的论文过稿了,数学年刊为你调整了出版顺序,下月初,你的论文就会见刊。你的评审人之一,安德鲁怀尔斯先生,昨晚致电周教授,对你的论文极为称赞,还给了很高的评价!”
  那可是安德鲁怀尔斯,菲奖大佬,国际顶尖学者,一般人只能遥望的存在。他能与之说上话,都能激动不已,已经成了这孩子的审稿人。
  “还有位审稿人应该是陶哲轩,华人顶尖大佬,他今天在facebook更新发言,也给了极高的赞誉,在今天我见证了数论上的新进步,欢喜周氏猜想得到证明,让我们期待新一期的数学年刊,我仿佛看见了最年轻的菲奖得主更替!”
  “这些前辈过誉了!”这些大佬,她曾经在拜读的资料里看到过,比起他们,她还只是个才入门的末学后进之辈。
  “这就是吴桐吧,小同学很谦虚嘛!不过能证明周氏猜想,发表一篇sci顶刊论文,还是可以高兴高兴的!”周文平正是办公室里所在的一位,笑着赞道。
  “吴桐,我来给你介绍,这是咱们京大数院的院长,京大副校长潘文轩同志,这位是数院副院长、京大数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周文平教授,这位是系主任,这位是”李轶生一拍手,赶紧给吴桐介绍道。
  “各位,这就是吴桐,不用我过多介绍了!”
  “不用,不用,这么优秀的小同学,大家都认识嘛!”潘文轩朗声笑道,上前和吴桐握手。
  以后,这就是他们数院的骄傲,吴桐的基本资料,都是他们看了不知多少遍的。
  本来只以为抢到了一位优秀的cmo,未来可期,谁想到,居然还是位隐藏牌。
  刚签了保送,还没正式入学,已经做出了这么重要成就,隔壁那家,知道消息后,估计眼睛都要红了。哈哈哈哈这可是今年最高兴的事!
  办公室里的领导、教授逐一和吴桐握手,他们学校出了这么一位小朋友,过不几年,可能就是与他们并肩的学者,大家都很是热情。
  “吴同学,做好准备了吗?学校为你在小礼堂安排了一场小型学术报告会,如果可以,明天下午召开可以吗?”潘文轩问询道,如果时间不合适,他们可以再商议。
  “可以的,潘校长!”吴桐认出,这位就是当年那位强势为京大学子发言的校领导。她的证明过程依然存在她的脑海,不需要做什么特殊准备。
  4月16,下午两点,京大小礼堂人满为患。现场横幅拉起,官网滚动庆祝,恭喜我校学子吴桐
  同学证明世界难题周氏猜想,已通过国际顶尖学者认定,并将刊登于sci核心顶刊数学年刊五月期刊!”
  在场过来参与的师生,都是昨天突然接到今天有报告会通知,手快及时抢到席位的,看到那拉起的横幅,还有滚动屏,不由尽皆震惊到不可置信!
  天天天呐他们学校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大神,居然证明了周氏猜想,摘下一颗数论明珠。同样是京大学子,为何相差这么大!
  会议开始,数院院长潘文轩亲自担当会议主持,进行喜悦发言。
  “日前,我校10届学生,吴桐同学,向空悬近二十年的周氏猜想发起进攻,并证明成功,得到国际顶尖学者,菲尔兹奖得主,安德鲁怀尔斯、陶哲轩的认可
  我校欢喜有这样的优秀学子,让我们大家用热烈掌声,欢迎吴桐上台,为大家分享她的证明!”
  吴桐从后台走上主席台,她今天难得稍作整理,白色的丝质衬衫加黑色缕金马面裙,这是吴桐十六岁,金老师和吴同志送她的生日礼物。或许是幼年姥姥亲手做衣服,带着些她那个年代的盘口,偏襟,折裙,这些古典元素贯穿吴桐幼年,来源于吴桐审美萌芽的影响,吴桐偏爱中式服饰。
  十六岁生日,即将踏入成年的前站,也是一个女孩芳华初现的年纪,金老师在会打扮的弟妹徐美凤参考下,特别给吴桐订做了这身古今融合的衣服。上次舅舅给她送衣服,带了过来,吴桐今天把它找出来身上,就像家人陪在她身边。
  而这样的搭配,以后竟成了吴桐每逢出席会议的经典穿搭。
  安德鲁、陶哲轩一个个让人瞩目的名字,再一次让在场师生震撼,等憾然过后,吴桐登场,看清吴桐即使正装在身,也仍然还带着点儿稚气的面庞,终于有反应快的,意识过来,10届,那不就是今年,指的是今年秋天入学那个批次的学生,那个批次不是还没入学吗?
  高考都还没开始呢!
  这是
  有那眼尖被吴桐课堂吊打过的物院学生,已经认出,这不是那位神级未来小学妹嘛!
  切,学校哎吆,这是给自己添光呢!人家小学妹还没正式入学,学校居然扯出来个10届,硬生生和人家拉上关系!
  按理说,他们该唾弃学校这种不要脸的行为,但是,这可是世界难题,周氏猜想证明的重大成果,别说学校,就是他们,若是有机会能够和小学妹扯上关系,那也是挖空心思好不好!
  这么光荣的事情,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做出来的,他们就已经很骄傲了!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学姐,大家下午好,我是10届学生吴桐,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我讲述,周氏猜想,梅森素数分布规律,源于92年”吴桐娓娓而谈。
  第一次登上这样的舞台,有那么多人围观着,不是简单的颁奖,而是需要她全程报告。
  说真的,最开始她还是有些紧张的。无论是今生,还是觉醒的那份记忆中,她从来没登上过这样的舞台,在众目睽睽之下做讲述者。好在,讲述内容是她再熟悉不过,自己的证明过程。
  从最开始的略显生疏,到后面的游刃有余,吴桐适应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完全的脱稿演讲,大屏幕上的ppt,更多是给台下师生演示。
  第68章
  国家队
  这样复杂证明,那么多页的推论过程,居然能脱稿报告,这样的的功底,让在场所有与会者赞叹,不愧是能证明世界难题的天才,只这不经意展示的记忆力,就让多少人望尘莫及。
  “在这里,我们构建了一个特殊引入定理2、定理5,定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梅森素数分布规律,周氏猜想成立,我的报告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一个半小时时间,吴桐将整个讲解过程论述完毕。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学姐,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呵呵这真是太看得起他们了!就问他们在坐的,这样的深奥内容,完全听懂的有几个?恐怕也只有,前排的那几个数院大佬,能够听懂其中玄奥。
  这样专业的学术报告会,不是数院的校领导,也只有面上微笑,心里也得懵。
  若是说最初他们还能听懂一些,到后面,他们就逐渐坐上晕车,成了那些数学语言不认识他们,他们更不认识那些神秘客!
  这样的感觉,他们太熟悉了,不用适应,都能进入状态!区别在于,这一次,晕的更彻底些!
  明明讲得都是中华汉语,还是人家证明好了,掰开揉碎讲述给他们,他们依然一脸懵,他们和台上小姑娘的差距,看来那是鱼与人,云泥之别!
  他们坐在这里,简直浪费了人家小姑娘的费心讲述,人家讲得很好,只看前排大佬时不时颔首,心领神会,就知道了!至于小姑娘试图教会他们,呵呵还是别为难孩子了!
  他们只能做个合格的鼓掌机器,吴桐谢幕的时候,掌声震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