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柳闻依和叶然有自己的野心,宋太傅亦是,世家与布衣的矛盾虽在这段时日略有缓和,但仍有一条巨大的裂缝,这道裂隙非一日可补。徐清忧心的便是她走后,这些各有心思的人各自出手,会将京城搅得一团乱。
如今柳闻依作为柳家独女,借着她爹这左相的名头插手政事,叶然也从徐清手中分走了些差事,也大多都与布衣小官打交道。虽这二人都与宋太傅一般要的是世家长青,但因宋太傅仍不赞同女子入仕,到底有不少摩擦,徐清正好利用这一点叫他们亦敌亦友,互相制衡。
再说云思起和江郢如今都多了些实权,至少牵制世家不成问题。京中亦有兰家帮衬着,这般局面算是落地了。
也就是在徐清打点好一切事情后,边境开战的消息传了回来。
战报是齐予安写回来的,徐清这段时间在忙朝中空职调任的事,提拔那些长年被打压的小官遭到了世家的反对,其间陈家声音尤其大。徐清压下这些声音花了不少功夫,许多先前要过一遍她的手的事她都直接丢给了沈瑜,是而战报回来时第一时间是到了沈瑜的手上。
暮色降临时,沈瑜带着这封战报亲自来了趟静王府。
书房中,二人相对而坐,那封战报就放在二人中间的桌案上。
沈瑜视线落在那摊开的战报上,眉眼间有一丝
忧虑,“看来是二皇兄有动作了。”
徐清闻声,撩起眼皮细细打量了下他的神情。
那抹担忧不似作假。
她指尖在桌面上轻点了两下。
齐予安寄回的信中只道西陵来犯,谢晟鸣带兵驻扎前线第一时间便将消息传了回来,此时两方已再次交战,其余不再多说,字迹略显潦草,看出来是匆忙之中写下的。
这封信从边境到京城快马加鞭也需月余,说明战事开始已久。大梁兵力本就不够强,如今又有个沈桉不知与西陵达成了什么,届时若沈桉与西陵里应外合,沈祁和齐予安怕是会成为第二个林青且和温策行。
她心中权衡一番,收回手,沉声道:“沈桉没安好心,我忧心他想借西陵之手除了殿下,我明日便启程前去边境,京中就交给你了。”
沈瑜早知晓沈桉先前传信回来道要与西陵议和就是故意要引沈祁前去边境,其间目的定然有要在边境除去沈祁之心。彼时他们都以为虎符在沈桉手中,沈祁这一趟就是为了取虎符,并彻底击退西陵。只是如今虎符徐清已找到,亦告知了沈祁,边境之事沈祁不必考虑虎符在谁之手而行事受限。
是而此刻听到徐清说明日要启程去边境,他难免惊讶。
在他看来,边境之事全由沈祁自个儿做主解决,他是相信他这个弟弟能够解决得漂亮,他和徐清还有宋太傅一干人只要守好京城,不让布衣也好世家也好做起乱来就好,徐清没必要在这时去一趟边境。
只是这事徐清也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边境兵将虽知晓梁文帝驾崩时的传位于沈祁,但不知虎符在京中。对于西陵,沈祁定然是主战的,不仅是为了彻底杜绝边境百姓日日提心吊胆、不得安稳的处境,还为了带回那位为边境和平奉献一声的皇姑母的尸身,纵使她的献身只带来了短时间的和平,但也就是这段时间的和平为一战之间痛失三位大将的大梁争取了喘气的时间。
而那些国家兵力微弱被强行征兵而来、驻扎在边境多年的兵将却不一定想战。沈桉与西陵结了盟,要主和,是正中这些兵将所想,一个有虎符又愿意主和的皇子,和一个即将登基要主战的皇子,两方不同的想法定然会让军中起动乱,更是给西陵可趁之机。
虎符让谁去送徐清都不放心,是而她决定要亲自走这一趟。只是除了这点,徐清还有些别的思量。
在知晓当年真相后,她总在思考,当年那场三将同时陨落的战事,要如何做才能破局。
一个通敌的叛徒,一个不知情的将军,和一个知情但甘愿赴死的将军。这番情景与今时今日相似又不尽相像。当年的林青且纵使知晓温策延通敌,西陵来犯他也定然是会迎敌追击的,只是所有的作战路线都被温策延告知于西陵,战死是必然的结局。
她想亲自去看看,这局能怎么破。
“你要去边境?”沈瑜骤然发问,拉回了徐清飘出去的思绪。
徐清颔首,顿了顿,随即认真地看向沈瑜,眸色严肃,语气中却是带着几分玩笑的感觉,“四皇兄是可以信任的吧?”
沈瑜一愣,脑中忆起这段时日徐清的动作,后知后觉原来她早就在为离京作准备了。
反应过来后,他像是被这话气笑了般,半晌没说出话来,憋了半天,最后却是道了句仿若说教的话来:“你这人忒无礼,徐家教你这般同姐夫说话?”
说罢,沈瑜起身,挥袖快步离开。
徐清凝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抿唇沉默,说不出心中是个什么滋味。
沈瑜这话是告诉他,他同她姐姐是夫妻,要她唤他姐夫而不是四皇兄,她信任徐妗,便可完全信任他。
徐清是不愿承认的,她问这话还是宋太傅当时在这书房的那番话太震耳。沈瑜这些年心甘情愿助沈祁,不代表他心中对皇位没有渴望。尤其是柳青烟是温家人这层身份不日要公之天下,他亦难逃牵连,难保他不会有什么想法。
不过徐清也留有一手,京中她布好几方互相牵制之局中,有一方便是沈瑜。今日再多问一嘴是要个心安,也是想敲打下沈瑜。不料倒是被沈瑜这番话堵了心。
片刻后她叹了口气,起身回了寝屋。
第二日一早,徐清收拾好拉开门,就见一身劲装站得笔直,不知等了多久的林溪吟。
此时天还未亮,只有天边隐隐一点白,除了昨夜告知了沈瑜,她不曾同任何人说今晨启程,此刻林溪吟站在眼前,满脸严肃。徐清默了默,不懂她的意思,刚想开口问,就听见林溪吟朗声:“阿姐!我要与你同去!”
闻言,徐清扫了眼她肩上的包袱,“你去做什么?”
“爹爹驻守保卫的地方,我想去看看。”
徐清拍了拍她的肩,语气欣慰,“有这份心就很好了,战事结束再带你去。”
“不行!”林溪吟着急地拉住她的手,“我同外祖父学了很多的,这几日我都在练习,还有双瑶姐姐教给我的,我都记得,我能帮上忙的。”
那日徐清知晓了当年林温案的真相内情,如今虽未广告天下,但因着先前答应了林小满任何进展都会说与她知晓,回府后她便唤来她细细说了。
之后这段时日,她便再没见过林小满的影子,她自己手头忙的很,知晓她去了京郊后也不管她,想着她大抵也不太能接受这个真相,便任由她去京郊舒缓心情。只是没想到她竟是去找林嵘舟加练了,这是听完昔日真相后便开始做准备了。
徐清皱了皱眉,林小满年纪尚小,她不愿带她涉险,脑中思索着怎么拒绝,就听不远处传来徐妗柔和的嗓音。
“小满想去就让她去罢。”
二人转头望去,就见徐妗缓步走过来,身侧跟着想扶她又被她挥手赶退的沈瑜。
算来如今徐妗这胎已四月有余,略松的衣裙之下看不出小腹是否已有隆起的弧度。徐清考虑着她的身子,不欲她来送,但依徐妗的性子知晓了怎么都是会来的,是而就没告知她,想来定是沈瑜多了嘴。
想到这,她向沈瑜投去个冷眼,后者一颗心系在徐妗身上,压根没收到这记冷眼。
徐妗知道自个儿身体,她害喜不算严重,如今肚子不大,她觉得还不需要人扶,余光里瞧着那双欲伸不敢伸的手,脚下步子又加快了几分。
徐清见状,抽出了被林小满握住的手,快步迎上去。
“阿姐怎么来了?”
“我心里头不放心,总要来送送。”
说着,她伸手拉过跟在徐清后头的小满,压低了声道:“就让小满去,若她真能帮上些忙也好,纵使帮不上忙,她这一去,论心论迹,将来真相公之天下,她当年逃了那死罪也可有的辩驳。”
这话说的有几分理,小满一听是支持她的立刻接声应和:“是啊,阿姐。”
徐清被说动了几分,只是心下仍有些犹豫。徐妗不再多说,手上使力将徐清又拉进几分,下一瞬,一块带着温度的玉佩被塞进徐清手中。
她不明所以地往手心投去一眼,又抬眼看向徐妗。
徐妗轻推了下她的手,温声道:“这是你我上京城时,爹爹给我的,可号令私兵,我昨夜已安排好了,留了些人在京城,其余的你一并带去边境。”
徐清顿时面色复杂。她知晓徐妗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想着此番带人一道支援,加之先前宫变,这些私兵拖住了欲图逼宫的沈郗和沈硕,到时沈祁登基便不好再追究豢养私兵这事。
只是这事徐清早已想好届时如何应对。况且此前也点好了要一道带去边境的人,驻扎在京城的兵马,她要带走一半。是而她不欲带走这些私兵,留下这些人也好供徐妗驱使。
如今柳闻依作为柳家独女,借着她爹这左相的名头插手政事,叶然也从徐清手中分走了些差事,也大多都与布衣小官打交道。虽这二人都与宋太傅一般要的是世家长青,但因宋太傅仍不赞同女子入仕,到底有不少摩擦,徐清正好利用这一点叫他们亦敌亦友,互相制衡。
再说云思起和江郢如今都多了些实权,至少牵制世家不成问题。京中亦有兰家帮衬着,这般局面算是落地了。
也就是在徐清打点好一切事情后,边境开战的消息传了回来。
战报是齐予安写回来的,徐清这段时间在忙朝中空职调任的事,提拔那些长年被打压的小官遭到了世家的反对,其间陈家声音尤其大。徐清压下这些声音花了不少功夫,许多先前要过一遍她的手的事她都直接丢给了沈瑜,是而战报回来时第一时间是到了沈瑜的手上。
暮色降临时,沈瑜带着这封战报亲自来了趟静王府。
书房中,二人相对而坐,那封战报就放在二人中间的桌案上。
沈瑜视线落在那摊开的战报上,眉眼间有一丝
忧虑,“看来是二皇兄有动作了。”
徐清闻声,撩起眼皮细细打量了下他的神情。
那抹担忧不似作假。
她指尖在桌面上轻点了两下。
齐予安寄回的信中只道西陵来犯,谢晟鸣带兵驻扎前线第一时间便将消息传了回来,此时两方已再次交战,其余不再多说,字迹略显潦草,看出来是匆忙之中写下的。
这封信从边境到京城快马加鞭也需月余,说明战事开始已久。大梁兵力本就不够强,如今又有个沈桉不知与西陵达成了什么,届时若沈桉与西陵里应外合,沈祁和齐予安怕是会成为第二个林青且和温策行。
她心中权衡一番,收回手,沉声道:“沈桉没安好心,我忧心他想借西陵之手除了殿下,我明日便启程前去边境,京中就交给你了。”
沈瑜早知晓沈桉先前传信回来道要与西陵议和就是故意要引沈祁前去边境,其间目的定然有要在边境除去沈祁之心。彼时他们都以为虎符在沈桉手中,沈祁这一趟就是为了取虎符,并彻底击退西陵。只是如今虎符徐清已找到,亦告知了沈祁,边境之事沈祁不必考虑虎符在谁之手而行事受限。
是而此刻听到徐清说明日要启程去边境,他难免惊讶。
在他看来,边境之事全由沈祁自个儿做主解决,他是相信他这个弟弟能够解决得漂亮,他和徐清还有宋太傅一干人只要守好京城,不让布衣也好世家也好做起乱来就好,徐清没必要在这时去一趟边境。
只是这事徐清也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边境兵将虽知晓梁文帝驾崩时的传位于沈祁,但不知虎符在京中。对于西陵,沈祁定然是主战的,不仅是为了彻底杜绝边境百姓日日提心吊胆、不得安稳的处境,还为了带回那位为边境和平奉献一声的皇姑母的尸身,纵使她的献身只带来了短时间的和平,但也就是这段时间的和平为一战之间痛失三位大将的大梁争取了喘气的时间。
而那些国家兵力微弱被强行征兵而来、驻扎在边境多年的兵将却不一定想战。沈桉与西陵结了盟,要主和,是正中这些兵将所想,一个有虎符又愿意主和的皇子,和一个即将登基要主战的皇子,两方不同的想法定然会让军中起动乱,更是给西陵可趁之机。
虎符让谁去送徐清都不放心,是而她决定要亲自走这一趟。只是除了这点,徐清还有些别的思量。
在知晓当年真相后,她总在思考,当年那场三将同时陨落的战事,要如何做才能破局。
一个通敌的叛徒,一个不知情的将军,和一个知情但甘愿赴死的将军。这番情景与今时今日相似又不尽相像。当年的林青且纵使知晓温策延通敌,西陵来犯他也定然是会迎敌追击的,只是所有的作战路线都被温策延告知于西陵,战死是必然的结局。
她想亲自去看看,这局能怎么破。
“你要去边境?”沈瑜骤然发问,拉回了徐清飘出去的思绪。
徐清颔首,顿了顿,随即认真地看向沈瑜,眸色严肃,语气中却是带着几分玩笑的感觉,“四皇兄是可以信任的吧?”
沈瑜一愣,脑中忆起这段时日徐清的动作,后知后觉原来她早就在为离京作准备了。
反应过来后,他像是被这话气笑了般,半晌没说出话来,憋了半天,最后却是道了句仿若说教的话来:“你这人忒无礼,徐家教你这般同姐夫说话?”
说罢,沈瑜起身,挥袖快步离开。
徐清凝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抿唇沉默,说不出心中是个什么滋味。
沈瑜这话是告诉他,他同她姐姐是夫妻,要她唤他姐夫而不是四皇兄,她信任徐妗,便可完全信任他。
徐清是不愿承认的,她问这话还是宋太傅当时在这书房的那番话太震耳。沈瑜这些年心甘情愿助沈祁,不代表他心中对皇位没有渴望。尤其是柳青烟是温家人这层身份不日要公之天下,他亦难逃牵连,难保他不会有什么想法。
不过徐清也留有一手,京中她布好几方互相牵制之局中,有一方便是沈瑜。今日再多问一嘴是要个心安,也是想敲打下沈瑜。不料倒是被沈瑜这番话堵了心。
片刻后她叹了口气,起身回了寝屋。
第二日一早,徐清收拾好拉开门,就见一身劲装站得笔直,不知等了多久的林溪吟。
此时天还未亮,只有天边隐隐一点白,除了昨夜告知了沈瑜,她不曾同任何人说今晨启程,此刻林溪吟站在眼前,满脸严肃。徐清默了默,不懂她的意思,刚想开口问,就听见林溪吟朗声:“阿姐!我要与你同去!”
闻言,徐清扫了眼她肩上的包袱,“你去做什么?”
“爹爹驻守保卫的地方,我想去看看。”
徐清拍了拍她的肩,语气欣慰,“有这份心就很好了,战事结束再带你去。”
“不行!”林溪吟着急地拉住她的手,“我同外祖父学了很多的,这几日我都在练习,还有双瑶姐姐教给我的,我都记得,我能帮上忙的。”
那日徐清知晓了当年林温案的真相内情,如今虽未广告天下,但因着先前答应了林小满任何进展都会说与她知晓,回府后她便唤来她细细说了。
之后这段时日,她便再没见过林小满的影子,她自己手头忙的很,知晓她去了京郊后也不管她,想着她大抵也不太能接受这个真相,便任由她去京郊舒缓心情。只是没想到她竟是去找林嵘舟加练了,这是听完昔日真相后便开始做准备了。
徐清皱了皱眉,林小满年纪尚小,她不愿带她涉险,脑中思索着怎么拒绝,就听不远处传来徐妗柔和的嗓音。
“小满想去就让她去罢。”
二人转头望去,就见徐妗缓步走过来,身侧跟着想扶她又被她挥手赶退的沈瑜。
算来如今徐妗这胎已四月有余,略松的衣裙之下看不出小腹是否已有隆起的弧度。徐清考虑着她的身子,不欲她来送,但依徐妗的性子知晓了怎么都是会来的,是而就没告知她,想来定是沈瑜多了嘴。
想到这,她向沈瑜投去个冷眼,后者一颗心系在徐妗身上,压根没收到这记冷眼。
徐妗知道自个儿身体,她害喜不算严重,如今肚子不大,她觉得还不需要人扶,余光里瞧着那双欲伸不敢伸的手,脚下步子又加快了几分。
徐清见状,抽出了被林小满握住的手,快步迎上去。
“阿姐怎么来了?”
“我心里头不放心,总要来送送。”
说着,她伸手拉过跟在徐清后头的小满,压低了声道:“就让小满去,若她真能帮上些忙也好,纵使帮不上忙,她这一去,论心论迹,将来真相公之天下,她当年逃了那死罪也可有的辩驳。”
这话说的有几分理,小满一听是支持她的立刻接声应和:“是啊,阿姐。”
徐清被说动了几分,只是心下仍有些犹豫。徐妗不再多说,手上使力将徐清又拉进几分,下一瞬,一块带着温度的玉佩被塞进徐清手中。
她不明所以地往手心投去一眼,又抬眼看向徐妗。
徐妗轻推了下她的手,温声道:“这是你我上京城时,爹爹给我的,可号令私兵,我昨夜已安排好了,留了些人在京城,其余的你一并带去边境。”
徐清顿时面色复杂。她知晓徐妗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想着此番带人一道支援,加之先前宫变,这些私兵拖住了欲图逼宫的沈郗和沈硕,到时沈祁登基便不好再追究豢养私兵这事。
只是这事徐清早已想好届时如何应对。况且此前也点好了要一道带去边境的人,驻扎在京城的兵马,她要带走一半。是而她不欲带走这些私兵,留下这些人也好供徐妗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