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九阿哥一听,压根没意见道:“皇阿玛英明,这赏赐给苏澜也行,儿子不介意的。”
  皇帝更没好气了,好歹介意一下啊!
  算了,这小儿子没心没肺的样子,也就运气好,听苏澜的话。
  苏澜感兴趣,九阿哥就去挖了,还真挖出点什么来。
  儿媳妇有福气,儿子笨一点也无妨,起码懂事多了,不会跟以前那样胡来。
  皇帝金口玉言,这两个金矿的出产也会分一点给苏澜和九阿哥。
  铜矿就没必要了,毕竟炼制出来后大多是铸造铜钱来流通。
  铜钱是百姓主要用的钱币,需要的量很大。
  一直以来铜矿不足,铸造铜钱就不够用了,只好进口其他国家的铜矿。
  别的国家见这边需要,都是狮子张大口,价钱抬得很高。
  如今虽然还没彻底探查完这个铜矿,却绝不会小。
  这样一来,兴许他们就不用再进口铜钱了,实在是大好事一件!
  想想铜钱进口最多的地方是东洋,对那边进口的依赖一年比一年多,进口的数量也越来越惊人。
  如果有一天,东洋那边停止进口铜矿,那么这边铸造铜钱就会收到很大的打击。
  皇帝早就想摆脱这种进口的依赖了,毕竟太难掌控。
  东洋只要改变主意,或者坐地起价,又或者海运出现意外。
  比如海上风暴厉害,或者两边商人联手,虚报铜矿的数量,谎称在海上丢失了一部分,把差价放进自己的口袋等等。
  不管哪一种,都不是皇帝想看见的。
  另外皇帝还收到一点风声,东洋那边出口的铜矿实在太多了,本国开始捉襟见肘,有限制数量的意向。
  要真是这样,对这边铜矿进口的数量必然大幅度减少。
  皇帝正发愁要如此探查本土的铜矿,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九阿哥愣是挖出一条铜矿来。
  他琢磨着让人按照这些野花都画下来,派心腹四处打探长着这些野花的地方,往地下挖一挖。
  能挖到当然好,挖不到也无妨,继续找就是了,总归能再找到一两个铜矿就值得了。
  九阿哥一听皇帝答应后就笑了,二话不说就回去告诉苏澜:“咱们又有钱了,皇阿玛赏的,奖励咱们找到三个矿!”
  苏澜并不意外,皇帝还是挺大方的。
  九阿哥继续说道:“皇阿玛还让画师画下那两种野花,打算到处打探看看哪里还有。当地不说,外地也派人去了。”
  苏澜想着皇帝倒是雷厉风行,觉得这野花底下有矿,那么各地长着这花的地方都该挖一挖才是,万一呢!
  真挖出来,那皇帝就赚到了!
  不过皇帝肯定担心消息走漏,被别人发现这些野花底下可能有矿之事,捷足先登,在他之前挖掘那就亏大了。
  所以皇帝肯定会让心腹去办,人数不多,却更稳妥,只是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时间长点也无妨,只要不走漏风声,慢慢找就行。
  反正矿又没脚,不会自己跑了。
  别让人先占下来,那就可以了。
  九阿哥又感慨道:“之前听四哥说,皇阿玛原本觉得这边的铜矿不足,铸造铜币不够用,打算花钱买下私人挖掘的铜矿。”
  这其实是矿工私下挖矿,挖出来的并不多,以前是允许的。
  因为矿工挖出矿石后,无法提炼,只能卖掉,也一样会到官府手里。
  可以说官府不出钱,只让人私下开采,然后从他们手里买下这个矿石来。
  这样一来,矿工多一份收入,官府不用花钱请人去挖矿。
  毕竟矿工能进去挖的,大多是已经废弃的矿场。
  这样的地方大规模阻止矿工进去挖,费时费力,可能挖不出多少来。
  只几个矿工偶尔进去挖,可能花费很长时间,最后就挖出一点来,卖掉却是个不错的收入,自然乐意。
  当然有些矿工没那么缺钱,会把挖的矿石攒起来,然后卖到别处去。
  这样他们只需要交两成的矿税,剩下的钱能自己花用,价钱也能比官府更高一些。
  皇帝原本打算收拢起来,让矿工只能卖给官府,却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
  要真是如此,矿工就不会那么积极去挖矿了,毕竟卖的价钱不会太高,数量多了,官府甚至可能会压价。
  如今好了,有了这个大铜矿在,这个政策暂时不会推行。
  九阿哥以前对矿工不大了解,如今因为亲自找到几个矿,还上手挖了一会。
  哪怕他年轻力壮,也有点吃不消。
  想想那么坚硬的原石,挖出来不容易。
  辛辛苦苦挖出来后还卖不出大价钱,那真是叫人郁闷了。
  这次南巡,皇帝带着四阿哥忙去了,九阿哥就是顺带来的,索性无所事事,带着苏澜到处爬山。
  山上指不定还有其它矿呢,他们来都来了,四处走走,万一又碰上呢?
  九阿哥到处寻找熟悉的野花野草,看着差不多的就让人在底下开挖。
  挖了好几天,什么都没挖出来,他也不泄气,只觉得之前运气好,一下子就找到了,实际上没那么容易。
  毕竟不可能遍地都是矿,九阿哥当个乐子慢慢找。
  苏澜就慢悠悠跟着他到处走,其实九阿哥经过有些地方其实是有矿的,只是上面没有熟悉的野花野草。
  只有她站在地上,走过的时候察觉到熟悉的气息。
  这些矿脉都不大,而且非常深,挖开来费事,出产却没多少。
  所以苏澜要是碰到金矿银矿的话,就心安理得都默默吃掉了,压根就不会告诉九阿哥。
  于是爬山好几天下来,九阿哥都累得有点憔悴了,苏澜却越发红光满面。
  九阿哥见了,不由开始怀疑人生:是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吗?怎么爬个山还比苏澜累了?
  第79章
  九阿哥一边怀疑自己的身体不行, 打算回去找太医诊脉后,琢磨着再吃点补药。
  总不能连一直病殃殃的苏澜都比不上,他的面子往哪里放啊!
  九阿哥一边郁闷, 一边找熟悉的野花野草,却一无所获,最后只能遗憾打道回府了。
  他这边兢兢业业找矿, 苏澜倒是吃了个饱。
  她真是好久没吃得那么痛快了, 一不留神好像把几座山的小矿都吃掉了, 还一点不剩。
  如果有人无意中挖开山里的土地, 就会发现底下是有矿的。
  只是这些矿石早就黯淡无光,哪怕挖出来提炼,也炼不出多少东西来了。
  苏澜捂着嘴, 差点打了个饱嗝, 吃饱后就有点昏昏欲睡了。
  九阿哥见她不停打哈欠,还以为苏澜跟着自己跑了一路也累了,于是扶着人下山,赶紧回别院去休息。
  苏澜躺下就睡着了, 九阿哥不放心,还把随行的太医叫过来给她诊脉。
  太医诊脉后, 摸着胡子道:“九阿哥放心, 福晋的身子骨没有大碍, 反而比之前要结实多了。”
  他之前也给苏澜诊过脉, 没想到之前几乎摸不到的脉象, 如今凝实了许多。
  太医都想问九阿哥究竟给苏澜吃了什么, 又是怎么照顾她的, 怎的能把一个病后身子骨虚弱的人养得这么壮实了?
  他一肚子的问题在嘴边打转, 还没来得及问出口, 九阿哥却看着周围,偷偷摸摸伸出手道:“你也给我看看。”
  太医懵了一下,还是听命给九阿哥诊脉。
  半晌后,太医就道:“九阿哥这身子骨壮实,只有一点上火,并不严重,稍微吃清淡点就好。”
  九阿哥有点不相信道:“真没问题?”
  太医被问得愣住了,摇头道:“九阿哥,真没大碍。”
  还以为九阿哥不相信自己的医术,太医就道:“院首也来了,不如九阿哥让院首诊脉看看?”
  惊动到院首,那皇帝就肯定知道了。
  九阿哥可不想惊动皇帝,回头皇帝问起,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总不能说爬个山,他感觉累了,看苏澜不怎么累,开始怀疑自己身体不行了吧?
  哪怕不行,天知地知也只能自己知道!
  九阿哥见这太医真没诊出什么来,只觉得对方不大靠谱,想着以后苏澜诊脉的话就不叫他了,换一个太医为好。
  太医莫名其妙被九阿哥心里标上了“不靠谱”的印象,要是知道的话,只怕感觉比窦娥还冤了。
  如今太医不知道,只一头雾水离开。
  正好被人看见,很快消息就传到皇帝耳边。
  皇帝有点惊讶道:“是苏澜身子不适,小九请太医过去诊脉了吗?”
  李德全已经问过太医回来了,立刻禀报道:“回皇上的话,九阿哥确实让太医过去给福晋诊脉,只说上山久了,怕福晋会累着。”
  “好在太医诊脉后,说福晋的身子骨并无大碍,反而比以前壮实多了。”
  听见这话,皇帝这才放心,又听李德全忽然说道:“太医说九阿哥忽然让他诊脉了,也没说哪里不适,叫太医心里有些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