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真相就是摩格屠杀不少边境军民,当年怡亲王、敏郡王、安顺伯遇险,幕后就有准葛尔人的影子。
真相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已经容不下果亲王了!
顾应闻给了一个好借口,再加上最近沸沸扬扬的传言,还要什么证人证言?
死无对证的事情,那必须是上面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大理寺卿眼圈红红:“这果亲王实在是狼心狗肺!”
“先帝时,他连个贝子都不是,还是皇上不计前嫌,封他做了郡王,后来又成了亲王。”
“皇恩浩荡,他竟如此狼子野心,实在是有负皇恩啊!”
顾应闻瞪大眼,这演技,这做派,有点眼熟……
很快,大理寺对果亲王的调查有了结果。
七年前的夏日,果亲王允礼于京城郊外,救下被毒蛇咬伤的摩格。
同年冬日,允礼出巡滇藏,失踪数月,其间前往准葛尔与摩格见面,无人知晓两人有何密谋。
之后,准葛尔在边境频频躁动,摩格还与其亲卫多次潜入大清境内。
允礼与十四王爷允禵关系甚好,一直企图让皇上放出允禵。
皇上登基之时,八王爷允禩与十四王爷允禵因不满皇上继位,谣传皇上篡位,导致至今仍有人疑心皇上之位不正。
皇上宽宏大量,并未过多为难二人,还曾封八王爷为和硕廉亲王,十四王爷为郡王。
可惜,允禩与允禵不思皇恩,其旧党十王爷允?,更在雍正四年起兵作乱。
皇上无奈之下,这才将几人革爵圈禁。
允礼得皇上重用,不但不体谅皇上苦心,还要求释放允禵,皇上如何肯答应?
见无法让皇上放出允禵,允礼便与爱新觉罗·弘历勾结。
允礼四处寻美人图,弘历指使太常寺丞陈沐去江南,将允礼搜寻到的美人拐带至京城。
两人还借原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手,送了刘媛媛入宫,意图用美人计达到其目的。
同时,允礼故意让人放出允禵身患鼠疫的假消息,太后逼迫皇上放出允禵。
皇上命太医为允禵诊治,发现允禵并未染病。
允礼计划失败,又让弘历给允禵下对身体毫无伤害的安眠粉。
哪知,太后身体经不起折腾,在得知幼子昏迷不醒的时候,溘然长逝。
皇上心痛母亲之死,要求彻查允禵昏迷一事。
弘历早在计划开始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所有证据指向刚产下龙凤胎的纯贵妃身上。
幸亏皇上明察秋毫,还了纯贵妃清白。
弘历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用身边人攀诬乌拉那拉家。
若非严大中、刘石江等人爱女心切,寻人寻到京城,真相还不会那么快被查出。
允礼见弘历计划失败,火速将家中的美人图付之一炬。
随后,弘历入宗人府,允礼计划失败,可他贼心不死,竟与准葛尔可汗摩格勾结,再说服十四王爷旧部,多次劫杀敏郡王。
幸而敏郡王命大,侥幸逃生。
没能除去敏郡王,允礼又开始引摩格进犯大清。
幸而天佑大清,准葛尔突发时疫。
摩格为求时疫方子,入京觐见皇上。
摩格在京中,嚣张至极,对皇上和众朝臣傲慢无礼,唯对允礼颇为客气。
皇上为保边境安全,准了摩格的请求,将时疫方子送往边境,摩格承诺永不进犯大清。
可恨允礼狼子野心,竟欲带领府兵前去夺回时疫方子,意图制造边境战乱。
幸而果亲王侧福晋孟静娴深明大义,用药迷晕了允礼,这才让边境维持了几个月的安定。
只可叹娴福晋爱夫情深,竭力为其遮掩,竟让允礼再次欺瞒了皇上。
允礼自请前往雁门关戍守边疆,皇上赐其亲王称号,准其所奏。
然,允礼竟与摩格勾结,准葛尔背信弃义,竟又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岳钟麒将军与皇上派去的援兵联手,把准葛尔打的彻底臣服。
允礼不但不感伤大清在那场战役中死去的将士和百姓,还怜悯准葛尔叛军,多次叹息朝廷手段太狠。
前些日子,允礼回京述职,对娴福晋当日阻他一事记恨在心,多次冷嘲热讽。
娴福晋都忍了下来。
可允礼竟多次对皇上口出怨怼,还想要与寿皇殿的允禵再次联络。
娴福晋担心允礼再犯大错,只能向宗人府揭发其罪行……
延禧宫,安陵容听到这调查结果的时候,笑的肚子疼。
这可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哪是什么调查结果,不过是把民间传言整合了一下。
至于民间传言怎么来的?
那当然是安陵轩根据已有事实,掺了三分假话,放出去的。
安陵轩放出去的流言,都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
放出去多少,要达到什么目的,那都是皇上认可的。
这些传言,把民间对于先帝遗诏的揣测,全部归咎于八爷党恶意抹黑。
皇上爱民如子,忍辱负重,孝悌两全。
孟静娴深明大义。
允礼和八爷党狼子野心!
哈哈哈……
第167章 当年回宫的路走对了吗?
养心殿,雍正听着高无庸的汇报,比安陵容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满意。
这个安陵轩做事,真是深得他心。
据说,已经有百姓请愿诛杀允禵、允禩和允礼。
对八爷党抹黑皇上的行径,百姓尤为愤慨。
数日之间,皇上的声望达到顶峰……
永寿宫,甄嬛盯着假死药,再次落下眼泪。
跟她预想的不一样,皇上居然要用流言杀死允礼!
“槿汐,百姓愚昧,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恐怕就连爱敬允礼的将士,都要对他生了疑心。”
“皇上不仅要杀了允礼,他还要允礼承担千古骂名,他好狠的心!”
几日之间,槿汐的白发又多了许多,眼神里的疲惫遮都遮不住。
“娘娘,您救不了王爷。现在的结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甄嬛大惊:“槿汐,你这是什么意思?”
槿汐眼眶通红:“娘娘,恕奴婢直言,王爷若是……六阿哥的身世更加保险。”
“您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六阿哥养大,只要六阿哥……将来还能为王爷平反。”
“娘娘,王爷在一天,咱们的风险就多一天,万一事发,牵扯的还有甄老爷甄夫人他们。”
甄嬛捂脸痛哭,她知道槿汐说的都是对的,可是她怎么忍心让允礼赴死?
这世上对她最好最好的允礼,难道真的要带着一身骂名离世吗?
“槿汐,陪我去一趟春禧殿吧。”
槿汐急忙拦住起身要走的甄嬛。
“娘娘不可,宁妃对王爷的感情太深了,她若是知道这件事,只怕会冲动行事。”
“她一个宫妃,如何能救下皇上要杀的人?这不是让她白白牺牲吗?”
“娘娘,这宫里对娘娘一心一意的,只有皇贵妃和宁妃了,她们两个万万不能再出事了。”
甄嬛眼圈又是一红。
苏培盛、梁多瑞、浣碧、温实初、沈眉庄、卫临、小允子,出宫的出宫,死的死。
曾经依附在甄嬛身边的几个嫔妃,包括端妃,都不再坚定地站在她身边。
她身边得用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她还因为火烧碎玉轩之事,被罚了五年份例。
早前给苏培盛的一千二百两,又被人抢走。
这几年来,皇上赐下不少赏赐,却独独没有银钱。
甄嬛清高,在皇上心目中的形象也是眼里没有俗物的,怎么会开口向皇上讨要银钱?
所有人都只看到她得宠,却不知其实她的日子窘迫的很。
这几年,若不是皇贵妃冯若昭与宁妃叶澜依相助,永寿宫的日子还要凄惨的多。
可惜冯若昭早就无宠了,叶澜依也在四年前与灵芝见过面后,就失宠了。
两人目前的情况,对自己助力不大。
当年回宫的路,真的走对了吗?
……
安顺伯府,身兼数职最近又劳心劳力的安陵轩,终于等到休沐的日子。
可还没等他进屋呢,就听到抽泣声。
萧姨娘、马佳秀琪两人正与孟静怡三脸相对。
孟静怡脸上还带着些尴尬。
敏郡王眼圈通红,拉着面无表情的石利开。
石利开看到安陵轩回来,顿时觉得得救了,立马甩开了敏郡王的手,狼狈逃走。
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真是无语!
敏郡王抱住安陵轩:“陵轩,当年害咱们的人竟然是十七叔,他怎么这么狠心啊?我跟他关系那么好,他却要杀我。”
“皇阿玛真的要杀十七叔吗?虽然他做了错事,可他曾经也是皇阿玛信重的人,我已经没有几个叔叔了。”
真相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已经容不下果亲王了!
顾应闻给了一个好借口,再加上最近沸沸扬扬的传言,还要什么证人证言?
死无对证的事情,那必须是上面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大理寺卿眼圈红红:“这果亲王实在是狼心狗肺!”
“先帝时,他连个贝子都不是,还是皇上不计前嫌,封他做了郡王,后来又成了亲王。”
“皇恩浩荡,他竟如此狼子野心,实在是有负皇恩啊!”
顾应闻瞪大眼,这演技,这做派,有点眼熟……
很快,大理寺对果亲王的调查有了结果。
七年前的夏日,果亲王允礼于京城郊外,救下被毒蛇咬伤的摩格。
同年冬日,允礼出巡滇藏,失踪数月,其间前往准葛尔与摩格见面,无人知晓两人有何密谋。
之后,准葛尔在边境频频躁动,摩格还与其亲卫多次潜入大清境内。
允礼与十四王爷允禵关系甚好,一直企图让皇上放出允禵。
皇上登基之时,八王爷允禩与十四王爷允禵因不满皇上继位,谣传皇上篡位,导致至今仍有人疑心皇上之位不正。
皇上宽宏大量,并未过多为难二人,还曾封八王爷为和硕廉亲王,十四王爷为郡王。
可惜,允禩与允禵不思皇恩,其旧党十王爷允?,更在雍正四年起兵作乱。
皇上无奈之下,这才将几人革爵圈禁。
允礼得皇上重用,不但不体谅皇上苦心,还要求释放允禵,皇上如何肯答应?
见无法让皇上放出允禵,允礼便与爱新觉罗·弘历勾结。
允礼四处寻美人图,弘历指使太常寺丞陈沐去江南,将允礼搜寻到的美人拐带至京城。
两人还借原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手,送了刘媛媛入宫,意图用美人计达到其目的。
同时,允礼故意让人放出允禵身患鼠疫的假消息,太后逼迫皇上放出允禵。
皇上命太医为允禵诊治,发现允禵并未染病。
允礼计划失败,又让弘历给允禵下对身体毫无伤害的安眠粉。
哪知,太后身体经不起折腾,在得知幼子昏迷不醒的时候,溘然长逝。
皇上心痛母亲之死,要求彻查允禵昏迷一事。
弘历早在计划开始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所有证据指向刚产下龙凤胎的纯贵妃身上。
幸亏皇上明察秋毫,还了纯贵妃清白。
弘历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用身边人攀诬乌拉那拉家。
若非严大中、刘石江等人爱女心切,寻人寻到京城,真相还不会那么快被查出。
允礼见弘历计划失败,火速将家中的美人图付之一炬。
随后,弘历入宗人府,允礼计划失败,可他贼心不死,竟与准葛尔可汗摩格勾结,再说服十四王爷旧部,多次劫杀敏郡王。
幸而敏郡王命大,侥幸逃生。
没能除去敏郡王,允礼又开始引摩格进犯大清。
幸而天佑大清,准葛尔突发时疫。
摩格为求时疫方子,入京觐见皇上。
摩格在京中,嚣张至极,对皇上和众朝臣傲慢无礼,唯对允礼颇为客气。
皇上为保边境安全,准了摩格的请求,将时疫方子送往边境,摩格承诺永不进犯大清。
可恨允礼狼子野心,竟欲带领府兵前去夺回时疫方子,意图制造边境战乱。
幸而果亲王侧福晋孟静娴深明大义,用药迷晕了允礼,这才让边境维持了几个月的安定。
只可叹娴福晋爱夫情深,竭力为其遮掩,竟让允礼再次欺瞒了皇上。
允礼自请前往雁门关戍守边疆,皇上赐其亲王称号,准其所奏。
然,允礼竟与摩格勾结,准葛尔背信弃义,竟又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岳钟麒将军与皇上派去的援兵联手,把准葛尔打的彻底臣服。
允礼不但不感伤大清在那场战役中死去的将士和百姓,还怜悯准葛尔叛军,多次叹息朝廷手段太狠。
前些日子,允礼回京述职,对娴福晋当日阻他一事记恨在心,多次冷嘲热讽。
娴福晋都忍了下来。
可允礼竟多次对皇上口出怨怼,还想要与寿皇殿的允禵再次联络。
娴福晋担心允礼再犯大错,只能向宗人府揭发其罪行……
延禧宫,安陵容听到这调查结果的时候,笑的肚子疼。
这可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哪是什么调查结果,不过是把民间传言整合了一下。
至于民间传言怎么来的?
那当然是安陵轩根据已有事实,掺了三分假话,放出去的。
安陵轩放出去的流言,都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
放出去多少,要达到什么目的,那都是皇上认可的。
这些传言,把民间对于先帝遗诏的揣测,全部归咎于八爷党恶意抹黑。
皇上爱民如子,忍辱负重,孝悌两全。
孟静娴深明大义。
允礼和八爷党狼子野心!
哈哈哈……
第167章 当年回宫的路走对了吗?
养心殿,雍正听着高无庸的汇报,比安陵容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满意。
这个安陵轩做事,真是深得他心。
据说,已经有百姓请愿诛杀允禵、允禩和允礼。
对八爷党抹黑皇上的行径,百姓尤为愤慨。
数日之间,皇上的声望达到顶峰……
永寿宫,甄嬛盯着假死药,再次落下眼泪。
跟她预想的不一样,皇上居然要用流言杀死允礼!
“槿汐,百姓愚昧,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恐怕就连爱敬允礼的将士,都要对他生了疑心。”
“皇上不仅要杀了允礼,他还要允礼承担千古骂名,他好狠的心!”
几日之间,槿汐的白发又多了许多,眼神里的疲惫遮都遮不住。
“娘娘,您救不了王爷。现在的结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甄嬛大惊:“槿汐,你这是什么意思?”
槿汐眼眶通红:“娘娘,恕奴婢直言,王爷若是……六阿哥的身世更加保险。”
“您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六阿哥养大,只要六阿哥……将来还能为王爷平反。”
“娘娘,王爷在一天,咱们的风险就多一天,万一事发,牵扯的还有甄老爷甄夫人他们。”
甄嬛捂脸痛哭,她知道槿汐说的都是对的,可是她怎么忍心让允礼赴死?
这世上对她最好最好的允礼,难道真的要带着一身骂名离世吗?
“槿汐,陪我去一趟春禧殿吧。”
槿汐急忙拦住起身要走的甄嬛。
“娘娘不可,宁妃对王爷的感情太深了,她若是知道这件事,只怕会冲动行事。”
“她一个宫妃,如何能救下皇上要杀的人?这不是让她白白牺牲吗?”
“娘娘,这宫里对娘娘一心一意的,只有皇贵妃和宁妃了,她们两个万万不能再出事了。”
甄嬛眼圈又是一红。
苏培盛、梁多瑞、浣碧、温实初、沈眉庄、卫临、小允子,出宫的出宫,死的死。
曾经依附在甄嬛身边的几个嫔妃,包括端妃,都不再坚定地站在她身边。
她身边得用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她还因为火烧碎玉轩之事,被罚了五年份例。
早前给苏培盛的一千二百两,又被人抢走。
这几年来,皇上赐下不少赏赐,却独独没有银钱。
甄嬛清高,在皇上心目中的形象也是眼里没有俗物的,怎么会开口向皇上讨要银钱?
所有人都只看到她得宠,却不知其实她的日子窘迫的很。
这几年,若不是皇贵妃冯若昭与宁妃叶澜依相助,永寿宫的日子还要凄惨的多。
可惜冯若昭早就无宠了,叶澜依也在四年前与灵芝见过面后,就失宠了。
两人目前的情况,对自己助力不大。
当年回宫的路,真的走对了吗?
……
安顺伯府,身兼数职最近又劳心劳力的安陵轩,终于等到休沐的日子。
可还没等他进屋呢,就听到抽泣声。
萧姨娘、马佳秀琪两人正与孟静怡三脸相对。
孟静怡脸上还带着些尴尬。
敏郡王眼圈通红,拉着面无表情的石利开。
石利开看到安陵轩回来,顿时觉得得救了,立马甩开了敏郡王的手,狼狈逃走。
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真是无语!
敏郡王抱住安陵轩:“陵轩,当年害咱们的人竟然是十七叔,他怎么这么狠心啊?我跟他关系那么好,他却要杀我。”
“皇阿玛真的要杀十七叔吗?虽然他做了错事,可他曾经也是皇阿玛信重的人,我已经没有几个叔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