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陛下又在胡说了。”柳青烟拧眉嗔了一句,“陛下春秋鼎盛,长寿无疆,天下百姓都仰仗着陛下呢。”
皇帝笑而不语,却是对柳青烟这番话十分满意。
柳青烟往外头的天瞧了眼,“这冬日的天黑的早,今日雪又落得大。本宫派人送你们回去,免得晚些看不清路了。”
“母妃。”沈瑜站起来,“儿臣同五弟送二位姑娘回去罢。”
说罢,他侧头朝沈祁使了个眼色。
沈祁不接,老神在在地抿了口茶。
柳青烟也不太赞同,“你们二人的王府在长乐坊,兰府在永崇坊,何需你二人绕远路一趟?”
沈瑜急了,看了看沈祁,又看了看蹙眉的柳青烟,嘴里说不出话来。
“行了,就你二人去送。”
皇帝发了话,沈瑜立刻作揖扬声:“谢父皇。”
“陛下!”柳青烟低呼一声。
“这天黑的早,他们两个小子怕什么?”皇帝站起身,一手横在腹前往外走,“走罢。”
柳青烟跟了几步,还是不放心,回头又叮嘱道,“这雪天路滑,你们二人切记小心策马,莫要着急,早些回府。”
“知道了母妃,我们会小心的。”沈瑜推着她往外走,“再说我们两个大男人,摔一下也不会怎么样。”
听着话柳青烟便不乐意了,“不许说胡话,你忘了你小时候在江……”
“好了母妃。”沈瑜打断她,“父皇在等您呢,快去快去。”
“你这孩子……”
柳青烟还想说两句,沈祁也走过来带着她往外走,“放心吧姨母,我会护着他的,保证不让他摔了。”
“谁要你护!”
“闭嘴!”
“你……”
“诶诶好了好了。”被二人夹在中间的柳青烟头疼地抬手制止二人,“多大的人了还这样吵,本宫不管你们了,你们自个儿小心吧。”
说罢,左右甩开他们的手,步履匆忙地追上皇帝。
瞧着她走远了,沈瑜回身走到徐妗身边,“走罢。”
徐妗浅笑着点了点头,二人一同往前走。
徐清跟在二人身后瞧着,叹了一句,“如今怀王殿下与我阿姐感情倒是好。”
沈祁从身后慢慢跟上来,自然地接话,“秋猎时四哥一直带着她,相处多日感情自然好。”
“那说明怀王殿下对我阿姐确实好,不然阿姐也不会轻易接受。”
沈祁略略回忆了一下,赞同地点点头,“确实好。”
“你俩在后头干嘛呢?走不走了?”
沈瑜见二人迟迟不追上来,回头扬声喊道。
“走了。”徐清拢紧了些狐裘,快步往前走去。
冬日的天确实暗得早,马车停在兰府时,夜幕低垂,唯有府门口候着的小厮和婢女手中的灯笼散着一点光,映着摇摇晃晃落下的雪。
二人下了马车,婢女立刻上前来抵上热乎的火笼,好替了她们二人手中已凉却了的。
徐清接过暖和了下手,又阻止了婢女伸来的手,转身向沈祁走去。
他坐在马上,高了不止半点。徐清停在马前,需仰头看他。
她举起手,将沈祁的火笼递到他面前,“多谢殿下。”
眼睛落在她的手上,沈祁轻笑一声,“没用了东西就丢了?”
徐清一愣,觉得这句式颇有些熟悉。
不等她想个所以然来,沈祁已伸出手接过了那凉透了的火笼。
她顿了顿,收回手,温声道:“殿下路上小心。”
说罢,她转身,却听见身后忽有落雪成冰被踩踏的轻微声响。
再回头,便见沈祁下了马,手握缰绳,他直看着徐清,目光沉沉,却又在灯火的映照下亮着碎光。
周遭一片寂静,小厮往府里跑去向兰夫人通报她们二人归来,婢女站在不远处掌着灯。唯有一路上隔着帘子对徐妗嘘寒问暖的沈瑜,临到分别还依依不舍地同徐妗说话。
“徐清,”沈祁用只有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唤她,“万寿宴那日,你说你会助我,只求事成之后与你和离,放你回江南,可是真心话?”
“自然是真心话。”
徐清眨了下眼,很快便回答他,唇角勾起的笑真挚,让人看不出是她说的话是真是假。
沈祁又问:“当皇后也不愿意?”
徐清很干脆道了句:“不愿意。”
他点点头,没再追问,也不知信没信她的话,转身重新翻身上了马。
手上扯了扯缰绳,他垂眼,“天凉,快进去罢。”
第33章
“上元节那日你可得空?……
除夕之夜,华灯初上,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万家灯火不灭,亮如白昼。
街巷上有三两孩童手拎挂着一串小爆竹的竹竿奔跑,接连不断的笑声传来,伴着一阵阵噼里啪啦的炮仗声。
一片热闹祥和中,几辆马车从兰府门外向两个方向驶去。
兰弈郴带着妻儿,准备去城郊林宅同母亲和舅父一同迎新年。
而徐清徐妗二人身着柳青烟命人裁制的新衣,也即将入宫。
沿途欢声笑语,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喜庆非常。
徐清撩了帘子见这方人间烟火,想起在江南的每年除夕,也是这般热闹的景象。
想到江南,心下又不免有些惆怅。今岁除夕,竟是与阿姐同一群各有心思的人一起过。
她叹出一口气,放下帘子。
徐妗抬手抚了抚她的鬓发,笑问:“想什么呢?如此喜庆之日,作何叹气?”
“我在想,爹娘还有大哥三哥栖枝他们,现在是不是在吃年夜饭了。”
“清清想家了是不是?”徐妗动了动身子,更靠近了徐清几分,声音柔和,“阿姐在这陪着你呢。”
徐清靠上阿姐的肩头,微闭上眼,轻声,“嗯,还好有阿姐在。”
马车穿过街市,停在宫门外。二人下了马车,怀揣火笼跟着宫人走进宫内。
宫墙内同外头是不同的热闹,但一样的是灯火通明,红妆盛宴。
二人一踏进殿里,便被人左右拉了过去闲聊。
徐清看着面前小腹微隆,但还不甚明显的钟芸熙,抬手轻抚了一下她的肚子。
“娘娘近日身子如何?”
“我自个儿是觉得好多了,但太医说还得再静养段时间。”
钟芸熙一手扶着腰,一手拉起徐清置在她腹上的手,认真道:“先前之事一直未能当面道谢,你救我和我肚里孩儿两条命,是我恩人,他日你若有需要,可随时来找我,我定全力相助。”
徐清笑道:“娘娘这句话,我可是记着了。”
话落,不再待二人多说几句,宫人端着菜肴鱼贯而入。
二人便止了话头,先后入席。
除夕夜的宫宴,是一场家宴。除了陛下、皇后,皇子及皇子家眷,只有曾孕育过子嗣的嫔妃可以参加。是以殿内人不多。
众人落座,已成了婚的三位皇子同自个儿王妃坐在了一处,徐清和徐妗恰好落座在沈祁沈瑜对面。
家宴免了许多虚礼,众人坐在席间笑谈,几乎都围绕着钟芸熙的肚子,顺带着点一点周王妃和成王妃。
徐妗和徐清因着还未大婚,免了这场催促。
大殿内暖意融融。今岁是柳青烟十年来又一次重新在宫中过新年,沈瑜几番跑去同她敬酒,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说了许多喜庆话。沈郗时不时偏头关心钟芸熙,将她不能食之物移远了些。沈硕沈桉也带着妻子或同皇帝敬酒,或与母妃讨彩头。
觥筹交错间,徐清也喝了不少。皇帝笑吟吟地瞧着她,命她和徐妗上元节也一道来宫里过。
这回儿不等柳青烟和丁枣儿说上一句“不合礼数”,徐清先撑着脑袋像是喝醉了般直言:“多谢陛下恩典,但上元节…嗯…上元节要去同外祖母一起过。”
皇帝微顿了下,似是在想她的外祖母是谁。须臾后他笑道,“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也不知究竟想没想起,只说完这句后又转头与端着酒樽而来的沈郗喝上了两杯。
又几杯酒下肚,徐清微微晕眩,晃了晃脑袋,一抬眼,就瞧见对面的沈祁一人安静地喝着温酒,似与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
她撑起身子,有些摇晃地走向沈祁。
面前投下一片阴影,沈祁乍以为是沈瑜,往年时,只有他二人母亲不在身边,抱团以取暖。今岁柳青烟归来,沈瑜一开始便一直跟在她身边,连徐妗都不曾顾上几分。
他勾起唇,一边抬头,一边用略带嘲讽的口吻出声,“这是喝足了一圈才想起我……”
“我”字止在唇边未出口,他望着眉眼弯弯的徐清,顿觉自己方才出口的话宛若一个因被忽视而讨不到糖吃的小孩子一般。
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有些难看的看着徐清问:“你来做什么?”
徐清笑意盈盈地举起手中的酒樽,认真道,“我来敬殿下,祝殿下新岁欢愉,年年今夜。”
皇帝笑而不语,却是对柳青烟这番话十分满意。
柳青烟往外头的天瞧了眼,“这冬日的天黑的早,今日雪又落得大。本宫派人送你们回去,免得晚些看不清路了。”
“母妃。”沈瑜站起来,“儿臣同五弟送二位姑娘回去罢。”
说罢,他侧头朝沈祁使了个眼色。
沈祁不接,老神在在地抿了口茶。
柳青烟也不太赞同,“你们二人的王府在长乐坊,兰府在永崇坊,何需你二人绕远路一趟?”
沈瑜急了,看了看沈祁,又看了看蹙眉的柳青烟,嘴里说不出话来。
“行了,就你二人去送。”
皇帝发了话,沈瑜立刻作揖扬声:“谢父皇。”
“陛下!”柳青烟低呼一声。
“这天黑的早,他们两个小子怕什么?”皇帝站起身,一手横在腹前往外走,“走罢。”
柳青烟跟了几步,还是不放心,回头又叮嘱道,“这雪天路滑,你们二人切记小心策马,莫要着急,早些回府。”
“知道了母妃,我们会小心的。”沈瑜推着她往外走,“再说我们两个大男人,摔一下也不会怎么样。”
听着话柳青烟便不乐意了,“不许说胡话,你忘了你小时候在江……”
“好了母妃。”沈瑜打断她,“父皇在等您呢,快去快去。”
“你这孩子……”
柳青烟还想说两句,沈祁也走过来带着她往外走,“放心吧姨母,我会护着他的,保证不让他摔了。”
“谁要你护!”
“闭嘴!”
“你……”
“诶诶好了好了。”被二人夹在中间的柳青烟头疼地抬手制止二人,“多大的人了还这样吵,本宫不管你们了,你们自个儿小心吧。”
说罢,左右甩开他们的手,步履匆忙地追上皇帝。
瞧着她走远了,沈瑜回身走到徐妗身边,“走罢。”
徐妗浅笑着点了点头,二人一同往前走。
徐清跟在二人身后瞧着,叹了一句,“如今怀王殿下与我阿姐感情倒是好。”
沈祁从身后慢慢跟上来,自然地接话,“秋猎时四哥一直带着她,相处多日感情自然好。”
“那说明怀王殿下对我阿姐确实好,不然阿姐也不会轻易接受。”
沈祁略略回忆了一下,赞同地点点头,“确实好。”
“你俩在后头干嘛呢?走不走了?”
沈瑜见二人迟迟不追上来,回头扬声喊道。
“走了。”徐清拢紧了些狐裘,快步往前走去。
冬日的天确实暗得早,马车停在兰府时,夜幕低垂,唯有府门口候着的小厮和婢女手中的灯笼散着一点光,映着摇摇晃晃落下的雪。
二人下了马车,婢女立刻上前来抵上热乎的火笼,好替了她们二人手中已凉却了的。
徐清接过暖和了下手,又阻止了婢女伸来的手,转身向沈祁走去。
他坐在马上,高了不止半点。徐清停在马前,需仰头看他。
她举起手,将沈祁的火笼递到他面前,“多谢殿下。”
眼睛落在她的手上,沈祁轻笑一声,“没用了东西就丢了?”
徐清一愣,觉得这句式颇有些熟悉。
不等她想个所以然来,沈祁已伸出手接过了那凉透了的火笼。
她顿了顿,收回手,温声道:“殿下路上小心。”
说罢,她转身,却听见身后忽有落雪成冰被踩踏的轻微声响。
再回头,便见沈祁下了马,手握缰绳,他直看着徐清,目光沉沉,却又在灯火的映照下亮着碎光。
周遭一片寂静,小厮往府里跑去向兰夫人通报她们二人归来,婢女站在不远处掌着灯。唯有一路上隔着帘子对徐妗嘘寒问暖的沈瑜,临到分别还依依不舍地同徐妗说话。
“徐清,”沈祁用只有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唤她,“万寿宴那日,你说你会助我,只求事成之后与你和离,放你回江南,可是真心话?”
“自然是真心话。”
徐清眨了下眼,很快便回答他,唇角勾起的笑真挚,让人看不出是她说的话是真是假。
沈祁又问:“当皇后也不愿意?”
徐清很干脆道了句:“不愿意。”
他点点头,没再追问,也不知信没信她的话,转身重新翻身上了马。
手上扯了扯缰绳,他垂眼,“天凉,快进去罢。”
第33章
“上元节那日你可得空?……
除夕之夜,华灯初上,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万家灯火不灭,亮如白昼。
街巷上有三两孩童手拎挂着一串小爆竹的竹竿奔跑,接连不断的笑声传来,伴着一阵阵噼里啪啦的炮仗声。
一片热闹祥和中,几辆马车从兰府门外向两个方向驶去。
兰弈郴带着妻儿,准备去城郊林宅同母亲和舅父一同迎新年。
而徐清徐妗二人身着柳青烟命人裁制的新衣,也即将入宫。
沿途欢声笑语,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喜庆非常。
徐清撩了帘子见这方人间烟火,想起在江南的每年除夕,也是这般热闹的景象。
想到江南,心下又不免有些惆怅。今岁除夕,竟是与阿姐同一群各有心思的人一起过。
她叹出一口气,放下帘子。
徐妗抬手抚了抚她的鬓发,笑问:“想什么呢?如此喜庆之日,作何叹气?”
“我在想,爹娘还有大哥三哥栖枝他们,现在是不是在吃年夜饭了。”
“清清想家了是不是?”徐妗动了动身子,更靠近了徐清几分,声音柔和,“阿姐在这陪着你呢。”
徐清靠上阿姐的肩头,微闭上眼,轻声,“嗯,还好有阿姐在。”
马车穿过街市,停在宫门外。二人下了马车,怀揣火笼跟着宫人走进宫内。
宫墙内同外头是不同的热闹,但一样的是灯火通明,红妆盛宴。
二人一踏进殿里,便被人左右拉了过去闲聊。
徐清看着面前小腹微隆,但还不甚明显的钟芸熙,抬手轻抚了一下她的肚子。
“娘娘近日身子如何?”
“我自个儿是觉得好多了,但太医说还得再静养段时间。”
钟芸熙一手扶着腰,一手拉起徐清置在她腹上的手,认真道:“先前之事一直未能当面道谢,你救我和我肚里孩儿两条命,是我恩人,他日你若有需要,可随时来找我,我定全力相助。”
徐清笑道:“娘娘这句话,我可是记着了。”
话落,不再待二人多说几句,宫人端着菜肴鱼贯而入。
二人便止了话头,先后入席。
除夕夜的宫宴,是一场家宴。除了陛下、皇后,皇子及皇子家眷,只有曾孕育过子嗣的嫔妃可以参加。是以殿内人不多。
众人落座,已成了婚的三位皇子同自个儿王妃坐在了一处,徐清和徐妗恰好落座在沈祁沈瑜对面。
家宴免了许多虚礼,众人坐在席间笑谈,几乎都围绕着钟芸熙的肚子,顺带着点一点周王妃和成王妃。
徐妗和徐清因着还未大婚,免了这场催促。
大殿内暖意融融。今岁是柳青烟十年来又一次重新在宫中过新年,沈瑜几番跑去同她敬酒,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说了许多喜庆话。沈郗时不时偏头关心钟芸熙,将她不能食之物移远了些。沈硕沈桉也带着妻子或同皇帝敬酒,或与母妃讨彩头。
觥筹交错间,徐清也喝了不少。皇帝笑吟吟地瞧着她,命她和徐妗上元节也一道来宫里过。
这回儿不等柳青烟和丁枣儿说上一句“不合礼数”,徐清先撑着脑袋像是喝醉了般直言:“多谢陛下恩典,但上元节…嗯…上元节要去同外祖母一起过。”
皇帝微顿了下,似是在想她的外祖母是谁。须臾后他笑道,“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也不知究竟想没想起,只说完这句后又转头与端着酒樽而来的沈郗喝上了两杯。
又几杯酒下肚,徐清微微晕眩,晃了晃脑袋,一抬眼,就瞧见对面的沈祁一人安静地喝着温酒,似与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
她撑起身子,有些摇晃地走向沈祁。
面前投下一片阴影,沈祁乍以为是沈瑜,往年时,只有他二人母亲不在身边,抱团以取暖。今岁柳青烟归来,沈瑜一开始便一直跟在她身边,连徐妗都不曾顾上几分。
他勾起唇,一边抬头,一边用略带嘲讽的口吻出声,“这是喝足了一圈才想起我……”
“我”字止在唇边未出口,他望着眉眼弯弯的徐清,顿觉自己方才出口的话宛若一个因被忽视而讨不到糖吃的小孩子一般。
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有些难看的看着徐清问:“你来做什么?”
徐清笑意盈盈地举起手中的酒樽,认真道,“我来敬殿下,祝殿下新岁欢愉,年年今夜。”