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韩昼冷脸听着,都暗暗记在心里。
  伴读们还没说完,外面人通传,“摄政王来了。”
  韩昼:“……”裴见戚消息是真够灵通的。
  裴见戚一只脚刚迈进屋内,小皇帝就起身朝他跑来,委屈的喊了声“表兄”。
  裴见戚居高临下地看着面前的小少年,“听说陛下和师父发了脾气?”
  “嗯。”韩昼气鼓鼓道:“是周学士先打着朕的旗号敷衍二弟,朕听了才生气的。”
  裴见戚看了眼韩晋,韩晋有些无措,下意识低下脑袋。
  裴见戚道:“今儿没了师父,这书也没法念了,不如就先下学?”
  韩昼颔首,转头对两个弟弟道:“你们不必担心,朕一定将此事查明,为你们出气。”
  他这话把韩旭也带进去了,韩旭嘴巴动了动,最后只是乖乖道:“谢皇兄。”
  他说完还拉了下韩晋,韩晋才慢半拍道:“谢皇兄!”
  韩昼和裴见戚回到乾清宫,一路上韩昼都在嘀嘀咕咕说着自己对周翊风的不满。
  “表兄一定要帮朕收拾他,他只听三弟的,不听朕的……”
  裴见戚深深看了小少年一眼,他就说,这孩子不会为了没什么感情的弟弟出头,而是自己对周翊风不满。
  他先是安慰了小皇帝几句,保证自己会帮他出气,等到了乾清宫,又对小皇帝道:“臣劝陛下不要和他们一同读书,陛下不听,如今受了委屈,后悔了吧?”裴见戚想趁机把小皇帝和两个王爷分开。
  韩昼冷哼:“当然不后悔,要不是朕和他们一起读书,还不知道这些师父如此放肆呢!”
  裴见戚:“这些文官向来以谢文升马首是瞻。在他们心里,吴王才是明主。”
  韩昼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裴见戚这手段和那些挑拨离间的奴才没什么区别。
  ……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对十来岁的小皇帝而言还真有效。可惜小皇帝身体里是老皇帝的灵魂。
  韩昼就把伴读们说的那几个师父的名字告诉裴见戚,“这些人表兄也去查查!替朕敲打敲打他们!”
  裴见戚颔首,从前在景阳宫给两位王爷教书的师父大多是谢党的人,他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清掉几个谢党爪牙。
  小皇帝见状,高兴的蹦起来。还留裴见戚在乾清宫用了顿点心。
  不到半天,尚书房的事情就已经在官员之间传开了。
  小皇帝没法干涉外朝事
  务,但尚书房,小皇帝自己学习的地方,人家总能做主吧。
  “正如陛下所言,寻常学生对师父不满都是可以换掉师父的,皇家怎么可能没这个权力?”谢文升道:“陛下要查这件事,谁也拦不住。”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翰林院那几位被查?裴见戚抓住这个机会,定然会下狠手的。”谢文升长子谢潮皱眉道。
  “周翊风是保不住了,其他人赶紧进宫向陛下谢罪,还有希望保住他们的乌纱帽。”谢文升道。
  “这会不会是摄政王授意,否则陛下怎么好端端的跟师父过不去?”谢潮猜测。
  谢文升瞥了儿子一眼,“你才想明白,让郑王、吴王去尚书房读书,就是为了找个机会清查翰林院。”
  翰林院的官员自诩清流文官,本就和定北王这种靠军功起家的勋贵不对付,加之这些人如今又大多与谢党有来往。裴见戚想收拾他们也不是一两天了。而此事,恰好给了他一个契机。
  小皇帝被他忽悠的团团转,只要裴见戚告诉他,做这件事可以压制谢党的气焰,他自然不会反对。
  “怪不得之前裴见戚变卦,估计他第一天反对只是做做样子,让我们以为他是被陛下磨的没办法。”谢潮嘀咕:“此人实在狡诈!”
  谢文升冷哼,“裴见戚时间不多,自是要比我们急。”皇帝的信任是最不可靠的,小皇帝终究会长大,他必须在小皇帝长大之前,彻底将天下大权握在手中,到那时,哪怕小皇帝想反抗,也无力回天。
  可有他谢文升在,就绝不会让裴见戚如愿。
  韩昼上午大闹尚书房,下午就拉着两个弟弟在御花园玩弹弓。
  韩晋在兄弟三人里力气最大。玩起弹弓,总是用力过猛,弹丸飞的老远。
  今早皇兄为了他发那么大脾气,韩晋心里感动。回去讲给娘亲和妹妹。
  张才人却让他别和陛下太亲近,更不要去讨好陛下。
  韩晋不明白母妃为何这样叮嘱,但他想和皇兄亲近还不太敢呢,更不知如何讨好。
  韩旭中午也去见母后了,母后听说皇兄撤了周翊风帝师的职,很是不满。
  还怪他当时没帮着周学士说话。
  韩旭倒是想替周学士说话的,但当时皇兄气势太强,又很有道理,他真不知如何开口。
  韩旭本就不太会玩弹弓,心里又装着事情,连弓都拉不开了,更别说让弹丸击中前面的目标。
  韩昼就上前,握着弟弟的手调整他的动作。
  韩旭身体僵了下,但一下就想到了两年前,父皇也曾这样教他玩弹弓。
  那弹弓是父皇给他送的生辰礼物,弹丸都是小金丸,他射出去,前面几个小内侍抢着捡。
  韩旭心情一时有些复杂,回头看了眼皇兄。
  韩昼含笑与他对视,嘴上还嫌弃,“一看三弟平日就不怎么活动,小胳膊一点力气都没有。”
  韩旭:“我平时没什么机会玩这个。”
  韩昼点头,表示了解,“皇考去后,应是没人陪你玩弹弓了。”
  韩旭一愣,眼睛不自觉瞪圆了,“皇兄如何知道父皇教我玩弹弓了?”
  “当年父皇教你玩弹弓,朕瞧见了,小金珠子到处飞。”韩昼道。
  原主就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比三弟更会玩弹弓,为此一个人在永福宫练习,可惜他没有金弹丸,只有小石头。
  但这些他没有和弟弟说,只是摸着弟弟的脑袋,“今后皇兄陪你玩儿。我比父皇还会玩弹弓呢。”
  二人说话时,韩晋就在一旁听着,皇兄真的很好啊!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皇兄呢?
  韩旭的心中也闪过类似的念头,皇兄是不是好皇帝他不知道,但肯定是个好哥哥。
  兄弟三人正玩耍,有人来报,说翰林院的几位官员进宫来向陛下和两位王爷请罪了。
  韩昼他们于是回到乾清宫。
  这三人都是从前在景阳宫给韩晋、韩旭教过书的,其中二人是谢文升门下,另一人跟谢党倒没什么联系,单纯是捧高踩低,没把母家卑微的郑王放在眼中。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两位小王爷都不在景阳宫读书了,小皇帝还会把这事儿翻出来。
  三人暗叫倒霉的同时,也意识到小皇帝并不好糊弄,就算是摄政王授意,小皇帝能配合到这种程度也不容易。
  他们向皇家三兄弟请罪后,韩昼道:“愿三位卿家以今日之事为鉴,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朕念在你们为两位王爷传道解惑的份上,便不予深究。但朕和两位王爷心里可都有数,若日后你们仍看不清谁是主子,就别怪朕不客气。”
  三人立刻叩头谢恩。
  韩昼不仅是在替郑王出气,也是在给翰林院的官员们敲警钟。怠慢郑王等于怠慢皇家。
  管你是谢党、裴党,这天下是韩家的天下,韩家人才是你们的主子。
  韩昼饶了这三名官员,裴见戚却没那么容易放过这件事。周翊风是被整的最惨的那个,很快就有御史弹劾周家族人侵占民田,周家的下人也多有仗势欺人之事,周翊风被革职查办。
  另外几名师父也有被弹劾,甚至连没有在景阳宫教过书的翰林院官员也被牵连。
  这些事,韩昼就不管了,他没亲政,就只从自己能插手的事情上入手。
  至于朝堂上谢党如何焦头烂额,那可都是摄政王借机清理对手,跟他这个小皇帝没关系。谢党要是不服,尽管冲着裴见戚去,别来找他。
  他只是一个爱护弟弟的好哥哥而已。
  谢党官员焦头烂额,谢太后最近却是心情舒畅。
  长公主和小皇帝不再给她添乱,到了北苑,各处内侍宫女的安排,也都任凭她做主。
  她立刻又在韩昼和韩若年跟前安插了几个耳目。
  张侠很快就查出哪些人在往外送消息,他悄悄告诉韩昼,韩昼满不在乎的一笑,“不用管他们。”
  到了北苑,韩昼天天带着两个弟弟玩儿,还说要给他们请武师父,教他们骑射。
  韩晋、韩旭都很高兴,韩晋知道自己读书不行,说不定能练好骑射功夫,带兵打仗。
  韩旭则是愈发觉得皇兄像父皇一样关心着自己。他只是随便提了一句父皇修校场是为了让他们练骑射,皇兄就立刻安排上了。
  谢太后的人就发现,两位小王爷跟陛下愈发亲近了,有几次甚至主动去找陛下玩儿。
  谢太后把儿子叫到身边,怒其不争地点着他的脑袋,“你这个没出息的,人家一点小恩小惠,你就巴巴的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