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因是定了娃娃亲,钟芹就常常让陶青住在自己院子里,还说是提前培养培养夫妻感情,因两家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也有再养一张嘴的实力。陶姆也就同意了,结果,夫妻感情没有培养多少,婆媳感情倒是提升了不少。
说是培养夫妻感情,两家也就当是个玩笑看,结果这小陶青就爱跟在原身身后,整天像个小黏糕一样,胥哥哥,胥哥哥的叫,声音又软又甜。
结果,全叫给了聋子听,原身硬生生的没有给半分回应。整天抱着他的几本书看。
陶青此刻已从心跳加速的状态中慢慢的恢复了过来,发现自己夫君好像是在发呆,就一动不动,眼睛也一眨不眨,就这么直直的望着自己。看着叶胥直勾勾地眼神,陶青愣了愣。
随即便恢复正常,心底纳闷,夫君这是怎么了。但该喝的药是跑不掉的。“夫君,该吃药了。”
叶胥愣了一下,才想到,自己这副身体还在生病,应当是该吃药的。但感受到嘴里犹存的苦味。他突然觉得,这副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于是,他默默的反抗道:“我觉得我的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应当是不需要吃药了。”但是,叶胥的反抗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王大夫原话是:‘即便是你家儿郎醒了,也是要把药吃完才行。’”陶青模仿的惟妙惟肖。声音不似少年声音的动听,听来也算是别有风味。
叶胥不由得看了他一眼,还挺活泼。
“王大夫还说了,夫君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夫君要谨遵医嘱。你都是大人了,不能闹小脾气”
声音是软软的,仿佛甜到了人心里,很动听。但是这内容怎么就那么糟心呢。看着陶青红润的小嘴上下不停的张张合合,
叶胥垂眸心想:长得那么漂亮的男孩子,以后竟是自己的夫郎。心中隐隐的有些悸动。陶晴看到自己的夫君又在低头发呆,还以为他是发烧还没好。就伸手去感受叶胥额头的温度。
此时的叶胥正在想着以后自己也算是有对象的人了,心里正美滋滋的呢。忽然间,面前就投下了一片阴影。一股属于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耸了耸鼻尖。
一只柔软的小手,轻放在他的额头上,等待片刻,便移开了。此时的叶胥还在感受来自额头的温度,却突然觉得面前的阴影不复存在了。抬头便看到自家夫郎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没错,就是自家夫郎,长得软糯可口,他能一口十个。陶青现在可不知道,自家夫君脑子里想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此时他还在纳闷,嘴里还嘀嘀咕咕的:“这也不烧了,怎么老是发呆呢?该不会是烧三天烧傻了吧!”
最后一句声音,猛然增高,吓了叶胥一跳。这自家小夫郎,看着软软糯糯、白白净净的,性子咋咋咋呼呼的。叶胥心底一阵叹息,“没烧糊涂,你把药给我,我喝。”
看来这一顿药是逃不掉了。与其逃避,不如接受吧。“我还是喂夫君吧,夫君大病初愈,还需要慢慢恢复。”
叶胥眼神幽怨的看着陶青,一勺一勺的喂,他还能活过今天吗?别再是又死一次吧,还是被苦死的。
“不必,一碗药,为夫还是能端的住的。”但陶青还是不愿将药碗递给叶胥。叶胥看着陶青的眼神更加幽怨了。似乎是被这幽怨的眼神整破防了。
陶青最终还是把药碗递了过去,但是双眼确是紧紧的盯着药碗。怕药碗被打翻,随时准备着。
第2章 看着叶胥直勾勾地眼神,陶……
陶青亲眼看见自家夫郎一口喝完了药,似乎有点认命的情感在里面,好像又带着一股子决绝。陶青感觉这种感情似曾相识。
他想起来了,这种眼神是在每次阿父杀猪时的那头猪,在努力挣扎时的眼睛中看到过这种感情。陶青被自己的想法震撼到了,自家夫君长的如此俊朗,怎么能拿猪跟自家夫君比。不对不对,猪哪能比得上自家夫君。
也不对,猪和自家夫君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陶青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问题所在,他决定放弃这种拿猪跟自家夫君比的荒谬想法。
等叶胥干了那碗药,想把药碗递过去。就见自家小夫郎一脸迷惑的站在那里,仿佛是被什么东西劈碎了三观,就像是三观重塑中。
还没等叶胥开口说话,就见陶青脸颊微红,不敢与叶胥对视。只呐呐地说:“夫君喝完了药,我先去把碗洗了。”
说完就一把把碗夺了过去,飞快地跑出了房间,就像是后面有老虎在追。等陶青出了房门就看见阿姆在喂鸡,却不见阿父的身影。
“青哥儿,阿胥怎么样了?”
“夫君已经醒了,刚喝了药。”
“既然他醒了,马上你把饭给他送过去。”
不知是陶青想到了什么,脸又开始发红。
“阿姆,你去送饭给夫君吧,我来喂鸡。”
“你这孩子,阿胥躺在床上的时候急得不行,怎么现在人醒了,连饭都不愿送了。”
“阿胥高烧的时候不都是你进去送药喂他的吗。现在人醒了,害羞了?”
看着陶青越发通红的脸蛋,钟芹也就不再逗他了,也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
“那你喂鸡。我去送!”
叶胥在房间里把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不明白刚刚还对着他脸颊通红的小夫郎,如今为何连送饭都不愿了。
害羞?应当不是吧,这陶青嫁进来也有半年时间了。小时候也是整天粘着他。他们二人批次之间都已彼此熟悉,怎的还会害羞?叶胥百思不得其解。
秉持着靠人不如靠己的理念。叶胥决定下床走走,虽然知道自己现在所处何处。但叶胥觉得还是眼见为实好,脚刚碰到地,叶胥就感到浑身发软,呼吸也跟着急促了起来。
许是原身在床上躺了三天的原因。原身本就一书生,平时疏于锻炼,又因从小就不断生病,底子极差。这若是想活得久,必须要多锻炼啊。这都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
也不知道,现在的地方,历史书上没有,可能连祖宗都不是一个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健身计划提上日程。这次一定要自然死亡,可不能再因为通宵做实验猝死了。
做实验通宵猝死。也算是对得起祖国对他的培养了吧!应当算是吧!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啊!叶胥一出门就看见阿姆端着饭从厨房出来。
看见叶胥走出来了,一脸惊喜:“阿胥”
“睡了那么久饿了吧。来,先吃饭。”
说着钟芹便把饭碗放在了位于正屋极近的小桌子上。之后便让叶胥坐在板凳上。叶胥看了一圈也没看到自家小夫郎。桌子上是摆了两个碗,一个是白米饭惨了些许糙米,另一个是腊肉炒野菜。这些饭菜是一家人都同意的。
都觉得叶胥烧了三天,需要补补,便单独的给他蒸了白米饭。其他人吃的全是米汤,糙米煮的米汤。就连像个糯米团子似的陶青也跟着喝米汤。
钟芹只觉得对不住陶青,自陶青嫁过来之后,还不如在娘家的生活条件好。陶青却没有丝毫抱怨。陶青要是抱怨些,钟芹心里也会好一些。毕竟是看着陶青长大的,从小就没吃过苦。
这嫁到了他家,连平时的白米饭也吃不上了。使得钟芹觉得自己愧对于陶青,也辜负了小姐妹的信任。正是因着这份愧疚,凡是他能干的,便不让陶青动手。所以陶青嫁入叶家后并没有干过什么粗活累活。
话说刚开始的时候,陶青与叶胥吃的都是白米饭,钟芹和叶鸿辉吃的糙米饭。陶青不同意,说是夫君身体弱,还要每天晚上熬夜读书,需要补补,他不需要,他身体好,闹着非要跟着他俩吃一样的才行。
叶胥也要跟着吃,直到钟芹妥协,不单独给叶胥开小灶做菜,有菜一起吃,叶胥看一家人没一个同意他的意见的,知道此事行不通了。才勉强退步到一家人的菜是一样的吃。
起初,叶家并不穷,在村子里也算是富裕人家。叶胥出生时,有一道士云游到此地,讨碗水喝。
那时恰逢叶胥出生,叶父高兴,看道士即使灰尘扑扑的样子也遮不住一身的仙风道骨。
当即便请道士吃了顿饭。此时的家中富裕,也不差这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道士心怀感恩。
便缓缓道明来意:“半月前,老道夜观天象,知文曲星即将下凡,之后老道观其方位,便发现这文曲星是位于西南方向,老道一路上边走边夜观天象,倘若是老道没有出错的话,文曲星应当是令郎。”
叶父本是看那道士风尘仆仆,嘴唇干裂,便心软留了一顿饭,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当即便想跪下感谢道士。
道士扶住叶父的手臂道:“令郎在弱冠之前有一大劫,挺过来了,便是身居高位,子孙满堂。结果如何,还是要看令郎自己的造化啊!”说完,便起身离开。
临走前,只留下一个“胥”字,取自“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独留叶父保持着半跪的姿态。
说是培养夫妻感情,两家也就当是个玩笑看,结果这小陶青就爱跟在原身身后,整天像个小黏糕一样,胥哥哥,胥哥哥的叫,声音又软又甜。
结果,全叫给了聋子听,原身硬生生的没有给半分回应。整天抱着他的几本书看。
陶青此刻已从心跳加速的状态中慢慢的恢复了过来,发现自己夫君好像是在发呆,就一动不动,眼睛也一眨不眨,就这么直直的望着自己。看着叶胥直勾勾地眼神,陶青愣了愣。
随即便恢复正常,心底纳闷,夫君这是怎么了。但该喝的药是跑不掉的。“夫君,该吃药了。”
叶胥愣了一下,才想到,自己这副身体还在生病,应当是该吃药的。但感受到嘴里犹存的苦味。他突然觉得,这副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于是,他默默的反抗道:“我觉得我的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应当是不需要吃药了。”但是,叶胥的反抗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王大夫原话是:‘即便是你家儿郎醒了,也是要把药吃完才行。’”陶青模仿的惟妙惟肖。声音不似少年声音的动听,听来也算是别有风味。
叶胥不由得看了他一眼,还挺活泼。
“王大夫还说了,夫君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夫君要谨遵医嘱。你都是大人了,不能闹小脾气”
声音是软软的,仿佛甜到了人心里,很动听。但是这内容怎么就那么糟心呢。看着陶青红润的小嘴上下不停的张张合合,
叶胥垂眸心想:长得那么漂亮的男孩子,以后竟是自己的夫郎。心中隐隐的有些悸动。陶晴看到自己的夫君又在低头发呆,还以为他是发烧还没好。就伸手去感受叶胥额头的温度。
此时的叶胥正在想着以后自己也算是有对象的人了,心里正美滋滋的呢。忽然间,面前就投下了一片阴影。一股属于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耸了耸鼻尖。
一只柔软的小手,轻放在他的额头上,等待片刻,便移开了。此时的叶胥还在感受来自额头的温度,却突然觉得面前的阴影不复存在了。抬头便看到自家夫郎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没错,就是自家夫郎,长得软糯可口,他能一口十个。陶青现在可不知道,自家夫君脑子里想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此时他还在纳闷,嘴里还嘀嘀咕咕的:“这也不烧了,怎么老是发呆呢?该不会是烧三天烧傻了吧!”
最后一句声音,猛然增高,吓了叶胥一跳。这自家小夫郎,看着软软糯糯、白白净净的,性子咋咋咋呼呼的。叶胥心底一阵叹息,“没烧糊涂,你把药给我,我喝。”
看来这一顿药是逃不掉了。与其逃避,不如接受吧。“我还是喂夫君吧,夫君大病初愈,还需要慢慢恢复。”
叶胥眼神幽怨的看着陶青,一勺一勺的喂,他还能活过今天吗?别再是又死一次吧,还是被苦死的。
“不必,一碗药,为夫还是能端的住的。”但陶青还是不愿将药碗递给叶胥。叶胥看着陶青的眼神更加幽怨了。似乎是被这幽怨的眼神整破防了。
陶青最终还是把药碗递了过去,但是双眼确是紧紧的盯着药碗。怕药碗被打翻,随时准备着。
第2章 看着叶胥直勾勾地眼神,陶……
陶青亲眼看见自家夫郎一口喝完了药,似乎有点认命的情感在里面,好像又带着一股子决绝。陶青感觉这种感情似曾相识。
他想起来了,这种眼神是在每次阿父杀猪时的那头猪,在努力挣扎时的眼睛中看到过这种感情。陶青被自己的想法震撼到了,自家夫君长的如此俊朗,怎么能拿猪跟自家夫君比。不对不对,猪哪能比得上自家夫君。
也不对,猪和自家夫君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陶青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问题所在,他决定放弃这种拿猪跟自家夫君比的荒谬想法。
等叶胥干了那碗药,想把药碗递过去。就见自家小夫郎一脸迷惑的站在那里,仿佛是被什么东西劈碎了三观,就像是三观重塑中。
还没等叶胥开口说话,就见陶青脸颊微红,不敢与叶胥对视。只呐呐地说:“夫君喝完了药,我先去把碗洗了。”
说完就一把把碗夺了过去,飞快地跑出了房间,就像是后面有老虎在追。等陶青出了房门就看见阿姆在喂鸡,却不见阿父的身影。
“青哥儿,阿胥怎么样了?”
“夫君已经醒了,刚喝了药。”
“既然他醒了,马上你把饭给他送过去。”
不知是陶青想到了什么,脸又开始发红。
“阿姆,你去送饭给夫君吧,我来喂鸡。”
“你这孩子,阿胥躺在床上的时候急得不行,怎么现在人醒了,连饭都不愿送了。”
“阿胥高烧的时候不都是你进去送药喂他的吗。现在人醒了,害羞了?”
看着陶青越发通红的脸蛋,钟芹也就不再逗他了,也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
“那你喂鸡。我去送!”
叶胥在房间里把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不明白刚刚还对着他脸颊通红的小夫郎,如今为何连送饭都不愿了。
害羞?应当不是吧,这陶青嫁进来也有半年时间了。小时候也是整天粘着他。他们二人批次之间都已彼此熟悉,怎的还会害羞?叶胥百思不得其解。
秉持着靠人不如靠己的理念。叶胥决定下床走走,虽然知道自己现在所处何处。但叶胥觉得还是眼见为实好,脚刚碰到地,叶胥就感到浑身发软,呼吸也跟着急促了起来。
许是原身在床上躺了三天的原因。原身本就一书生,平时疏于锻炼,又因从小就不断生病,底子极差。这若是想活得久,必须要多锻炼啊。这都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
也不知道,现在的地方,历史书上没有,可能连祖宗都不是一个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健身计划提上日程。这次一定要自然死亡,可不能再因为通宵做实验猝死了。
做实验通宵猝死。也算是对得起祖国对他的培养了吧!应当算是吧!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啊!叶胥一出门就看见阿姆端着饭从厨房出来。
看见叶胥走出来了,一脸惊喜:“阿胥”
“睡了那么久饿了吧。来,先吃饭。”
说着钟芹便把饭碗放在了位于正屋极近的小桌子上。之后便让叶胥坐在板凳上。叶胥看了一圈也没看到自家小夫郎。桌子上是摆了两个碗,一个是白米饭惨了些许糙米,另一个是腊肉炒野菜。这些饭菜是一家人都同意的。
都觉得叶胥烧了三天,需要补补,便单独的给他蒸了白米饭。其他人吃的全是米汤,糙米煮的米汤。就连像个糯米团子似的陶青也跟着喝米汤。
钟芹只觉得对不住陶青,自陶青嫁过来之后,还不如在娘家的生活条件好。陶青却没有丝毫抱怨。陶青要是抱怨些,钟芹心里也会好一些。毕竟是看着陶青长大的,从小就没吃过苦。
这嫁到了他家,连平时的白米饭也吃不上了。使得钟芹觉得自己愧对于陶青,也辜负了小姐妹的信任。正是因着这份愧疚,凡是他能干的,便不让陶青动手。所以陶青嫁入叶家后并没有干过什么粗活累活。
话说刚开始的时候,陶青与叶胥吃的都是白米饭,钟芹和叶鸿辉吃的糙米饭。陶青不同意,说是夫君身体弱,还要每天晚上熬夜读书,需要补补,他不需要,他身体好,闹着非要跟着他俩吃一样的才行。
叶胥也要跟着吃,直到钟芹妥协,不单独给叶胥开小灶做菜,有菜一起吃,叶胥看一家人没一个同意他的意见的,知道此事行不通了。才勉强退步到一家人的菜是一样的吃。
起初,叶家并不穷,在村子里也算是富裕人家。叶胥出生时,有一道士云游到此地,讨碗水喝。
那时恰逢叶胥出生,叶父高兴,看道士即使灰尘扑扑的样子也遮不住一身的仙风道骨。
当即便请道士吃了顿饭。此时的家中富裕,也不差这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道士心怀感恩。
便缓缓道明来意:“半月前,老道夜观天象,知文曲星即将下凡,之后老道观其方位,便发现这文曲星是位于西南方向,老道一路上边走边夜观天象,倘若是老道没有出错的话,文曲星应当是令郎。”
叶父本是看那道士风尘仆仆,嘴唇干裂,便心软留了一顿饭,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当即便想跪下感谢道士。
道士扶住叶父的手臂道:“令郎在弱冠之前有一大劫,挺过来了,便是身居高位,子孙满堂。结果如何,还是要看令郎自己的造化啊!”说完,便起身离开。
临走前,只留下一个“胥”字,取自“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独留叶父保持着半跪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