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170节
  季安澜起身谢过,又道:“当年若不是您出手相护,温家也不会只有夺爵那么简单。”
  那么多被夺爵的公侯勋贵,也只有温家没有被抄家,母亲也还能带着丰厚嫁妆嫁入高门。
  “当年我外曾祖母家里曾留一产业,便是如今的醉仙楼,小女身为闺阁女子,勉力经营,如今难以为续,想把它献给王爷。”
  “哦?”
  东平王有些惊讶。那醉仙楼竟是虞家留给这小丫头的?
  去年醉仙楼卖无名酒卖得红火,他也跟着买了不少,确是好酒,他囤了好些在过年期间送人,自己也留了好些来喝。
  “那醉仙楼竟是你在经营?不错不错。本王竟是小看了你。”
  还没迁都时他就早一步到京城筹备各项事务,醉仙楼可是他最喜欢去的酒楼之一。
  没想到竟是眼前这小丫头的。
  那醉仙楼可不像她说的,身为闺阁女子只是勉力在经营。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醉仙楼表面不争不抢,可背后没少赚银子。
  那酒水卖得不起眼,谁知最后卖出多少。
  “出了何事?”
  虞老太太去后,交到才十岁出头的小丫头手里,且人还在陪都,那酒楼都经营得红火,如今身在帝京,又有侯府的身份加持,能经营不下去?
  季安澜便把醉仙楼的酒喝死了人,掌柜被捉走,酒楼被封一事说了一遍。
  东平
  王听得眉头紧皱,“这事并不复杂。显见是被人设局陷害。可是其他同行眼红?”
  季安澜摇头。她与同行并无争执。
  “这事虽说要解决也不难。但小女再当背后的东家就不合适了。以后亦是麻烦不断。不如索性出手。”
  “你舍得?”
  这事既求上他,他摆平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这小丫头却想出手。
  季安澜默了默,“外曾祖母留下的产业,我是一分一毫不想丢的。只是如今为难,不好再把着。”
  东平王看她,却道:“我听说你与平阳王的三孙子订了亲?”
  这事怎的不去求平阳王?
  季安澜抿了抿嘴。
  东平王看得眉头又皱起,“这桩婚事非你所愿?”
  见季安澜点头,有些诧异。
  赵魁那小子,他也算是看着长大,倒也是个能托付终身的。他听说两家订亲后,还让人准备了一份嫁妆,想着到时好送与她。
  结果她竟是不愿?是看不上赵魁那小子,还是这里面有什么内情?
  “可要本王帮忙?”
  平阳王是太祖之子,而他是太祖之侄,二人是堂兄弟。若季安澜不愿结此亲,他倒愿意为了故人,上门说项,解除此亲。
  季安澜却是摇头,“这事有些内情,如今还不好为外人道。小女亦不想麻烦您。待哪日若有需要,小女再登门。”
  东阳王有些意外,两家结亲,此事都禀到宗正寺了,凭她还能更改不成?
  有内情?是何内情?
  但既然对方不愿多说,东平王也不想多问。
  只说起醉仙楼之事,“醉仙楼是旧人产业,我不好凭白接受,若你真的打定主意,本王便与你买下。”
  “多谢王爷大恩!”
  季安澜起身行了个大礼。暗自松了口气。
  醉仙楼里外有两百余人仗着它过活,且很多人在醉仙楼做活多年,交给谁她都不放心。
  便提了一嘴,“管事伙计醉仙楼用了多年,都是信得过得用之人,您……”
  换了个主家,掌柜管事新主家必是要用自己的人。掌柜管事她还好安排,收回去便是。只是那么多伙计,若是让人遣走,她一时不好安排。
  “你既担心他们,何不自己留着?”
  “嗯?”
  自己多说了一嘴,让东平王生气了?
  正想解释,就听东平王笑着说道:“本王钱财不缺,也不奈经营那些,既是你经营多年,便照旧吧。一朝换东家,万一再被人挤兑,京城只怕再无醉仙楼。”
  他还是挺喜欢那醉仙楼的。不想被毁了。
  “您……”
  “我担个名做个背后东家便是。原来如何今后仍是如何。”
  季安澜愣在那里。
  她猜到上门求救,东平王看在外祖父的面上,会答应接收醉仙楼。却没想他只愿担个背后东家的名,经营还是交给她。
  “那小女便送您五成干股,今后还请您多多照拂!”
  东平王多番推辞,收受下来。
  事情谈定,既他是醉仙楼背后东家,那酒楼出事自然要他出面摆平。
  东平王连庄子都未出,只派了几个下人出去。
  先到京兆尹衙门一说,潘大人就毕恭毕敬把童掌柜送了出来,“都是误会,回去帮我与王爷道个不是。”
  童掌柜一脸懵,还以为要被上刑屈打,正紧着皮,结果这就出来了?
  东平王?他的东家是东平王?
  人放出来了,京兆衙门那边立刻就有数个衙役到范家重新调查,还把范真相邀的几个好友带去问话,最后得出结论,说醉仙楼的酒没有问题。
  太医仵作齐齐去了范家,都说范真是饮酒过量而亡,与他人无关。
  但因为范家毕竟是先鲁国公的后人,也曾跟着太祖东征西讨立过大功,东平王让人送了五百两银子过去,说做为丧葬之用。
  一听醉仙楼背后的东家是东平王,范家几个主子哪敢收下银子。
  多番推辞,见东平王是真心相送,这才诚惶诚恐地把银子收下。
  再不敢闹事,很快就把范真抬去安葬。安葬完一家人又火速离开京城,回了故乡。
  正等着季安澜上门低头的平阳王妃和赵魁祖孙,听说醉仙楼背后的东家是东平王。愣住。
  第211章 背后有人
  “我竟是忘了东平王。”
  平阳王妃神情懊恼。又浮上几许灰败与沮丧。
  赵魁见了,不免心疼。
  宽慰道:“祖母不必忧心。诸遭事体孙儿处理得干净,不会有麻烦找上来。”
  祖母是必不能有事的,祖母与他休戚相关,祖母倒下,他在王府再无依傍。
  此事是他没料到,季安澜竟会认识东平王。东平王虽不是太祖一脉,但得皇上看重,自家也不好与他对上。
  不过东平王那边并未让人来传话,可见季安澜未与东平王多说别的。
  赵魁略松一口气。
  她既搭上东平王……
  赵魁心里带了几许慎重。又激起几许不甘与斗志。
  平凉侯府。
  刘氏和季明堂正等着季安澜回家好给她上家法。结果醉仙楼没事了?
  背后神秘的东家竟是东平王?!
  大姑奶奶季氏满脸不敢置信,她正等着季安澜低头向她求救,她好借机分几成干股。结果背后的东家是东平王?
  又跑回娘家求证。
  季明峦也正应付外头的同行和朋友相询,正不知如何应付时,结果传出醉仙楼的东家是东平王,不是自家侄女的?
  “三弟,醉仙楼是东平王的?你连这都查不出?”
  季氏扬声质问。
  差点害她出了丑。这要是上门要干股,要到东平王的脸上,不说世子,自家公爹临安王也会把她骂个狗血淋头。
  季明峦正一肚子疑问,面对大姐的质问,也没了好气,“我如何得知!你们府上还是王府,门楣可比咱们侯府高,你都查不到,我如何知道!”
  俞氏和江氏也是愣神许久。
  江氏原本还想着醉仙楼若是安澜的产业,交到府里经营,不说他们二房能多分多少钱财,就自家有这么一个酒楼,平时应酬交际,再定雅间那也不用四处求人,实在便利。
  结果,背后东家是东平王?
  季安澜回来,就看到一屋子的人在等着她。
  “你去了何处?”季明堂一脸不善问她。
  他先是得了讯,醉仙楼是他长女的产业。被一堆同僚四下打听,又差点被范家闹上门,心火正盛,结果这个惹了事的长女却不在府中。
  传了几次话,都见不着人。心火就没压下去过。
  “父亲问我行踪?先前你可是从来不问的。”
  季安澜一脸稀奇的样子看他,又让季明堂心火添了两分。
  刘氏却异常清醒。平阳王府那边传出的消息不会有错,醉仙楼必是这个大孙女的产业,可才短短时间,醉仙楼就传出是东平王的了。
  必是她做了什么。
  “你去京郊庄子见了东平王?”
  “没有。”季安澜矢口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